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路的由来是这样的……
武夷路,位于长宁区东部,东起延安西路,西至中山西路,全长1775米。你也许经常听说或路过这条马路,但你知道吗,她已经走过九十多年的岁月,是一条充满历史、充满爱的马路!顾城曾在这里生活过,汪精卫等重要历史人物与马路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年的上海的西部地区基本上都是水网地带,吴淞江流域由于没有正规的堤防,所以河道走向随意性很大,因此在17世纪中叶,此地河道纵横。
在如今的长宁路、愚园路、武夷路之间就有清水浜、萧家浜、诸安浜、曹巷浜(朱家浜)横贯东西,这也符合上海整个水域的流向。而诸如苏家角、姚家角这样的名称都是河道的交叉口,民间村落孙家宅、石家宅、潘家厍、徐家宅、陶家宅等7个村落散布其间。民众以务农、捕捞和手工纺织为生。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人霍格兄弟在苏州河南岸建造了兆丰花园(今中山公园)。到了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同时在沪西梵皇渡地区购地兴办圣约翰书院(华东政法学院前身)。至此这片区域开始人气渐旺。
曾经的中山公园
而在武夷路的南侧大西路Great Western Road(现延安西路)也在1910年开始修筑,1922年已经向西延伸至霍必兰路(现古北路)。武夷路的北侧愚园路也在1911年开始修筑。
在1925年开始修筑谆信路Tunsin Road(现武夷路),这显然是在1925年五卅运动前获批后的行为,因为在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大规模越界筑路基本告一段落。
而为什么在这个地区需要高密度的道路,那就要从该地区的历史地理位置说起,早年上海就有:“先有法华、后辟上海”一说。
法华镇是上海最早出现的小镇,它得名于北宋开宝年间所建的法华禅寺。起初这里只是条河,俗名法华浜。河岸边曾经是人们赶集市逛庙会的繁盛之地,这个繁华小镇境内先后出现村落和集市,到了明代时,法华寺兴隆成为集镇。清乾嘉年间,法华镇兴旺鼎盛,为上海县西部首要集镇。清末,法华镇人口渐减,建置为乡。而境域东北部曹家渡则因为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的开通后崛起,西部新泾地区改属蒲淞镇。显然大西路、谆信路、白利南路都是把这些人口密集区导入为主要目标的。
至于当初这条马路为什么过去叫“惇信路”?而这个“Tunsin”又是什么?
原来的解释是以某个英国的将领的名字来命名的。而据有关方面最新考证,“Tunsin”原是一艘轮船的名字,1873年这艘船便开始在长江上服役,当时它属于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太古集团,老板就是约克郡的富商John Swire父子。这家老牌企业至今仍然在赚着中国人的钱。现在在中国,太古集团用的是TAIKOO的名字,而它母公司的名字,其实就是John Swire & SonsLtd.,而“Tunsin”是John Swire的太古轮船公司发家的第一艘船。(此解释摘之于看懂上海:有爱有生活的武夷路)
1943年,汪精卫伪政权接收所有的租界,这时汪精卫伪政权将上海所有的道路都按照中国的地名来命名,于是惇信路改名为武夷路,这一名字得名于福建省武夷山。
武夷路浮雕
武夷路466弄——汤山村
武夷路127号——比利时领事馆
武夷路727弄——三泾庙
武夷路773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武夷路777号——原沪西体育场,现在是上海国际体操中心
综合来源丨老寿眼中的上海、网络
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高琴
Hash:d02342b1f742a7399fbcaeeb1e9e7203b2516e09
声明:此文由 上海长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