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挖掘党史资源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红色旅游临沭县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沭县不断探索将丰富的红色资料转化为资源优势的途径,着力打造集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将“红色旅游”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把无形的红色精神与有形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聚焦资源开发,建强红色“基因库”。临沭县不断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着力把红色基因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开发建设了滨海红色旅游文化纪念园,形成了以新华山东分社旧址和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等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基地,具有临沭特色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初现。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和朱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创建为国家2A级景区,夹谷关风景旅游区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全县各类红色资源已成为鲁南苏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聚焦项目提升,打造红色“新朱村”。临沭县依托朱村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朱村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投资5亿多元实施了红色朱村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打造了旅游接待中心、沂蒙支前纪念馆、导沭整沂纪念馆、沂蒙民俗纪念馆、朱村历史档案馆、进士府等“一心五馆四街五巷” 工程。一期工程已正式开放。围绕加快朱村发展,朱村沭河大桥、沭河东滨河大道沿河路等周边道路工程陆续建成,进一步打通了朱村融入临沭、对接临沂交通大动脉,使朱村红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聚焦铸魂育人,唱响红色“主旋律”。将红色景区建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满足党性教育等干部培训需要。提炼出《追忆当年钢八连》《一碗饺子敬先烈》等一大批红色故事和《敬礼!老四团》《红色记忆——刘少奇在临沭的故事》等红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在各红色景区宣传讲解、展览展播,使游客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吸引更多的普通游客走进党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沂蒙精神的教育熏陶。推出“滨海烽火”“沂蒙初心”“难忘岁月”三条精品红色文化旅游路线,打造红色研学游、重走抗战路体验游、追忆知青激情岁月游旅游路线。承接国家部委、省内外各类班次近万个,年接纳游客30余万人次,成为了广大党员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聚焦融合共振,焕发红色“新活力”。临沭县不断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基础,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旅游为增长点,汇集文艺演出、影视、出版、特色小商品市场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红色文化产业链。(石洪欣 陈秀焘)

Hash:39d3dfa4c7d2bad1d965629be7f4fdba0a5c6cc3

声明:此文由 金台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