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大荔的王马村是让孙悟空得名弼马温的地方......

马村,隶属官池镇.秦代称洛阴城,明代以前叫兴盛堡,明洪武年间改名王马村至今。

顾名思义,王马,为帝王养马的地方。杜甫《沙苑行》“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中的“此”,指的就是这里。

公元前408年,魏河西郡守吴起“败秦于武城,涉沙筑洛阴城”。前221年,秦始皇封战神白起(村南白王庙所供之神)的儿子白仲为太原郡守,将洛阴城赐陪迁于太原(即今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的洛阴村,唐代前称洛阴县),原城改名兴盛堡并设白水苑(因村东村南白水河环绕且有太白池镶嵌)。唐朝专门在村南为帝王饲养宝马良驹,并设立御马监总部。明洪武十八(公元1385)年,朱元璋二儿子秦王朱樉在此驻跸养马时,将兴盛堡改名为王马村至今。但把北堡子称兴盛堡一直流传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南城门楼及门前的石狮、拴马桩、石槽、及供奉大明秦王朱樉牌位的朱家祠堂,在文革前后才被陆续拆除。所以,民间一直流传“先有兴盛堡,后有同州府”的俚语。

在依川为道、沿河筑路的冷兵器时代,兴盛堡其实是一个军事要塞。自长安经潘驿、过霸城到大庆关直通华北的驿道从村中东西穿过,也是避开潼关崤函险道、渡蒲津关经孟津渡、从咸阳洛阳中原的必经之处。村北洛河为天然的屏障,历史悠久的新桥渡在村北崖下,背坡沟口的烽火台是北面的瞭望哨,从瞭望哨沿吕沟直通羌白,可绕过洛河北蒲城、陕北,西到下邽、富平咸阳。古白水河从村东、南蜿蜒绕流,和太白池及其岸边的沙梁严控南、东两面。沿从西南而来的白水河道,到白马营经苏村过渭河,就是古郑国国都武城(现在的柳枝),直扼潼(关)西(安)险道。不仅是“进可攻(东进北上)、退可守(洛河白河为自然天堑)”的要塞,而且也能“危可走(南入丘阜绵延、水草丰茂的沙苑中周旋撤离。村中老人都有到沙里‘跑反避难’之意识)”。

“兴盛堡,镇东府,糯米城墙三丈五。驷马并排跑墙头,城角吊个八尺鼓。华山石门丈六壕,垛楼檐翘同州府。沙苑御马收眼底,长安官家启文牍,---。”

这段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过去兴盛堡的势态和规模:

吴起所筑的洛阴城很大,有“北龙王、南白王,西边牌坊东药王”之说。范围大体北到洛河岸边的龙王庙(在赵家湾附近,80年代国家发掘的战国遗址所在)“斩洛为墙”,东沿白水河(河口在现赵家湾村东)向南至苏胡村西院折向西南沿沙麓直至太白池(以现在的武母井为中心)边的白王庙。西起新桥背坡塚塔向南沿与阿寿村界向东南沿沙麓东折到白王庙。秦以后外城渐毁,魏晋后陆续建成东南西北四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城堡。最南端的白王庙建在出入沙苑的要道--人字路口。其后的高台上建有竹子城(又叫先锋城)。高台东西以“深且奓”的壕池为屏障、以著名的白起坑(又名死人坑)前高高的沙山和烽火台做瞭哨。南堡子位于高台后紧北,东堡子在其东北隔涝池相望。东堡子的南面是花园,东面是客栈(现在还称店门上)、药王庙(又叫诊伤馆)。东堡子和北堡子之间建有关帝庙、练武厅(民间称五间厅、多公祠)、白杨斜里及东北崖舍。南堡子和北堡子之间正中为“中军台”,其左后为王马厩,正后为学馆,右后为牧司坊(唐代专给胡人兽医设立的工作场所,据传现仅剩空壳的那颗皂角树就是唐代突厥兽医从西域移植、专门给病畜中毒灌肠用的,树旁姓胡的村民就是西域胡人的后裔)。西堡子在牧司坊紧西,西门前曾建有两丈多高的“名旌牌坊”。

清代回回荒乱时,除北堡子因城高壕深、石条门楼未被攻破外,其他东南西三个堡子及建筑全被摧毁(后来这三个堡子的老房子大都重建于回乱后的光绪年间,街道较宽,基本为同姓而居,但每姓的嫡支都保留在北堡子)。

在兴盛堡这个“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要塞中,不知曾经演绎过多少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惊天事件。且不说秦穆公谋划三立晋君、也不说秦献公“策反黑旗”得宝座,单就惨烈的秦魏河西之战与它有关的就七次。其中点燃秦国崛起的希望之战--沙捺吴起,就发生在竹子城东的沙山下,被誉为“杀神”“魔王”的战国名将白起曾在此踆巡,留下“死人坑”遗迹

唐代是兴盛堡最为鼎盛时期,被誉为“小长安”。

617年,唐王李世民曾在阡路北崖边(老龙王庙处)单骑收伏豪强孙荣,将队伍壮大到二十余万人,后于村南太白池边的白埝子上“耀武”阅兵进长安。628年尉迟恭进驻村内,设沙苑监,开始在村南太白池边兴建楼堂馆所,使之成为唐代名流聚集悠游、骑马狩猎的“圣地”,唐玄宗等帝王和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孙思邈名人都在此留下游迹和吟诗;射卿台、老龙湾、公主滩、武母井等地名,无不映漾着悲壮、哀婉、动人的历史故事;竹子城、演武厅、白王庙、药王庙等许多一直保存到解放的建筑物,大都兴建于此时。以后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东移,兴盛堡也随沙苑监的衰败开始冷落。特别是宋、辽、金、元在此长期的拉锯战、加上清末的“回回慌乱”,使“小长安”彻底“宫阙万间做了土”。元末著名词人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西都”就泛指此。

1385年,朱元璋二太子朱樉进堡驻跸、改名,重建了城门、修建了朱家祠堂,并让儿子朱尚炳常驻,将兴盛堡“垛楼檐翘同州府”的规模气势推向新高,引得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为之折腰膜拜、赋诗著书。吴承恩西游记》“官封弼马”中御马监、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裸衣战马超”、施耐庵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描述,均以此为背景原型。明代关中第一阁人、马坊渡村马自强曾陪王子在村南太白池边巡查,写下了著名的《和王子沙苑吊古》。清代名将多隆阿在北堡子大槐树下指挥了平定回民起义的决定性战役-背坡沟之战。荔北战役中,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裴昌会将军也将战时司令部潜移村中,调遣十余万军队和解放军抗衡,使解放军损失惨重。

1948年3月,解放大荔前,王震将军就曾明确指示:先夺兴盛堡,围歼同州府。这一军事行动的贯彻,彻底打破了国军东府司令韩子佩“占据兴盛堡,重夺同州府”的梦想,只得中途转头逃到绝地--华山,这才有了“八勇士智取华山”的传奇故事,才有了解放军炮校(现火箭部队的前身)进村扎住,才有了影响深远的村南兰空基地,为沙苑复兴腾飞奠定了基础。

如今,全省唯一的县级快速绕城干道紧贴村南东西横陈,链接西禹和连霍两条国家级干道高速--韦罗高速从村边南北而过,南段第一出口就在村子东南角,据传沟通大荔高铁站与华山机场的快速轻轨干线也将从村中南北穿过。如此便捷的交通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善良古朴的勤劳民众,随着国家级科技产业园的建立、韦罗高速公里的开通,“小长安”、“西安陪都”势必将繁荣重现!

(作者:洛阴)

Hash:1b67ee08516a226f1a0cbe50b4d39cd736fe5520

声明:此文由 大秦微大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