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造访天坛
2020年7月12日上午,差不多是1986年9月初第一次游天坛的34年后,再次来到天坛。34年的时间,已经将第一次的印象消磨殆尽,重游的感觉与初次一样充满了欣喜、热切和一探究竟的好奇。不同的是,34年前23岁的我,真的是朝气蓬勃,每天白天开会晚上游玩,睡眠、吃饭、休息时间不足7个小时,居然不知疲倦。现如今的我,已年近花甲,青丝中夹杂着银发,虽然倔强着不服气,体力已不复当年。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有五大主要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内坛。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斋宫原紧邻牺牲所,八国联军侵华时期遭遇破坏,现仅余其大殿柱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进入天坛东门右转,第一个建筑院落即是北宰牲亭。出北宰牲亭,延长廊西行270米处是北神厨。北神厨、北宰牲亭是天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为明清两朝皇家孟春祈谷专用,二者经南面的长廊相连,通往祈年殿。历史上,宰牲亭内屠宰烹制,神厨内存放,通过长廊送到祈年殿献祭。每年祭坛前,皇帝还要亲自到这里视察准备工作。遗憾的是,由于2020年新年伊始的新冠病毒疫情,包括这两个景点在内的多个景点都不能对游客开放,只能止步于大门前。
长廊,是天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又称供菜廊子,在祈谷坛之东,呈曲尺形,连缀祈谷坛东砖门、神厨院及宰牲亭。明清时期长廊是运送祭祀贡品的通道。长廊初建时设75间,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制为72间,长273米。旧时长廊有栅窗及槛墙,式如房舍,也称七十二连房。1937年,因天坛已非祭天之所,北平市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遂将七十二连房辟为游廊,拆除栅窗槛墙,添加坐凳以利游人休憩。改造后仅保留两间,以识其旧,并立记石,镶嵌于壁上。因天坛乃祭祀场所的特殊属性,天坛长廊虽规模、建制均显皇家的大气宏伟,却缺少了颐和园长廊的华丽、明媚和喜庆元素。走在疫情期间的天坛长廊中,更增添了肃穆、深沉,甚至有点压抑的感觉。
七星石,在长廊东端的广场上,实有八块巨石。传说明代建都北京时想寻找一祭天场所,一天夜里,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在此建天坛祀天。其实这些石头极为普通,明嘉靖九年(1530年),有一道士说这里太空旷,不利于皇位和皇寿,就设七石镇在这里。清朝又在东北方加一石头,表示不忘祖籍。
天坛公园内,最常见的是槐树和侧柏,而且都是古树,五人抱、七人抱的古树。
七月仲夏,正是槐花浅香恣意之季,那淡黄色的槐花,清冽的浅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我国独有的槐文化。槐树,也称国槐,在我国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它还是科第吉兆的象征: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
走过原称七十二连房的长廊,最先进入眼帘的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皇乾殿,它是祈谷坛的“天库”,祭祀大典时,祈年殿供奉的“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的神版,平时是放在这个皇乾殿里供奉的。只在祈谷大典前一日,皇帝亲临皇乾殿上香,行请神礼以后,才由太常寺官员将神版以龙亭恭请至祈年殿内各神位陈放。祈谷大典结束后,神版依然依礼请回这个皇乾殿。牌匾上的皇乾殿三个字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御笔亲书。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
祈年殿下有三层汉白玉石坛,石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有楼梯通行,其中南北两侧的楼梯中央雕有巨幅浮雕,称丹壁石雕,共八出陛。其中南、北两向的石陛中镶有巨幅石浮雕,自上而下分别为“双龙山海”、“双凤山海”、“瑞云山海”图案,寓意龙凤呈祥。各层望柱头、出水嘴的石雕纹饰也相一致。
祈年门,是天坛少量的明代永乐时建筑遗存之一,初称大祀门,后改为大享门。清乾隆十六年钦定为祈年门。祈年门为四面坡庑殿顶,崇基五开间,上覆黄色琉璃瓦,架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和玺彩绘。祈年门门基为白石须弥座云台,绕以汉白玉石栏,蟠(音潘,盘曲、弯曲)龙望柱,前后三出陛,中间出陛间有白石御路,为云纹石雕。云台四角出螭(音吃,无角之龙)首。是中国古代最高门制,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门,百官进出右(西)门,不可僭越。
天坛祈年殿的东南角和圜丘潭外墙的东南方各有一个绿色琉璃砖砌成的圆形砖炉称“燔柴炉”,是用来焚烧供品用的。炉北边放置了八个燎炉,是给清朝的前八位皇帝焚烧供品用的。藩柴炉和燎炉之间,有一口井,是用来存祭品血液用的。祭品是在宰牲亭内被宰杀和准备好给献祭用的牲畜,皇帝在举行“大祭”时要对这炉内的烧祭品“望燎”即行注目礼。前几年燔柴炉上曾放置一只献祭牛的复制品供游客参观,最近再去则祭牛已全无踪影了。燔柴炉,高9尺,直径7尺,圆形,用绿琉璃瓦砖砌筑,东,西,南三面各有台阶九级。祭天大典开始时,先将一只刳净牛犊置于柴炉上,掌燎官点燃燔柴炉,以通达天神,称“燔柴迎地神”。祀典告成,将从正位幄次撤下的牲牢,祝版,祝帛等祭品投放进燔柴炉内焚烧。燔柴炉西侧设望燎位,皇帝在此进行望燎礼称为“望燎”。
燎炉,有6足,通高1.22米,直径1.5米,铁质、筐形。圜丘坛共有燎炉12座,分布在三处。瘗坎旁,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排列着8个铁燎炉,内壝墙东、西棂星门外各有一对燎炉。撤馔后,从配位撤下的清代前8位皇帝的祭品分别在8个燎炉内焚烧。从4个从位撤下的祭品分别送到内壝墙东、西棂星门外的4个铁燎炉内焚烧。
丹陛桥,北出成贞门,便是丹陛桥,又称海墁大道。丹陛桥是连接天坛南北两大建筑群的通道,其北端高出南端2米,由低渐高将两组建筑群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天坛的总体显得更加完美。丹陛桥桥长108丈,路面中为“神道”,东为“御道”,西为“王道”。之所以称其为“桥”,有二说:一说大道南低北高,步步上升,意为与天庭相接,故称桥;二说因桥下建有进牲的通道,故称桥。
海墁大道的南端即为以皇穹宇和圜丘坛为主建筑的圜丘建筑群。
皇穹宇西北垣外有一棵侧柏,称为九龙柏,是天坛的五大古树之一,植于明嘉靖年间,高逾10米,树冠蜿蜒起伏,其树干间有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状似九龙缠绕,极为奇特,故称之为“九龙柏”。其树甚粗壮,树下部有凸起,浑圆如腹,故有人戏称其为“佛肚柏”。树上有枝横出,探出5米余,如长臂轻舒。20世纪70年代公园于垣墙间辟月洞门,游人出入,恰经横枝之下,凭添奇趣。遂有人谓其为迎客柏。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皇穹宇的围墙,即为著名中外的回音壁。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5.2米,周长204.728米,占地面积3335.6664平方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圜丘坛,是我国明朝嘉靖年间建立的一个三层露天圆台,别名祭天台,由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等组成。是天坛实现祭祀宗旨和意义的所在。坛面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板、栏柱雕成,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由于是祭天坛,圜丘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亿兆景从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
在天坛公园的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亨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将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亨、利、贞。“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亨”为万物生长繁茂亨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
皇帝每年祭天时,都从西边牌楼下轿,然后步入昭亭门,进昭亭门到圜丘坛。四周绕有两层名叫墙的蓝色琉璃瓦矮墙。第一层墙为方形叫外;第二层墙为圆形叫内,象徵“天圆地方”。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台。台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徵九重天的意思。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上帝的起居室。每当祭天时,在坛台中央的太极石上供奉着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蓝色缎幄帐,象徵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古代中国认为天属阳,地属阴,引申开来,奇数属阳,偶数属阴。圜丘之所以都用奇数去构筑,就是因为它们都是阳数。而在10以下,最大的阳数是9,引申下去,9就是最大、无限、至极的意思。中国过去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中国古诗词中也有“九霄”、“九天”、“九重天”……其中的“九”都是这个意思。圜丘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奇数,而且反复使用其中“九”的倍数,正是中国古代匠师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使“天”的观念能在祭祀建筑中更好地体现。
站在坛中心的天心石上高呼,回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四周围绕有九重石块,第一圈是九块扇形板,为一重;第二是十八块,为第一圈的倍数,尔后依次按九的倍数递加,至第九圈为八十一块,称九重。每层四面有台阶,各九级。一层栏板七十二块,二层一百零八块,三层一百八十块,共三百六十块,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棂星门,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天坛圜丘内外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八组24座,称“云门玉立”。
圜丘坛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每年冬至祭天、孟夏祈雩均在这里举行。都知道天坛是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了,却又有多少人了解祭天的程序和那些繁琐的礼仪和要求呢?咱们就说说这祭天的说道。
1.祭天时的神位及其他陈设的位置
清代举行祭天大典时,在圜丘坛上设有正位、配位、从位七组幄次(帐篷)。
(1)正位幄次:皇天上帝幄次,位于天心石稍北,南向。幄次为圆形。
(2)配位幄次:清代前八位已故皇帝的幄次,按昭穆之制分两组,排列在正位幄次前东西两侧。幄次为长方形。
东侧配位坐东朝西,自北向南分别为努尔哈赤、福临、胤禛、颙琰。
西侧配位坐西朝东,自北向南分别为皇太极、玄烨、弘历、曼宁。
(3)从位幄次:共四组均为长方形,位于圜丘坛中层东西两侧。
东侧从位幄次两组:坐东朝西,分别是大明幄次及北斗星、二十八星宿、周天星辰幄次。
西侧从位幄次两组:坐西朝东,分别是夜明幄次和云师、雨师、风师、雷师幄次。
(4)祭器
正位、配位、从位前均有供案,上列各种祭器,内陈各类供品。清初祭器沿用明制,具用瓷器,清雍正时改用铜制。乾隆时下诏“祭器宜法古”,分用途不同各改用竹、木、漆、陶、铜、玉等材料制成。
(5)皇帝拜位
皇帝拜位位于圜丘坛中层台面正南阶前。
(6)祝版案
祝版案位于圜丘坛最上层的天心石处,案上供祝版。
2.祭天过程
(1)视神礼
皇帝冬至日祭天前要在天坛斋宫内斋戒三天。清雍正年间,在紫禁城内建斋宫后,改为在紫禁城内斋戒两天,第三天(祭天前一日)前往天坛斋宫内斋戒。届日,皇帝在太和殿阅视祝版后,在大驾卤簿的护送下,出午门、正阳门、过天桥,从圜丘坛门进入天坛,至昭亨门外御路西侧降辇。皇帝由官员引路进昭亨门左门、内外墟墙南北棂星门左门、进入皇穹宇,在皇天上帝、各配位牌位前上香,行礼。东西配殿所供从位则由分献官代为上香行礼。而后皇帝到圜丘坛东侧的神厨和神库阅视祭品和祭器(视笾豆礼)。最后,到圈丘坛上阅视祀位与坛位上各种陈设,礼毕,去斋宫斋戒。
(2)祭天仪式
冬至日,太常寺卿率钦天监官员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钟楼鸣钟。皇帝到达圜丘坛具服台幄次内,更换祭天礼服(天青色),盥手完毕,稍息,等候神牌奉安(将供奉在皇穹宇中的神牌移送到圜丘坛相应的坛位上)。
日出前七刻(凌晨4点15分——4点30分),祭天大典开始,皇帝从具服台幄次出来,进外壝墙南棂星门左门,内壝墙南棂星门左门,登坛,到达中层南侧拜位。司赞人员报仪程。
祭天大典共分九项仪程,也称九举。与之相配的中和韶乐、乐舞也相应为九个乐章。
(a)燔柴迎帝神。
(b)奠玉帛。皇帝向皇天上帝神位进献苍璧和制帛。
(c)进俎。皇帝将热羹浇在神位前的牲牢上。
(d)初献礼。皇帝向正位、配位第一次献酒,同时,司祝官读祝文。
(e)亚献礼。皇帝向正位、配位第二次献酒。
(f)终献礼。皇帝向正位、配位第三次献酒。
(g)撤馔。
(h)送帝神。
(i)望燎。皇帝到燔柴炉西侧望燎位行望燎礼,恭视焚烧供品。礼成,在具服台更衣后回宫。
以上仪程中,奠玉帛、进俎、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等仪程中皇帝均需从“拜位”升坛行礼或升坛至各神位前行礼。
3.常雩礼
常雩礼就是祈雨礼。清制每旱年孟夏四月行常雩礼,为百谷祈膏雨于圜丘坛。常雩礼后,如果年景正常,祈雨的祭祀活动就结束了。如果常雩礼后不下雨,皇帝会遣官告祀天神、地祗、太岁。七天一次,“三复不雨,乃行大雩礼”,即举行非常隆重的祈雨仪式。
天大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认为这和地震、发大水、虫灾等灾异一样,是上天对皇帝治理不力,道德不彰,国困民怨的一种警示。为此必行大雩礼,虔诚祈祷,以求天的原谅。为表示郑重其事,皇帝会亲自步祷至圜丘坛,整个仪式不设配位,不设卤簿、不除道,设乐而不作。皇帝雨冠素服行礼致祭,祭祀时不饮福受胙,不奠玉帛。气氛沉重、虔诚。
常雩礼(或大雩礼)后,如天下了雨,要报祀“谢雨”。下雨太多,久雨不停,则又要“祈晴”。晴天后还要报祀,叫“谢晴”。
人们习惯上把牌楼称作“门”,因而这三座紧挨着的牌楼就被称作“三座门”。天坛也有这么一座三座门。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天坛的三座门就位于两坛隔墙的西边。个人觉得,三座门可视为天坛内坛与外坛的分割线,三座门里为内坛,三座门外为外坛。斋宫、神乐署、钟楼等都在三座门外。
斋宫。皇帝每到来天坛祈谷、祈天前,首先要到斋宫斋戒沐浴。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斋宫位于天坛西天门内南侧,坐西朝东。按照明清两代帝王的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不沾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人,多洗澡,名为“斋戒”,又称“致斋”。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担心有人暗算皇帝,不敢让皇帝一人在天坛斋宫独宿三昼夜,但祭天又是国家大典,不能擅自废除典制而不祭。于是想出了一个外斋和内斋相结合的办法,即在皇宫(故宫内)东路南端另建一座斋宫,即内宫。每逢祭天先在内宫独宿三昼两夜,即“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子时才来到天坛斋宫“致外斋”。因而实际上皇帝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5小时。帝王的寝宫,应该铺黄色琉璃瓦,但斋宫铺的却是蓝色琉璃瓦,而且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这是因为封建帝王都自命为“奉天承运的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儿子。既然要当虔诚祭天的孝子,当然不得在“父亲”面前称皇帝,也不得住黄瓦正殿。这就是斋宫坐西向东,不盖黄瓦的来由。
牺牲所大殿柱础,天坛外坛西南,神乐署之南原设有牺牲所(今无存),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为明清两朝豢养坛庙祭祀牺牲和供奉、祭祀牺牲之神的场所。牺牲所占地范围广阔,规模最盛时有各种房宇百余间,建有神牲堂,供奉牺牲之神,还有牧夫房、神牛房、鹿房、猪房、羊房、兔房、豆料房、草房、磨房及关帝庙、龙神庙等建筑。牺牲所负责饲养全部大祀、中祀所用牺牲,主要有牛、羊、猪、鹿、兔等,数量巨大。饲养的牺牲,每次祀前送至各坛庙祭所制作。皇帝举行大祀前还要到牺牲所省牲,祭祀牺牲之神,之后每天都有大臣到牺牲所检查,直到大祀举行。清末,八国联军侵占天坛,毁部分牺牲所屋宇。民国以后,牺牲所更是逐渐被林场、医院等占作他用,屡遭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其址遂成天坛医院,古建筑被渐次清除,今仅遗垣墙一段,滚墩石两座及柱础石十余块,经施工发现后,移至坛内斋宫南侧存放。
神乐署,坐落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乃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称神乐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目前天坛神乐署已不复当年辉煌,现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馆中陈列展示了神乐署历史、乐律、词曲、琴瑟、鼓和埙笙等乐器、中和韶乐、舞蹈服饰等,其中的展品均可以实际演奏,并且辟有盲文解说词。也还算是物当其用了吧。
天坛公园西门,从西门进入天坛公园,向南可先游览神乐署、斋宫,进入圜丘建筑群,自南向北直至祈年殿、长廊;向北可先游览钟楼、百花园、双环万寿亭,进入祈年殿建筑群,自北向南直至圜丘、南神厨、宰牲亭。
天坛比较基线西端点石墩,在天坛的内坛西门内右侧,有一座方柱体的大理石墩,刻有“天坛比较基线西端点”字样;往东600米,在丹陛桥旁,还有同样的一座大理石墩,刻有“天坛比较基线东端点”字样,它就是比较基线场。上世纪50年代初,首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测绘北京市地形图。测绘如此大范围的地形图,首先就要建立北京市的三角网,需要设立一个室外的比较基线场。为了选一个长度够600米、地基稳固、地势平坦便于丈量、常年没有障碍物、周围没有干扰,尤其是便于长期保存的比较基线场,最合乎上述条件的还是在天坛内的这个地点。这两个比较基线端点。为首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GPS技术出现后,野外测量再也不用丈量基线了,从此,天坛的比较基线场就成了一个见证测量历史的纪念物。自2003年起,天坛比较基线场就作为有纪念意义的测量标志被永久地保存在了天坛公园。成为天坛公园又一新景。
天坛公园的西北角有一组由“双环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百花亭(六角彩亭)”及游廊等63间组成的亭园景区。这些凉亭、画廊,原为乾隆六年弘历为其母祝寿而建在中南海的景物,均于1976-1977年自中南海原样或原物搬迁至此处的。它们风格各异,多彩多姿,参差相望,辉映成趣,成为天坛公园中一处美丽幽静独具特色的景区。
“扇面亭”,在万寿亭以南一土丘之上独立存在,名灰色顶,苏式彩画,玲珑小巧,前窄后宽,别具特色,是我国古代园林中特有的建筑。身居亭中向北,可俯看双环亭、方胜亭及游廊逶迤绚丽之态。
双环万寿亭,原先位于中南海内的南海西北岸,北临卍字廊,是乾隆六年(1741年)为其母孝圣宪皇太后庆祝五十大寿而建。双环万寿亭由两座重檐圆亭套合而成,上檐蓝琉璃瓦黄剪边,下檐黄琉璃瓦蓝剪边。亭下的台基平面呈现出别出心裁的桃形,含有祝寿之意,因此又名桃亭。原始两亭的衔接处具有整齐的断面,很是奇怪。当时亭上没有匾额,在二十世纪初年后的照片中,亭子南、北分别悬匾“蕙圃珠泉”、“风亭月榭”,均为光绪御书。进入民国后,亭子南面出现了一座汉白玉砌筑的石室,是袁世凯走向独裁的见证。1914年《修正大总统选举法》颁布,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任。大总统选举时,由现任总统推选三人,亲自书写于“嘉禾金简”,钤盖国玺,特设“金匮石室”藏之。这和清代将建储密诏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的做法简直如出一辙。1916年袁世凯亡故,朱门金钉的石室被打开,藏于金匮中的嘉禾金简被取出,之间上面亲笔写着: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现在嘉禾金简的原件保存在黎元洪的后人手中,还有一份草稿由袁氏后人保存。1920年后,石室保留在原址,空门长掩。金匮先是移至典瑞司,用于收藏印信,后保存在丰泽园保管委员会内。晚读轩主人有诗云:“卍字廊前白玉栏,金滕缄字读应难。官家天下宁相袭,也作光明正大看。”1977年双环万寿亭从中南海迁建于天坛,迁出时光绪题匾不知所踪。石室的结局没查到相关记载,很可能与卍字廊一样被拆除。
逶迤于双环亭、方胜亭前后左右之间的游廊。绮丽、典雅共存,优美、古风同在,尽显皇家园林气派。
方胜亭,与“双环亭”一样都位于现今天坛的“双环万寿亭”景区之内,原本与“双环亭”同在中南海当中,后来在1976年一同移到了天坛之内。方胜亭又称“套方亭”,是两个正方亭沿对角线方向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组合亭。方胜亭的构造,基本遵循正四方亭的构造模式,但也有其特殊之点,屋面木基层以上依次苫背、上瓦、调脊、宝顶构成,宝顶之上还进行了装饰。方胜亭和双环亭一样,都是两座形制相同的亭套连在一起,所代表的都是“吉祥圆满”的寓意。
百花亭,在万寿亭东南,与西北的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遥相对望,辉映溢目。百花亭原建于北京东城李鸿章家庙内,是慈禧皇太后御碑亭,1978年迁建于天坛公园百花园中央。亭子重檐六角,黄琉璃瓦顶,兰剪边,梁栋彩绘均为花草,故名百花亭,也叫六角彩亭,与百花园相得益彰。
百花园,建于建国后,1960年前后,占地3万平方米,位于公园西部,斋宫以北。百花园中奇石错落,道路勾连,花影缤纷,绿树森然,是天坛公园后增建的一处生态景观,为天坛祭祀、祈谷、祈雨等肃穆、规制的气氛平添了许多活力和缤纷色彩。疫情之下,七月中旬,来到天坛公园,牡丹、芍药、丁香、碧桃、棠棣、二月兰等时令花卉已然时不我待,无缘得见,不过还好,月季、蔷薇、玫瑰算是当季,很是饱览无余。
花开花谢花满天,随着玫瑰、月季和蔷薇的盛放,也随风、随雨片片飘落,真的是落红阵阵……套用一句古诗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Hash:e6b83d8629b0058a69a5c00f6d6d5bc603294737
声明:此文由 醉里挑灯上王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