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李銮宣之三——追怀篇(围窑轶事)
“围窑”轶事
李玉生
汾水汤汤,天柱苍苍。一条大河,一座高山,构筑了静乐文化精神的血脉和脊梁。千百年来,静乐就饱承这山川秀美之灵气,汾碾毓奇之润泽,打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勋贤宿儒,志士仁人。三华天宝,人杰地灵。
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洪武年间,静乐就有择善之石文绣,娄烦之王希曾两位进士分别作过当朝监察御史、都察院副都御史。到了清代,静乐这块皇天厚土上更是人才辈出勋贤济济。其中五家庄李氏一门最为显著。李之檀、李之铧、李恂、李暲、李銮宣、李谨度等一家四代先后在朝为官,且个个政绩卓著,声誉斐然。“家世数传皆清白吏。”特别是李銮宣其人,一生为官三十余载,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率直为民,怜悯疾苦,被世人传为佳话。其累官至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要职,又曾做过景山官学教习,教授过包括皇室子孙在内的八旗学子。传说乾隆皇帝也曾向他请教过书法,所以乡人尊称其为“龙大人”。
龙大人家祖籍安徽省凤阳县土地塔村。明太祖初年。朝廷对从军有功军士分守沿海边陲要地,当时其始祖茂钦公正于宁化守御所从军,且颇有功绩。故而获准于是时携全家定居于静乐之城内。初卜居于寺坡底下(岑山下)。由于家丁繁衍,家道富足,在城内拥有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被时人称之为“坡底李家”。其六世祖道长公李生阳被时人尊为“岑山先生”。至今原工商银行右侧院内还遗有龙大人家砖窑洞三孔。虽历经六百多年沧桑巨变,数易其主,饱经风霜,仍完好无损,不失龙大人家当年殷实之风采。其家以耕读仕宦在城内传“十有一世”,即至龙大人高祖李室时,明末农民起义暴发。 1644年,起义军越过黄河,占领静乐后,开始劫富济贫。凡明廷官宦、富庶无一幸免。当时的龙大人家人丁兴旺,富甲一方,自然为在劫之列。故龙大人家毁于战火,商业街罹灾延爇,被劫殆尽。家道败落后,龙大人两位高祖母率众举家北迁至二十五里外的五家庄坡上定居。
迁居五家庄后,龙大人家遵“勤于农耕,精于学业”之祖训,迅速开始重振家业。雇佣村中杂姓在东山塽坡上因地制宜,建造青砖窑洞三排,筑有三十六级台阶互相联通。据传,筑三十六级台阶寓意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警示后人牢记举家搬迁之苦及生存大计。由于窑洞依山势而建,一排高似一排,院落自然呈长条形,又不太宽敞,时人称之为 “条条院”。正如“记所称穴居野处,诗所咏陶复陶穴。”“山下有田一区,有地数亩”,供“家丁栖息劳作”。
由于李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传承,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龙大人家一跃成为五家庄之首富。传到龙大人之祖父辈,子孙繁衍,山上人满为患,只好根据其高祖母当年“携儿往场上看获麦”时说的“异日子孙繁衍,又于此构屋居之,则荷天佑矣”之“祈祷冀幸之词”,在原打麦场上“别建堡作宅”,以缓解住宿紧张之局面。
据龙大人伯祖李恂于乾隆十二年(1747)著《兴堡记》载,新建住宅于清康熙六十年辛丑( 1721)开始:“经度鸠工”“凡二十余年”“陆续建成”。今天,只要你去五家庄一看,便可知此处建筑耗资之巨大,工程之浩繁,龙大人家实力之雄厚。新建住宅分内外两院。内院为青砖结构之窑洞,分东西两排。东排窑洞十孔,“皆西向”。北五孔为龙大人伯祖李恂所有,人称“北院”。南五孔为龙大人祖父李暲“宦臣归息之地”人称“后南院”。西排窑洞五孔,东向,传说为李德宏先人所建,此院称之为“前南院”。可惜这五孔窑洞已被粮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拆除,改建成粮油门市。我们再也见不到前南院的原貌了。在兴建时,窑洞顶上皆盖有木楼,与下层窑洞间数相同。木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青砖绿瓦,吻兽相拔。“闲暇登楼眺望,田畴错落,列岫苍青,与汾水一线映带前后左右。而夕阳西下,牧笛横吹,牛羊斜径,骡马特特,与人声讴哑相杂。既赏风物之幽,复备农家之乐,因颜其曰‘目耕’”。这处建筑“门堂寝庑毕备,”“前后列门,迥视之如堵”,“外有园,列亭阁,植花木”,集传统文化,民族风格,建筑艺术于一身,“门闾之上乌头绰楔,过者起敬“。好不气派!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在此楼上作过小学呢!
外院也称“围窑”,为砖石结构之窑洞。即以青砖碹窑筒,外以石头砌之,“以圆其顶”,环内院而建。“东西二十四孔,南北四十八孔”。北窑中间留有门,门外侧有专为周、邸两恭人修建的“双节石坊(石牌楼)”。两恭人为龙大人之高祖母。其高祖李室辞世时,周氏二十八岁;邸氏二十八岁。两恭人“同心矢节”抚孤,“纤啬治生、甘粗粝,衣补绽,躬率藏获操作”四十年。“一生勤苦清白之操己,”而感动圣上。为表其贞节,于“康熙三十八年( 1699)申报节,“五十八年( 1719)下旨修建。”此处建筑,虽说是砖石结构,但远远看上去墩墩实,方方正正,宛若一座坚固而不可摧的城堡。起初“命名为兴堡,取兴复先人遗绪之意。”后人称之为石窑院,或称九十九眼窑院。说到此,笔者想到了江南的“围楼”。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徽商发达。他们所到之处,都建有自己的特殊宅第“围楼”,特别是在闽西一带这种建筑居多。围楼里可居住上百户甚至几百户自家族众,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五家庄围窑极为相似,只不过在建筑材料上有所区别。徽商围楼多用竹木修建,而五家庄围窑却用砖石垒砌,这是由于资源与地域而异也。再说,龙大人家本籍安徽,其曾祖、伯祖、祖父又曾在高邮州、太平府、池州府、淮安府、长阳县“历仕江南”,“巾詹帷所至,习见四方习俗”,而五家庄围窑却又是在李銮宣两位祖父李恂、李暲时所建造而成,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在修建五家庄围窑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江南习俗的影响,特别是徽商文化的影响。故而借鉴了围楼的建筑形式,把江南的建筑文化与北方的建筑艺术经过加工改造融为一体,使整个建筑轮廓整齐清晰,线条豪放协调。窑檐精美的砖雕明快醒目,使南北建筑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显示了淳朴敦厚的风土人情。这样的建筑在北方是很少见的。走进这座建筑好似走进了跨越时空的遂道,排排窑洞整整齐齐地摆成了方阵,内院外院错落有致,举头 上望楼、厅、堂、阁富丽堂皇,引领着人们急不可待地想上去一观。所以它可赏,可居,可游,充分体现了人文之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的有机结合。居住其间,让人有一种安宁、迷蒙的感觉。“兴堡新居介两山间,汾水汤汤,从北贯注。筑屋汾东,高山回环。清流映带,境地亦幽静可乐。”
由于江南先进文化的影响,促成了五家庄文化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尤其是建筑文化,把文化与建筑融为一体,寄文化于建筑之中,寓建筑以文化之内涵。不仅展示了古建筑的精湛,更造就了五家庄深厚的文化积淀。
紧靠石窑院西窑外墙还有一处五孔窑洞的建筑,人称“西院”。相传此院为龙大人宅第。窑顶上建有木楼五间,供子孙学习藏书之用。此处建筑龙大人先人称之为“玉芝堂”。传到其祖父李暲时改称“燕诒堂”,取“诒厥孙谋,以燕翼子”之意,以期“子孙世世居此,以读以耕,务本力业,垂绪无穷”。传说在此院居住的李暲,某日夜梦凤凰降至屋脊, 蹄叫凄苦亟待救助。梦醒后,李暲披衣出门察看,见一少女正在大门洞石鼓旁半睡半醒地蹲着。李暲便将此女带回屋,扶上炕头。经询问得知,此女为兴县孙扬淦之千金。缘事家败,逃难于此。李暲当即决定收留此义女。待此女长大成人后,与其次子李学夫(龙大人之父)拜堂成亲做了夫妻。龙大人便是此女所生。龙大人出生时天气突变,风大雨急,阻断了路人。恰逢宁武和保德两县知县及其随从急赴太原府当差,中途遇雨避于李家大门洞内。当听到婴儿啼哭声时,其中一官员不禁连连称 “此子将来一定是个大人物,刚出生就得县官站门岗”。这个美好的传说给西院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后来龙大人果然天资明敏,刻苦自励,十岁应童子试;十三岁考取秀才;十四岁食廪;十八岁肄业晋阳书院;二十二岁中举并考取景山官学教习;三十二岁中进士。以后仕途畅达,官至云南巡抚,不但为官清正,体恤民情,而且文采横溢,长于吟咏,有《坚白石斋诗集》闻名于世。
自龙大人中进士后,西院的大门做了重新改建,修造的非常气派,两堵壁墙磨砖接缝,歇山盖顶,五脊六兽,抖拱严立,飞檐翘角,筒瓦上盖,螭吻相望。门额悬挂着御赐“进士第”大牌匾。门口两侧立有一对石狮,门墩左右立有石鼓,石鼓上镌刻着麒麟送子图案。门前甬路南有很大一幢精制砌心大隐壁,将院子遮了个严严实实,整座建筑森严壁垒,充满神秘幽邃之感。
封建社会一贯效法儒学,要求人们特别是士宦,上要效忠朝廷,下要孝顺父母,为人处世知礼法训,为官做事忠肠正直,通情达理。日益昌盛的李氏家族既是耕读世家,又是士宦之家。他们自然懂得礼仪教育的重要。于是为其子孙开辟了专门场所演礼习仪,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礼仪的熏陶。现存东山角下的“演礼沟”遗址,就是龙大人家专门用于教授和学习礼仪的地方。“演礼沟”坐北向南,场地平整宽阔,靠北崖有两眼土窑洞,修葺的干干净净。洞内设有香案供桌,跪垫地毯。每到演礼学仪时,演礼先生喊着成套的口决,做着示范动作。学习者依着先生的抬手动脚认认真真地演习三头六拜;三跪九叩;四头八拜等朝见、红白事、普通人事交往之礼仪,直到学会为止。相传演礼沟北侧有一座五道庙,龙大人学礼路过此庙时,五道神便从宝座上站起来顶礼膜拜,笑容可掬地迎接龙大人的到来。有知道此事的人传言说:龙大人将来必成大器,不然五道神怎么能亲自下站参拜迎接呢?后来果然应了此人吉言,龙大人高中及第后受到朝廷重用,且“每大计得卓异”。
据龙大人十世祖李蔼然于明崇祯七年(1634)六月著《重修砖堡记》里载,五家庄村南口原来有一座砖堡。在当时“静地密而边陲,”是龙大人八世祖肇夫、眷夫为防“人畜每为虏贼剽掠”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置堡楼”,并“护以高垣,扦以湥池”。“后不幸天启四年(1624)罹灾,回禄延爇几尽”。十世祖蔼然、弘然兄弟俩于明崇祯七年六月组织族人增庆等“重为修整”,“筑基近丈,上建列厦房……”并将房屋分与各家常驻守护。由于年代久远,砖堡遗迹早已不复存在。但居住在这里的守护者后人兴旺发达,在此处长期定居。“砖堡”这个专用名也成了五家庄一个专门的小村名一直流传至今。
自李家迁居五家庄后,不但修建了自家宅院住处,而且还陆续修建或改建了一系列公益设施。诸如南阁、北阁;村东南的龙王庙,村西的石竺寺、村中央的文昌阁、和乐园、村西北的跑马场等一批寺院、庙宇、游乐场所,供村民烧香拜佛,祈求富贵平安及娱乐、集社、集会。李家还在村西开辟了大片菜地,挖掘了可供八架辘轳同时汲水的大口井浇灌菜畦。并责成专人专户生产蔬菜,负责供给李家及民众的吃菜所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更迭,寺院、庙宇拆除了,大口井被填埋了,游乐场所无影无踪了,留下的只是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看到的是嵌在围窑石缝里被风化的喜怒哀乐。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最简单的道理。龙大人家深深懂得这一发展观。于是便在石窑院北门(石牌楼)对面空地上建起了油酒缸房,起名叫“广胜荣”。据传,“广胜荣”虽 说是一座手工作坊,但其生产规模很大。生产的油、酒、酱、醋可供周边许多村庄老百姓的需求。五家庄十字街东北角是李氏家的七间商业铺面,叫“三义全”。当初的“三义全”买卖兴隆,门庭若市。每逢集社集会更是周边地区集市贸易、商贾云集的中心点。据老人们讲,李氏家还在静乐城内开了一处铺面叫“福和荣”,现在遗迹无考。不能赘述其详。由此可见,当时的五家庄是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一派兴旺发达的繁荣景象,是静乐县为数不多的发达村庄之一。
龙大人家是封建礼教的忠实执行者。子孙都以上谕十六条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把“务学力农”当作头等大事。“士为四民之首,农惟本业是敦,均足不坠家声”。正因如此,龙大人家家族兴旺、人才辈出,耕读为乐,诗书传家。从其四世祖大用公李文林开始,历代都有杰出人才出世。“虽无高爵显秩,而簪缨不绝。”从明朝传至今六百四十余年来, “文物衣冠相续”,从未间断过士宦之途。据不完全统计,“在胶庠者恒不下数百人”之多。龙大人曾祖含香么守之檀,顺治丙申廪贡生出身,曾任长子县教谕,升四川珙县知县后擢任扬州府高邮州知州,“崇祀名宦乡贤”。伯祖纳如公李恂,康熙己未年岁贡生出身,曾任湖广荆州府长阳县知县。祖父鉴溪公李暲,康熙癸已科第四十三名举人,曾任福建汀州府 淮南仪所监制同知。护理两淮盐运使司,江南太平府知府、池州府知府;淮安府知府等职。侄子李谨度(后为龙大人嗣子)出身荫生,先授湖北鹤峰知州,后调任四川汉州知州……其族人近千,个个效法先人以耕以读永不懈怠。他们辈辈相传约束着子子孙孙做人,做事,求学,就职,为五家庄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正因如此,五家庄又被世人尊称为“文风圪洞”,致使五家庄由一个地理概念逐渐演化为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
如今,五家庄以其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龙大人家的儒雅之气,精湛超群的徽派民居,朴实淳美的民俗风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建文明的不懈努力,在静乐独树一帜,昭示着世人。它是一部包涵了六百余年约神奇风采与无穷魅力的历史教科书,引领着后人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2004年 6月
来源:《 一代名臣李銮宣》
Hash:5334f90b766fc8d3f7894af5a3753d6cad3981a1
声明:此文由 静乐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