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品质民宿提升乡村“颜值”

三十六季客栈 客栈供图

春季到来,位于江苏镇江宝华山千华古村的三十六季客栈逐渐忙了起来。客栈管家杨潇说,从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的情况看,人们的出游热情很高,相信春季乡村旅游民宿会重新热闹起来,乡村旅游会更加红火。

民宿经营标准化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及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推动下,镇江乡村旅游民宿得以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乡村民宿多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因为无法办理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等相关证照,镇江的乡村旅游民宿一度游走于经营的“灰色地带”,合法性问题成为困扰民宿经营者的“老大难”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2019年,镇江出台了《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明确了乡村旅游民宿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必备条件和具体条件,让乡村旅游民宿经营有章可循。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民宿健康发展,2020年7月,镇江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镇江市乡村旅游民宿安全专项整治具体方案》,明确由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对依据《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与服务规范》评价的乡村旅游民宿,以及位于省级星级乡村旅游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范围内的乡村民宿,从主体安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安全整治基础等三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并要求各辖市区组建乡村旅游民宿安全生产机构,实行安全生产管理常态化,定期开展检查和整治工作,确保整改到位。

杨潇说,上述标准和方案,充分体现了乡村旅游民宿标准化经营的重要性。

住宿体验多样化

“不过,标准之上是自由。”杨潇说,标准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各地的民宿都是一个风格,不能因为标准而导致同质化。

比如,从游客走进三十六季客栈的那一刻起,保安师傅就开始了角色转换。游客有咨询方面的需求,那么,保安就是讲解员;游客需要喝水,保安又转为服务员。“这是客栈‘家为先 住为上’宗旨的体现,迎接游客时,要让游客感觉是到朋友家中做客,而不是换一个地方换一张床睡觉。”杨潇说。

位于句容卧佛山庄民宿也有类似的理念,该民宿由转业军人蒋林在荒山上改造而成。从2011年开始,蒋林从农家乐起步,一步步地将卧佛山庄经营成镇江一家极具乡村风情的乡村旅游金宿。作为地道的句容人,蒋林还为住客做起了兼职向导,设计了深度游线路,介绍家乡的福地文化、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卧佛山庄作为修养身心“临时的家”。

如今在句容市,游客可以到卧佛山庄摘板栗、挖红薯、喂养小黑猪,在京口区的吾舍民宿品尝美味的林间涮烤,到丹徒区山水间又见浮玉民宿的茶室中品茶、读书……在严格落实民宿标准化经营的过程中,镇江的民宿经营者积极挖掘特色,为游客带来了多样的住宿体验。

旅游富民常态化

民宿品质提升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越来越多,当地村民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2016年,唐文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在丹徒江心洲这座江中小岛上,打造了一家集陶艺、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民宿。她说,截至目前,她创建的唐唐陶艺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培养陶艺师8名。而在三十六季客栈内,也有近70%的员工为当地村民。

以前靠种植7亩橘田糊口的梁阿姨,如今在丹徒区五套村“天空1979”民宿中做厨师,同时向民宿售卖自己种植的农副产品,年收入超过3.5万元。梁阿姨说,“从没想到留在家门口也能过上小康生活。”

据统计,2020年,五套村接待游客数量达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20万元,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和五套村一样,如今,在家门口“卖风景”、依靠小民宿拉长产业链条,已经成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常态化手段。在句容市茅山陈庄,“共享厨房”正在旅游民宿中推行,民宿不仅指导游客烹饪地道的农家菜,还可以配备一名经过培训的农家厨师提供餐饮服务,游客还可以委托当地村民制作原汁原味的农家菜。据茅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共享厨房”着力发挥村、企特色,规划建设农产品销售平台、运营民宿和红色旅游项目等。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村民数百人就业,村集体经济预计每年可增加20万元。(王斐 邰子君)

Hash:1c846150713fd7eb70cd390ce6e9fe8fcfb2d168

声明:此文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