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代名人墓葬丨之四

作者:王争鸣 冯涛 美工:小熊

后周皇陵

【后周皇陵】【史上最俭朴皇陵】国保单位,位于新郑市郭店镇,是郑州地区除宋陵外第二处皇陵。后周只有三位皇帝,再加一座皇后陵,共四座。

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10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

1、高孟村太祖郭威嵩陵。《旧五代史·太祖纪》载郭威遗制:“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工,只以砖代之。瓦棺纸衣,……亦不得用石人石兽。”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陵前旧有石刻云,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

2、陵上村周世宗柴荣庆陵。柴荣是郭威皇后之侄,皇后无子,养其兄之子为己子。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史书称“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死时39岁。陵前旧有碑40余通,现存33通,其余毁于文革。最早者为明宣德,最晚者为清宣统。后周皇陵为历代皇陵最简朴者。

3、庆陵东北100米处的恭帝柴宗训顺陵。他是柴荣第四子,

《新五代史·周家人传》:“世宗子七人,……皆不知其母为谁氏。”

入宋后封郑王,死时20岁。《宋史·太祖纪》:“(开宝六年三月)周郑王殂于房州,上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謚曰恭帝,命还葬庆陵之侧,陵曰顺陵。

4、陵上村内柴荣符皇后(死时26岁)懿陵,距庆陵100米。《旧五代史·后妃传》:“謚曰宣懿,葬于新郑,陵曰懿陵。”

欧阳修陵

欧阳修墓】【一个知名Boy】国保单位,位于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占地20亩,是欧阳修与夫人薛氏、祖母、四个儿子、两个孙子的家族墓。“欧坟烟雨”是清代新郑八景之一。原有碑40余通及古柏,毁于大跃进与文革。

典故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3]-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活动家。

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宋八大家中宋据其六,而欧阳脩又居宋之首位。

其作品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清代同光诗派陈衍及桐城派古文家以“六一风神”称誉之。欧阳脩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及花谱撰作三方面,都是开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属当世最高领袖之一,在文学、史学、经学,俱有划时代的成就,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贡献。

李诫墓

【李诫墓】国保单位,位于新郑市龙湖镇于寨村西,俗称李家坟。

【不知道作者,也要知道营造法式】李诫,郑州管城人,《宋史》无传,生年不详,死于1110年。所著《营造法式》是当时中原地区官式建筑之规范和古代建筑最完备、最详尽的专业巨著,共36卷,现存34卷。除《营造法式》外,还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古篆说文》十卷。其他著作已失传,唯《营造法式》硕果谨存。

典故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对于古建筑研究,唐宋建筑的发展,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此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由将作监少监李诫所作。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全书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书《元祐法式》于元祐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李诫奉命重新编著,终成此书。

原武温穆王壁画墓

【原武温穆王壁画墓】省保单位,位于荥阳市豫龙镇瓦屋孙村东。俗称老冢,墓深7米,46级石阶,除南壁外绘满壁画

【明太祖的八世孙到底是谁】从墓内残存着四块墓志铭上可以看出,墓主人是明太祖的八世孙朱朝埨,该墓是他和元配夫人张太妃的合葬墓。在墓室后壁中央绘有释迦牟尼佛像,两旁绘有护法灵禽、麒麟大象,东西两壁绘有帝王和王妃画像及其亲人、侍者以及亭台楼阁和各种乐器等,墓顶绘日月星象。壁画构图和谐,色彩鲜明,代表了明代绘画的极高水准。

墓志云:“妃张氏,通许明经(贡士的别称)封南城兵马副指挥中斋公体损女。”

小编曰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位于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域,为“中国八大古都”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之一。千百年来,先民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开创奇迹。除了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和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之外,郑州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古代名人资源,无数先贤圣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这里建立功业、名留青史,而中原郑州也成了他们人生的最后归宿地,这也形成了“名人墓葬”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景观。名人墓葬不仅是一抔黄土、一块墓碑,更是中华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载体。河南博物院功勋志愿者王争鸣老师是志愿者团队里有名的“活字典”、“资料库”,他遍访郑州地区的名人墓葬,积累了大量相关资料。这几周,我们将陆续推送他撰写的专题《郑州古代名人墓葬》,以飨读者。

hbvolunteer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义 务 讲 解

Hash:ecf49bc23dd246f1d716fe66ed69ea93c1559a62

声明:此文由 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