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埠记忆‖以天为盖地为庐——考古工地的知与行

2016年10月初,我们——首都师范大学考古专业2014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了山东章丘市宁家埠遗址进行考古实习。对于我们来说,此次实习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新鲜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对考古的一腔热情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工作。

在此次实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地层学与类型学的知识,也懂得了许多田野考古的技巧,见识到了真实田野工作的辛苦,也体会到了与老师同学一同生活的快乐,真正在实践中感受着考古的魅力。虽然在实习工作中与老师同学也会因为意见相左而产生摩擦,但正是这样思维的碰撞让我明白田野考古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发掘出的遗迹进行推断,并在接下来的发掘中寻找证据以佐证这样的推断。考古现场就如同“案发现场”,经过此次考古实习,我开始慢慢学会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破案”的线索。

其实,实习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感觉相当无聊。前几天的工作就是学习如何使用洛阳铲,如何刮平面,如何布方,这些工作千篇一律却又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我总记得我们一行人苦哈哈地蹲在地上拿着小手铲从工地南边刮到北边,虽说整个工地南北长度较短,但如此重复多次还真的是很“糟心”。

熬过了前几天,就要正式开方了,我与我的方友分到的第一个探方是T8。其实我到现在都觉得我们两个挺倒霉的,因为村里浇地的水管刚好就在我们探方旁边,水管漏水严重,地面塌陷,光是整修就又花上了好几天,第一次负责一整个探方的工作就遇上这样的事情,刚开始工作的我们俩无一例外的觉得异常“糟心”。

说到“糟心” 的事情,从我们开始清理第一层的时候就接二连三地向我们扑来:清理第一层时出现的大量料礓石,让我们一度以为T8可能就只有一层;每一次发现的几处疑似遗迹现象,最后都被证明是树坑或者树根生长之处;最后唯一一处位于西北角的三个连环打破的灰坑又因为位置、面积大小和灰坑深度等一系列的限制原因无法扩方或向下发掘。这些问题或许对于经验丰富的考古工作者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刚刚接触田野考古的我们来说确实很“糟心”。但“糟心”归“糟心”,我们的工作还是要做,该下挖下挖,该画图画图,该找边找边。如果要说T8最终教会了我什么的话,那就是让我了解了最基础的发掘技能,如何判断一个遗迹,如何找边找底,如何打基线画图。

可能是因为T8的遗迹实在太少,当我们发觉T16的时候,老天爷就送来了一个超大号的礼物——15座灰坑和一座墓葬,其中还有若干组打破关系。T16的遗迹多,遗迹的时代跨度也很大,可以确定的就有龙山时期、战国时期和宋代时期的遗址。发现墓葬的时候我是很兴奋的,因为终于可以拿着小刷子一点一点清理人骨了,清理人骨时必须小心谨慎,在泥土中找到完整的骨架和周边破碎的骨头同时不对其造成破坏也是一件不小的工程。虽然清理人骨的时候很有趣,但画人骨对我来说就真的是“要了老命”,又要测量又要绘画,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好在我的方友绘画能力比我强上许多。虽然T16的遗迹现象很复杂,我们也经常因为工作的不细致被老师“教育”要更认真更仔细一些,但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探方给了我们如此严峻的考验,我们才能更快速地成长,学会独立地思考与判断。

在宁家埠的日子虽然很累,但也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生活工作的乐趣是在大城市里无法体会的。虽然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但每周的集市依然是我们在宁家埠最为盼望的日子,就像在大城市里逛商场一样,一到赶集时期我们这群人总会在下工后跑到集市上“买买买”,因为不管是水果蔬菜还是小吃都实在便宜得很。我记得每次轮到自己值日时的喜忧参半,因为虽然可以早些下工,但却必须做饭、洗碗、打扫卫生。集体生活带给我们的是交流的扩大和友谊的发芽,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也可以谈天说地胡吃海喝。工地的生活是紧张的但又是自由的,作为一个团体的一员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但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在严谨工作的同时,开脑洞玩幻想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的实习从七月流火开始,一直到冰雪满城才结束。下大雪后的工地真的很美,宁静而壮观,冰雪刚刚好勾勒出每个探访中遗址的轮廓,让人觉得美不胜收。谁说考古工地就是枯燥无味,黄土漫天的呢?有心的人总会发现美好,或许就是冰雪过后的美景,或许就是农舍墙边窜出的红叶,又或许就是那只被我们喂的胖胖的小黄狗。说到那只小黄狗,第一次见它还是瘦瘦小小的一只,有同学就拿出随身的零食喂给它,后来它就每天都来找我们,每天都来要吃的,于是便有同学专门打包剩菜喂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只小狗最终为我们喂成了一只胖子。

考古工地的生活说苦也苦,说乐也乐,不过就是你心态不同,感受到的就不同罢了。虽然我们在考古工地呆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也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田野考古的乐趣与艰辛。此次实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看清自己的不足。我会学繁琐的测量与绘图,学会判断地层打破与遗迹现象,学会仔细地整理出土的器物;同时我也明白,考古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值得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我现在接触的不过是考古世界的冰山一角,我还需探索,还需努力。

中间为本文作者

Hash:6da5431760dd6d5b5f0bc0f2d887bf20598b2df7

声明:此文由 首师大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