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沿河对面商业街 ——竹行街
(店面与门牌号可能不一致,错漏处请指正)
五十年代初的竹行街(22图)
老编先说
竹行街居于周浦镇中心,在咸塘港市河东岸,南起巽龙桥,北至张家浜,长约700余米,与隔河的椿樟街、衣庄街平行相邻,是老周浦最长的沿河对面街。竹行街上有不少竹器作坊,经营竹篮、竹伞、竹椅、笼格等竹器,此街叫竹行街也顺理成章了。周浦的江南水乡特色在竹行街、椿樟街、衣庄街之间表现最为抢眼。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姚埙建横跨咸塘港的永兴桥(老石桥)后,把咸塘港两岸的竹行街和椿樟街连接了起来,方便了镇上的群众。竹行街上各种商店、作坊,鳞次栉比。除了竹器行之外,还有嫁妆店、银楼、杂货、铁铺、药店等,几乎应有尽有。邵正兴铁铺生产的菜刀、镰刀,四乡闻名;百年老店良利堂(清道光五年,1825年开设)精制的八珍糕等道地药材,更是有口皆碑。
“重现老周浦”在广泛采访原居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将“钥匙桥”到“关帝桥”竹行街这一段最繁华的店面商铺作了排列,展现其原来的历史风貌。
作者简介
贺正毅,小学语文高级教师。1953年生于上海虹口区,1958年随同家人迁居周浦居住,而后就读于周浦镇第一小学、周浦中学。
1968年插队在原周西公社花墙大队,1977年进入原周西中心小学任教,1995年调入上海黄浦区厦门路小学。工作期间曾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1993年受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之聘,担任上海市青年教师大奖赛评委。
周浦竹行街印象——儿时的回忆
贺正毅
竹行街钥匙桥由南往北入口处
1958年,我6岁,母亲带着我们兄妹4个迁居周浦。从此,我知道了周浦的祝家港、南八灶、船厂街、椿樟街、竹行街、咸塘江……与江南水乡周浦有了亲密接触。
两年后,我们一家从南八灶搬到了竹行街。竹行街南北走向,南边从钥匙桥堍开始一路向北,到太平弄为止,太平弄以北的那一段则称北竹行街。街面房子大多数是两层的,底下是商铺,楼上住人,屋顶盖着黑色小瓦。街道用石板铺就。街道中间的石条约4尺来长,一尺来宽,呈东西走向。道路两边靠近屋子的地方,石条则成南北走向,并且垒成台阶。那些石条经历了日晒雨淋,表面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坑洼,但是依然平坦整洁。
竹行街关帝桥、聚秀桥处
竹行街三阳泰食品工场街面
竹行街是周浦的商业街。虽然已经过公私合营,有些商铺搬迁到中大街去了,但是竹行街上南货店、切面店、裁缝店、钟表店、竹行、秤行……生活所需的店铺依然应有尽有,可算繁华。那些商店的主人勤勉诚信。早上,天蒙蒙亮,人还在睡梦中,就能听到店主人陆陆续续开排门、码排门的响声。在此起彼伏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拉开了营业的序幕。
我居住的竹行街61号在钥匙桥与老石桥的中间,房子座西向东,共两层。楼上住的是我们的房东母子仨。房东男主人不知何故离开了周浦,女主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不易,就蜗居于楼上,把楼下出租了贴补家用。
竹行街连接衣庄的街永安桥
竹行街上的百年老店良利堂街面
(注:关于良利堂以后出专题推出)
竹行街老石桥南面的大水桥
61号东面临街是排门,我们不经商,排门就用一根粗粗的门栓顶住,留下最南面的两扇进出。房子面积不大,约20平米,其中7、8平米是“后水阁”。“后水阁”的建筑如同吊脚楼,即在河中埋下几根木桩,然后搭好架子,在上面铺就木板。“后水阁”是纯木建筑,木板围出空间,上面按有木窗。
打开木窗,可以看到河对面的椿樟街。椿樟街的临河屋子结构与竹行街基本相似。除了一排排的后水阁,两座水桥的印象特别深刻。南边的水桥比较简陋,沿着河滩零零星星地散落着一些石块碎砖,一直延伸到河边,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在那里淘米洗菜,荡涤衣物……北边的水桥显得精致,一块又一块大小匀称的石板,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叠缀出一级又一级的台阶,似乎能通向河底。那些石阶的缝隙里,毛茸茸、软绵绵的苔藓异常顽强,一到春暖,便换上翠绿的新衣,显摆着美妙的姿态。至今,只要游览江南古镇,徜徉于水边街景时,脑海里总会泛起椿樟街水桥的苔藓。
竹行街垃圾桥到老石桥一段(往南看)
竹行街垃圾桥到老石桥一段(往北看)
“后水阁”下面的河,人们称它为咸塘港。我们可以从后水阁直接欣赏到咸塘港那潺潺的流水,青青的水草,悠闲的小鱼。咸塘港是通潮港,不出家门,便可以了解潮汐。有一次下暴雨,又恰逢大潮,河水上涨很快,风大雨急,木窗无法开启。从后水阁的木缝里往下看,湍急的河水夹带着碧绿的水草,奔腾而下。小鱼儿无法嬉戏玩耍,乖乖地潜入河底。小我两岁的弟弟耐不住寂寞,找了一根细细的竹条,从地板木缝里往下拨动。不一会儿,竹条上就缠满了水草,再一会儿,竹条断了。于是,再找竹条,继续拨弄……不亦乐乎!
竹行街垃圾桥口(往南看)
竹行街老石桥周边
竹行街61号南边的邻居姓屠。屠伯父不在周浦工作,屠伯母一人操持一个篮笪店,还要照顾5个孩子,非常辛苦。屠家房子有一上一下,楼上是卧室,楼下用木板隔成两小间,靠街的做店面,临河的为厨房与餐厅。
这篮笪店面积不大,但是货物不少,以篮子为主,也有少许柳筐与藤器,东西摆满整个店面:有篾青编成的各种形状的篮子;有篾黄编织的簸箕;有藤皮编制的座椅;有柳条织成的篓筐……方的、圆的、高的、矮的,形状各异的篮子;大的、小的、深的、浅的,各不相同的团箕;有靠背的没扶手的小藤椅、有靠背又有扶手的太师椅;形形色色的篓子、大大小小的箩筐……有的放地上、有的摆架上、有的悬挂空间,连排门上、墙壁上也摆放得错落有致,占满了铺面的角角落落,煞是好看!
这些琳琅满目的盛器无不显示出店主人的勤劳与智慧。屠家大女儿小雯年龄与我相仿,我们常在一起玩耍。据说她现在居住于惠南镇上,我们有几十年没见了,当年的小女孩也成了年过花甲的老太了吧!
竹行街96号街景
竹行街64号街景
竹行街宓泰山药店街景
竹行街步赢水果店一段街景
我家对面是58号弄堂,弄堂里居住着几十户人家,钟苓、邹伟、宓哲人都是我的同班同学。那里有一大片空地,周浦人称之“荒场”。那时候,学业没有负担,放学以后,大家就相约在荒场上游戏:女孩子跳皮筋、造房子,男孩子抽陀螺、滚铁环……
弄堂北边有一户诸姓的人家,诸家小女儿比我大几岁,她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给我们上课、讲故事,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80年代竹行街(照片由康康提供)
竹行街南部一段街景
(点击看大图)资料由南汇乡土提供
作者原居住地周边
我居住竹行街的时间不长,虽然年幼懵懂,但是却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个街道的静谧温馨及浓浓的人情味。
而今竹行街已难觅踪影,邻居们亦各奔东西,唯有儿时的回忆萦绕于脑海。
2017年竹行街垃圾桥处
2017年竹行街钥匙桥处
信息来源:重现老周浦
Hash:6b79555a8cc5c3a25d35b49b9431bd2ea1b73ce6
声明:此文由 周浦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