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安顺自带芬芳的一群民间文艺人!

悦读•有名堂

本栏目由安顺日报社悦读传媒主办

安顺市文联协办

从田野走来,他们自带芬芳

大山深处,安居田园, 与岁月对话

让一个个文字根植土壤

在时间的长河散发余香

有6位关注民间民俗的堂主,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向着一个方向跋涉,在历史的印痕中寻找村庄的灵魂,在村民祖祖辈辈延续的生活里,发现生命的光。这是他们与身俱来的使命,也是他们的责任。

吕燕平和张定贵既是同事,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工作之余,他们把全部的热情与经历都投入到屯堡文化的研究和素材挖掘上,多年来他们一起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整理出版多部关于屯堡与村落的书籍。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一个个知名或不知名的村落,那里的人们熟悉他们,与他们就像亲人一样相处,因为,他们的内心,始终关注脚下这片土地。

80后的杨正江,命运使然,那片神秘的土地让他重获新生,“东朗”祖祖辈辈传唱的声音始终是个未解之迷,这也成了他为之追寻而痴迷的方向。在麻山,《亚鲁王》神秘的面纱总算被揭开,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追逐梦想与诗意远方一样都不可或缺。

作为土生土长的屯堡人,朱发猛在家门口结缘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李立教授,让他的文学梦有了方向,从最初写作几百字的小豆腐块,到后来在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年度论文集上发表文章并因此获贵州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这期间,除了遇到良师益友,更多跟他的那份故土情怀分不开,关于文学,关于屯堡,他有一个做不醒的梦。

鲍波,面具雕刻传承人,出生于教师家庭大学辍学,阴差阳错喜欢上木雕,从09年开始拜师学艺,在十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坚守传承,一边开拓创新,让一个个木雕产品走出安顺,走进大都市,深受人们喜爱。他 一步一个脚印在老家周官,在自己的传习馆传授木雕技艺,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接力下去,这或许就是他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作为本期有名堂唯一的女将,任君黎性格具有屯堡女子的开朗,风趣。虽常年定居花城,却时刻心系家乡,闲暇之余迷恋上文字,一次偶然的触动让她决定把小时候见过听过的屯堡民俗整理,不知不觉就码了二十万字。文字让她内心丰盈,在整理中又挖掘出很多流逝已久的故事,这些故事,唤起远方一个个游子的思乡之情。漂泊在外的日子,屯堡这块土地成了她的精神粮食,让她找寻到生命的密码。

悦读•有名堂

吕燕平,安顺屯堡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涉足安顺屯堡文化的田野调查、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安顺屯堡乡土文献的收集整理、屯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现任安顺学院贵州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秘书长、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秘书长、安顺市屯堡文化学会会长,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安顺市第四批“市管专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名家”,荣获“安顺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田野调查——关注脚下的土地

1993年,作为贵州师大地理专业安顺籍的毕业生,24岁的吕燕平有了普定一中一年的中学教学经历后,回到安顺学院(原安顺师专地理系)从事地理教学工作。2016—2019年连续四年参加带队在普定县五个乡镇开展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几年时间里,吕燕平积累和增加了对地方人文历史和乡村社会的认知和感悟,其间通过与较早研究安顺屯堡文化的范增如老师交流和受教,催生了吕燕平对安顺屯堡文化关注的聚焦,从而开启对屯堡村落田野调查的文化自觉。

从2001年—2004年,吕燕平对《中国百村调查•九溪村》的集中和补充调查,成为安顺屯堡村落最为详实的田野调查,吕燕平经历从选点、调查、后期研究这一完整过程的策划、组织、参与,也历练了他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参与发展,这次参与,也深深影响了吕燕平其后推动屯堡研究、交流平台的建设。

随着对屯堡文化的那份挚爱,吕燕平还积极投入到开展屯堡乡土文献的挖掘整理、策划、组织,召开屯堡主题会议,同时,开展屯堡文化的宣传普及,服务屯堡乡村建设发展等工作。

2010年以来,吕燕平作为副主编,参与编辑出版了《屯堡文化研究》(2010卷—2014卷),主编出版了《屯堡研究集萃》,编著出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丛书·安顺卷》,2010年主持完成省基金项目《屯堡文化研究》,2018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苗岭走廊的族群互动与建构研究》、2020年编辑出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大屯契约文书汇编》(屯堡文书•第一卷)。

从一名地理专业的学生,到如今的屯堡文化研究专家,吕燕平这一路走来,除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更多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所倾注的爱与执着。

张定贵,关岭人,安顺学院教师,民族学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省级社科课题,参与十数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课题研究;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主讲《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屯堡文化研究专题》《贵州历史文化专题》等课程;撰有《屯堡地戏与屯堡族群社会》(独著)《屯堡村社教育》(合著)等学术著作。安顺市市管专家,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秘书长,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秘书长,安顺市屯堡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

扎根屯堡 任重道远

因同事的邀约,当初对中国传统哲学和价值哲学感兴趣的张定贵走进屯堡而深深恋上那块土地。

上世纪90年代末,正值屯堡文化热,原安顺师专一批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中青年教师,与范增如、罗布农、孙兆霞等老师常聚拢热论屯堡文化的价值意义、屯堡研究存在的问题等等。张定贵就是这其中的一员,那也是他开始走近屯堡研究的门槛。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逐渐有了参与屯堡文化研究的想法。为了能够有所参与,从那时起,他就恶补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尽量去找一些有关贵州、安顺和屯堡的书籍、文章来阅读,特别是在感觉到自己的学术训练不足时,他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学习上下了很多工夫,在他所购买的图书或下载的文献中这部分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至今,他都仍然十分关注这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

真正促使他参与屯堡的研究,一是在2001年5月学校成立了安顺师专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一批老师来学校举行诸多沙龙,讨论屯堡研究大纲、相关理论方法、屯堡文化事象等等。再一个是2001年7月至2004年8月,张定贵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九溪村》的整个研究过程,其结题成果于2005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屯堡乡民社会》一书。在该课题的实施中,张定贵在九溪村前后居住了上百天,他后来对屯堡的认知、对研究过程的体会特别是对访谈要领的掌握和运用,得益于这次研究。

《屯堡乡民社会》一书完成后,他又与学校的老师们继续沉迷在专业阅读与屯堡田野调查之间,一晃又是15年过去。他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屯堡仪式社会研究》《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号营村》和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屯堡地戏与屯堡族群社会——基于仪式视角的研究》等课题。仪式研究、乡村治理研究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基本方向。

如今,张定贵也经常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拓展和深化屯堡的研究,他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还任重道远。

杨正江,地地道道的麻山人,2003年开始收集翻译苗族史诗《亚鲁王》。现任紫云自治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安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职安顺市文联副主席。获得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荣誉称号、第五届贵州省文艺奖民间文艺类一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

追逐一个梦想

“漫山的芭茅花在微风中轻轻飘摇,把我从梦中摇醒。我的麻山我回来了,泪水如断弦般流下。”重返麻山时,杨正江写下了这段心语。

那一年,他14岁,在1997年夏天,14岁的他生了一场大病,家里人给他请来了若干“东郎”唱诵史诗。病好了,他获得了重生。为了翻译 “东朗”们唱诵的一个个音符,杨正江踏上了追梦之旅。

作为一名麻山人,他知道,他想说的故事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东朗”唱诵的声音。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它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这几乎是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一直困扰着杨正江。他有很多话想告诉山外面的世界,于是他痴迷的开始写作。

关于文学,他一直遵循“行走麻山——做一名坚强的文化战士”。历经无数个漫长的田野岁月,穿行于麻山之间。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这个深藏于大山深处的文化瑰宝终于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慢慢地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走进了北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极大的鼓舞了麻山人民的文化自信!

压不垮的麻山脊梁精神一直是杨正江孜孜不倦的前进动力,数千个日日夜夜的行动,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麻山。麻山精神一直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也为杨正江提供着负重前行的动力。那漫山遍野的芭茅花随着微风轻轻的飘摇,飘到了充满诗意的远方。

朱发猛,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屯堡协会理事、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秀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07年开始参加贵州文化厅、贵州民族学院傩文化研究等课题,2012年参加安顺学院吕燕平教授的国家课题——苗岭走廊的民族融合研究,张定贵老师的国家课题——屯堡仪式研究。在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年度论文集上发表《安顺地戏的四种表演现状》《从“吃新节”民俗看仡佬文化与屯堡文化的融合》等文章,与安顺学院吕燕平教授合写《村落社区危机应对的传统文化习俗探析——对旧州一带“打清醮”的田野考察》获贵州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

做不醒的梦

走文学创作之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朱发猛的一个梦,可直到2007年以前,这个梦都没有实现。直到这年他认识了到九溪调研的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立,和李立多次踏上田野调查之路,走过九溪、二官寨、肖家庄、吉昌等屯堡村落。在这些田野调查中,他从中得到了文学创作的启发,也开始喜欢上地方文化。在逐步的调查中,他才认识到自己的家乡,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以往的30多年,他认为自己一直生活在懵懂之中,还做了一个文学的梦。

2008年,通过李立的介绍,他开始和安顺学院屯研中心的吕燕平、张定贵、吴羽接触,参与他们组织的贵州文化厅地戏调查课题,一下子走过西秀区、平坝区50多个有地戏队的屯堡村落,并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开始论文调查写作。接下来的几年间,他还参加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调研课题,由此走进了地方文化田野调查之中。

作为一名地道的屯堡人,他痴迷于屯堡地戏、花灯表演、山歌对白,还有那些民风民俗中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朱发猛在调查文章的写作中,文学创作也同时得到了启发,他开始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并走进安顺文学写作圈子。

屯堡是一块别有洞天的文化田地,由于有缘踏进民俗的门槛,浓郁的乡愁让他再也放不下。挖掘那些埋藏多年的掌故;记录再现那些快要消失的民风民俗;传承那些属于屯堡的东西,是他做不醒的梦,他还将不断走进家乡的这片田野。

任君黎,安顺屯堡人,现居广州,商人、文艺小资达人,性格开朗幽默风趣,近年整理打捞屯堡民俗近二十万字。

家乡的生命密码

在异乡,一次偶然听母亲摆故事的她,才知道自己出生的老家原来有那么多神奇的故事和有趣的来历,从而让她开启了追溯那段远去岁月的征程,她在岁月的尘烟中一边跋涉,一边回望,然后朝着老家的方向泪流满面。

在外经商多年的任君黎,时刻不忘母亲说的那些屯堡故事,时时与身边朋友分享,某次跟一帮朋友去野外烧烤,拾了树枝来引火,浓烟燃呛中她脱口念出屯堡的谚语,众人惊讶地问,屯堡是哪里?是少数民族吗?她在哑然中摇头感慨,竟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去准确的定义屯堡,从那时起,她就动了整理屯堡文字的初心,并一发不可收拾。

在外漂泊的日子,她无数次在心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源头,很多次设想站在人文、民俗风物的角度回忆故乡、打捞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把屯堡化为一个历史版图上的物象。但仅仅因为喜爱文学发表过一些随笔的她,深知自己学识浅薄,一次次的跃跃欲试,也一次次望而却步。

刚开始,她尝试性的写了一些关于屯堡的小文字发到微博上,得到了西秀区文联主席杨十八的指点和鼓励,从那以后,她每天收工后拒绝了一切社交应酬,提笔写下屯堡中那些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乡愁有了安放。

在整理明朝乡村风土人情的记录过程中,她又与吕燕平、张定贵、吴羽等屯堡文化研究方面的团队取得联系,才有了后面的沟通交流,在众位老师的鼓励下,她的书写是愉快的,内心是轻盈的。作为一位远嫁外乡的女子,重新审视屯堡民俗在六百多年来的沿袭与传承,相当于重新定位她生命的价值。

这些年,她在对屯堡民俗写作的过程中,除了用笔记录下老祖先们背井离乡在安顺这片土地上留下生活的印记,还记录下一些人文遗产,慢慢地越写越顺手。屯堡这两个鲜活的字眼,慢慢在她的生命里发酵,让她思乡的情感第一次有了最稳妥的依附,也让她性格变得温情而丰润,这就是她寻找到的生命密码。

鲍波,生于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一个教师家庭,安顺市市级传统木雕传承人,安顺新联合会理事,安顺市西秀区民间工艺品协会副秘书长,安顺市十佳文艺群体,安顺“最美西秀人”,安顺工匠。2015年在“能工巧匠”大赛中屯堡小脸子作品夺取桂冠。2016年投入安顺旅游商品生产,荣获当年最佳市场“十佳旅游商品奖”。2018年荣获中国文联传统雕刻大赛“最佳作品推荐奖”。

坚守只为传承

从娘胎听木雕声,到落地看木雕制作;从懂事摸木头,到大学辍学学木雕技艺;从婚后发展木雕产业,到如今的传承人。鲍波在木雕的技艺里一步一个脚印走了11年时间。

鲍波成长在享有“中国木雕文化第一村”的周官村。该村世世代代都是以地戏面具制作为主,90年代达到家家做,人人会的局面。深受环境的影响,他心目中早已烙下深深的面具梦。大学辍学后回到村里,经过艰辛的拜师之路,通过努力的学习,探索,他把传统面具制作改进创新,做到了精细准,把作品生活化,便捷化,生动化,细小化,卡通化,让静态作品瞬间动态起来,解决了传统作品销售难,销售窄的困难。

从2013年,鲍波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的尝试,实验,动手制作,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开始木雕技艺传播。2017年他自己出资打造了第一个屯堡面具制作传承传习馆,抽时间给村里年轻人讲解木雕工艺,空下来整理老一辈艺人的宝贵文化资料和木雕谱系等。

怀着一份“工匠精神”的情怀,鲍波在2018年组建了明创人木雕文化平台,为更多喜欢木雕工艺的年轻人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现在,鲍波唯一的心愿就是一心一意做好木雕,坚守并传承下去。

本期【悦读•有名堂】

由@武贵琼,撰稿

Hash:0d5af6cd5493014606b19eba6d67efab8be5e947

声明:此文由 悦读帮Club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