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北海塘遗址公园正式建成

千百年来北海塘是萧绍平原的生命线

守护着一方沃土被誉为“海上长城

今天,萧山区荣星北海塘遗址公园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据悉,这是我省第一个钱塘江古海塘遗址公园。

荣星北海塘遗址公园

北海塘也称捍海塘,以西兴永兴闸为起点,一路向东经北干街道、新街街道、新塘街道、衙前镇、瓜沥镇、益农镇等地,与绍兴后海塘相连,境内全长41.44公里。2017年,北海塘作为萧绍海塘(杭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海塘与彩色步道犹如两条纽带串起古与今

民国萧山县志稿》记载,唐垂拱二年(686),萧山山阴一带筑海塘五十里,称界塘。唐开元十年(722),会稽县令李俊芝主持修筑海塘,西起西兴,东至三江闸。北宋景祐年间,张夏主持修筑海塘,将部分柴塘、泥塘改建为石塘。由于海塘位于萧山老城区以北,俗称北海塘。明清时期,北海塘屡毁屡建,逐渐形成目前的规模。

北海塘遗址公园改造前

荣星社区居民在北海塘遗址公园留影

荣星段北海塘全长约530米,现存的石塘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修建,由条石一丁一顺错缝叠砌,并由下往上逐层内收,迎水面最深时可见8层条石。近几十年来,由于荣星村村庄建设发展,海塘逐渐埋入地下,后随着荣星村整村拆迁及周边房地产建设,海塘周边堆积了大量土方及建筑垃圾,影响了北海塘的原有风貌。

2020年8月,总投资400余万元的荣星北海塘遗址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按照“最低限度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萧山专门组织文保专家充分论证后形成方案,对北海塘文物本体进行保护修缮,包括对松散的海塘条石结构进行归安、去除石条上的水泥和钢筋、补齐缺失的石条等,恢复该段海塘的原貌。

海塘遗址公园内雕塑

同时,对海塘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提升,种植绿化,铺设彩虹塑胶跑道,将该段海塘打造成为一处集文物展示、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使北海塘得以更好地展现给广大市民,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完美结合。

北海塘是萧绍平原的生命线

千百年来,北海塘是萧绍平原的生命线,守护着一方沃土,被誉为“海上长城”。由于南沙大堤、围垦大堤的建成,北海塘失去了防御江潮的功能,而它的修筑是萧山围垦历史的开始,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萧山精神的历史见证,是萧山先民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

历史上,萧山北部区域有三条重要的防洪防潮大堤,从南到北分别是北海塘、南沙大堤和围垦大堤,它们记录着钱塘江河口段滩涂的变迁。

据清乾隆《萧山县志.萧山县境之图》记载,当时瓜沥航坞山北区域都还是钱塘江。从西兴起,向东沿着长山、瓜沥航坞山一带,从唐代时就开始陆续修海塘,这一段就被称为“北海塘”。到清朝初期,萧山北海塘以北部分区域已经淤成平陆。当时的萧山在沿江区域陆续筑堤围涂垦殖,逐步形成南沙大堤的雏形。

围垦所用石头可以铺

一条萧山至北京铁路路基

中国成立后,对钱塘江河口段进行统一规划,萧山人民开始在南沙大堤以北区域筑堤围涂,西起浦沿半爿山,东至围垦二十二工段的钱塘江滩涂上,累计组织大规模的围垦三十三期,筑起长达数百公里的“围垦大堤”,围涂54.6万余亩。筑堤围涂和抢险护堤需大量的块石,几十年来,移掉了整整一座雷山和其他10多座山头。有人匡算过,围垦工程所用的石头可以铺设一条萧山通往北京的铁路路基。

昔日茫茫的海涂,终于成了沃野万顷。这背后的搏潮踏浪也成为“萧山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同当年的围垦一样,现在的钱塘江南岸江堤串起了萧山的四座新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钱江世纪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科技城)和杭州空港经济区,它们犹如四位“排头兵”,跻身萧山深度融杭、加快建设杭州新中心的新征程,可谓萧山精神的传承。一条条大堤,曾见证围垦时期的勇立潮头,而今进入创新创业的新时代,它们又开始见证“潮起萧山再创业”的奔竞不息。

编辑:陆玲玲

责编:俞建昌

来源:读城杭州

Hash:c482db39a013ee89a4920d5d493105e73d2dc2b2

声明:此文由 萧山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