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玉蝀——北京城最大古石桥!

北京北海公园南门西侧,有一座石桥,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横跨于北海与中海之间,这就是著名的北海大桥。北海大桥是北海与中海的分界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至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264年。它的前身是木桥,后改为石桥,原名叫金海桥,又叫御河桥,因为桥头两端曾经立有名为“金鳌”和“玉蝀”的牌坊,所以又称金鳌玉蝀桥。数百年来,此桥虽然经过多次改建和维修,但是基本保持了原桥的风格,中间一孔用于通水,其余封堵作为装饰,它不但是中国古老堤障式石拱桥的典型,还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古石桥。

北海大桥位于北海团城旁边,将中南海与北海的分隔开来,这是一座石砌九孔拱券式桥梁,中心孔券面有浮雕兽头,原栏板均为平顶方形覆莲柱头望柱。旧时的金鳖玉蝀桥总长156.73米,桥宽9.48米,九个石拱券,净跨径分别为第一、九孔3.2米,第二、八孔3.82米,第三、七孔4.45米,第四、六孔5.1米,第五孔(即中孔)5.74米。八个桥墩厚度相等,均为7.84米,桥墩厚度大于桥孔净跨径,无分水尖墩台,每个石拱券顶都有一螭状吸水兽头,这是该桥独有的造型。

中桥洞有石刻,南向石额刻:银潢作峤,左右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圆峤水中央;北向石额刻:紫海回澜,左右联曰:绣觳纹开环月环,锦澜漪皱焕霞标。所刻的文字据说都是皇帝御书。桥两侧原是汉白玉石栏,方望柱有莲瓣方柱头,栏板为镂空型,上有束竹式寻杖和云拱,下部内外板心有海棠池雕线。

我们都知道,不论中南海还是北海,在明清时期都是皇家禁苑。其实北海和团城,在辽金时期就已见雏形。辽代时期在此开挖湖泊,堆积的泥土在湖中日渐形成了一个岛屿,称为“圆砥”,后世不断在圆砥上增添建筑,才形成今日团城之格局。元代,北海和中海统称为太液池,团城叫瀛洲,太液池的西岸南部是隆福宫,北部为兴圣宫,东岸有无比辉煌的内宫。

至元元年在瀛洲上建仪天殿(明代重修后改名为承光殿),殿前方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木桥,东木桥和西木桥的中间以舟船连接,如果把船顺行摆放,两桥畅通;如将船放横,东木桥与西木桥便断行。明朝将东桥拆掉填平,保留西边一座木桥,即北海大桥的前身,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又把木桥改为石桥,称御河桥或金海桥。嘉靖年间,在石桥两端分别建立牌坊,西边牌坊曰金鳖,东边牌坊曰玉蝀,此桥也因此称作金鳖玉蝀桥。

清朝灭亡后,因缺乏维修经费,桥两端木牌坊糟朽严重,1933年把木牌楼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牌楼。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车辆不断增加,金鳌玉蝀桥的桥面显得窄了,而且坡陡弯急。于是有人建议拆掉团城,另建新桥。但是此建议遭到了众多的文物工作者及古建筑学家都坚决反对。为了改造石桥,同时保护团城,郑振铎、梁思成、范文澜、翦伯赞等几位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最后提出将桥身向中南海方向拓宽的方案,只要拆除桥两端的牌坊即可。

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此方案得以实施。1954年,金鳖、玉蝀牌坊被拆除,石桥经过改建之后,也改名为北海大桥。改建后的石桥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桥面从9米多加宽到34米,桥身长220米,桥坡度从8%改到2%,桥面改沥青路面,中间的车行道为27米,两边的人行道为3.5米; 九孔拱券,只保留中间的第五孔能流水畅通,其余的八孔桥洞用砖砌堵死只为装饰之用。为安全起见,把石栏板改成高高的铁栏杆。而拆掉后的两个牌坊,被移到了陶然亭公园,只不过在“文革”期间,被当做“四旧”销毁。

关于金鳌玉蝀桥,还有一段趣闻,据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著作:《我的前半生》中说,在紫禁城交泰殿东侧、景和门旁有一口井,井里住着一群女鬼,经常出来闹,后来用铁板把井口盖住,这群女鬼出不来,就沿着水道跑到中海去折腾,见有人从金鳌玉蝀桥上走,就把人拉下水去,所以每隔两年就有一人从桥上掉下水去。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不可信,当作一段趣闻听听也就算了。

注:插图及封面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Hash:4e03b3e2ed9ae91de10e2c6e53d539cfd529d631

声明:此文由 老北京四九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