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探幽火龙潭,寻秘法云寺

内乡县马山镇三岔河村有一座山叫圣垛山,她海拔高度是1574米,是伏牛山脉中名山之一,古称“一方圣概”,为内乡县第一高峰。明代诗人李衮攀登圣垛山后写诗道:“圣垛山名自昔闻,耸然不与众峰群。深藏翠壑千层雪,高挂晴天一片云。原始到今如削玉,巨灵何处可惮斤。我来登眺浑忘倦,遮莫西林下夕曛。

因为古代人把此山看作圣山,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人士就来到这里寻觅道场。在圣垛山山麓有一处山清水秀、云遮雾障、清净无比的小盆地被僧人相中,不知道他们经过多少年的艰苦、辛勤努力,在这世外桃源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美其名曰“圣垛法云寺”,后人简称法云寺。

龙潭位于圣垛山南麓,是一处人迹罕至的溪谷,整个峡谷道路平坦,沿途小溪五道瀑布。非常适合亲子活动。是小孩子的户外天堂,平缓的道路,一路水量十分充沛,周末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戏水、包饺子野炊、捉螃蟹,山中野柿子、野猕猴桃、野葡萄可以随意采摘。

根据法云寺塔底层外壁镶嵌一宽50厘米、高70厘米的“重修法云禅寺石记”载,该塔是重修于明“景泰七年(1456)".塔旁又有一碑刻记载清代重修法云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由此可见,法云寺建于明代以前,而在明、清时期佛事、香火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开始衰败.据居住在塔旁的山民讲。1928年寺院内还有和尚,民国后期,寺院全毁.仅存塔群.由于年久失修,五十年代中期塔群倒塌毁坏.现仅有一塔,从建筑特点上看,该塔为明代所建,现基本保存完好。

在内乡县大山深处,有一条人迹罕至的神秘山谷。那里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流水潺潺……这个地方有人称其为“火龙潭”,也有人称其为“五连潭”。

火龙潭(五连潭)水量充沛,植被茂密,溪谷里面有纯净的沙滩,经常有松鼠出没,峡谷原始,风景很美!该线全程驴道,休闲但又极具户外特色,A线是走山路下到溪谷尽头后,沿溪谷下行出山(路程较短);B线是一直沿沟而上,从第一道潭开始,,历经五道大潭,到达瀑布,横切至瀑布顶端,继续前行,绕至一条羊肠小道下山,实现小环线轻松穿越。全程从下车开始计算,徒步8公里,其中山路5公里。走A线或者B线车上商议(出发点一样),没有野外徒步经验者请慎重考虑。

该塔七层八角呈锥状,全部是青砖砌筑而成,造型简洁,比例适度,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砖塔。高23米,塔底座直径5.8米。塔身由下而上每层依次降低,塔身向内收,层次分明。第一层最高.塔身最粗;第七层最低,塔身最细。第一层为空心,有一面南向券门,内为口形,上为窟窿顶。第二层及以上各层均为实心,不能攀登.从外表结构上看,仅第一层与第二层密檐衔接处为木质斗拱。

塔前有一高1米,宽0.8米的团雕坐姿妇孺石像,形态慈祥逼真,刻画古朴有力,线条流畅.像的背面刻字为“嘉靖十八年(1539)已亥岁次口月,圣垛法云寺僧达禅。”.传说该像是为纪念塔主人的母亲而雕刻的。根据塔碑所载,法云寺塔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历尽苍桑,依然挺立.而今保存完好.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忿和创造能力,显示了具有显著的时代建筑风格和卓越的民族特色。

【活动地点】: 内乡法云寺

【F B 指数】 : ☆☆☆☆☆

【强度指数】:★★★☆☆

【难度指数】:★★★☆☆

【风景指数】:★★☆☆☆

【活动时间】:2018年12月1日(周六)

【活动费用】:A费55元/人,大人小孩同价(含来回路费、当地向导费、中餐野炊,也可自带零食)

【出发时间】: 12月1日8点西峡户外网准时出发

【报名截止】出发前一天中午12点

【联 系 人 】 电话:15139069878-15893579151-66092998

【出行方式】 大巴

【约 伴 人】 梁省长

【集合地址西峡户外网(建设路与西环路交叉口西18米路北

【温馨提示】

本次活动为AA纯玩无利润活动

【注意事项】

11.我们无力承担活动中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请大家配合购买保险。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此声明,并有义务向其代报名者阐述此次活动的性质和免责声明。

Hash:6f47e4528393fbe7226dfc8cb406f3b946d4806e

声明:此文由 西峡户外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