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城记 | 北京清代王府寻踪指南

北京城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王府, 这些王府仿照皇宫“前朝后寝”的形制,但是在规格上又有相对严格的规定,同时比普通民居四合院气派和美观,几乎每座王府都是一本历史书。TO君实地走访这些王府后,按照参观指数,为大家总结了这份“北京清代王府寻踪指南”,如果你对清朝历史感兴趣,或者热爱古建筑,这份指南都值得你收藏哦。

北京的清代王府概览

在进行王府寻踪前,我们首先来聊聊王府的故事。

明朝时,皇室子弟都被分封在各地作为藩王,比如陕西有秦王,山东有鲁王,所以京城内并没有明代的王府。到了清朝,实行了一套不同的制度:皇室子孙受到分封,并在京城修建府邸。其中,直系子孙为宗室,系黄色腰带,俗称“黄带子”;而旁氏子孙称为觉罗,因为系红带子,俗称“红带子”。

黄带子们获得爵位,是需要通过皇帝来封赏的,爵位总共有十四个名位,二十等级,从最高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到下面低一点的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清朝一代,被封王的有近百位,但是其中只有十二位铁帽子王。

说到铁帽子王,首先要说一个概念“世袭罔替”,即子孙的爵位会一代一代承袭下去,爵号等级永不降低。而一般情况则实行 “世袭递降”制,子孙每继承一次,爵位就随之降低一个等级,从亲王降到镇国公,从郡王降到辅国公,到此打住不再往下降了。

那这十二位铁帽子王凭什么能够“世袭罔替”呢?

其中有八位,是因为人家在清初,立下了显赫的战功,所以特别封赏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还有上周“暴走胡同”里介绍到的克勤郡王岳讬,一共有六个亲王和两个郡王。相应地,这八位的王府也就有了“铁帽子王府”之称。

到了清代中后期,因为各自贡献,又陆续增加了四位铁帽子王,分别是: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北京城的王府基本集中在现在的东城西城,尤其是什刹海周边,因为地理位置优越,王府格外集中。但清朝王府并非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朝局不断易主。到了清末,因为庚子事变和王府败落变卖房产,虽然现在北京城内可以看到的王府或遗存有二、三十处,但保存情况千差万别。

TO君本次探访王府之旅结束后,根据王府的保存情况和参观指数,选择其中有最值得探访的王府,供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按图索骥。

最“顶级”值得一看的王府

恭王府:和珅宅院变为恭亲王府

“一部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恭王府的这句宣传语一点都不夸张。这座府邸历经了和珅宅-和孝公主府-庆王府-恭王府-辅仁大学,到现在成为景区开放,的确见证了清朝历史的变迁。

最初这里是和珅的宅院。和珅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绝对不只是因为他会溜须拍马。和珅为乾隆主持了不少工程营建,负责皇帝南巡的经费募集,同时也是《四库全书》的正总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还赢取了乾隆皇帝非常宠爱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因为君臣高低有别,东边为贵,所以整个宅邸的东路建筑成为了和孝公主府,和珅自己居住在西路。

嘉庆皇帝登基后,和珅因为贪污等种种罪名被治罪,于是这处宅邸的西路就被赐给了庆王永璘。

再往后到了咸丰皇帝时,宅子被赐给了恭亲王奕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恭王府之名也就叫到了现在。

整个建筑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分为东、中、西三路建筑,银安殿是其中最主要的建筑,想要了解清朝的封爵制度、王府建筑规制,这里要花点时间来好好看看,同时不要忘记抬头看一下屋顶的绿色琉璃瓦,这是亲王身份的颜色体现哦。

西路的锡晋斋得名于这里曾经保存着晋代书法家陆机的《平复帖》,也是因为这处建筑使用了金丝楠木,僭越了御制,成为后来和珅的罪状之一。

穿过和珅的“藏宝”的后罩楼,就是花园部分,门口是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西洋式门楼。花园里的看点太多了,除去旅游团排队参观的“福”字,还有展现“曲水流觞”的亭子,登高赏月喝酒的邀月台,以及恭亲王奕䜣之孙溥儒的书斋,后来成为著名的书画家溥心畲,连宋美龄都想向他拜师学画。

除了庭院宅邸,恭王府还有不少展览,绝对是一处非常值得仔细逛逛的王府。对了,距离恭王府不远的郭沫若故居的院子,以前是恭王府马号所在地。

地址:前海西街17号

开放时间:08: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40元

醇亲王府:从“潜龙邸”到宋庆龄故居

严格意义上的醇亲王府的主体建筑,现在是后海边上的国家宗教事务局,而开放给游客参观的宋庆龄故居这一部分,是以前的王府花园。再仔细对照着看这一带的地图,还能找到醇亲王府北侧的关岳庙,现在是西藏驻京办,那儿以前是醇亲王祠。向东不远处的大藏龙华寺,则是醇亲王府的家庙。还有现在已经变为市第二聋哑学校的马厩。这一组王府建筑至今保存都比较完好。

漫步在醇亲王府的花园中,我们来聊一聊它的前世今生。

这座宅邸在清朝初年,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子。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耿耿,他将自己的儿子纳兰性德送去作皇帝伴读。在参观院子时可以欣赏到纳兰性德的诗词。同时,靠近围墙的一栋高大建筑,匾额上写着“南楼”二字,纳兰性德时常会邀请文人墨客一起相聚,在楼上登高望远,吟诗作赋,整个什刹海的美好风光可以尽收眼底,所以这栋南楼又叫做见远阁。

辗转到了光绪年间,这栋宅邸被赐给醇亲王奕譞作府邸。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

他本来的宅子位于太平湖一带,但是到了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穆宗载淳死后无子,由奕譞二子载湉来冲龄嗣位,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清朝有个规矩,皇帝出生的地方,叫做“潜龙邸”,是不宜再住人的,只能改作祠庙,但会因此获得“世袭罔替”的殊遇;因此,醇亲王奕澴只能从原来的府邸搬家,到了现在什刹海边的位置,作为新府,习惯上称为醇亲王北府,而把原来太平湖的宅邸叫做南府。不幸的是,奕譞对新赐府园进行了大力整修,足足用掉了修缮费十六万两白银,却在迁入新府不久就病故了。

老醇亲王奕譞死后,由他的儿子载沣(也就是光绪皇帝的五弟)袭醇亲王,成为新的醇亲王。

结果光绪皇帝驾崩后,膝下无子,慈禧太后于是又立载沣之子溥仪为嗣皇帝,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末代皇帝宣统帝。因为溥仪年纪太小,载沣成为摄政王,辅佐溥仪管理朝政。

由于此府是溥仪皇帝的出生地,又一次成为“潜龙邸”,按照规矩仍须迁出。结果,新的王府还没来得及建成,辛亥革命爆发了,溥仪宣告退位,一段令人唏嘘感慨的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醇亲王家族可以说是“两度潜龙,一朝摄政,三建府邸”。

962年的时候,为了方便宋庆龄居住,在醇亲王府花园里修建了一栋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宋庆龄从1963年居住于此,一直到1981年去世。

疫情原因暂未开放

地址:后海北沿46号

开放时间:9:00-17:30(旺季)9:00-16:00(淡季)

(周一闭馆)

门票:20元

雍和宫:雍正曾在此生活,乾隆在这里出生

当年《 步步惊心》大火的时候,不少“四爷粉”可是慕名前来雍和宫,寻找四爷的足迹。因为这儿除了是一处香火旺盛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还曾是雍正皇帝生活过的府邸,同时,也是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寺庙被叫做“宫”?这也和雍正皇帝有很大的关系。

康熙皇帝的四子胤禛(后来是大家熟悉的四爷)成年后,被封为贝勒,需要选址建府,就选在了现在雍和宫这块地方。后来胤禛被升为和硕雍亲王,府邸也随之扩建,并且更名为雍亲王府。直到45岁那年,胤禛摇身一变,成为雍正皇帝,出于对之前岁月的纪念,这处府邸改名为雍和宫,作为自己的行宫

到了乾隆皇帝时,这里才由“宫”改为“庙”,是因为乾隆觉得,这里是自己的父亲居住过的福地,也是他出生、成长、后来成为皇帝的地方,不能闲置荒废下去。所以,他将雍和宫改为一处皇家礼佛的藏传佛教寺院,名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来到雍和宫,除了遥思这段历史,不要错过雍和殿里的十八罗汉、永佑殿堆绣唐卡、法轮殿的紫檀木雕五百罗汉山释迦牟尼像,以及万佛阁的白檀香木雕弥勒佛像。如果你想拜拜姻缘,雍和宫据说也很灵验。

疫情原因暂未开放

地址:雍和宫大街

开放时间:9:00-16:30(旺季)9:00-16:00(淡季)

门票:25元

保存完好、可以参观的王府

醇亲王南府:光绪皇帝出生地

上面聊到了醇亲王的北府,接下来TO君继续聊聊醇亲王南府。

鲍家街43号因为汪峰的音乐跟着出名,这个地点就是今天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在鲍家街的大门非常古朴,走进后可以看到坐北朝南的两座五开间大殿,在绿树掩映中,王府气质十足。

这儿就是原来的醇亲王奕譞的府邸,他也是光绪的生父。因为后来光绪登基成为皇帝,所以位于太平湖的这处宅院变成了“潜龙邸”,不能继续居住,醇亲王才搬去什刹海边的新宅。

不过,这处宅邸最早的主人也不是醇亲王,而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五儿子——荣亲王永琪。看过《还珠格格》的观众对五阿哥永琪一定不陌生,虽然小燕子的故事是戏说,但是永琪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乾隆皇帝对他极为重视,26岁就被封为荣亲王的爵位。但不幸的是,年轻的永琪因为一种家族遗传病附骨疽,受封为荣亲王不久后去去世了。

当年王府的寝部作为潜龙邸,就是现在的鲍家街甲2号,今天的西城区少年宫所在地;而前部则改成了醇亲王祠,位于鲍家街43号,今天的中央音乐学院院内。

地址:鲍家街中央音乐学院院内

贝子府:经历过六个名字变迁的王府

走进积水潭医院的院内花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风景优美地让人不禁羡慕起在这里养病的人来。这里原来也是清朝显赫一时的王府,而且经历过的主人之多,在北京城也属于少见的,分别历经:诚亲王新府、固山贝子弘暻府、四公主府、庄静固伦公主府、土默特郡王府,以及最被人熟知的棍贝子府。

诚亲王是康熙皇帝的三子、雍正皇帝的三哥,原来的宅邸在西直门一带,但后来他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虽然后来得到平反复位,但是以前的宅邸已经被赐给别人,只能另外选址建造,就是现在积水潭医院的位置,这就是第一个名字的来历:诚亲王新府。后来住在这座诚亲王新府里的是醇亲王的这一支的后代弘暻,因为“世袭递降”的规矩,降格为固山贝子,所以有了第二个名字固山贝子弘暻府。

等传到了奕字辈的时候,已经降为“辅国公”,就不能住在这里了。所以新主人是嘉庆皇帝的四女儿庄静公主,成为四公主府。到了公主出嫁的时候,被封为固伦公主。因为地位显赫又受到嘉庆的宠爱,公主府特许将玉河的水引进府内,这才有了一潭碧水的花园美景

固伦公主嫁给的蒙古姑爷是土默特世袭贝子玛尼巴达喇,所以府邸也名为土默特郡王府。

再继续传三代,光绪皇帝时传到棍布扎布降袭到了贝子,所以后来人们一直叫这里棍贝子府。

今天我们还能欣赏到的景致只是原来棍贝子府的花园部分,逃过战火和教会改造,非常难得。记得造访时保持安静哦,不要影响医院的秩序。

地址:西城区积水潭医院内

睿亲王府:多尔衮在北京的宅邸

看过《孝庄秘史》等描述清朝初年的影视剧,你一定对多尔衮这个名字不陌生。

因为地位显赫,所以清朝定鼎北京后,睿亲王多尔衮选择的宅邸距离皇宫非常近,在明朝时被称为“南宫”,属于皇城中的一处独立建筑群。当时建造在皇城里的王府只有两处,这是其一,可以说王府有宫殿之实,又无皇宫之名,繁盛异常。

多尔衮死后不久,被顺治皇帝清算,定罪并且剥夺了其爵位,睿亲王府也覆灭。直到康熙年间,这里建造成为吗哈噶喇庙,赐名“普度寺”。

今天我们去探访普度寺,除了山门殿、大殿和一些配殿,你还能在松树下找到一座多尔衮的雕像,脸拉得很长,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生正在沉思。

地址: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普度前巷

或许你还想看↓

▶▶你一定要尝试的六种解压方式(内含体验福利)

▶▶北京最有文化范儿的六月散步地图(二)

▶▶六项小众运动保你肾上腺素飙升(内含福利)

Hash:dacaf3388d0423d5daa80da4e3ba53fc1bee9872

声明:此文由 TimeOut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