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新论》 之汝窑概说

编者按 《汝窑新论》自2018年出版后,在学术界和收藏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编著者与时俱进,以物证史,以最新的考古资料为根据,整理归纳,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汇集此书,首次系统性的提出,汝瓷的民窑创烧历史早于汝官窑,而民窑中以鲁山段店窑、临汝窑、汝州文庙窑、汝州张公巷窑及汝州东沟窑等五个不同类型的窑口为代表,概括了民用汝瓷窑口的历史全貌,并与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相互影响,工艺技术相互借鉴与传承,共同构筑了汝瓷文化的完整体系。 本书以新思维、新观点、新论据,扩大了对汝窑认知的视野,对界定汝官窑的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对过去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认识,误判和曲解得到了纠正。是每一位古陶瓷爱好者,尤其是汝窑瓷器收藏者必读的鉴定参考书。 现编著者将此文重新整理再次发表,以飨读者。 本书作者 赵青云:著名古陶瓷考古研究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原副秘书长,中国五大名窑之钧窑、汝窑窑址考古发掘者。

赵青云:著名古陶瓷考古研究专家

《汝窑新论》

汝窑概说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素有“瓷国”之称。中国瓷器的诞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岁月。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文化陶器的出现,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谱写了第一篇章;郑州商代原始瓷的创烧,又为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塑造了历史丰碑;东汉青瓷的烧制成功,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大突破,它为魏晋、南北朝陶瓷的烧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继而隋唐、五代陶瓷业的振兴,更为两宋瓷业的繁荣昌盛开创了先河,特别是“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的兴起。北方耀州窑、定窑、磁州窑、钧窑,南方的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八大窑系的形成,无论其产品种类、造型艺术、装饰技法及其工艺技术水平,均达到了历史的巅峰,铸就了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灿烂辉煌。

瓷器的出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审美追求的意境表达,而将其中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的当属宋代瓷器。宋代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宋代陶瓷艺术发展无疑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第一个巅峰时代。宋人不尚奢华,不好奇巧,钟爱自然,细嚼品味生活,对精致生活的执意追求,便成就了宋瓷惊世之美!宋瓷之美,美在收敛、温厚、含蓄,强调内心的感受,那种朴素无华而蕴含独特的风韵,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宋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渗透到各种日常的碗、盘、杯、盏之中,他们将艺术的审美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艺术重新定义生活,这种韵味十足的生活美学,时至今日也为人所倾慕。

宋代瓷器创造了华夏两千年文明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从思想内核,工艺技巧到艺术形式无不臻于化境,不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傲与空茫,可谓高山仰止,卓越千古。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

宋代瓷窑众多,据考古调查表明——现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市,其中北宋窑址就有130个县市,约占总数的75%,这一时期各地名窑蜂起、名瓷迭出,各具特色。

汝窑窑址

宋瓷以端庄典雅;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的宋代瓷器最能凸显沉静素雅的艺术风格。其中“五大名窑”正式开创了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中国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大多为陶器,是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的出现是真正意义上瓷器时代的到来。特别对于汝窑,大家尤为关注,不仅因为汝窑造型秀丽,工艺精湛,更因其内掺玛瑙,釉层蕴润,从而获得“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称。汝窑作为一颗璀璨明珠,耀眼夺目,致使许多学者、收藏家对其做了专题研究,著书立说,为我们了解汝窑历史,解读汝瓷文化,鉴赏与品味汝瓷特征等,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资料的匮乏,原来的有些结论,显然欠妥,按照近年来汝窑考古的新发现,应于重新审视,否则将会导致对汝窑的曲解和误判。现就汝窑的相关问题解读如下,与大家共同商榷。

汝窑窑址瓷片

汝窑是宋代汝州烧造青瓷窑口的统称。“窑”以地名,汝窑之名当然来自“汝州”,汝州的设立起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但名称废立频繁,管辖的地域也不断更变。隋唐亦是,名称用过伊州襄城郡;唐肃宗时(758年),又改临汝郡为汝州。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后改为临汝)、襄城、叶县、鲁山、龙兴五县。宣和二年(1120年),因龙兴县境内有白酒酿造、冶铁工场、汝瓷烧制等,物宝源丰,故敕名“宝丰县”。

鲁山段店窑

北宋时期,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伊阳(现今汝阳县)、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并有南北两大瓷区;一是以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场达到了 3 0 0 多 处 ... ... 但 在 现 在 的 收藏界一提到汝窑,人们马上会想起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中所记载的,“本朝以定州白磁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这里所记载的汝窑,特指五大名窑之首的宝丰清凉寺汝官窑。但从研究汝窑发展史的角度讲,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并不是横空出世,在它之前必定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经过对窑址考古调查发现,在宝丰清凉寺窑被垄断为官窑之前,汝州境内的临汝、宜阳、郏县、鲁山,豫西的新安,豫西南内乡以及豫北地区的汲县(现为河南省卫辉市)和安阳就已发现同类汝窑青瓷窑口。各个窑口之间烧制的汝窑青瓷,在釉色、造型、装饰方法、纹饰题材等方面大致相同、差别细微,它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汝州形成了一个烧造汝瓷的窑群,所以我们认为汝窑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分为官窑和民窑两个部分。汝官窑在何处曾是历史之谜,而且过去由于认知不足,把民窑统称为临汝窑,并将其列入耀州窑系。但对汝窑与耀州窑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见解:一曰“耀窑仿汝不及汝”;一曰“汝窑仿耀而略逊”。随着近年来考古的新发现,上述问题得以澄清。

临汝窑

汝窑为北宋皇宫烧制御用品的汝官窑口,已在1987年经考古钻探与发掘,在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从此揭开了尘封千年汝官窑神秘的面纱,真相也大白于天下。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国外各大博物馆馆藏汝窑珍品,与清凉寺窑址现场堆积的残片中,均可得到联系证实。然民窑部分,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临汝窑”概括不了全貌,按照各地窑口的产品种类,装饰技法与工艺特征,民窑部分可分出鲁山段店窑、临汝窑、汝州文庙窑、张公巷窑及东沟窑五种类型。

汝州文庙窑

汝窑张公巷窑

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的种类繁多,造型多样,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有的釉色多样,富于装饰,坚固耐用,备受大众青睐;有的力求与汝官瓷相媲美,精益求精,以赢得信誉;有的钧、汝两窑工艺技术交叉使用,一件作品既保持汝窑器施满釉,釉层细润之风格,同时又采用钧瓷足底刷酱色护胎釉,垫饼烧制之工艺,具有钧汝不分之特征,我们称之谓“汝钧”。

汝州东沟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汝窑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有被垄断为官窑之前的鲁山段店窑,临汝窑的生产,又有被垄断为官窑的宝丰清凉寺汝窑的烧制,更有因战乱致清凉寺汝窑停烧后的汝州文庙窑,张公巷窑以及东沟窑的延续。这些窑口所烧造的青瓷其釉色以豆青、豆绿、天青、粉青、天蓝为主要基调,烧造技术和工艺相互借鉴与影响,共同充实和丰富了汝窑的艺术内涵。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Hash:846d4dd54c4049d7de53456a551e02cf2ec59ac6

声明:此文由 孙毅有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