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里有故事的桥,你知道多少?
苏州,园之城,水之乡,桥之都
易君左先生曾填词曰:
“红阑干畔,白粉墙头,桥影媚,橹声柔,清清爽爽,静静悠悠,最爱是苏州。”这是对苏州桥梁的真实写照。岁月湮远,朝代递嬗,苏州的桥仍旧在那里,静默而诗意,等待过客与归人。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苏州的桥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对苏州有着特殊的意义,她是整个苏州发展的见证者,成千上百座古桥与新桥连接着苏州,承载着苏州。每一个家在苏州的人都对桥有着特殊的情感。
苏州“桥”之特色
苏州以水为脉络,桥则是骨骼。
岁月湮远,朝代递嬗,在漫长的岁月里,苏州桥形成了四大特色:多、古、秀、趣。
多: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苏州城内有桥三百多座,城外七百多座,共计1000多座。
秀:大小有别,造型不同,姿态各异,或彩虹临空,雄伟壮丽,或精巧玲珑,似乎它们并不是供人行走的,而是让人欣赏的凝固艺术。桥下橹声呕哑,从那一弯碧水里摇出的,即是江南。
趣:苏州没有一座桥是没有故事的。这些桥—
有与神话有关的柳毅桥、饮马桥、乘鱼桥、望星桥等;有与名人有关的泰让桥、至德桥、吴王桥、孙武子桥等。
又如:有与民间传说有关的张香桥、渡僧桥、雪糕桥、胭脂桥等;有与寺庙有关的崇真宫桥、朱明寺桥、禅兴寺桥、天后宫桥等。还有与儒家文化有关的,与风景名胜有关的,与历史典故有关的,等等。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对姑苏人来说,苏州的符号就是小桥、流水,一弯弯石板桥上不知道流转了多少感人的、辉煌的、励志的故事,几千年匆匆而过,人事变迁,桥和水仍是本色,并未随着时光老去 ...
姑苏城里“桥的故事”
1. 千年古桥 - 饮马桥
饮马桥 是建在苏州第三横河上、沟通护龙街的南北拱桥,河东是十梓街,河西是道前街,处在苏州城市中心的位置。
关于饮马桥的传说
饮马桥的名称由来在王謇的《平江城坊考》一书中记载明白,作者引《红兰佚乘》曰:“支遁好乘马。其最重者,名曰‘频伽’。尝饮频伽於桥下。马溲处,忽生莲花。人异之,故名曰‘饮马’。而桥之西 南有莲花巷。”
支遁者,东晋高僧也。字道林,世称支公,亦称林公,别称支硎,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思辩家、佛茶世祖、爱马养鹤。支遁爱马,史有记载。据说有人送支遁黄金五十两,良马一匹。支遁将黄金五十金散与众人,留下马匹精心喂养,而支遁又从来不骑马,众人不解,支遁答曰:“爱其神骏也”。唐人韩干有《神骏图》,画的就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就是这位东晋时代的支遁大和尚当年牵了一匹名叫“频伽”的宝马经过苏州城里的这处桥下喝水,这匹马喝足了水,又随地撒了一泡尿,那马尿流过处竟在河里长出一丛莲花来。名僧、宝马、马溲生莲花的祥瑞之相,催生了饮马桥的名称。
“关帝显圣”饮马桥:
在清代留存的《苏城全图》上,饮马桥西南(相当于现在科技大楼处)有一座关帝庙。清·顾禄的《桐桥倚棹录》中记载了一段饮马桥上关帝显圣吓退屠城清兵的传说。顺治二年清兵平定江南,苏州城里依然有明朝官兵和太湖盗赤脚张三抵抗,负隅劫掠,清朝总兵率军攻入胥门,并欲途经饮马桥屠城,然而当土国宝的部众到了饮马桥时,“见关帝横马立桥上,始跪而止。”土国宝于是退兵,却原来是两个醉汉前一天晚上将庙里的关帝塑像抬到了桥上,从而救了一城百姓。一座饮马桥从此更有了传奇色彩。
饮马桥的变迁
上世纪初沪宁铁路开通,苏州修通了从平门外的火车站经留园到胥门的马路,接着又造了进平门入城的梅村桥,南北走向的护龙街成了苏州城中心地带的交通要道,为了城内通行马车和黄包车,城内主要交通干线上的桥梁都进行了台级改缓坡的改造,那时,饮马桥南北两侧填高,石级变成了缓坡,原来的高峻就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
解放后,苏州城进一步改造,1951年拆了南门城墙,修建了南门大桥,从平门沿护龙街至南门大桥的主干线基本形成,1952年城里开通公共汽车,其中主干线就是这条南北大道(参见苏州方志办、苏州档案馆编撰的《苏州市大事记》)。这时,饮马桥便没了昔日的印迹,桥变成涵洞了(可惜)。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人口的扩张,苏州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苏州城区的水系惨遭破坏,填埋、湮没、改建得只留下一条条阴沟。如今饮马桥虽然还横卧在人民路中央,但已成了一处长长的过水的涵洞了,昔日如虹清丽的饮马桥便只留下空名了。
2.木渎廊桥:小木匠的深情守望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各具特色的桥是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全镇共有18座桥,有廊桥、单孔桥、多孔桥、亭子桥、拱形桥,成双作对的小双桥、姐妹桥,还有造型独特格调高雅的西施桥。
廊桥本是一座普通石桥,附近有一望族冯家,家有一千金。上门提亲的富家公子年轻才俊,冯小姐一个都看不上,独独看上了每日里摇着小船经过,贫苦却善良的卖鱼郎。冯家老爷倒也开明,成全了这一段姻缘。于是冯小姐,跟着卖鱼郎住进了破茅屋。
3. 乌桥 - 苏州城中最古老的桥
乌鹊桥与阖板城同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原位在「子城」正门前直街,因春秋时吴王在此建乌鹊馆而得名。即吴王用来接待外宾的官方宾馆。
据史书记载:乌鹊桥拱之顶,与玄妙观内三清殿屋脊对峙。登高远眺,似两巨龙静卧。每当黄昏来临,乌鹊桥则又一番别样景色:月色之下,莹莹折折 、通体透明、如琼雕玉凿,颇为壮观。 对此,历代诗人墨客无不竞相吟咏 ,一抒情怀。曾任苏州刺史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徐有「乌鹊桥如夕带阳」 、「乌鹊桥高校秋凉」的诗句外,在「三月三日闲行」中,还有「黄鹤巷 口莺欲语,乌鹊河水水欲销」佳句。对它真可谓情真意笃。
乌鹊桥,它创造了多少诗情画意:历尽沧桑的乌鹊桥,随看历史的变迁也几度兴衰、几换容颜。 清初明末,进行过一次大修整1934年,为方便交通,修整中改建为乎桥: 1987 年,从实情出发,再度拓宽翻新,为了不损古风,下半部仍保留原桥石拱 。 因此,今日的乌鹊桥,是仍保持其原来风貌而不失苏州一处景观的。是的,在晚霞铺天,整个乌鹊桥透明形红的时候,你站立在桥上,能不情思 绵绵嘛?
4. 宝带桥 - 苏州第一桥,古代汉族桥梁杰作
位于苏州古城东南7.5公里处,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有“苏州第一桥”之美称。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为筹建此桥,变卖束身宝带。当地士坤深为此举感动,纷纷解囊捐赠,兴工建桥。为纪念王仲舒捐带建桥义举,人们将此桥命名为宝带桥。
桥长317米,总53孔,唐始建
5. 枫桥 - 最出名的桥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声名遐尔的枫桥 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 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而使枫桥添翅远飞、声名遐尔。它不但从此由「封桥 」更名「枫桥」,并且还有明代诗人高启的「画桥二百映江城,诗里枫桥 最有名」诗句左证。
枫桥,在苏州阎门外七里之遥的枫桥镇。 置身于运河枫桥湾,与寒山寺前的江村桥遥遥相对。 枫桥始建年代已难考定:咸丰十年被毁后,千清同治六年重新修造。 据「寒山寺志」!这里为古代 水陆交通要道,因当年设有「粮卡」,当「皇粮」北运经过此处,便封锁 河道,禁止它船航行,以保障皇粮通畅;因此得名「封桥」。 南宋范成大 编纂的「呈郡地」记载:「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往来之客经由,未有不想 之桥面题咏者」。 在所有的题咏中,当首推「枫桥夜泊」,可以说, 自唐以来,代代传诵,脍炙人口。
6. 吴门桥 - 最高的单孔石拱古桥
吴门桥 位于苏州城西南盘门外,跨古运河(护城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宋元丰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资兴建,历史上多次重修重建,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与邻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是苏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游览区。
据《吴县志》记载:始称新桥,又名三条桥,宋元丰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资兴建,横绝漫流,往来便利。绍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再建,弘治十一年(1498年)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顺治三年(1646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建。宋《平江图》所载为三桥相接,下设三洞。清乾隆《盛世滋生图》所载为三孔石拱桥。
吴门桥,是目前为苏州留存的最高的单孔石拱古桥。全长66.3米,中宽4.8米,净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长系石11根,纵联并列砌置。1989年,部分拱券石被船只撞落,修补时发现各拱券石之间用定胜形榫卯拼接,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条石桥栏凿成凹凸状,犹如通长靠背椅子。
吴门桥南北两坡各铺设条石踏步50级。北端金刚墙左右两翼均砌有宽约0.6米的纤道,为纤夫穿越桥洞的便民设施。吴门桥高大壮伟,与邻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古运河滔滔东流,舟船帆影往返不绝,是苏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游览区。
7. 南朝五代丨 两个家族的“吴王桥”
位于定慧寺巷东侧的“吴王桥”,此吴王非春秋吴国之王,也非吴王张士诚,而是由吴、王两族居此,故名吴王桥,与吴王并无关联之处。吴王桥建于南朝五代。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1980年曾改建此桥。
Hash:cef212c230273d7d0ab628e248158d7c17206004
声明:此文由 苏州情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