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海原,不能忘却的“寰球大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
被世界上96个地震台同时记录到的“寰球大震”
——海原大地震暴发
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
震源深度17公里
地震引发山崩地裂
据不完全统计
共死亡27.34万人,伤及不计其数
《伦敦和中国电讯报》(1920年12月28日):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东京帝国大学地震仪记录下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地震仪的指针断了……”
海原大地震爆发,27万余人遇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个时刻注定被历史牢牢记住,也将被地震亲历者及其子孙后代牢牢记住。斗转星移,时光飞逝,今天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带着一份沉重,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海原,看那山、那村、那人,那写在大地上的坚韧……
不能忘却的“ 寰球大震”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时代变迁,物是人非。无情的时间正冲淡着一切,然而,那些载入史册的事件,不会因为时间的磨洗而泯灭;那些曾经造成巨大伤痛的灾难,也不会被子孙后代淡忘。
一百年间,世界发生了多少事?人世间成长了几代人?虽然许多往事都变成了过眼烟云,但是在过滤之后,仍有些事会让人刻骨铭心。
震后废墟。(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可抗力的“寰球大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爆发,历史会牢牢地记住这个时刻:这次震级达到8.5级、震中烈度达到12度的地震,是我国有史以来3次达到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之一。
地面开裂,房倒屋塌,群死群伤,几乎每一次破坏性地震,都给我们留下了惨烈的景象。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可能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因为这两次大地震都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财产的重大损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如果将这两次大地震与海原大地震比起来,无论是释放的能量,还是破坏的程度,都要小得多,因为海原大地震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释放的能量。那次地震发生后,当时大半个中国都有震感,全世界96个地震台都测到并做了记录。
在轰隆隆的巨响和大地的大幅度摇晃之后,以宁夏海原为中心的陕甘宁毗邻地区都经历了令人惊恐的剧变,疯狂的大地震,以摧枯拉朽之势填平沟壑、拥堵河道、摧毁建筑……偌大的海原县城,除一座钟楼和一孔极其矮小的土坯拱窑外,全部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
1920年大地震后的海原县城惨状。(资料图片,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1920年遇难者和动物的尸骨抛齐街头,右侧是震毁的庄园,左侧是大震后修起的院墙,又被余震破坏。1921年克劳斯摄(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地震后的灾民。(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震后幸存者清理倒塌的崖窑。(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能遗忘的人间伤痛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这个时刻也被地震亲历者及其子孙后代牢牢记住,因为在顷刻间降临的灾难,共造成27万余人(最新研究后的统计数字)遇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种伤痛,是很难抚平的。
海原县周边50多个县都有人在地震中丧生。地震虽然发生在地广人稀、经济贫困的大西北,但死亡人数却超过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唐山,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4%的县有14个,其中灾情严重的海原、靖远、隆德、会宁、静宁、通渭等地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当时只有11万多人的海原县就有73027人死亡,也就是说,全县59%的人死于地震。此外,周边有7个县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万人,有53个县死亡人数超过了30人。
爆发在冬季的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不幸,而震后的一场大雪,对灾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天寒、地冻、无衣、无食,有的人没被震死却被冻死、饿死。
因为天寒地冻、死人过多,人们只能将几个亲人葬在一个墓穴,有的墓穴竟埋了7具遗体,海原县城边上就有占地近200亩的“万人坟”。
这样的灾难、这样的伤痛,不仅留在了亲历者的记忆中,而且口耳相传,在子孙后代的心中铭记,每年都有人从四面八方赶到“万人坟”或其它地震遇难者埋葬地寄托哀思。久而久之,在海原县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生活习俗和日益丰富的地震文化。
1921年,翁文灏(左)在静宁考察海原大地震临时住的帐篷。(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1982~1985年,参加考察研究海原地震断裂带的中外地震专家在海原留影(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可多得的科考对象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这个时刻还被地震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牢牢记住了,因为这次地震在我国地震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我国地震科学研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虽然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生产力低下,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未能组织有力的救援,但灾情重大、全球关注,当时的内务、教育、农商三部委还是派出翁文灏一行6人前往实地调查灾情,调查组为此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学考察报告,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震区烈度等线图。1922年,中国地质学者第一次赶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万国地质大会上介绍了海原大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构造带,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密切关注。1930年春天,第一座中国人自建的地震台——鹫峰地震台建成,当年就把每月记录到的震相到达时间编成月报,与世界各地的地震台进行交流。到后来交流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终止,共记录了我国境内的2472次地震。海原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工作,创造了我国地震史上的多项第一,其中许多都具有开创性也是创纪录的。在我国,没有任何一次地震像海原大地震这样,承载着如此之多、如此重要的信息,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虽然时局动荡、政权更迭,对海原大地震的科考一度中断了30多年,但新中国成立后相关科考便陆续展开。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6位科研人员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摸清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此后,围绕海原大地震的科考一直未断,近年来更有加大、加强、加密的趋势。国外一些科学家也对海原大地震产生浓厚的兴趣,纷至沓来。
科研人员为什么会对这么久远的地震如此关注,不约而同地将海原大地震遗迹视为科考对象?因为海原大地震留下的遗迹和其它实物资料实在是太丰富了,是许多地震都不具备的。虽然地震已过去,但在海原县附近仍然可以看到地震留下的各种遗迹。到这里,可以看到规模巨大的地震形变带,可以看到壮观的地震大滑坡,可以看到因为滑坡形成的诸多堰塞湖,还可以看到因大地错位而撕裂的古柳和因地震而废弃的古堡……这些地震遗迹,不仅诉说着当年的历史灾难、给现代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而且成为地震科考的宝贵资源,激励相关科研人员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海原大地震,拉开了我国地震观测工作的序幕,推动了我国地震科学的研究,丰富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内容,扩大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也为人类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海原大地震中浴火重生的宁夏,如今已实现地震监测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形成布局合理、手段多样、科学高效的综合地震观测系统,对宁夏境内1.5级以上地震,不仅可准确定位,而且能在2分钟内完成自动速报地震三要素,在8分钟内完成人工正式速报。
海子震湖。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摄
震柳。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 摄
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
当然,同样没有忘记海原大地震的,还有各级党委政府和防震减灾部门。为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自治区党委、政府举办了自治区相关部门、市、县主要负责人专题学习班。鉴于海原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宁夏地震多发的实际情况,宁夏制定了防震减灾规划,不断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全面提升震灾风险防范能力,进而高效有序处置地震灾害。
海原大地震,留下了不可复制的资源。197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正式成立,为挖掘、利用、阐释海原大地震历史遗产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自1980年至2019年,先后与国家有关研究机构联合编撰、出版了《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海原活动断裂带》《宁夏构造地貌》《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图集》《宁夏地震活动研究》等重要著作。几十年来,对海原大地震的科研一直没有间断,有些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国家奖励。
为纪念这次历史罕见的浩劫,自治区有关部门和海原县于2010年海原地震90周年之际建成了“海原地震博物馆”并举行了开馆仪式和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之际,自治区举行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军地联合应急救援演练,自治区地震局、科技厅、宁夏大学等联合举办了“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纪念国际论坛”,海原县建设完成了海原地震地质公园。
海原大地震,也吸引了新闻界、文艺界及许多有识之士的目光。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不断推出有影响的报道。十几年前,宁夏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在山走动的地方》,采访了一些地震幸存者,抢救了一批珍贵资料。2007年,《光明日报》则推出长篇通讯《海原大地震留下的大奇观、大财富》,2018年,有自治区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呼吁:“保护海原地震遗迹,开发利用地震文化”。2016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专程前来考察地震遗迹,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引起广泛关注的散文《百年震柳》。
围绕海原大地震的文艺创作也方兴未艾,今年文艺界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大动作”:先是宁夏作家石舒清在《十月》杂志发表了长篇小说《地动》,随后,当地女作家白鸽出版了散文诗集《震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拍摄完成了《环球大震——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历程》专题片,又联合地震出版社出版专著《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将百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纳入其中,清晰地记录了宁夏以及我国地震科学前行的脚步。海原大地震不仅承载了巨大的灾难、留下难忘的回忆,而且承载了太多的科学信息、文化信息,形成了独有的民俗文化,所有这些都值得格外珍惜,是我们不应该、也绝不能忽视和忘记的。
当年海原大地震造成的山体开裂、滑坡。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 摄
1920年海原大地震造成的唐家坡田埂错动遗迹。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摄
今日海原。(海原县委宣传部 提供)
庄电一
海原震国之殇
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祭日。百年后的今天,作为海原大地震灾民的后人,对此灾难不仅心存敬畏,而且肩负责任。2016年4月28日,我独自深入地震带,对百年的灾害记忆做田野调查。从春暖花开到秋收归仓,4年时间里,在宁夏、甘肃两省区与海原大地震关联的十多个县域抢救性搜集整理出大量文字。这次灾难的整体记忆、群体叙述,从百年前的视觉时间,转换成百年后的心觉时间,当集中出现在《国殇——海原寰球地震记》里,约15万字的口述实录文字,经《中卫日报》连载呈现给读者,这也是文学对海原地震灾害的真实体现。
《国殇——海原寰球地震记》脱稿后,现实题材作家、始终关注西海固百姓命运的季栋梁先生鼓励我说,“你是真的西海固人,应该写出三部曲。”在他的点拨下,于是就有了《西海固传·三部曲》的构想。第一部便是《国殇——海原寰球地震记》,第二部《西海固革命记》,这两部均已脱稿,第三部正在行动中。
行走海原,追忆10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
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拍摄制作
100年过去,行走在如今的海原,即便不是地质专家,也能分辨出一些100年前大地震留下的痕迹。12月14日,记者站在海原县李俊乡海子震湖旁的山坡上时,凛冽的寒风从西北方吹来,透过衣服,侵入身体。100年前的冬天,海原老百姓就是在这样的寒风中,面对那场灾难。
海原海子震湖,是1920年海原大地震发生时,造成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的。那个寒冷的冬天,地震重塑了这一带土地的面容,也给二十几万鲜活的生命画上句号。
海原县城西门外,有个“万人坟”。现任海原县地震局局长的刘刚今年54岁,他还记得8岁初见这里时的情景。“当时我和父亲赶集经过,看到部分已经塌陷的地方,裸露出白骨,我还好奇地问父亲。”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过地震情况的父亲告诉刘刚,“万人坟”里,埋葬着海原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遗体。刘刚家震殁的4人,也葬于此。
在地震中,有一棵被地震从中间撕开的柳树却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棵柳树被称为“震柳”。
震柳在距离海原县城20公里外的一处山沟旁,震柳静静地长在山沟里,满树系着火红的带子,在雪后的冬天格外显眼。震柳的身子,被100年前大地震的左旋错动力撕成了两半,让人惊叹的是,这棵柳树并没有死,灾难过后,它慢慢地挺了过来,继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在今天的海原大地,10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模糊又清晰。模糊是因为,很难将眼前美丽的海原和当年的废墟联系起来;清晰则是因为,震柳、海原震湖、大山大地的伤痕依旧清晰。海原人把对大地震的追忆,写进文字中、剪在纸里、绣到布上……他们顽强的精神代代相传,在这片曾经“山走动的地方”,永不止步,繁衍生息。(记者 宋斐)
来源:银川日报、宁夏新闻网
Hash:11d8e0dab85e900e898222c31b0633890c430620
声明:此文由 青铜峡微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