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古老的土掌房——民居建筑史上的“活化石”
责编 那朵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中,居所的变化充分体现着人类的聪明才智。我生于享有“文献名邦”美誉的云南省石屏县,在我故乡的大山深处,如今依悉还能看到一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古老的民居——土掌房。认识故乡的土掌房,完全得益于自己喜好摄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摄影让我走近了土掌房,让我彻底认识了故乡这块热土上生活在大山里勤劳、质朴、纯真的彝族人民。
土掌房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在石屏境内北部山区哨冲镇、龙武镇和南部山区牛街镇,均分布有彝族支系——“尼苏”。他们虽然同属于一个支系,但地域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甚至连民族服饰也不尽相同。然而,让人称奇的是,他们“默契十足”地拥有相同的居所——“土掌房”。
那年七月,我在石屏对土掌房历史渊源进行了走访梳理。据当地耄耋老翁所言,土掌房的前身是茅屋,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掌房应运而生。众人说土掌房距今约1000年历史,但这年代无法考证。
顾名思义,土掌房就是用土建盖的房屋。那么事实上土掌房的建材是只需土即可吗?其实未然。土掌房的建盖除了用土之外,还参有松树、栗树、松毛、芦柴杆等。据介绍,土掌房在建盖上对墙基用料不一,有的选用土基堆砌,有的选用胶泥筑土夯实。但无论选用哪种,房子正中和屋面必有松树作柱子横梁支撑。在建盖中,以石为墙基,用土基砌墙或用土层夯实,墙上架梁,梁上铺破开的松柴或栗柴,上面铺上松毛或芦柴杆,再铺一层潮湿的胶泥土,最上层再铺上一层细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用此材料建盖起的土掌房,简单实用,冬暖夏凉。同时,根据各家的经济与能力状况,选择建一层平房或二屋楼房。
土掌房有一层的,也有二、三层的。
在居所演变进程中,土掌房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石屏龙武镇、哨冲镇和牛街镇的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这些房屋在选址时均是依山而建,多建于山脚或半山腰,房屋建筑风格家家相同,屋面户户相连,顺着屋面,从上可以走到下,从村头可以走至村尾。一间间用土层夯实而成的土掌房撒落于某一处山脚或山腰,它们密密麻麻,酷似一幢幢金色的城堡。选一个制高点远远望去,土掌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甚是壮观。
土掌房依山而建。从高处望去,土掌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甚是壮观。
晒秋
与瓦房相比,土掌房平整的屋面更具实用性,屋面成了生活的重要场所,晒玉米、晒水稻、晒南瓜、晒辣椒、晒豆子、晒小麦、晒高粱……,唱歌跳舞,刺绣,办宴席,嬉戏玩耍均在屋面进行。每年深秋,生活在山区里的彝族人民收获完烤烟,又马不停蹄忙碌起来,他们把从山间地头收回的玉米、南瓜、粉丝瓜、辣椒摆放于土掌房屋面上晾晒,这些农作物把土掌房“妆扮”得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在深秋暖暖的晨曦和夕阳中,土掌房变成了一片金色。这种原生态的色彩和元素,唯我最爱。每次来这里,都能收获一次愉悦的摄影之旅,在怦然心动中,我会情不自禁举起相机,大脑神经末梢已经完全支配不了对右手食指发出的指令,咔擦咔擦按动快门,把这纯朴的彝家小山村,把彝家人民洒满灿烂的笑脸、种满艰辛的老茧、深刻慈祥的皱纹统统装进了相机画面。
秋收时节,土掌房屋面上摆满一堆堆粉丝瓜、南瓜和一串串玉米、辣椒、高粱,这些农作物把土掌房“妆扮”得五颜六色。
屋面是生活的重要场所,晒玉米、晒水稻、晒南瓜、晒辣椒、晒豆子、晒小麦、晒高粱……
秋实。
逐渐消亡的土掌房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彝家山寨里的生活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土掌房自然也不例外。虽说土掌房冬暖夏凉,屋面方便晾晒农作物,但也有众多弊端,屋内采光差,光线暗淡,湿气大,房屋拥挤。彝家人难道还会继续呆在土掌房里过苦日子?这似乎不太符合社会与人类发展规律。聪明、勤劳的彝家人民在逐渐富裕起来后走出土掌房,像坝区人一样,在山里渐渐盖起了瓦房和钢筋水泥房,过上了舒适、安逸、幸福的小日子。
走进今日大山里的彝家山寨,全村保留完整的土掌房不多见了。许多人家建起了瓦房和钢筋水泥房。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掌房这一传统古老的人类居所逐渐退出生活舞台。在采访中,曾听一位研究历史文化的老者讲过,土掌房属于古老建筑群落,但它与瓦房相比,不具艺术性,只具实用性,在人类社会居所变迁历程中,它只能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自生自灭。细细思量这位文化老者对土掌房诠释出的这番话,是不是这个理呢?如今的土掌房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土掌房正在逐渐消亡?对诸多的“疑点”,目前暂且不好在此轻易妄下结论,如要“解密”,只有亲身零距离走进当下的彝家山寨,看看如今的土掌房,答案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在深秋暖暖的晨曦和夕阳中,土掌房变成了一片金色。
来源:魅力石屏
Hash:0b673d801f03b640ded1746b9f76c705b1ba28d5
声明:此文由 石屏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