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垣四致八景的神秘传说,您都知道几个?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510期)

主编:戚琳 监制:戚琳

长垣四致八景歌】

四致八景,出在蒲城

杏坛,南蘧公,子路坟,府君厅。

毛家潭里有个秋月明,

铜钟、石鼓按时响,

双头石鱼水上行,

尊经阁,琉璃井

北门里头玉芽生,

玄帝庙灵芝草

白衣阁上金小虫,

圣人琴,自己鸣,

关夫子勒马听琴声,

金马驹,卫王城

桧楷二树最有名,

我说这话并不假,

你没看,

竹林寺有影无踪。

长垣四致八景的传说流传民间几百年了,它们到底是什么?它都有什么神奇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为您一一道来,客官且听:

北杏坛

杏坛位于城东北十里,即学堂岗圣庙孔子讲学旧址。嘉靖天顺三年知县刘弘重修。庙貌宽广,形势巍峨,石碑林立,正面之间宏大的宫殿式建筑,就是“圣殿”。重檐飞脊、黄瓦盖顶、群兽相依,形象各异。廊下“金钟”“木铎”分悬两侧,加之红墙花窗,光彩夺目,雕梁花柱,金碧辉煌,步入殿内,令人肃然起敬。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四面八方的学生云集在这里,举行祭孔仪式,整个大殿里,鼓乐齐鸣,香烟缭绕,呈现一派尊孔,崇孔的挚烈气氛。如今学堂岗村的三月十一庙会依然十分热闹。

南蘧公

蘧公,名瑷,字伯玉,春秋时卫国蒲邑(河南长垣)人,卫国士大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他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称其为君子。伯玉为孔子挚友对孔子儒家思想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现今的蘧公祠,座落在蘧公故里——伯玉村西占地7000余平方米,全高5.8米的汉白玉雕像耸立中央,重达10余吨的雄狮把守着大门,祠中遍植名贵花木,从原祠中移来的两通明代碑刻,现已被长垣县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子路坟

蘧公,名瑷,字伯玉,春秋时卫国蒲邑(河南长垣)人,卫国士大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他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称其为君子。伯玉为孔子挚友对孔子儒家思想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现今的蘧公祠,座落在蘧公故里——伯玉村西占地7000余平方米,全高5.8米的汉白玉雕像耸立中央,重达10余吨的雄狮把守着大门,祠中遍植名贵花木,从原祠中移来的两通明代碑刻,现已被长垣县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府君厅

在县西三里耿村东北,传说此处有一老者,名叫王志,一天他去田中劳作,看到树下有二个老人在下棋,就把手中的斧子别在腰上,坐在边上看。看着看着,他发现身旁的树叶一会黄一会绿,也不知道变了多少回。时间过了许久,王志要起身回家,突然斧头掉到了地上,斧把已经全糟了。王志心里奇怪,但也没多想。当他回到村里一看,村里大不一样,村里几个老人问他找谁,他说出自己的名姓之后,几位老人大吃一惊,说,数百年前有一老前辈名唤王志,去犁地未归,无有踪影。王志听了这话,简直是惊呆了,无奈之下只好走出了村,不知所踪。后人为纪念他,便就把府君厅改为烂柯台。

毛家潭里有个秋月明

毛家潭是毛格物(又称毛怪物)的家,据称他写的字、画的画都是活的,为明朝太师李华龙立的牌坊“文治武功”四个字活灵活现,就出自他的手。在我县的毛家潭,到了秋天的夜晚,月亮格外明亮,在潭中映出的倒影极为美丽,成为蒲城一道别致的美景

铜钟、石鼓按时响

铜钟,在县城北街中间,玄帝庙内,即周公庙;石鼓,在县城南一里,大姜占东头向北路东,老奶庙内。据说每初一,十五按时鸣响。

双头石鱼水上行

在县城府后街,观门南头路东有一井,在井口边放,原来是黉学内魁星阁前水池岸上。月圆的晚上会在水中游动。鱼头上打掉一块,传说打掉的正是宝贝,再也不能入水游了。

尊经阁,琉璃

明伦堂学宫后,五间北屋,有柏树一棵;在县南五十里,荆岗屯集,水味甘美,其砖光若琉璃。另一说法是,在黉学内尊经阁前面,井不大,上口直径二市尺,井相当深,从上面看不到水,向井投硬币,声音清脆,尤如琉璃。

北门里头玉芽生

据传,县城北门里西边,有一石碑,因年深久远,从石碑上头裂开一道大缝,缝里边有一块玉石,从中生出玉芽。

玄帝庙上灵芝

在北街中间,即周公庙,是周文王的二子,武王的弟弟,传说有一天,有两个外乡人在同公庙旁边打架,北街有一老人向前解劝,问是怎么事, 一人说,他的鞋被另一人扔到庙上了,劝架人说“爬到庙上把鞋拿下来不就完了,何必打架?”两个外乡人正是发现庙上有灵芝草,故意装做打架,好借机上庙,听了劝架之人言,随爬上庙顶把鞋拿下,同时把灵芝草也盗走了。

白衣阁上金小虫

据传,县城西门里向南,城墙里边,即白衣阁,在里面的观音宝座旁有一个用黄金制做的小麻雀,到了白衣阁里面,会听到四边都有麻雀乱叫,可是就是看不到小鸟。

圣人琴,自己鸣

相传有一次关羽骑马行至学堂岗圣庙附近,突然听到了美妙的琴声,他顺着琴声来到圣庙门口,进门一看,空无一人,只有一尊孔圣人端坐抚琴的雕像,关公曰:“真乃神人指引也,妙哉!”。后来人们在圣庙门口也建有关夫子庙一座,每年三月十一(资料不详)

金马驹

在县西十二里文格党村,每年到麦季下午把麦摊好,第二天早晨去场麦已碾好,光垛垛,扬扬就行了。时间长了,有人财迷,想抓住,于是夜里几个人拿着绳子支场地,看到金马驹在在游转,几个人就拉开绳子去网,结果金马驹向村里跑去,村中路北有一眼大水井,该马就跳入井里,,从此再也不出来了。井口现在还是用多年前的马车轮盖着。

卫王城

实为卫王坟,现在县东北十里陈墙村。原村东头路北有天宁寺,卫王坟就在村东头向南,现在的冯墙东头。

传说,卫灵公生前是个明君,他爱民如子,待人宽厚,黎民视他如父母,灵公死后,长垣人感恩不尽,故于墓前侧立庙祀之。每到谁家有红白喜事,前一天到庙里烧香,就可以借到桌椅盘碗若干,用过之后于当天夜里归还。如此多年,无不有求必应。

一年,附近有个爱财如命的人,见物眼红,借用了器物之后,昧下一个带有鲤鱼花纹的冰盘,从那以后再到卫王坟那里借东西就不灵了,据说这个盘子现在哪家还保存着,夏天吃不完的东西放在里面,再热的天也不会坏——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而已。

桧楷二树最有名

在县城内东南角,原寡过书院,属稀有植物,六年开一次花,清香满城。其中的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

竹林寺有影无踪

传说长垣某处有座寺院,唤作竹林寺,寺中有一老和尚和一群小和尚。某天一个小孩不知从何处来到寺院玩耍。老和尚觉得奇怪,便在小孩临走的时候用细线挽住了他的衣服,待小孩走远之后,老和尚循线追踪,终于在一大片草丛中找到了线头,线头正好拴在一株千年人参上!

老和尚兴奋之余便将人参挖出,准备回去煮熟后独享。由于他临时有急事外出,便让一群小和尚代为烹煮。小和尚们煮的时候觉得锅内异香扑鼻,便忍不住尝了一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一会儿便将人参全部吃光,只剩下一锅汤。

因怕师父责怪,便将一锅汤全部洒向寺院周围,准备撒谎说汤已煮尽。刚洒完参汤,竹林寺便缓缓而起,这时老和尚远远看到情势不妙,便跑向寺院,但为时已晚,竹林寺已然成为空中楼阁,只能在阴晴变幻中若隐若现。

铁劈柴对头烘

铁劈柴是三块深褐色的条形生铁。据传, 这三块形似劈柴的生铁碰在一起,顿时火苗跳动,生铁通红, 如抽去一根,便火灭热退,自不燃烧,实为奇特,堪称为宝。 因此,顿家的铁劈柴在亮宝会上年年夺魁。后人又将其写入《四致八景》歌中。即流传至今的“铁劈柴对头烘”。

可惜的是民国初年,随着盗宝活动之猖獗,铁劈柴被盗无存,至今遗为憾事。 据考证,铁劈柴确有其物,也的确是顿家的传家之宝。但不是象传说的那样神奇。按照科学的解释,这三块铁劈柴实际上是三块含磷量极高、且含有碳、锰、酸钾等多种元素的生铁矿石拢到一起,便发热激火的化学反应。这在冶金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此现象无从解释,因此才称之为宝,而且延传至今。

“四致八景”实际是古人为歌颂长垣美景而口头相传的民间歌谣。里面的有些景致确实很优美,有些景色却并不实际。其实长垣古时美景,不仅只有“四致八景”,只可惜在连年战火和十年浩劫中摧毁殆尽,令人扼腕叹息……

妨畅想一下昔日长垣的容颜:牌坊林立,高塔巍耸,错落有致的楼台亭阁,庄严肃穆的学岗圣庙,书声琅琅的寡过书院,缓缓流过的护城河水,还有那悠远的晨钟暮鼓,惊醒过多少尘间世人……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四致八景”!

来源:长垣惠民传媒 综合网络

【如您需要:】

版权特别声明

情境人气微刊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编联系

ID:weiyuxiaoxianghe

Hash:126c59d1437b7b89dd43893abc4810127f5723c4

声明:此文由 情境人气微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