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钱币讲述辽宁的民殷财阜
钱币,在默默讲述着历史。
钱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其货币的铸行流通就越发达。自古以来,辽宁就是这样一处经济与货币铸行流通相应发展、发达的地区。
辽宁地区自商周即有贸易及货币流通,从战国到民国,辽宁地区货币铸行流通持续发达。纵览辽宁地区的货币流通历史,可以略见这一地区两千余年来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历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里一直就是一块经济发达的财富宝地。
2020 年 4 月 24 日,东北金融博物馆正式上线,一批珍贵的辽宁地区铸行的货币首次在线上与人们见面。一枚枚满是岁月沧桑的古钱币,带着人们穿越时光的隧道,重回昔日经济繁荣、民殷财阜的辽沈大地。
燕国货币见证战国时期辽东的繁荣
在燕国铸造的布币中,襄平布在辽宁省 大量出土。襄平布上的铭文证实了辽阳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也证实了当时的辽东地区经贸繁荣。
据著名钱币研究专家、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姜力华介绍,公元前 3 世纪初,燕昭王派大将秦开率领大军一举将东北地区南部揽入燕国的版图。为了巩固军事成果,燕昭王自西向东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且大量铸造布币。
此前,燕国流通的货币以刀币为主。燕国在设辽东等五郡后,为了方便与通行布币的各国商业往来,便仿照邻近的赵国,开始铸造布币。燕国铸行的布币铭文有“襄平” “平阴” “陶阳” “益昌”( 广昌 )、 “封化” (韩刀、市匕 ) “右明司钮”( 右明新冶 )、 “宜平” “阳平”等数种。自此,燕国成为刀币和布币并行的国家,直至公元前 222 年秦灭燕,燕国布币一直都有流通。
当时经济军事都较弱的燕国在铸行货币方面却独具特色。除了刀币、布币、圆钱种类齐全,铸币数量极大之外,还曾铸有铅质货币,这在当时的诸国中也是独有的,并且也是已知中国历史上最早铸行的铅质货币。
姜力华介绍,在燕国铸造的布币中,襄平布在辽宁省大量出土。公元前 300 年,燕国建立辽东郡,郡治襄平即今天的辽阳市。襄平布其出土地点以辽阳为中心呈现放射状分布。襄平布上的铭文证实了辽阳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襄平布在辽宁省的大量出土也证实了当时的辽东地区经贸繁荣。
以襄平布为代表的布币在辽东等五郡的流通,促进了当地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城镇经济的繁荣。在此形势下,出现了一批以郡、县等地方行政中心发展起来的城镇,如右北平郡治平刚(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城村古城址)。 此外,建平达拉甲城址、喀左黄道营子城址、葫芦岛邰集屯小荒地城址、凌源安杖子城址、沈阳上伯官屯城址、凤城刘家堡城址、普兰店花儿山张店城址等,都是辽东等五郡下辖的县治所在地。近些年的考古在这些城址附近都发现了大量的燕国刀币、布币、圆钱以及魏、韩、赵等国的布币,这足以证明当时辽东商业贸易往来的繁荣。
金代货币窖藏实证 900 年前富人钱库
辽宁省几乎所有地级市都曾出土过窖藏货币,这表明在辽金时代辽东地区是金朝政治、经济、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之一,是商旅云集之地,因此货币窖藏更为常见,且规模比较大。
2008 年在辽阳市文圣区的永昌雅居建筑工地,出土了十多吨窖藏货币,这是目前辽宁省发现的最大量的货币窖藏。其中金代货币 36 种,年代最早的为汉代货币,最晚的为金代的大定通宝。专家猜测,该窖藏可能是金朝东京府“回易务”或“东京路转运司”或私人商户的钱库。
姜力华介绍,辽宁省几乎所有地级市都曾出土过窖藏货币,其中朝阳、阜新、辽阳等地出土的货币量都很大。在全国范围内,货币窖藏的发现量以辽宁和吉林两省为最多,这引起了钱币专家们的浓厚兴趣。这些被发现的货币窖藏基本为辽代窖藏和金代窖藏两大类,其中约 90% 为金代货币窖藏。
姜力华说, “目前已发掘出土的金代窖藏货币,都是以北宋货币居多,大约占 85%,唐代开元钱、汉代五铢钱等仅占 10% 左右,而金朝货币尤其少,甚至不足 5%。”埋藏这些铜币的主人,姜力华分析,应是一些官僚、贵族或者商贾富户。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把钱藏于地下,战乱和铜禁政策可能是主要原因。
今天的辽宁地区在金朝时属于东京路、咸平路及北京路辖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通往东北腹地和蒙古草原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辽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当时的海陆交通要道,而且也是金朝政治、经济、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之一,是商旅云集之地,因此货币窖藏更为常见,且规模较大。
从 1945 年到 1951 年,东北银行共发行 14种面额、50 余种版别的地方流通券,有效保 证了解放区的财政开支和军队供给 , 建立起了解放区货币体系。
东北金融博物馆网上展区展出了一批弥足珍贵的东北解放区货币,通过这些红色货币,人们可以了解到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建立东北银行,支持全国解放战争,保证东北经济的实际情况。
很多人对于这段红色货币历史都较为陌生。1945 年以后,随着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东北解放区增设了“东北银行”“嫩江银行”“关东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银行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对稳定解放区的金融市场、发展生产、保证供给、支援解放战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东北银行成立于 1945 年 11 月,行址设在沈阳市大西关。从 1945 年到 1951 年间,东北银行共发行 14 种面额、50 余种版别的地方流通券。它的成立有效保证了解放区的财政开支和军队供给 , 有利于开展对敌经济斗争,建立起了解放区货币体系。
奉天机器局 创造“财富传奇”
拥有 124 年历史的奉天机器局,即今日的沈阳造币厂,不仅开创了沈阳民族工业之先河,更是中国机制银元最早的企业之一,新中国的第一枚壹分硬币即在此诞生。
在沈阳市大东区大东路 138 号有一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旧址——奉天机器局,又称“奉天银元局”,即今日的沈阳造币厂。奉天机器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年 )。它不仅开创了沈阳民族工业之先河,更是中国机制银元最早的企业之一。
姜力华介绍说,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奉天机器局开始正式制造 1 元、5 角、2 角、1 角和半角 5 种光绪元宝银币,并在市面流通。该套银币是中国较早采用以圆计值的流通银币之一,在中国钱币铸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批银币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成色固定、形制统一、重量一致、便于携带和计算简便等优点,较过去长期使用的论两称的银块有很大优越性。所以一经问世,深受大众欢迎,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成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杠杆。
之后奉天机器局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也随之更新。1903年,新铸机制铜元代替了自春秋战 国时期起流通了 2000 多年带方孔的制钱。机制铜元与旧式制钱相比,制作整齐精巧,备受人们欢迎。后来机器局与造币厂分开,设立“奉天制造银元总局”。1912年,清朝灭亡,奉天机器局仍维持运营。1919年,奉天造币分厂并入奉系的军械厂,继续铸造银元和铜元。
1948 年,沈阳解放,饱经动荡和战火的沈阳造币厂(奉天造币分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工人们干劲十足。而时至今日,沈阳造币厂的退休工人仍清晰地记着 1954 年“国币”诞生的幕后故事。
1954 年的仲夏,一封装着几幅画稿的密件送达沈阳造币厂,这份密件其实是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新中国第一套硬币的制造工作。这个任务是由沈阳造币厂和上海造币厂共同完成。
沈阳造币厂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组织了十几名印模制作的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展开工作。从厂里领导到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新中国第一套壹分铝币的模具生产任务完成好!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制作,这套壹分铝币的原模终于制作完毕。1955 年 1 月 27 日,新中国的第一枚壹分硬币在沈阳造币厂诞生。此后,2008 北京奥运会纪念币、2012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母辽宁舰”金银纪念币等见证大国盛 事的纪念币,也都出自沈阳造币厂的精工制造。
今天,沈阳造币厂(现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造币企业。自 1896年诞生以来,这座走过第三个世纪的老工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载入史册的钱币珍品。它不仅是中国钱币文化传承、发展的记录者,“活”的钱币铸行博物馆,同时它也见证了共和国长子辽宁的奋斗、担当与辉煌。
编辑:徐博彦
责编:景雪峰
Hash:4d7461a1f1d092f1fb46f9aab906b35226e8eca6
声明:此文由 今日辽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