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曹家岘红军战斗遗址

点一点,玩转陇上

医药:

艺术:(磁刻) (剪纸)

欢迎入驻

2017年6月初的一天,听杜彬说想去渭阳乡曹家岘堡子拍点资料。他特别提到,堡子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这一下激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当即又约了两位朋友同往。

曹家岘堡子距陇西县城约30公里,经定陇路进入马云路拐进渭阳本驮通村水泥路,说话间,就到了堡子所在的山脚下。经打听,我们从堡子的东北角依坡而上,爬到了堡墙的最高处,看到了堡子中央偌大的一座坟茔。当时心情很是沉重。回来后直到第二天,心绪依旧低沉,脑子里总是闪现着前一天的所见所闻,于是写下了《陇西曹家岘——六十位红军烈士长眠之地》一文,委托杜彬配图做了一条微信,于当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刊发。

地处陇西县渭阳乡本驮村这个叫曹家岘的堡子,可以说与周围好几处山头上矗立的堡子一样,没什么奇特之处。山堡建在山顶之上,海拔在2100米左右,登高远望,众山皆小,视野可及几重山外。山堡呈正方形,应在30米见方,堡墙高度5米左右。堡墙之上外侧一面现存有梢墙,内侧有宽约30厘米的走道,可供一人自由行走,每面堡墙各有一条上堡墙的马道,四角有墩台。堡墙之外四面有环堡而挖的壕沟,深、宽都在2米之上,堡墙西侧、东侧有部分坍塌。如今看来也算险要,可想当年作为御敌之用,是相当坚固的。

关于堡子,我了解甚少。据说,在陇西2400平方公里的县域内,有大大小小的各类堡子不下300处之多。和曹家岘堡子一样,大多都建在高险之处,防贼御匪,易守难攻。

那是1936年秋的一天,一支由60来人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侦察部队沿通渭方向过来时,在曹家岘突然遭遇大批的国民党部队,红军部队来不及隐蔽,双方即展开了战斗。红军部队看到双方力量悬殊,退守至曹家岘堡子,居高临下,依障堡险,还击敌人。但面对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国民党部队,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攻陷了堡子,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虽有几位战士战退到山梁上,也被追杀,无一生还。据陇西县党史办编《红色足迹》记载,见证人丁有堂(已去世)描述“现场极为惨烈”。

敌人撤出后,当地老百姓把牺牲在堡子内的红军战士遗体抬到堡子中间,就地掩埋,形成一座直径七八米的巨大坟茔。如今可以看到,坟茔周围地势明显较低,可以推断当时是就地取土掩埋。对牺牲在堡外的红军,他们也就近掩埋在农田里。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田整地时,还挖出一些遗骨,老百姓又全部埋到了堡内的坟里,使这些昔日的战友在地下得以团聚。

2017年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和党史办小忠主任、文史研究员杜彬等人驱车几十公里,走进了这个叫曹家岘的堡子,这个地下长眠着六十余位革命先烈的地方。尽管山坡上早已山花烂漫、雉鸡啼鸣,到处绿意盎然,但面对眼前的景象,依稀耳畔杀声震天、满眼血雨腥风。一行人都一再谈论那个沉重的话题。

好在天帮忙、人努力、政策好,如今的曹家岘乃至整个陇西大地生态优化,山川秀美。我看到,坟茔周围一簇簇狼毒花正在绽放,红白相间却又白得圣洁,红得耀眼,似在告慰英灵。

这篇微信刊发后的几小时,点击量很快就达到了数百人,还有一些热心的网友点赞、评论。其中一位叫“繁星”的网友写道:历史旧影,依然震撼人心,当历史尘埃落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历史遗迹是一面镜子,保护遗迹就该成为共识,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就是保护!网友“涛声依旧”建议政府修缮立碑,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陇西金龙”指出文中见证人“丁有堂”应为“金有堂”。网友“如你所愿”提出:忠烈遗骨并非埋于堡子中央,中央土堆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社烧土肥时留下的老虎洞,真正的忠烈遗骨埋在堡子西面的瓦砟地。还有一位网友对红军牺牲人数提出异议。第二天,我联系到了“陇西金龙”,原来他是当年见证人金有堂的孙子,他说爷爷在世时常讲起那场战斗,儿时也从堡墙上挖出过弹壳,听说有放羊娃从堡子内挖出过锈迹斑斑的驳壳枪。“陇西金龙”又通过《今日头条》转发了该条微信,几天时间,点击量飙升到了10000多人次。

围绕网友的质疑,我即从1990年版的《陇西县志》查到了如下记载:10月7日,红九军第二十五师离开陇西进入通渭后,又返回陇西境的七麻里一带,师部驻七麻,第七十三团驻黄鼠湾。翌日凌晨,师部便衣队30多人外出侦查国民党毛炳文部队的布防,第七十三团二营四连的30多人协同前往。从黄鼠湾出发沿梁将至陇西县的林家坪时,突然发现毛炳文部两个团的兵力已从林家坪、四咀堡、斜坡里分三路向红军扑来,红军在面临三面受敌的紧急关头,四连长急令部队一边阻击,一边撤退。当退至曹家岘时,便衣队进入当地的一个破旧山堡准备防守,四连边打边退,人员牺牲过半,余者多已受伤。国民党军队一部继续追击,一部将山堡团团包围,双方战斗激烈。待七十三团闻讯赶来击退毛炳文部时,四连仅剩10余人,而且均负重伤,便衣队30多人全部牺牲。当年参战的四连司号员曹盛芳因负重伤流落在陈坪(现住通渭马黄岔村)。

通过县委党史办张成瑜副主任联系通渭县委党史办,得知曹盛芳生于1920年,是四川巴中人,已去世多年,其后代不详。

随后,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再访曹家岘。

我和文史研究员陈军、林永刚再一次走进堡子,准确测量了堡子的相关数据。

我们还对一些村民进行了走访。生于1932年的村民王庆老人回忆:红军在堡子待了几天,向当地百姓找过吃的和棉被,几个人把一头猪打死后抬给红军,他印象非常深刻。他还特别提到,有几位受伤的红军被国民党部队用麻绳串在一起从林家坪梁上去了陇西,赶来的另一拨红军追到林家坪梁上时,见国民党军已远去,就又折回了。战斗结束后,没人敢进堡子,同村一王姓人却趁天黑进入堡子,拿走了一些东西。前些年修林本路时,推土机在黄鼠湾梁上还推出过手铐和脚镣,但已锈得都穿空了,稀奇了一阵也就随手扔了。

1962年出生的村主任王玺虽扭伤了脚,仍一瘸一拐地为我们到处联络走访对象。他回忆,小时候放羊时在堡墙上挖出过弹壳,做成火柴枪玩。

驻村干部杨想林还把我们带到陇西润源核桃基地管理部,见到了公司和热心人张德禄等自费为遗址立的石碑。石碑高约1.6米,宽约0.8米,正中写“曹家岘战斗遗址”,右侧写“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左侧是署名和立碑时间。我们看后,都很是感动。

利用市委党校学习考察的机会,我走访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老馆长高亚忠。谈起失散老红军曹盛芳,他都了如指掌。他曾通过通渭石川茂林介绍,走访了家住通渭县马营镇陈坪村马黄岔社曹盛芳的五子曹改全。通过曹改全了解到,曹盛芳生于1917年1月9日,系四川巴中市大中村人,是当年曹家岘战斗的幸存者之一,负伤后由红军战士抬着走,实在走不动了,就放在路边一窑洞,当地好心人苏老汉收留后疗伤,后送于同村马善人作养子,并娶妻生子(子女8人)。1984年10月,省民政厅为曹盛芳颁发了《红军老战士光荣证》,每月领取70多元的生活补助。

通过网络,一个叫张军庄的人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称他是陇西云田雷家咀人,他的爷爷张福祥也是当年红军曹家岘战斗的幸存者之一。随后他发来了张福祥生前的一些个人原始材料,从材料上了解到张福祥(曾名张德祥)生于1919年3月,是四川省万源县人,1934年2月参加了红军同志团,在红九军二十五师某连当号兵。1936年10月,在陇西黄鼠湾梁一带与国民党毛炳文部交战中大腿负了重伤,在陈坪马彦青家中养伤,随后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解放前一直为当地人做工,与另一名失散红军曹盛芳同住一村。1951年土改后迁移到陇西县云田公社雷家咀大队当社员,1956年入党,1978年5月去世。张军庄还专门发来了通渭县什川乡漆麻村七旬老人李凤仪(张福祥妻弟)的视频。在视频中,李凤仪回忆,张福祥曾亲口告诉他,黄鼠湾梁的战斗打响后,首长叫冲锋,他刚直起身,大腿就中了弹,是红军用马把他驮到陈坪的。据李凤仪讲,解放后他已是大娃娃了,周围人都说,黄鼠湾梁战斗逃脱后失散于当地的有四人,除了曹盛芳、张福祥,还有什川街上的段婆儿(女)和八里湾一位姓肖的。据张福祥之子张兴明口述,父亲张福祥在世时,有一位来自陕西彬县的叫连宜(音)的老人曾到他家看望过他父亲,并说他们都是当年曹家岘战斗幸存的战友。

另一件事是继续查找有关资料。

《红色足迹》(县委党史办编)记载,见证人金有堂回忆,牺牲在堡内的红军由当地人就地掩埋。

县委党史办《陇西革命遗迹普查登记表》对红军长征曹家岘战斗遗址的名称、地址、历史由来、现状及保护开发建议分别做了详细说明。

《陇西军事志》“红军长征在陇西重要作战简表”记述:作战时间为1936年10月8日,红军部队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便衣队30多人和第七十三团二营四连30多人,国民党部队为毛炳文三十七军两个团,红军牺牲40余人,突围10余人。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查到了两份重要史料。一封是1936年9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党中央对红四方面军行动结果致朱德等电》。电文中称:“我一、四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并在电文结尾明确指出:“因此,中央认为:四方面军仍依照朱德等人九月十八日之部署,迅从通渭、陇西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可到达靖远、海源域,从靖远渡河;一方面军跟即渡河,……二方面军仍在外翼”。此电文说明曹家岘战斗红军部队是根据党中央指示,从漳县南来突破陇西守军北上会师。而另一封重要史料则是1936年10月7日时任国民党军第三十七军军长《毛秉(炳)文关于红军突破渭河防线的报告》,《报告》又从敌方角度核实了曹家岘战斗红军部队的行军方向、渡河时间及渡河时与敌军的交锋。随后,毛炳文部自渭河北向通渭方向追击,两天后的10月8日拂晓,在距陇西县城30公里外的渭阳乡黄鼠湾梁一带与返回来侦察毛炳文部的红军侦察部队突然遭遇,由60多人组成的红军侦察部队以牺牲自己的代价,利用将近一天时间,硬是拖住了敌人两个团的兵力,从而保全了红军第七十三团的主力。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从县委党史办得知,2011年6月28日,中共陇西县委命名的全县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赫然写着:红军长征曹家岘战斗遗址。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当年曹家岘战斗中牺牲的40余红军烈士已经长眠地下81年了,幸存下来的10余位红军如今也多已作古,即便在世,也无法访寻。硝烟早已散尽,道路依旧漫长。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对曹家岘堡子予以保护,明确其标识,供后人祭拜、瞻仰,让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世代相传!

陇西翠云山的传说

烟雨水帘洞

陇西美丽乡村,天更蓝,山更绿!

骑行陇西建军山

陇西云田镇李家门村秧歌《三娘教子》

陇西金家门的油菜花

陇西夜景

走进陇西种和

换个角度看陇西

古莱坞夜景

武山县马力有个胭脂沟

秋访老君山

君山下乱石峡

Hash:01ad5a67d374b71886bd6516452f76e9c2e5c1f0

声明:此文由 陇上人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