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遵化这个最边远的古城池居然这么神秘!故事太多了!
这里,曾是长城古战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还有很多传奇故事
这里,就是遵化小厂乡
洪山口
说起洪山口,你肯定会想起洪山口古城、古戏楼、古长城,你可知道这里边还藏着很多传奇故事。今天就跟小编一起走进洪山口,去探寻古城遗迹中的精彩故事吧!
1
城墙防御
古城洪山口,战国时期隶属燕国。那时就是重要边防线,此段长城也始于燕。这里群山环绕,是古代南北贯通的要道。修筑长城后,这里就构建了石城而扎兵御敌。
至唐朝初期,有位姓李的人在此占山扎寨,起名为李家寨,后来因为姓洪人家的势力日趋壮大,又居于关口之上,逐渐演变成现如今的名字——洪山口,这是名字由来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修筑洪山口长城时,长城附近全是红色土壤,在那里又设有出入的关口,于是为古城起名红山口,后来,城内“洪”姓居多,又掌管城池,改为现用名。
过去也有人把它叫做“纱帽城”,因为过去的洪山口像个“品”字,如同旧官员的乌纱帽,由此而得名。还有个名字叫“松棚路”,因村庄路边松树林立,明代恰好蓟镇设长城十二路,设洪山口为路城,遂起名“松棚路”,有参将在此把守,有碑为证。
洪山口城四面群山环绕,城北是巍峨的万里长城。关口两山相夹,形成了一道险峻的天然关隘,地势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四镇三关志》载:“洪山口关,洪武年建”。关内外大路宽敞,明时马骑可并队通行。有石城,高丈五尺,周百二十一丈二尺。现在关隘建筑设施已荡然无存,关城则仅存残址。
古城洪山口的东、西二门偏北,为对开,南门偏西。关城东西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东、西、北三面方形,南墙沿山脚修筑,不成直线。北城墙有3座战台,分居正中和东、西两角,中间一座残址尚存。因洪山口地处边关要塞,历朝历代驻守官兵都以加固城防为己任,从现在的遗址中依稀可见往日之景象。
洪山口城墙高6米有余,宽近4米。东西南门各有名字。南门“永熙门”三字系朱元璋御笔所赐。四周城墙,现只有北墙和沿山地段废墟尚在。此段较完整墙面现存于火神庙东山上,长不足10米,观看抚摸,往日雄伟场面仿佛依稀可见。
2
古代防汛
古城洪山口北与承德地区的兴隆县接壤,东临迁西洒河。古城位于三山夹两沟交叉处,沿东南山而建,处于大山阴面,海拔较高。由于独特地理位置,气温低于山外3—4度,每年都要多下几场雨。
摄影:李文惠
古城湿润多雨,得以风调雨顺。但因两沟山势狭长,古城防水工作不能不提到日程。明朝以前留下来的几座大坝,至今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古城东边过大桥走进洪山口地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西有一条长八十米、宽十几米的挡水坝,这就是古人留下的第一条防洪大坝。大坝断面呈梯形,东西走向,预防东河水上涨。坝内用黄土夯实,四周用青石铺砌。比较坚固,一劳永逸。
向古城出发,离古城约一公里处到第二道防洪大坝,当地人称为“南沟河坝”。残留不足200米的河坝,墙体坚固,用巨大石块磊砌。
所用石块,重则几十吨,轻则百斤,看石料材质应取于北山。在古代没有现代取材和运输设备的情况下,把这么大的石块运到这里本身就是个奇迹,搬运到墙上更让人惊叹不已。正是由于石块硕大,搬运困难,所以才能保留至今。
古城北边低洼,为防止北河水上涨淹没城池,修筑城池时北墙地基高于其他三面,起到了很好的防汛作用。
古城西面由于受到西河威胁,为保证城池安全,离城墙50米外筑一石坝,南北走向,长约1500米。墙体用石较东坝小,破坏较为严重。部分坝体只残存地基。
由于古城东高西低,又一面环山,至今向外排水也是困扰百姓的大问题,也使人们清楚了为什么古人要在城内建造旱桥(石桥)。每到汛季,城内水漫街道,行走不便,特别是十字路口处,水交汇一处,水流湍急,行走十分不便,这时旱桥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向城外排水,古人在围墙造城时,还于西墙下隔几十米便建造一孔,很好的缓解了城内汛期内涝的问题。多少年来,洪山口虽地势低洼,但从没有水患,古代人民的智慧让村民们一直得以安居乐业。
3
镇龙楼
走进古城洪山口的每位游客,无不被古戏楼和北楼吸引,但对南楼却很少知道。其实,这三座楼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统称为“镇龙楼”,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懂得天象的大臣巡边来到洪山口,站在洪山口北山顶上举目观望,见洪山口城上空烟雾缭绕,恰似一条巨龙游动,且看不清城中景色,疑此城要出真龙天子,吃惊不小,不敢耽搁,及时上报朝廷。太宗听得此报,龙颜不悦,于是,招聚众术士谋士,遣至洪山口。
众人哪敢怠慢,急忙上山观望洪山口城上空,见天象奇异,云雾中巨龙忽隐忽现,急忙回报太宗,商议镇压办法。术士们五行八卦一通研究,一致通过修三座楼压住龙脉,南山修一楼压住龙尾,北山修一巨楼镇住龙头,在城中心修一座戏楼降服龙身,城内道路都用河卵石砌成龙鳞状,以示龙已被降服,因“雾龙”是南北走向,所以古戏楼的柱子也成南北排列,意在压牢龙身。
北楼,位于古城北山上,是边长约15米的正方体形状,青砖建造。券门高两米,向东开门,其余三面有瞭望口各三。保存完好。北楼体积硕大,内拱券相连,互通,东北角原有木梯可通楼顶。楼顶由四方青砖铺设,四方女儿墙高约一米,有瞭望口和射口。古往今昔,风风雨雨,北楼像戍边将军,巍然屹立,守卫着古城这方净土。
中间用戏楼镇压龙身也有一定意义,一是古戏楼可以代替金銮殿,即使成皇也只能在此座殿。二是戏中出现皇帝,既不会危及朝廷江山,又可为皇上歌功颂德,可谓用心良苦。
戏楼位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为砖木结构,座南面北,北面顶为歇山前厦,南面为硬山顶。保存较为完好。戏楼中间有隔扇,将楼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为砖砌戏台,前台口左右纵列2根明柱。洪山口戏楼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般戏楼月台为四根明柱在东西两端并行排列,而洪山口戏楼的四根明柱却是前后排列。
南半部分为后台,后台东侧有券门,出入门上首分别写有“阳春”、“白雪”字样,东、西侧墙上分别建有1米直径的圆孔窗。古戏楼建筑别致新颖,美观古朴,至今保存完好,依然为村民表演节目所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明代重修此戏楼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驻守在洪山口关内的将士及家属闲暇时看戏之用。
南楼位于古城洪山口的南山上,边长不足10米的正方体形状,内外设计与北楼相同。离点将台不足200米,破损较为严重,只剩下不足两米的残垣。
古城的三座镇龙楼,因它的传说而更加神奇,因它的古老而更加美丽。
4
皇太极入关
洪山口位于遵化城东北约二十五公里的长城线上,北与承德地区的兴隆县接壤,东临迁西。古城洪山口群山环绕,树木葱郁,关口两山相夹,形成了一道险峻的天然关隘,地势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明崇祯二年(清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极为了侵占中原,率领20万大军,绕过明宁远巡抚、督师袁崇焕镇守的辽东大宁防线,以蒙古喀喇沁布尔噶为向导,分三路攻打长城防线,等攻打龙井关、大安口的战斗打响以后,皇太极亲帅大军攻打洪山口关,把守洪山口的参将王纯臣,听报龙井关告急,急忙率官兵支援,不久王纯臣及支援的汉儿庄副将易受等阵亡,而参将张安德败走。清军攻打洪山口时,守城的只是些老弱残兵,洪山口得以被清军占领。
农历十月二十七日中午,皇太极在贝勒济哈朗等陪同下,进驻了洪山口城,在城内武衙门的参将府休息。此刻,则由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及岳托两路大军包围了遵化城,在城外激战明军,终于十月三十日大破城池,马思恭、贾维朝等献城投降。皇太极在洪山口歇兵三日,十一月一日,率军开进了遵化城。
原洪山口关长城西城楼遗址
原洪山口关长城东城楼遗址
各路后金军会师遵化后,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进至通州,兵临北京城下。十一月十八日,后金军攻德胜门。崇祯帝急调袁崇焕增援德胜门,又阻后金军于广渠门外。皇太极巧施反间计,崇祯信以为真,处死袁崇焕,致使军心动摇。
有清代史料笔记记载:天聪三年,太宗(皇太极)亲统大兵,入洪山口,克遵化城,遂由蓟州进规燕京,驻营城北土城关之东,复移驻南海子,据关庙仅二里。”
皇太极突破长城沿线的大安口、洪山口等关口,攻克遵化城,进而围攻北京,应当是一个善用兵者的一招儿险棋。也证明了遵化城地理位置之重要。明朝虽有袁崇焕这样的忠良勇将,但无奈明朝腐败太严重,终究不能延续大明王朝的命运。
原武衙门门前过门石
古老的洪山口,历史的遗迹、传奇的故事诉说着悠远的过去;如今,美丽的洪山口,如画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描绘着恬淡闲适的田园图景。
一望无际的油松林海、连绵起伏的大山、清澈见底的溪流,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于山水之间品味自然,于古迹之中感悟历史,洪山口,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登山怀古、寄情山水的地方。
撰稿:洪山口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 柴继志
整理:唐师师
编辑:高向南 宁川颉 张旭
校对:唐师师
Hash:d56255be49861bfe800eb2f4385db05bd1f02265
声明:此文由 葵花朵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