怀远地名掌故:红色村庄杨集

说起豫皖苏革命老区宿怀县委、县民主政府驻地杨集,当年如雷贯耳,路人皆知。

杨集地形像只头北尾南的吉祥绵羊。北为羊头,南为羊尾,中间为羊腰。集市南北两头,各有两座美丽的拱形砖桥,传说那是绵羊送财帛的四条银腿,加之杨姓倡议在这里开设集市,故命名为杨集。杨集原属宿州管辖,宿州境内两个杨集,另一个杨集比这个大,故这里的杨集,又名小杨集。明朝万历年间,小杨集即载入《宿州志》,可见杨集建集年代久远。

杨集老集为宿州至龙亢南北古道上的骑路集。集长约里许,宽约20余米,两旁是泥墙草顶的店铺。旧时,有酒坊、油坊、染坊、杂货店、京货店、铁匠铺、木匠铺、骡马客栈等。常住100余户、500余人。清末至民国年间,杨集四周挖有两道圩沟。内圩沟宽20余米,深4米,围墙高3米,集南北各留有圩门。杨集古时十天逢四集,即农历二、五、七、十逢集。集北圩外有坐北面南的杨集古庙,每年有六个庙会,即农历二月十五、三月二十、四月初十、四月二十、九月初五、十月初十。杨集每次逢会,泗州戏剧团都会一展风流,连唱三天大戏,方圆50里的都来赶会。庙会人山人海,多达万人。羊肉牛肉、猪肉、绿豆圆子等汤锅,从集南摆到集北,约有100余家。每家羊肉汤锅子,一天可卖出8只整羊。大牲口行可上骡马牛驴500余头。杨集街15家大财主,也把100余匹骡马拴到大牲口行,彰显人气。猪行、羊行、鸡行、鱼行、粮食行、柴草行等,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平日逢集,杨集有二班大鼓、一班捶琴演唱,鼓声、捶琴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杨集逢庙会,马戏团的、玩魔术的、练武术的、拉胡琴的、打连响的应有尽有,唱大鼓的就有五六班。

1938年2月,蚌埠怀远相继沦陷,津浦铁路和淮河水运被日军控制,杨集等津浦铁路西集市,成为江浙食盐、洋布等走私货物中转地,商贸畸形繁荣。1940年,彭雪枫率八路军四纵“二进淮上”,杨集即为八路军抗日根据地。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军制造摩擦,大举进攻淮上的八路军,八路军四纵奉命改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师长曾率先头部队来到杨集,筹集粮草和武器弹药,谋划新四军第四师通过敌伪重兵设防的津浦铁路,向皖东北转移。

1944年,新四军第四师西征南进,消灭了盘踞在这里的伪化顽军韩金山部,拔除其所谓“固若金汤”的木城圩子及十三座连环寨,生俘其大队以下官兵2000余人,军事上恢复了淮北、路西抗日根据地。是年冬,中共淮北二地委宣布成立宿怀蒙县,月余又以宿蒙公路为界,西设宿蒙县,东设宿怀县。宿怀县以驻地杨集为中心,辖区范围东至津浦铁路,南至涡河,北至宿县南部,西至宿蒙大赵集、板桥以东。新诞生的宿怀县,如同插入敌伪心脏的锋利尖刀,令津浦铁路沿线和蚌埠的日伪军,心惊肉跳,坐卧不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和宿怀蒙三县还乡团,疯狂进攻宿怀县解放区。1946年10月宿怀县党政军干部和县大队一度西撤豫东。1947年6月,宿怀县干部45人由豫东重返宿怀县境内,依靠15支短枪、7支长枪和一挺只能打三响机枪等简陋武器,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不仅恢复和扩大了宿怀县解放区,设立顺河、罗集、淝河、包集、澥河、宿南、浍南等区基层政权,人口达到50余万人,宿怀县的县大队也扩编为5个连,武器全部换为美国造,每连配备三四挺机关枪,还组建了骑兵排、机枪排,并拥有数门小炮和迫击炮。1948年冬,县大队主动出击,奔袭国民党涡南独立团。敌人发觉我军意图,进行集结并组织抵抗。东方破晓,天色大亮,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战斗打响后,武器精良的宿怀县县大队,集中几挺重机枪和两门小炮,以密集的火力压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此战,打得敌涡南独立团尸横遍野,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元气大伤。从此,再也不敢到宿怀县解放区骚扰。

1948年11月至1949年元月,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集中数十万优势兵力,从四面八方,向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与陇海铁路守敌,发起猛烈地进攻,淮海战役大幕拉开。野战军到地方打仗,对地形地貌和敌情不甚熟悉,急需地方干部提供情报支持。长期在淮北和津浦铁路沿线打击敌人、保卫红色政权的宿怀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崔剑晓,义不容辞承担了这一任务。他率县大队军事参谋,亲赴前线,为我中原和华东野战军搞军事侦察,协助宿县以南我野战军打好阻击战。一次,崔剑晓在宿县侦察敌情期间,得知敌人一个师的兵力已经集结,准备向东南方向蚌埠突围逃窜。他立即把这一情报报告给豫皖苏边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李浩然,请李司令员协调我野战军主力部队,及早设伏阻击敌人。当该师敌人进入我野战军和地方部队为其设下的“口袋”时,我军一声令下,狙击部队、子弹、炮弹,雨点一样倾泻到敌人头上。仓皇逃窜的敌人,如惊弓之鸟,被我强大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短短的几个小时,该师敌人即被全部歼灭,就连那位不可一世的敌师长,也死在我军的乱枪之下。

1949年1月,怀远县解放。同年3月,中共宿怀、怀远县委合并,成立中共怀远县委、县民主政府,红色老区宿怀县委、县民主政府驻地杨集,由宿怀县划归怀远县。怀远县曾以杨集为名,设杨集乡(公社)、大队,杨集为乡(公社)大队驻地。

杨集今为怀远县双桥集镇杨集村委会驻地。为传承红色文化,怀远县双桥集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杨集村中共宿怀县委、县民主政府驻地旧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已将这里打造为怀远县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选自《蚌埠日报·小南山》,撰稿:李焕俭

Hash:a5e08671081f17287e4fe15c099c4929da420bac

声明:此文由 最怀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