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英烈,来生再报国!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追忆曾经的战友……

“我叫李报国,来生再报国!”“我叫李报国,来生再报国!”……走进特战大队观影室,荧屏上誓言激荡,观众们泪花闪烁,一部《我为你牺牲》,让这群在沙场上奋勇拼杀的钢铁男儿情难自已。

去年12月5日,取材于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先进事迹的电影《我为你牺牲》,在全国各大影院震撼上演。影片主人公之一的李报国,正是以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原班长李保保为原型塑造而来,围绕李保保生前投身特战、边疆驻训、勇斗病魔、心系战场、保家卫国等先进事迹,影片塑造出一个“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来生为国再牺牲”的好兵形象。

1月10日,总队官兵在李保保生前部队—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相聚一堂,举办“跨越时空的对话—电影《我为你牺牲》”主题座谈会,共同追忆这位曾经的战友,传颂保保事迹,赓续英雄血脉。

音乐响起,当人群肃静,荧屏上出现一个羸弱的身影,久受病痛折磨,曾经那个屹立边疆的特战尖兵变得形销骨立。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颤抖着在纸上写下:我叫李报国,来生再报国。那一刻,所有人潸然泪下,大家仿佛看到那个熟悉的李保保又回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相信保保班长没有离开,他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在看着我们一点一点进步,对保保班长最好的纪念,就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赵安安一开口就透着对李保保的无尽思念。两年前,他曾和李保保一起在边疆并肩作战。赵安安还记得,住院后的李保保最放心不下就是班里的战友,时常让他从中队把战士们的训练成绩表拿过来给他看,再把自己翻看训练书籍总结的体会让赵安安拿回去给小队队员看。

从边疆回来后,赵安安荣立了个人三等功,并成为了“保保班”第二任班长,他坚持用“忠诚、坚韧、奉献、担当”的“保保精神”凝聚兵心、激励斗志,让“保保班”的每一名队员都成为保保故事的传播者和发扬者。2019年,赵安安带着小队队员向“魔鬼周”极限训练发起冲锋,连续拿下四个季度“魔鬼周”的“最强小队”荣誉,小队队员人人被评为“极限勇士”,“保保传人”的身影战斗在极限训练的各大演训场。

电影中,从边疆回到上海后,李报国默默将肿瘤确诊书藏起来,再次申请前往边疆执行任务,在他看来,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那也要把有限的生命燃烧在战位上。

时空倒流,2017年的夏天,当李保保在边疆医院拿到重症诊断书时,单位领导安排他立即赶回上海治病,一心想着回到战位的他临走前却对战友说,“不要把我的床铺撤掉,我还要回来继续战斗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的感召更是无法抗拒的。”上等兵章添在新兵连时怕苦怕累,训练总想着溜号。“八一”建军节前,支队组织文化小分队排练节目,新兵大队将李保保的事迹改编为情景剧《穿越时空的对话》,指导员安排章添出演李保保一角,在全支队巡回表演。

“是保保班长的事迹教会我,军人的价值在战场,只有战斗在一线,人生才有意义。”章添讲道。演出后回到新兵连,章添仿佛变了个人,再也不逃避训练,反而一心要加入特战,并通过努力最终通过特战选拔,加入了“保保班”,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保保传人”。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座谈会场隔壁就是李保保生前的宿舍,窗户旁的那个床铺整洁如昨,仿佛保保从未离开过。每天起床号响起,班里战士总是第一个把保保的杯子叠好,熄灯后,也是第一个保保的杯子铺开。在大家心里,给保保班长收拾床铺,是对英雄的一种传承。

“李保保!”“到!到!到!”训练场上,特战大队两百名官兵整齐列队,面对使命的召唤,他们用忠诚和担当替逝去的李保保答“到”。在他们看来,战斗,是对李保保最好的告慰。人固有一死,但‘为你牺牲’的信念永生,李保保留下的精神伟力,正在每一名战友的胸膛里燃烧。

作者:何易 杨相腾 谢乐威

编辑:史博臻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22e8a7c2b14b97a8e869ec5e316d1a2f0faa7d36

声明:此文由 文汇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