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中心花园,是个什么城?

摄影师 钱丽萍

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央

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

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

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

地处浙江北部

东临上海,南连杭州

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

无锡苏州太湖相望

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地理位置看

湖州正好居于“天堂中央”

▲资料图来自湖州市统计局

这座有2300多年

建城史的古邑

是我国丝、瓷、笔、茶文化

重要发祥地

是“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生态

成型最早的地区

▲湖州城摄队 沈勇强

三县三区是湖州的构成

湖州的本色

是藏文化绿水青山

境内天目苍峰北峙

东西苕溪水纵横

▲摄影师 范晓伟

菰城

湖州旧称之一

始建于公元前248年

系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置菰城

以泽多菰草而名

▲湖州城摄队 肖二

湖州山川精英长新

文人故迹未泯

莫邪、干将铸剑处

西楚霸王演武场

何楷读书堂,孟郊苦吟地

张志和垂钓之湖,陆羽研茶之山

▲湖州城摄队 肖二

颜真卿聚客著书的韵海楼

苏东坡理政吟诗的爱山堂

赵孟頫别业莲花庄

陆心源藏古千甓亭

陈武帝故居,吴昌硕旧宅等

无不展现着历代名家

修学立志的足迹

(请横屏观看湖城全貌,摄影师@范晓伟)

古人盛赞湖州人居环境之美,亦为湖州今日之写照

山从天目成群出

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

人生只合住湖州

▲摄影师 顾律敏

这究竟是怎样一座城?

又为何如此令人向往?

古太湖为“东方湖沼”

湖州滨湖得名

原始中见雅

古时围太湖有五湾

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

称之为五湖

有 吴淞江、 东江 和娄江

三江向东、南、北排水

司马迁以三江五湖概括

太湖流域江河湖海的相互依偎

(请横屏观看大美南太湖,摄影师@范晓伟)

湖州周围群星捧月般分布着

无数的湖、河、溪、渎

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网接起来

碧水辽阔、烟波浩渺

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酿成了自己的大气候

京杭大运河借道太湖

穿过平静如太古的江南小镇

商旅往返川流

因水的大气场

有了“ 苏湖熟,天下足”的富贵盛典

▲摄影师 汤伟

太湖的水与湖州人文相融合后

诞生了著名的溇港文化

塘浦圩田系统

是古代湖州人

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

有人认为

它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地位

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

▲摄影师 汤伟

自古以来

兴山清远

这里的青山绿水

呼唤着人间胜境的出现

六朝以后

这个奇迹在湖州城东南出现了

城东南有一片靠近 霅溪的水上墩渚

被称作白蘋洲

南朝梁吴兴太守柳恽

一曲“ 汀洲采白藏,日暖江南春”

使之平添风雅,代有所咏

▲湖州城摄队 沈勇强

荻港因河港如织

水中芦苇丛生而得名

京杭大运河支流穿村而过

古桥众多

仅荻港一古镇就有桥23座

门前屋后,绿桑成荫

鱼塘连片

小桥、流水

及透通的街面廊屋

处处古韵

有着“ 苕溪渔隐”的美称

(请横屏观看桑基鱼塘全景,摄影师@范晓伟)

荻港传承了

千百年来的鱼文化

荻港的“鱼文化节”

已连续举办了十届

桑基鱼塘系统

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

正式认定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湖州城摄队 邹黎

今天的长兴

是两股西北群山中的涓涓细流

汇聚而成

古时称箬溪

(请横屏观看长兴港,摄影师 @湖州城摄队邹黎)

古箬溪沃土遍野

溪水清澈

风光如画

流域面积近县境的三分之一

是长兴的“母亲河”

▲摄影师 王海生

湖州捕鱼人家

迎着晨曦而来

披着暮色而回

湖州捕鱼人家的船承载过

皎然、陆羽

张志和、颜真卿、刘禹锡

杜牧、皮日休、苏东坡

捕鱼人家的船 承载了

太多的 山水、文化和 历史

(请横屏观看湖州老虎谭全景,摄影师@范晓伟)

▲摄影师 范晓伟

湖州的风水无与伦比

向西,绵绵群山

用天然屏障作依托

湖州的山势

仁皇、弁峰近呵

太华、龙王远护

中有莫干、顾渚等各路名山点缀

静养浩然之气

海拔两百多米高的仁皇山

作为被湖城包裹的孤寂的一丛苍翠

聚山之精华

是上苍安置的护城之峰

▲摄影师 范晓伟

其植被丰茂

百鸟群集

蜿蜓曲折攀登

景观随处可见

山的历史文化代际叠加

可以映现半部湖州城市史

是登高读城品藻人文的佳地

▲摄影师 顾律敏

湖州的西面

是以安吉龙王山称雄的

天目山屏障

向北与太华山脉相连

构成气势

护佑着江南的富庶与安稳

王山的原始生态

浸养出经年的风调雨顺

明澈的大地映照出透彻的天空

天上人间与山的纯粹有关

1587.4米的龙王山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高峰

▲湖州城摄队 石红岩

龙王山藏着原始森林

峰、岩、涧、溪、碧、潭应有

富、野、清、险、秀、旷齐全

随处的松峰天堑、幽峡仙踪

组合成独特的“龙王九景”

艺术大师吴昌硕

为他的故乡龙王山

写下“ 天帷地载、山高水长”的佳句

▲摄影师 范晓伟

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

风景秀丽多姿

除了绿荫如海的修竹

清澈不竭的山泉

星罗棋布的别墅

四季各异的风光

更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

在莫干山周边的大量遗存

▲摄影师 汤伟

老子很会借水喻人

他这样解密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湖州的山水

这里的每一条山谷

每一泓清澈,每一片竹海

以及连绵的青山

似乎都在竭力接近艺术

中国历史

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家们

稍作停留

▲摄影师 范晓伟

今天我们进入

湖州的山

依旧感觉得到

精美又肃然的贵族气息无处不在

连散发的气息都在充塞

那个伟大的新梦

湖州是一座水城

临港起屋

开窗见河

出门坐船

古时城门里外市廛相连

交通以水路为主

▲摄影师 丁璐青

宋代改九门为六门

其中东、南、西、北四门都有

陆、水两个城门

而奉胜门、迎禧门唯有水门

登域远眺

可见太湖之胜

▲摄影师 顾律敏

湖城引水入城

因水成市

街道顺水而沿

“ 泽浸环市,逶迤街巷”

水、桥、街、巷、宅

巧妙地融为一体

(请横屏观看西山漾全景,摄影师@范晓伟)

苕溪由天目山向东

逶逶迤迤流出

一个叫作南浔的镇落

南朝以后

这个江南小镇缓缓走进

中国丰富的内涵

傍水筑宇,沿河成街

“ 小镇千家抱水园,南浔贾客舟中市”

▲摄影师 汤伟

东西苕溪如愿汇合后

盘桓有情

在湖州城外

成双圈回字形的环抱之势

内圈则构成了府城的护城河

小桥流水,桂楫晚钟,风情绰约

南浔带着自己特有的神秘

于世默默,天下不闻

“追风逐日”人物辈出

独领江南风骚

▲摄影师 顾律敏

南浔是隐藏在都市里的闺秀

河埠石阶

小船载着西学东渐思潮上岸

装着中西合壁理念

点缀豪门宅邸

园林书楼都处处体现了

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痕迹

戴表元离开湖州东去

泊南浔,留诗

其中用“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之句

描绘这座江南雄

▲摄影师 汤伟

南浔的内涵

除了碧水环绕、小桥石驳

古风古韵之外

这里的巨宅名园也富甲天下

宋代至清,镇上大小园林达27处

且有五园被行家称为“巨构”

▲摄影师 汤伟

今日看去

依旧折射出

古镇昔日的富庶和文明

使人领略

“ 不出城廊,而享山林之美”的乐趣

如此制作精良的古镇

在整个江南不易读到

▲摄影师 顾律敏

大运河出杭州

铺进江南原野

第一个古镇是湖州德清新市

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

傍桥而市

形成典型的江南风情

新市是浙北地区

运河侧的重要商埠

自古繁华

新市是江南七大古镇之一

始建于公元308年

商贸文化历史悠久

在两晋就已形成市井

街道间有弄堂贯穿

市河上小桥横卧

小镇上街、坊、巷密集

河流将镇区分割成18块

36条弄堂贯穿于街市之间

店坊、民居临街而建

傍水而居

驳岸商铺林立

72座石桥将老镇连成一片

构成典型的“ 小桥、流水、人家”

▲摄影师 汤伟

湖州衣裳街

颜真卿、杜牧

在这住过几年

给了心井与墨痕

街面的文化路途

便透着历史的光泽

建筑透着智慧的远瞩

瞬间凝成永恒

在这里是真的

(请横屏观看湖州爱山广场,摄影师@范晓伟)

▲摄影师 范晓伟

衣 裳街形成于唐代

盛于清末

共有三处文保单位

即吴兴电话公司旧地、周宅、王宅

另有历史建筑35处

河埠、码头18处

传统街弄13条

是苕霅两溪入城的交汇处

▲摄影师 汤伟

如今的衣裳街

古桥河埠和建筑群落

都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成为历史文化街区

创意工坊、主题酒店

琳琅商铺混搭百年古宅

市民又多了一个

摸得着历史的好去处

▲摄影师 范晓伟

走进街区

既能触摸历史痕迹

又可享受现代气息

市井商业的繁华与喧闹

江南水乡的清雅与闲适

古文化与新时尚

协调地出现在老街上

▲摄影师 sugar

小西街沿河而行

面街石门、临河楼阁

傍水河埠、黛瓦粉墙

一片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街区

▲湖州城摄队 肖二

从空中俯瞰衣裳街区

那片旧时建筑

似一笔水墨添在小市河旁

有浓有淡

历史的河流在湖州拐了个弯

细细洗刷着这个城市的风貌

仪凤桥南堍直西过旱渎桥

为安静的小西街

小西街区和状元街区隔河相望

古与今并立在湖城中

▲湖州城摄队 肖二

老街是城市变化的缩影

是所有人的集体记忆

一幢建筑、一块青石板

都承载着湖城昔日的繁华

往日的故事融在老街深深的巷弄中

化入缓缓流过的小溪里

▲摄影师 范晓伟

湖州自古“水道密如网,桥多胜路长”

因水而妩媚,因桥而多情

古桥因水相不同而呈纷繁之象

或石拱,或平铺

或威严,或巧趣

陈年的桥上

走过了无数过客

石桥没有脂气

石桥习惯淡定的日子

人们感谢潘季驯

取名 潘公桥

以留给历史做纪念

▲摄影师 汤伟

这座长57米、宽6.6米

高9.5米的高大石桥

是湖城之最

它的卧波姿势很美

凭张力显露幽静的水面上

做一个虔诚的守河人

▲摄影师 范晓伟

桥成为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著名的莫过于

建于唐高宗仪凤年间

“一路无情水,禽兽二座桥”的 仪凤桥

此桥以年号命名

横跨漕渎

明清多有重建

居湖城闹市

造得非常讲究

桥栏上雕有“丹凤朝阳”的图案

▲摄影师 汤伟

仪 凤桥边最繁华

桥两堍四隅的巷口开着四家茶馆

钱庄、货栈俱备,商贾缙绅

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南来北往

仪 凤桥还是古代湖州的铸镜中心

石家镜、薛家镜店铺就在桥南堍

曾出土铜镜铭文载有

“ 在湖州仪 凤桥南酒楼相对 ”字样

旧时逛湖城

仪 凤桥必定要走走

▲摄影师 汤伟

湖州 双林三桥

依水静卧中装点江山

是建筑艺术关注的对象

有某种深度的精神文化含义

三桥造型壮观挺拔

并列鼎峙,气势雄伟

近视依依相望

远眺层层相叠

有姐妹之称

又有 凤凰尾之说

▲湖州城摄队 肖二

来看湖州境内

凤毛麟角的城北大通桥

这座“ 规制高广,壮丽胜前”的

五孔石拱桥

跨在溪上形似玉带

长虹卧波

苕水的母亲河格调

气场大得惊人

▲湖州城摄队 肖二

唐·刘禹锡

骆驼桥上苹风急

鹦鹉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处

开颜一笑向何人

横跨溪两岸的乌程县

和归安县的界桥

叫 骆驼桥

始建于公元685年

颜真卿在湖州任刺史时

书写了“骆驼桥”三字

苏轼一句

“ 今日骆驼桥下泊, 恣看修网出银刀”诗

民间便有“繁华仪风桥,诗意骆驼桥”一说

据宋嘉泰《吴兴志》载

桥名的由来

是因为桥拱高耸

像骆驼背的缘故

▲摄影师 汤伟

湖州人择水而居

城墙也依水而走

形成了一个别具韵味的六边形

水巷、小桥、流水、人家

组合成了湖州城市

独特的水乡空间脉络

▲湖州城摄队 肖二

在菰城的天际线中

最引人注目的

莫过于一众高耸的建筑

古塔

飞英塔

分为内外双塔

内石塔始建于唐中和年间

于南宋绍兴年间重建

仿木构楼阁式

▲摄影师 汤伟

现存八面五层下设须弥座

层高 14.55 米

太湖石雕刻砌叠而成

通体雕佛教图案

飞英塔自古即为

湖州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独特的“ 塔里塔”造型为海内罕见

▲湖州城摄队 唐文

多宝塔位于道场山

为砖身木檐楼阁式塔

七层八面

连台基通高33米

每层向上收分

均覆以塔檐

塔壁用青砖砌筑

宝塔始建于宋

嘉靖、清道光年间重修

古寺

法华寺

是太湖沿岸地区

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

佛教名刹之一

暮色四合

散雾开始弥漫大地

微风亦开始了它的归程

携带着一缕缕的檀木香和艾草香

悠悠飘向远方

傍晚的山体佛寺

恬静幽美、浑然一体

伴人走向回家之路

蓦然转身,望见暮色中的观音

似乎听见了道迹的芒履声

从公元5世纪走来

▲摄影师 汤伟

寿圣寺在顾渚山得了玄机

是江南历史最为悠久的千年古刹

这里在唐代有一道闻名于世的景观

相传,从顾渚山向东铺展直至太湖

沿途有72座庙宇,且无一相同

香火盛极,高僧云集

唐贞观后

这里的佛教景象

“为雉邑一大名蓝”

一些高僧如皎然等驻足于此

与陆羽、钱起、颜真卿

杜牧、张文规等贤士、墨客

于此品茗参禅

▲摄影师 汤伟

寿圣寺翠竹掩映

于山水怀抱中得尽灵气

这座寺院

北枕金山,南屏九龙

小溪贴紧而过

听潺潺流水尽得禅气

史说: 一座山,下有一座滩渠

名园

湖州的街尾

一些老字号家族的兴衰史

总有些华丽的沧桑

绵长中尽见深沉的明清色泽

墙面干净但却是久违的味道

高墙绣窗,附着柳梢、月色

破落大户的红木气息

不时从门缝里沁出

(请横屏观看湖州飞英公园全景,摄影师@范晓伟)

湖州城的东南隅

湖光山色清远,天生丽质

历代在此修造人间胜境

莲花庄占地112亩

在江南诸多名园中

算得上是大园

▲湖州城摄队 肖二

庄内建有

松雪斋大雅堂、集芳园

晚清阁、鸥波亭

苕上辋川和题山楼等

观景生情

赵孟頫手写的大幅《吴兴赋》刻石

赵朴初题门额“莲花庄”

沙孟海题“题山楼”

方去疾题“印水山房”

以及吴作人、黄苗子

吴小如、王秋野

冯其庸、郭仲选、钱仲联等

撰写的对联

十分恰到好处地

装点于各建筑物上

小莲庄

老树青葱,紫藤曼舞

荷花满池, 牌坊肃穆

仿佛讲述着

一个个丝路蚕花的美丽往事

小莲庄的构图与格调

是江南园林异化的一个典范

以巨幅荷花水面为中心

创意颜绝

环池而立的建筑

都是这水面的附庸

任何一间屋子

推窗即见荷池全景

春逢鸟语,夏听蛙鸣

秋不见落叶,冬不思料峭

“ 映日荷花别样红”

暗香袭来

那鹧鸪,那燕雀,那黄莺

跳跃在荷叶或柳枝上

创造着雨天的莲趣

更让人惊讶的是园内无处不在

浓郁四溢的文化氛围

带些古朴的人文气息

弥漫在角角落落

▲摄影师 sugar

钱业会馆不是一般的私家花园

是清末湖州金融界办公集会

议事和决策的场所

西侧前后有武圣殿、玄坛宫

北部有财神阁、景行祠

东侧南部为园林,南院又称作可园

按传统构架建造,歇山顶、鸳鸯

四周围廊,飞檐起翘

前面有水池、假山

山下幽洞相通

与水池连成一体

水榭三面临波

别具一格

水池前绿树成荫

▲摄影师 sugar

钱业会馆在建筑和摆设上

无不透出富贵堂皇的气派

除水石池沼外

建筑物如厅、堂、轩、亭、廊、榭

都是构成园林的主要部分

然江南园林以幽静雅淡为主

故建筑物务求轻巧,方始相称

钱业会馆是城内唯一充满

江南园林韵味的建筑群

▲摄影师 汤伟

名楼

湖州的名迹

数韵海楼、墨妙亭、九贤祠

将人文内涵铺陈到最高境界

令湖州的文化不老

韵海楼即为修书而建

清初,黄周星有《韵海楼》

诗道:眼底无吴越,岿然第一楼

颜真卿带着韵海楼

江湖与庙堂转悠

▲摄影师 汤伟

如今的韵海楼于1996年移建至

飞英公园北角一处修篁环抱的庭院内

楼背依故城墙基

青砖铺地,硬山造、青瓦粉墙

近代著名学人张宗祥

手书的“韵海楼”匾额高挂

(湖州飞英公园全景 摄影@汤伟)

碧浪园内置一亭一榭

碧浪碑廊呈曲尺形

廊壁上镶嵌着70多块花岗

石碑上刻的著名书写

历代吟咏湖州的墨迹

有吴昌硕、沈尹默、郭沫若

沈雁冰等前贤的墨宝

有舒同、启功、沙孟海等大家的题词

还有颜真卿《湖州帖》

米芾《蜀素帖》的翻刻

或峻峭挺拔,或凝练奇崛

清方熊诗云

参差闻闽压溪流

板桥连洗粉兜

夹岸珠帘风宕漾

春波泛影百间楼

南浔百间楼是江南水乡

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宅群之一

始建于明代中叶

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所建

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左右

故而得名

▲摄影师 汤伟

驻足百间楼

犹若读一首美妙的诗

人却又在诗中,妙不可言

远看百间楼

整条街沿河蜿蜒曲折

鱗次栉比,排列重叠

房屋间山墙高耸

高低错落,颇具韵情

白墙黑瓦之下

楼窗花棂,轻盈通透

溢着水乡民居的灵动

嘉业堂藏书楼是一座砖木结构

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共52间

楼四周墙基五六尺高

皆用花岗石砌成

平面呈“口”字形

中间正方天井占地约二亩

平铺方砖,不生杂草

为夏季晾晒图书之用

整座藏书楼高筑于

典型的江南园林之中

不失为一大特色

梦里水乡百间楼

不知是楼在水中

还是水在楼中

那鳞次栉比的另一本“线装书”里

记载着无数古老的智慧

古城

( 奉胜门, 俗呼老北门,是本域北控太湖之门户,建于唐代,老百姓尊称为“霸王门”。)

奉胜门为水陆一门

为霅溪支流所出

一路向东北流

市河的尽端是临湖门

(湖州项王公园实景 摄影@汤伟)

传说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

西击暴秦

就是从北门“破凶门而出”

奉胜门原水门下运粮河左岸

修出条小路直通城

改水陆兼门

▲摄影师 sugar

1954年拆除奉胜门

如今在原址略偏西处

复原重建

城门和城楼

比古城雄伟壮观得多

半陆半水的城门格局

有象征性体现

▲摄影师 范晓伟

古村

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

有一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

文化交流之路

它原先的起点

黄河流域的中国长安

后来上溯至

长江流域的湖州

再后来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了

4000多年前的丝片

成为世界丝路源头的古老诗篇

湖州城东有片漾荡

贴近水边的村落叫 潞村

一位读书人从家门口捡拾到的奇石

琢磨到曾经沧海为桑田的神秘

复原“梦忆”中的“荒蛮之境”

串起远古的散珠落玉

▲摄影师 汤伟

由潞村延伸开来的

江南原始文化

闪烁出东方智慧

从湖州出发

踏上一条洪荒中荒凉

无常中无畏的道路

无数先人用智慧作祭奠

树叶蔽体改由蚕吃叶吐丝后织布作衣

成为文明的人

▲摄影师 杨永宁

现代中国城市的精气

湖州出人意料

所有的江南气象

在湖州都有出处

(今日的南太湖 摄影@ 范晓伟)

湖州有上百条支河分两路走

一部分流入大运河

另一部分汇入太湖

湖泊沼泽、川流、湿地

共同构成了一个奇怪的水域迷宫

湖州的市区与县城多有山

城中读峰峦

风水无与伦比,聚天地精华

调教出气质山水下的学养城市

(湖州:留住乡愁,时代之交的家园 摄影@范晓伟)

河过城

是沿途山、水、城、园

联袂亲吻大地的一次次动情

江南的雨夜,细雨纷纷

远近灯火阑珊,森森然

一泓滔滔无涯的大湖

滋润一个深邃莫测的城镇群

( 湖州:一座城市的内核映照江南格局摄影@范晓伟)

湖州城不大

却处处流着古韵

透着书卷气

风轩水榭、曲径芳林

才士雅人、帮闲食客

追逐这里的安逸与散淡

落拓与缓慢

▲摄影师 汤伟

毕生的理想都如

后来的戴表元所说

人生只合住湖州

道出了天下雅士

崇尚天人合一

自由随性的心声

▲摄影师 汤伟

于是“湖州”二字

在韵调上

在历史意义上都使人魂销而安宁

逶迤天目山脉孕育东苕溪

东去杭嘉湖平原

借山水之利养文化

是承载文化信念的母亲河

▲摄影师 汤伟

她在平原散作千港万湖

形成密集的河网湖群

广袤的平原有无数的小型水面

风光旖旎,令湖道曲径通幽

几分变幻,几分迷离

青山翠峰在岸相映

构成这一地区特有的秀丽胜景

▲摄影师 汤伟

苏东坡从“ 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中

炼出“山水清远”传世之句

是湖州命脉中源远流长的血液

历代隐士流连的身影不绝

他们像候鸟回归般投入湖州山水

藏古修学,安身立命

把这“清远”两字

写成一部水一样的历史

(湖州:日复一日的奇迹 摄影@范晓伟)

湖州水镇苍灰如古的古宅院

大热天也透着阴寒

这样的境况里读书

终身冷静

很不起眼的水巷拐角

簇拥的蔷薇潺潺流出

白石的小令

家家院落大中见小

▲湖州城摄队 石红岩

粉墙黛丽的房子

反而让葱郁的朵花老树

遮得若隐若现

是让人们不愤怒、不骄躁

尽心地过日子

夕阳斜射下老人的脸上的皱纹

找不到一丝孤愤

这里遍布慈样

▲摄影师 汤伟

湖州的历史长衫

一直未曾脱下

唐宋元明清的格调

在湖州是固定的脚本

风雅而魅惑的色泽显坦然

散淡而潇洒的气度显胸怀

捧书藏于一帘幽梦

中国的一些文化古城疲倦、困顿

唯独湖州例外

( 湖州:山水做证,人文与岁月的无限延伸摄影@顾律敏)

这个城市的人群坐拥山水

非常写意

所有的心灵都有美丽的着落

所有到此的人都说不出丧气的话

大自然去影响自己

湖州做到了

▲摄影师 范晓伟

盛世的界定

是江山胜处

太湖溇港及溇港

配置下的桑基鱼塘

是两项世界级文化遗产

▲摄影师 汤伟

湖州以稻谷与蚕桑

涛声与流水为精气

练就了桃源原生态场景

让人猝不及防

水乡袅袅的炊烟

能闻到自家的饭香

弯弯河道上的小船

泛起水面的一片涟漪

属于乡愁文学的一笔写意

▲摄影师 范晓伟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

湖州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但即便千百年过去

每当人们谈论起

心中的江南水乡

依然能从这里的

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亭台楼榭中

看到这方水土的

钟灵毓秀、繁荣富庶、风流潇洒

也看到这座城市

2300年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摄影师 汤伟

所以更多时候

我依然相信

湖州

还是那个湖州

▲摄影师范晓伟

消息来源:湖州发布

Hash:e318ece2429fd0dde911e744eab796d59d865676

声明:此文由 文化湖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