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十大人文景观的评选,快来投15号“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一票哦~

转载自魅力五角场

本文已获得授权

场,本意是“晒谷的平地”,引申指人群集散的平地。五角场一度从绿野平畴的江南乡村发展为城市化建设宏伟蓝图的中心点,又迅速陨落为下只角恢复一派田园风光,到今日再度迅速发展为城市副中心,近百年来乡村与城市景观的转换,恰巧印证了老祖宗最初对“场”字的定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今天,当你徜徉于五角场,又有哪些人文景观会吸引你驻足呢?会是以下这些吗?

1

五角场广场

改造后的五角场广场呈现地图、水池、生态、新材料的四大变化,并新增客流量预警系统、智能交通触摸屏、自助公用事业缴费平台等功能。新广场在空间上以“彩蛋”形态为中心,形成驻留中心区,绿地围绕蛋形边缘展开,绿化种植形态与蛋形相呼应,保留广场中央标注了五角场周边各条道路名称的杨浦地图,通过数字技术使杨浦区的著名地标与游人的活动同步呈现,夜间照明呈现未来感极强的璀璨动感空间体验。

2

复旦大学

相辉堂

相辉堂原名登辉堂,建成于1947年,由复旦大学各地校友会募捐修建,当时取名登辉堂以纪念复旦大学创始人之一的李登辉先生。1984年改名相辉堂,以共同纪念马相伯、李登辉两位前校长,堂额由周谷城题写。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采用二层破屋面,主入口有桥形外楼梯。白色水泥外墙,红色门窗。整体风格简洁凝重。复旦大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相辉堂见证了复旦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3

复旦大学

校史馆

校史馆原名奕柱堂,建于1921年,由中南银行黄奕柱捐建。1929年为纪念复旦大学前教务长、经济学家薛仙舟,改名为仙舟图书馆,并进行扩建。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二层,四面歇山,八角飞檐,青瓦屋面,灰砖清水外墙,壁柱、窗裙著白色。

从校长厅六位德高望重老校长的照片,到宣统元年的卒业文凭,从刻有“复旦”二字的江湾奠基石,到“五四上海第一钟”,再到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共同见证了复旦110年的风云变迁。

4

复旦大学双子楼(光华楼)

光华楼,也被称为双子楼。当年建造时引起很大争议,一部分人不同意建造,因为觉得破坏了复旦古色古香的风格。复旦毕业生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毕业时都要去爬到光华楼最高处作为一种毕业仪式。

作为复旦跨入新世纪标志的复旦百年第一楼———光华楼,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是堪称国际一流的教学综合楼。其名称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校名典出:“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和相对古朴的大一新生的宿舍及研究生院相比,光华楼华贵典雅,突出了其作为复旦招牌的建筑特色。

5

复旦大学燕园、曦园

在复旦大学校园西南角,有一片师生喜爱的休闲绿地,流水瀑布,绿树浓荫,木桥曲廊,石碣铜钟……这就是已存在了一个世纪的燕园。燕园原是王、谢二姓富商的私家花园,1935年,复旦大学购得花园产权,李登辉老校长取意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其命名为“燕园”。

曦园的“曦”字预示朝阳。一到四月,便满坡满坡地铺着粉红花瓣。拾阶而上,苏步青的题壁催人奋进。

两园自然成形,与周围建筑相映成趣,是极具江南特色的景观。不过,燕、曦园内最浓郁的还是读书的气氛。

6

江湾体育场

江湾体育场是当时民国政府推出的“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该计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建设近代上海(不包括租界)的城市规划,选定以江湾(现五角场地区)为中心,该计划由政治区、交通设施、外围工业住宅区和道路系统四大建设项目组成。遗留在杨浦区的旧上海市政府大厦、旧上海市体育场(江湾体育场)、旧上海市图书馆旧上海市博物馆、旧上海市市立医院5处建筑都是“大上海计划”的组成部分。

7

大学路

大学路是上海五角场附近靠近复旦大学及上海财经大学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小马路,西起国定路、东到淞沪路,不到一公里的长度。两旁林立着各种商店、餐馆,很多刚创业的小公司都在这里办公,以“创意文化、格调”的特色,吸引了周边许多大学生以及写字楼里的白领们,真正起到了连接大学校区、社区、园区三区的作用,使得整条大学路气氛活跃,充斥着说不清是小资还是时尚的气息,成为五角场的一大亮点。

8

科技之门

五角场巨型“彩蛋”,学名叫做"科技之门"。建成于2006年,外形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绘红彩蛋。是上海—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构筑物,而且还象征着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孕育、孵化功能。

此外,五角场彩蛋还身担交通枢纽的大任,五条大道以其为起点通往五个方向,中环线贯通东西,从中穿过。

夜幕降临之时,彩蛋便会亮起变换的色光,与周边的商厦以及下沉式广场融汇成一座不夜城

9

叶家花园

政民路507号

叶家花园位于上海市第一肺科医院内,毗邻政民路、国定路(始筑于1933年,取名国定路,亦称建兴路,花园路),周边交通便利。 它原是镇海巨贾叶澄衷之子叶贻铨建的私家花园,又名“夜花园”,供赛马赌客休息游乐。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平面呈椭圆形,环园为路,内为大池,池内三岛以桥连结,砌筑石堤、假山,遍植树木。主要建筑除延爽馆外,有多座方形、六角和圆形亭子,分布在路旁、山边或水中,有的中式亭子建在西式牌坊基座上。2005年10月31日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0

上海财经大学

毓秀楼

武东路100号毓秀楼

毓秀楼属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建成于1953年,原名硅经教验楼,距今已有64年的历史,是建国早年修建的近现代砖木混合结构建筑。该建筑前身为建于1953年的上海建筑工程学校,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楼。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毓秀楼建筑总体为三层,中部局部为四层,建筑整体舒朗大方,2005年10月31日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1

上海财经大学

春晖湖

财大第一湖

春有杨柳,夏有鸣蝉,秋有落叶,冬有松雪。佳话流传,以爱之名,青春不老,映我财经。

春晖湖位于国定路上海财经大学校区中心区域,毗邻篮球场和运动场,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是上海财经大学唯一的一片水域和人工湖景观,被学生称为“财大第一湖”。湖区环境幽静,沿湖地带绿荫环抱,青树翠蔓,桃柳夹岸,是晨读、散步、小憩的好场所。

12

五角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中心位于政化路257号(近国定路),建筑面积5100平米,占地面积3.5亩,于2005年2月5日建成。

近年来,文化中心每周开放平均时间为84小时,累计接待外国友人、外省市领导、市(区)领导等其他参观单位126批次;平均每年承办各类会议322次、播放电影162场、各类演出场162场、戏曲沙龙演出102场、培训282场次、讲座46次,各类展览13场,累计接待群众65万余人次,丰富和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13

五角场街道文化花园社区睦邻中心

文化花园社区睦邻中心于2016年3月5日正式启用。目前总面积有600平方米。中心里面设有老年茶室、乒乓室、阅读区、科技体验区、童真园、社区学校、多功能厅等各类活动室。居民们可以在睦邻中心里面喝茶聊天、看书、锻炼身体以及参与睦邻中心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睦邻中心每个工作日都有不同群众团队(时装表演、交谊舞、唱歌班、绳操班等)在多功能厅开展活动。每个周末,睦邻中心还邀请社会组织——上海阖欢青少年家庭服务交流中心开展亲子安全教育课程以及社区卫生中心和二军大海医系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测量血压、测量血糖、保健讲座等形式)。睦邻中心还积极利用相关节日开展如“互换书籍、文化共享”、“首届萌宝大赛”、“义彩缤纷志愿者沙龙”、“迎端午、包香袋”等一系列社区活动。

14

创智天地

这里是创新派施展才华的舞台,这里是创业者展翅翱翔的平台,这里是乐活族休闲娱乐的据点。坐落于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这片创业乐土,智慧家园,拥有令人心动的名字——创智天地!

创智天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邻近众多所高等学府,为配合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的发展策略,提供一个类似美国硅谷的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并配套以充满巴黎左岸气息的“创智SOHO”,以教育、科技、文化、研发及创业为基础,创造一个能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知识型社区,让他们在这个独特环境中居住、学习、工作和交流。

15

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

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是迄今为止国内首个由政府设立的专门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公共实训平台,可以说,独特的定位赋予了它在杨浦创新创业体系中的特别作用,为杨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

全区功能布局上,积极打造西有创智天地、东有“创业天地”,以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为重要枢纽,通过“创业走廊”进行联动的大创业格局,并以实训基地为执行层之一,推动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创业带动就业联席会议、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合作联盟、社区“1+X”创业孵化联盟和18家委办局、12个街道镇、8所高校、14家园区之间的联动。

16

陈望道旧居

1956年入住国福路51号以后,身为校长的陈望道,为了五十年代复旦大学的发展,可谓呕心沥血。五十年代的复旦大学拥有了许多“中国第一”,正是这些“第一”,使它成为东南第一高等学府,中国的名校。1973年,陈望道作为建党初期老党员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国福路51号光荣地见证了这一切。从入住到1977年10月29日去世,他在国福路51号居住了整整21年。

17

黄兴路2030号别墅

黄兴路2030号别墅群位于五角场地区南部,西临黄兴路(北段始筑于1931~1932年),北依五角场商业圈,周边分布有大量新建住宅小区,商业繁荣、交通便利。

1929年后,民国上海市政府曾在五角场地区实施“大上海计划”,建有市府大厦等建筑76065平方米,辟有黄兴路、其美路等道路72条,后由于抗战爆发而告“流产”。

18

江湾体育场站客运交通枢纽绿墙

经过半年改造,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日前身披“绿衣”面世———其墙面贴植绿化后,四层建筑体三个立面1680平方米的绿植和953平方米的银灰合金冲孔板相间,是目前上海面积最大的立体绿墙;夜间还有景观灯闪烁其间,有望成为五角场又一地标建筑。

19

创智农园

一个小小的农园,是一块城市中的绿洲,一个蔬菜种植教学园地,也是一个所在社区居民与朋友、邻居和大自然接近的地方。它,让所有人都惊呼这是一个“伊甸园”。它,就是刚运营不久的“创智农园”,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社区蔬菜种植体验中心。这里,随处可见的各种蔬菜、瓜果、组成了最天然的生态区。4节集装箱,刷上白灰,摆些木头和绿植,摇身一变为情调满满的果茶厅,并注入了社区文化中心的功能。清新优雅的陈设将空间分割成多功能厅、酒吧、蔬果销售展示区,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用松树皮圈出的儿童室外游戏区,更是巧妙地融入都市田园设计里。

20

法善庵

位于政本路338号法善庵,始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1994年开始全面修复工作,1996年年底全部修复竣工。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念佛堂、藏经阁、功德堂、素斋部、尼众察房。沿马路有山门齐堂等。飞角重檐,结构雄伟壮观,佛像庄严,庵貌庄严肃静。

法善庵一直以来在杨浦五角场地区负有盛名,香火颇盛。今天的法善庵,占地约90平方米,庙门朝北。法善庵的庙额由佛教协会原会长真禅法师题字。

21

四平科技公园

作为杨浦区开放式城市公共绿地之一的四平科技公园集高科技孵化基地、科技会务与科技展示中心为一体。公园规划突出“三大线”的主题,即:知识线,体现公园与科技知识紧密联系的时代特征;景观线,即外滩鲁迅公园黄兴公园与四平科技园的联系;文脉线,集中体现在公园南边的走马塘与绿色文化的有机结合,显现特色和历史文脉。

22

百联又一城

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坐落于上海城市商业副中心——五角场商圈中心地带。 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建筑由美国ARQ 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上海多家著名建筑设计院所担任设计顾问并承担部分项目设计,建筑外立面简洁而谦逊,洗练而斯文,富丽而沉着,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现代美感,已经成为五角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23

万达广场

上海万达广场立体划分三层,地上三幢分别为22、23、25层的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为81700多平方米,三幢高层写字楼强调了整体空间的统一性,更强化了城市地标性。五幢裙楼“品”字形布局,划分多个业态,结合五个商业建筑单体,形成了纵横联系的三条商业步行街和一个中心休闲广场。地下为连接五角场广场的万达城中城商业步行街。

24

合生汇

建筑的艺术,可以成就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城市经久不衰的史诗。合生国际广场将水的深厚内涵,丰富而细腻的呈现于每一建筑细节,空中花园、江岸漫步、水景餐饮,透过水的象征意念与美感延伸为一种新颖独特的购物体验。

小伙伴们心目中的五角场“十大景观”是哪十大呢?小编投了15号“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一票哦!欢迎大家给15号基地投票哦!~

投票数量最多的前十将选为 五角场“十大景观”

创客杨浦

微信:chuangke200

根植杨浦

为创而生

Hash:2f2799820872ed3fea6958004375ac22e67f6ff8

声明:此文由 创客200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