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道匪夷所思菜名相不雅却美味至极

广西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共计二十五个民族。作为地道的少数民族特色菜肴,外地人看来品相有些不佳,味道也非常特别。但这些地确是风味独特,令人拍案叫绝的美味佳肴。

1、恭城瑶家“马屎粑”

马屎粑的原材料主要有糯米、芝麻花生黄糖,制作过程分为蒸、舂、搓三大步骤。

◆蒸。先将糯米用水浸泡、滤干,再将糯米倒入大木桶,放上土灶蒸。蒸好后倒入簸箕让其散热后再团成饭团。

◆舂。把蒸好的糯米饭团倒入石臼中,开始“舂粑粑”。

◆搓。把打好的粑粑放入裹粉的竹编盛器中,便要马上把粑粑分割小块,一搓、两搓,裹上配料,然后送给客人趁热马上入口吃,这时糯香、芝麻香、花生香让满嘴香气四溢。

2、三江侗族牛瘪

牛瘪又被称为“百草汤”。 三江侗族三月三美食节,牛瘪不是唯一的特色菜品,只因牛瘪是侗族非常独特的一种食品,深受侗族同胞的喜爱,作为地道的特色菜,三江侗族视为待客上品。

牛瘪实际上是一种液体,当地人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花椒、生姜、陈皮、香草等,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杂质等用丝瓜咯多次过滤,去渣干净后的粘稠液体就是牛瘪了。

3、全州醋血鸭

全州血鸭桂林全州县的一个地方特色美食 ,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让人难忘。

俗话说湘南永州之血鸭,桂北全州之醋血鸭。醋血鸭这道菜看着惊人,吃起来却没什么血腥气,倒是醋香扑鼻,而且鸭肉绵软入味,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4、桂林螺蛳鸡

采用漓江中的石螺加上农家纯正的土鸡(山边放养的最好) 加入酸笋辣椒,再辅以各种特色佐料。做成汤锅或干锅。螺蛳的鲜味与土鸡的香味完美结合,如果是汤锅喝口汤绝对会让你有不想停下的冲动。

5、阳朔田螺酿

阳朔田螺酿,并非寻常田螺的味道。厨师先将螺肉掏出来,混合猪肉、香菜及其它调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壳里混合汤汁一起烧制,鲜香嫩。

6、柳江水油堆

水油堆,壮家特色小吃之一。在一些古老的街道或者学校附近,经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仅凭着一个锅头,一堆炭火,一瓶油,一盆面粉,一碗芝麻,转瞬之间,白面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白进黄出,一股浓浓的香味在街道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7、北海鸡屎藤面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面,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鸡屎藤面是选用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的鸡屎藤叶子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

鸡屎藤是一种类似于爬山虎的藤类植物,把叶子揉碎了会闻到淡淡鸡粪的味道,故而得名。鸡屎藤其实是一种中药名,是草质藤本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美容养颜,解毒活血等功效。

8、西林苗家“羊瘪汤

百色西林县羊瘪汤是苗家特色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肠、肚、血,就是把羊内脏、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胆汁的一种杂味汤。

将羊宰杀后剖腹,然后取出肠、肚冲洗干净,但不能将羊肠里的脂肪全部除去。将肥肠编制成辫子状(俗称“羊辫肠”),如果肠子里的脂肪越多,“羊辫肠”就越鲜美。

羊瘪汤是居住在大石山地区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内脏制作的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是苗家医治胃病的常用良药,也是接待宾客的上乘菜。民间对羊瘪汤药用的理解就是:避寒消暑,润肺滋肝,养心益肾,消除疲劳,延年益寿。

9、龙州屈头蛋

屈头蛋,其实就是鸡、鸭蛋在胚胎刚刚开始孵化成型的时候,中止孵化的蛋,煮熟后加入薄荷,香菜,酸木瓜等佐料。

据说屈头蛋是从越南那边传过来的美食,还有治疗偏头痛的功效。有的屈头蛋里面还有软骨,这道恐怖美食除了广西龙州、凭祥宁明也比较常见。

10、环江狗屁粑

狗屁粑又叫香藤粑,二月粑。环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每到端午节,乡亲们除了做粽子,还要做一种让人垂咽欲滴的食物,叫做“狗屁粑”。狗屁粑不是用狗屁做的而是用一种藤做的,那时环江人都会去野外采集一种藤的叶子,这种藤就叫做狗屁藤,狗屁粑也是因此而得名。狗屁粑香味扑鼻、口感细腻、香中带甜,令人垂涎三尺。

Hash:d03153580be7f0d9ddea07a964c39abefc4ba71f

声明:此文由 悦养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