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 明长城神木段形置初探

明长城神木

形置初探

作者:郝彦刚 李鹏

摘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形象地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军事防御、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民族交融、文化交流等方面形成发展的进程。现存的神木段明长城部分遗址,恰巧证明了这份历史的深远,而作为一个历史的标尺,也正为人们对其历史,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依据。

关于明长城神木段的探讨,前人及当代学者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和尝试。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古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明长城的修缮重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可信的历史文献,结合实地调查走访,就其建置,结构等方面对神木段明长城烽火台作以简要的分析。

一、

明长城的建置

1 . 修建原因

明朝是继元代之后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元朝,曾一度跨欧亚大陆,区域远已超出长城所及范围,况且其统治者本身就是原在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故无修建长城之必要。史书未见元代有大筑长城的记载。

明灭元后,是为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天下,首先它在政治统治上有条件、有可能大规模修筑长城。

其次元蒙贵族逃回旧地后,时常南下骚扰,“元人北归,屡谋兴复”。同时东北又有女真兴起,作为汉族的明朝统治者,认为很有必要修缮长城,以此屏障抵御外患。

再次明太祖朱元璋早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他自己也有过攻打城池的亲身体会,深知城防的重要。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开始了以北京为国都的历史。因京城地处北方,故而注意加强防备。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掳。1550年庚戌之变,兵临京师。面对北部边防日紧,明王朝更为重视长城的修筑。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致使明朝统治者在元代基本未修的旧长城基础上,开始延伸长度、加固城墙、增设堡垒、添置墩台,进行了整修万里长城的浩大工程。

神木旧城遗址

2 .修建年代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为明前期(1368~1447) 对长城的修缮,明中叶(1448~1566) 长城的大规模兴筑,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和改线三个阶段。而神木境内明长城的修建,先后经历五次,跨越184个年头。第一次在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由都督王植修筑城堡墩台;第二次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由尚书王锐添设堡墩,接着又由巡抚卢祥继之;第三次在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由延绥巡抚余子俊创修边墙(又名夹道);第四次在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由神木道张守忠增修夹墙;第五次在万历年间,由巡抚赵守约又重修墩台。

3 .起止与分布

打开明长城分布图,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体系完备,组织严密,构成复杂,耗费巨繁的防御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300千米,仅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历代遗留下来的长城沿线的明代古城堡遗址,可考证的就有黄甫川堡、清水营堡、木瓜园堡、孤山堡、镇羌堡、永兴堡、神木堡、大柏油堡、柏林堡、高家堡、建安堡、双山堡、常乐堡、榆林卫城、归德堡、鱼河堡、镇川堡响水堡、波罗堡、怀远堡威武堡、清平堡、龙洲堡、镇靖堡、靖边营堡、宁塞堡、把都河堡、永济堡、柳树涧堡、砖井堡、旧安边营堡、新安边堡、新兴堡、盐场堡、石涝池堡等30余座。明代之所以在陕北置九边、增城堡,设卫所、筑关隘,主要是因为16世纪20年代以后,北边鞑靼族日益强盛起来,往往以河套为根据地向南进攻、侵扰,明正统(1436-1449年)以后,在陕北设延绥镇,其为全国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下有东路参将驻神木堡,西路参将驻新安边营,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陕北长城沿线共驻军五万八千多名。除了大修长城外(即现在一般地图所绘长城),就是筑墩台、修营堡。

而神木明长城由府谷县陈家峁村大疙瘩梁向西南永兴乡斗峁沟村,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经秦家燕湾村至店塔镇水头沟村,横贯7乡、34村,全长250公里。

水头沟段明长城

由水头沟西南至板墩墕、草条沟段、继续有残存的夯土城墙,其间有四座墩台下部尚残存部分未被拆走的砖石包砌墙。

在草条沟南约十六华里,旧筑有永兴堡,据史载:“明成化中巡抚余子俊遣镇羌指挥宗祥建城在山上,周二里二十五步,有东、南门二、楼铺八座。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浚用砖包砌。边垣长六十二里八十步,墩台三十九座。”

卧虎寨

长城由草条沟向南经连家峁、井路、土墩、官地、石指愣、小桃峁至杨家城段,夯土城墙虽已不复存在,但遗迹尚较连贯,夯土墩台多存,砖石包砌的墩台均被拆毁。

距小桃峁东约一华里,为麟州城址,现名杨家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置麟州。城址筑在山上,西临悬崖,下为窟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原城墙因年远日久,已成颓垣断壁,但其夯土城墙形迹显然可见。城为长方形,南北一千余米,东西三百余米,由四座小城组成,各以土墙相隔,彼此有门可通。由于军事形势的需要,北宋一直不惜付出重大代价,固守麟州,并经常派名臣如司马光、文彦博、欧阳修、范仲淹等多次来此巡察

长城由杨家城沿窟野河东山畔向南经石筛岔、常家墩、秦家梁、朱家园子、泥河至石壑子段,夯土墩台密集多存,但除秦家梁保留个别尚有三分之二砖砌部分的墩台外,其余大部分墩台、敌楼的砖石均被拆毁,只留夯土墩台历历在目。再由石壑子向西南经红旗抽水站、石堡墕、五龙口过窟野河西岸上山顶到滴水崖、窝窝庄至西沟土城段,共有烽火台、敌楼十五座。五龙口北尚有较完整的一段,高约六米,长约三、四百米的夯土城墙。这十五座烽火台、敌楼除条石基础大都较为完整外,其包砌的砖石全被拆毁,但夯土墩台大都完整,易于修复。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明朝廷批准在五龙口靠窟野河东边,建有一座小土城至今遗迹尚存。此城专为蒙汉人民进行交易的市场,称为“互市”(蒙语称“乌芦格”),按照当时定制,蒙人与汉商交易,只能在这土城里进行,蒙汉人民均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每逢初一、十五开市,市场非常繁荣,开市时官府派员主市,并派兵勇卫护,法制很严。

互市

神木城在五龙口南,窟野河东岸。据《榆林地区志》载:“金为砦,元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改县后主簿王暄徙于东山。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徙县治于杨家城。嗣都御史王翔查边奏县居山顶不便,移置平川。八年复徙建川口,是为今治。周五里,高二丈五尺。门四,东西南北各一。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巡抚余子俊建逻城,增修门楼。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东路道张守中增筑城墙高三丈五尺,建四角楼。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东路道覃应元砌以砖,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东路道袁谏砌以石。”今东、北两面城墙已荡然无存,南面城墙除东部一段百余米较好外,其余基本被毁。西面城墙大致残存,外侧为条石基,青砖包砌墙体,里侧为毛石垒筑,内为夯土。四座城门俱毁。城中心尚存一鼓楼,称其为“凯歌楼”,楼下有十字穿心洞,可通行人。

凯歌楼

过窟野河至铧山再到半切墩村约十五华里,为内长城,这段夯土城墙已无,河西山上仅有几座夯土墩台孤立于沙漠之中。

往南至解家堡官园村,可见残存夯土墙,墙残高2米左右,宽约2米有余,与墩台相连。其中有一墩台保存较为完整。

在城墙往南不远处,设有一堡,据相关史料记载,该堡应该是前面所提到的大柏堡。

大柏堡。成化初建于神木市西南30里的解家堡乡境内,原属绥德卫。成化九年(1473年)改属榆林卫。弘治二年(1489年)增修,万历三十五年包砖。北至大边3里,西南距柏林堡30里。

二、

建筑结构和防御体系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堡,墙台和墩台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城墙是长城工程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类型,随地形平险、取材难易而异。除蓟镇长城的墙身全部用条石、青砖砌筑,其余诸镇长城多采用夯土墙,仅关门、敌楼包砖。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的培筑土垣。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两面皆作垛口者,如北京慕田峪长城,显示军事控守地位的重要。砖、石结构的长城以北京八达峙居庸关为例,用整齐的条石砌城墙身外侧,内部填充灰土碎石,平均高7~8米,基宽6~7米,顶宽5~6米。顶部用青砖砌成垛口、女墙,垛口高约1.8米,女墙高约1.2米。垛口开有隙望孔和射孔。墙体顶面用方砖铺砌,两侧设有排水沟和出水石咀。墙身内侧间隔修砌券门暗道,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柏林堡城墙

明长城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视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l~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

柏林堡

墙台在长城上,约间隔300米设一座,突出墙外,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建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遮避风雨,墙台外滑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侧击.敌台,亦称敌楼,跨城墙而建,分二层或三层,高出城墙数丈,开拱门,箭窗,内为空心,守城士卒可以居住,储存火炮、弹药、弓矢之类武器.顶面建楼橹,环以垛口,供隙望之用。敌台视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空心跨墙敌台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所创建的。

烽火台也称烽燧、烽堠、亭、烽火台、烟墩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眺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烽火台的形状绝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较为少见。尺寸根据当地情况而各异,长5米、7米、10米等大小不一。烽火台建筑有石砌和包砖两类,现存的神木段烽火台多为包砖烽火台,底部四周刨槽铲平后夯实,然后垒砌标准的大块条石,用条石找平后再垒筑青砖,白灰泥勾缝,并按比例向上收分,烽火台形式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烽火台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二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范围内。

目前,墩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店塔镇水头沟村和解家堡乡官园村2处。

官园村烽火台

水头沟烽火台

水头沟墩台结构,南侧墙门居两箭窗中,有石框券门,其余三面各四箭窗。门下有同楼等长,宽3.4米、高3.9米的砖砌平台。台东有门,顺砖券梯道可上至平台顶,由平台方可登楼,今平台砖已被拆。楼为三通道结构,中室较宽敞。进门后成左拐,有台阶12步达墩台台顶。从台顶向下看,每边各有5个半圆形豁口。台顶有少量余土瓦砾,其上杂草丛生。烽火台四周有完整的约三十米见方的夯土围墙。此台1982年被神木市人民政府定为县级保护文物,并立保护石碑。这是西北地区长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墩台。(见下图)

现存较完整的另一处烽火台位为解家堡官园村,这座烽火台四周包砖,保存较好。平面为方形,南侧开门,门为圆拱形。墙门居两箭窗中,其余三面各三箭窗,门下有同楼等长高3.8米宽3.4米的墙体,显然是进入烽火台的踏道。由踏道上平台方可登楼。门为青砖砌筑,拱券式,高1.65米,宽0.8米。由门进入台内,从台顶边缘来看,该台应为上部中空结构。但从其使用及防御功能分析,其上应有木制塔楼或是其它围护结构,利用软梯或可抵达台顶。当然这只是推测。(见上图)

早在秦汉时期,烽火台即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相互配合,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的基层组织,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烽火台燃烟放火制度也是在前代基础上改进的,除了放烽、燃烟之外,还制定了鸣炮制度,与此同时在点火放烟时还加硫磺、硝石助燃。为便于防守和执行勤务,烽火台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狼粪、牛粪、柴草等,并且根据入侵敌人的人数以及军情紧急程度,有不同的传递方式。如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令边土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这样迭次增加炮声和助燃,使传递的军情更加快速和准确。

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对烽火台的管理十分严格,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明成化二年法令中也有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失,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由于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烽火台的防御功能最重要的就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就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建有烽火台。戚继光所著《练兵实纪》中载:“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为了便于守台军士记忆,当时还有把各种敌情信号编成通俗易懂的《传烽歌》,让守军背诵记忆,这样一有警报,三个时辰之内就可传遍防线。《戚继光》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时,曾在汤泉(今遵化境内)举行过一次边塞守军的战斗演习。当边墙之外的山间出现偷袭骑兵时,顿时警号齐鸣,烽火大举,士兵们全副武装,登台防守,不到半天工夫,全段防线都得到了警报,各支部队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由此可见烽火台的防御作用何等重要。

西沟段墩台

在长期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活动的破坏作用下,大量长城遗址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黄土,也正是西北地区独特干旱的气候和地处戈壁荒漠的环境,使得少数长城遗址得以保存。但受所在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幸存者也已千疮百孔,风化剥蚀及大面积坍塌等破坏严重。为此,笔者在此呼吁:让我们一起努力来保护这座历史的丰碑,也算是对先辈们在天之灵的一份安慰吧!

编辑 | 王豆豆

摄影 | 王宇超 部分照片来自原文

校对 | 高 夏 陈 相

Hash:692a722e8d57b5952525e28c67168e89002100ce

声明:此文由 神木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