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川,沉淀着浓浓徽州文化的千年古村

旺川村

旺川村位于绩溪县岭北腹地,距县城35公里,背倚大会山,发源于大会山麓的昆溪河贯村东流,山峦环抱,地势平旷。旺川村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历代崇儒重教,人文底蕴深厚,现有省文物保护单位九思堂的太平天国壁画石牌坊群,石桥群,乐安亭,古民居等。这里沉淀着浓浓的徽州文化

“千灶万丁”,繁荣昌

旺川自古就是繁荣的村落,这里的居民80%都姓曹。曹氏一族人丁兴旺,元代时人口达到两万多人,“千灶万丁”就是当时的写照。旺川旺曹族,人才辈出。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是每一位莘莘学子的梦想。旺川在宋明清间,有进士7名,举人23名,贡生76名,秀才282名。

旺川村有五多,即宗祠、水碓、石桥、石牌坊、大房子多。牌坊有十座,是绩溪三大牌坊群之一。石拱桥有十五座,水碓有十六座之多。可见旺川的民间手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旺川的繁荣。

旺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有着十分厚重的人文积淀。村落至今保存完好,仍为明清架构。水口、古树基本完好,清澈的昆溪河穿村而过。

旺川有一条石板路,是绩溪县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巷道之一,这条路全部是由黄岗岩铺成的,全长有六千多米。据说从明朝就开始修建,直至清末才完工,可见工程浩大。行走其间,寻着先人的脚步,倾听历史的回声,感受先人的聪明才智!

村内老房子保存较好,目前有明清至民国各时期的古屋四十多幢。独色门楣匾额也是一大特色。这些匾额题材广泛,书法洒脱,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也是绩溪古村落之最。

说起旺川的文物古迹,不能不提到 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壁画,从九思堂东厢房《攻城图》始经大门两侧墙壁,至西厢房《天神图》止,共七幅。1860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进入徽州一带活动,曾一度驻扎于此。壁画就是这些太平军将士所绘。主图《攻城图》,画的是清军防守的城池一座。其余六壁有太平军进军以及神怪小说故事、俚歌、题字等。壁画运用线描勾绘,不作色。作者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将太平军将士肉搏登城,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封建统治者败北乞降的没落丑态,作强烈对比,表现出革命势力摧枯拉朽、战无不胜的巨大威力。

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发展

1945年11月,中共皖南山地中心县委机关从大箬坑来到旺川大会山长坞搭盖草棚,作为皖南山区游击战争的指挥基地。长坞处在绩溪县西北边陲,与太平、歙县旌德毗邻。1946年2月,中共皖南地委在旺川大会山长坞开会正式成立。现在,村中流传着许多当年新四军游击队活动的故事,成为红色的基因,教育后一代,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为了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旺川村两委及村民对革命旧址进行恢复重建,逐步打造红色徒步旅游线路,并形成棋盘村——旺川——上庄的旅游观光通道

来源:绩溪全域旅游

Hash:ffc9b99486402cc1db498b9cb90e67d99451b919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