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叫咸丰的城,有着穿越千年的故事

咸丰

全国唯一一个与皇帝年号同名的县

取意“万物丰饶、咸庆丰年”

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

今有“湖北西大门”之称

历史

民族

文化

人皆有姓,地皆有名

一个地名,一段过往岁月

一个故事,一幅地方风情

今天

一个穿越两千多年的传奇

向你走来

讲述隐匿在咸丰地名背后的那些

历史故事、人文风情…..

历史咸丰

翻开史书,被风干了的寥寥数语,证实咸丰属地的历史沿革可以溯源自两千多年前。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清朝廷派流官治理,史称“改土归流”,这一时刻距今282年。自此,有“蛮夷处所”之称的咸丰开始汇入华夏主流文化,步入中华文明的长廊之中。

一座城市,从它命名之日起,时代和地域的烙印就被深深地嵌入历史的丘壑之中。

土司制度是组成咸丰历史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时代前行的脚印。

2015年7月,唐崖土司城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崖从西南一隅的逼仄之所走向了世界舞台。

史书渐渐泛黄

故事历久弥新

文化咸丰

咸丰,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的城市

诞生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州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南剧

南剧又称南戏、施南调,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鄂西容美土司时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南剧发展史上,咸丰自始至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其表演的内容大都积极健康,爱憎分明,教化人们弃恶扬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

2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咸丰县境内的吊脚楼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咸丰的吊脚楼大多是飞檐翘角,回廊吊柱。

在单体式的吊脚楼中,有的是四合天井三面回廊,有的是撮箕口东西(或南北)两厢房各三面回廊,有的是“钥匙头”两面回廊。它们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临溪而立,有的悬在山边,有的矗在平坝……各具特色各显风采。

咸丰吊脚楼不但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建筑,也是土家人舒适而温馨的居所,更是饱含土家族文化的艺术珍品和一道道绚烂多彩的旅游风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传统舞蹈:地盘子、板凳龙

地盘子流传于咸丰县水井槽、朝阳寺、曾沟、鸡鸣坝、燕朝等地,尤以水井槽、朝阳寺为盛,当地不仅汉族人民爱跳,土家族人民也喜欢跳。表演时间主要是在春节期间。

它通过生、旦、丑三个角色的相互打趣逗乐、插科打诨,生动地表达了人们欢度佳节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较含蓄地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

地盘子的舞蹈动作非常丰富,有梭步、鹤鹰展翅、怀中抱月、半边月、半推磨等十几个动作。在表演上,生角文静、潇洒,旦角娇羞、含蓄、轻盈,丑角粗犷大方,灵活健美。

板凳龙作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盛行在咸丰县及周边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舞蹈,每逢节目、集会、庆典或农家婚丧,这些地方都要耍一回板凳龙。

恩施板凳龙的基本动作共九个,即龙抬头、龙回首、龙翻身、龙抱柱、龙戏珠、龙抢宝、龙飞天、龙入海、龙摆尾。它的动作要领有五点:即圆、翻、缠、窜、转。舞到高潮时,只见龙上下翻舞,起伏多变,令人眼花缭乱

2

传统体育、游戏与竞技:板凳拳

因咸丰与湖南湘西、贵州东北部重庆南部接壤,是盐商的重要通道,奸商、悍匪危害乡里。尤其在咸丰县唐崖镇小水坪一代,地势偏僻、山形险恶、沟谷幽深,历史上曾是个山大人稀、匪盗猖獗之地。坚强、铁血的土家男子自然不会屈服,板凳便是他们还击的利器。

为了保全性命和财产,抗暴图存,他们日夜操练板凳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套路、一种拳术。

3

传统美术:咸丰何氏根雕

咸丰何氏根雕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武陵土家族根雕的杰出代表。

咸丰何氏根雕善于用艺术的眼光从根材的形态、色彩、纹理、疤瘤、材质、皮质、根桠等方面去审视,注重选材,善于利用根的自然形态,通过施以小雕加以丰富,从而使材和艺融于一体,以保持作品的原创性,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作品后期制作工艺特别注重环保,使作品更显古朴高雅,生动形象,易于永久收藏。

4

传统技艺:油茶汤制作技艺

油茶汤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很受当地人的喜爱,当地有话曰:家无油茶汤,顿顿都不香。

正宗的土家人里户户都备有一个黑锅专用来打油茶汤,而且从来都不洗锅,而是让锅的表面时时都有一层油汤浸着,认为只有这样打出来的汤才会越来越醇香。

油茶汤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

具有民族地方风味特色

无论是什么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最古老、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宝库。

咸丰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凝聚着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的记忆,是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我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咸丰县坚持传播、传承、振兴三大举措,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利用。

一、扩展民族文化传播面

以文化遗产日为载体,让民族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自2008年以来,咸丰连续主办了十二届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展演各类民族文化节目,土家族苗族文化深植于群众日常生活;以民族文化匠人为名片,让民族文化飞出深山大门,先后举办土家族吊脚楼模型大赛、唢呐大赛、山民歌大赛、花灯大赛等民族文化赛事,评选各类民族文化匠(艺)人,并以他们为名片,对外传播咸丰独有的民族文化。

二、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打造技艺传习所,近年来,咸丰建立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习所、尖山石刻传习所、板凳龙传习所、板凳拳传习所、地盘子传习所、竹编传习所、土苗绣活(咸丰绣花鞋垫)传习所等技艺传承基地14个,为民族文化技艺展示、交流、传承、培训为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民族文化进校园,在中小学开设关于民族教育的课程,有针对性地把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族山歌、民族体育、民族语言等引进课堂,深化素质教育,有效地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三、打造民族文化振兴“一城一戏”

以世界文化遗址——“唐崖土司城”为平台,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近年来,咸丰在土司城内设置民族文化展厅对何氏根雕、西兰卡普、吊脚楼营造技艺等进行集中展示,并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遗址——“唐崖土司城”相融合,打造旅游精品,为民族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一场民族文化大戏——《唐崖土司夫人》为依托,促进民族文化的振兴。

图片 | 翼动文化传媒

编辑 | 念念

审核 | 李桦

Hash:dcb49865efb30a5e14bba00a14795328ed2ebf02

声明:此文由 咸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