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台大型系列报道《湿地重生》 第十集今晚播出  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守护"生命之源"

湿地重生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园

陕西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 出品

从陕北黄土高原无定河湿地

关中平原的浐灞河湿地

再到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汉丹江湿地

陕西广播电视台多组记者

行程三千公里纪录

“千里江陵江水色,含烟带日碧于蓝”,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一千多年前对嘉陵江的描述,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南麓的凤县,这里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秦巴山区水源涵养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25平方公里的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秦岭生物多样性。今天的《湿地重生——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园》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今天下午18:30陕西卫视、19:30陕台一套《陕西新闻联播》,《湿地重生》第十集 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守护"生命之源"准时播出!

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守护"生命之源"

日记

在距离县城60公里的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灵巧的林麝在树丛间跳跃奔跑。蒋本模是这个人工驯养野化基地的负责人,每天都要照顾300多只林麝和新出生的宝宝

"林麝对海拔有要求,一般在1300米左右,还有一个当地的气候条件,要有吃的树叶,再一个水要方便,水的质量要适合它生长。"

——陕西林麝繁育科研基地 蒋本模

这个基地与中科院,陕西动物研究所有着长期科研合作,为今后林麝野外放归扩大野外种群做准备。

【这是刚出生两三个小时的林麝宝宝,到晚上母林麝才会开给它们进行喂养。】

宝鸡凤县中国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的源头出发,由北至南形成了一个个峡谷河流,河漫滩,江心洲,构成了整个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内水潭,浅滩组成的山地河流和森林,灌丛,草甸,沼泽构成的梯级植物群落,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56种陆生脊椎动物,167种鸟类,11种鱼类在这里共存,也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找到了生存的家园。凤县人工驯养野化的林麝从2009年的1500只,迅速壮大到现在的7000多只,数量在全国排第一。

管理员周建文三年前调到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工作,每个月他都要上山寻查,及时了解源头的水质情况。

"这种水质也达到了国家一类水的标准,也确保了沿线24个县区饮用水安全。"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 工程师 周建文

过去,人们对嘉陵江无序开发,河道采砂,排放污染物相当普遍,为保护嘉陵江至长江上游水环境和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2009年,凤县申报了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同年底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规划建设期限7年,共划分湿地保护保育区,宣教展示区,生态休闲区,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六年多来,一共有25.6平方公里的湿地得到恢复,凤县城东的这块面积为8.1平方公里的生态休闲区,就曾经是占用大片湿地的农田,今天,它再一次以湿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第一代巡护员,王磊曾经当过十几年伐木工。

"一棵树从幼苗到长大,需要70多年,现在我的身份转变以后,才真正体会到一片湿地的形成需要更久。"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站 巡护员 王磊

嘉陵江沿岸的百姓也从湿地的馈赠中,获得发展的商机。大学创业者付恒利用山间清澈的溪水,在凤县开办了一家大鲵生态养殖厂。

"娃娃鱼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水里面不能有泥沙 酸碱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凤县泓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经理 付恒

人工驯养的第三代大鲵一斤能卖到上百元,付恒每年的收入非常可观,然而对他来说,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实现。

"我小的时候 听爷爷奶奶们说过 这里又很多的野生娃娃鱼,但是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通过这几年人工养殖,我们的数量规模上升了,我们现在也在想,今后我们把部分娃娃鱼放回嘉陵江湿地,让这个物种一直延续下去。"

——凤县泓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经理 付恒

日记

陕台新闻中心记者: 曹媛 邹隽喆 张峰 报道

播出时间:五月三十日起

《陕西新闻联播》

陕西卫视:每晚18:30

陕西一套:每晚19:30

上集回顾

第九集《淳化冶峪河湿地:关中“旱腰带”上的一泓清水

Hash:132b859913498454358296c2621d0af945754b26

声明:此文由 陕视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