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2017•夏•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内蒙行(4)——流连“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是鄂温克族最远及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其鄂温克语的大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拥有饲养驯鹿传统的民族,他们“养鹿如养牛”,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猎民则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他们世代以驯鹿为伴,这里素有“驯鹿之乡”的称号。

内蒙行第四天,我们首先前往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先后参观鄂温克博物馆和鄂温克原始驯鹿部落,并被允许手持苔藓在密林中与鄂温克部落饲养的驯鹿们亲密接触。随后,我们参观油菜花海

摄影:万扬扬)

中午时分进入额尔古纳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农场——上库力农场,由农场管理方为大家展示和讲解各种现代化农具的使用原理和技术参数。下午,师生一行前往参观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并由特聘专家,带领大家专业参观和深度讲解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额尔古纳河蒙古人的母亲河,额尔古纳湿地位于大兴安岭西北侧,额尔古纳河的东岸,总面积为12.6万公顷,属于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的滩涂地,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

同学日志摘编

驯鹿文化:正在消逝的风景

周思齐

今天我们参观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有很多关于鄂温克族驯鹿历史的介绍,包括他们的驯鹿文化、信仰文化、桦皮文化、兽皮文化和狩猎文化。

世界上有三十多个民族从事驯鹿的饲养,而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的驯鹿民族。鄂温克人管驯鹿叫“奥伦”,是他们的祖先400多年前从列拿河迁移时带过来的。五月份是驯鹿的产崽期,也是鄂温克人的丰收期。鄂温克人很爱惜驯鹿,猎民一般不吃驯鹿肉。鄂温克人在驯鹿背上建立了独特的文化,是驯鹿让他们一直待在森林里。只是现在因为政府的要求,住在森林里的鄂温克人必须搬迁出来,就连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代酋长玛丽亚索,也不得不因为身体的原因撤出森林。驯鹿虽然被列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但因为其药用价值太大而被过度狩猎。虽然有采取措施,但还是阻止不了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正在逐渐走向消亡的事实。

不仅仅是驯鹿的文化正在消亡,他们的信仰也正在消逝。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翻译过来就是巫师。他们认为萨满可以连接人和神明,是上天派来的使者。而就在近几年,鄂温克人的最后一个巫师,关扣尼,去世了。虽然现在我们的科技告诉我们巫师是不存在的,但对于信奉它的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而现在,鄂温克族的信仰,垮了。很难想象他们之后的人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他们以后是否也会变得和其他人一样,心中没有了对自然的敬畏,只剩下一颗冷冰冰的心?

鄂温克人制作和使用桦皮用具时间久远,手工精湛,种类繁多。鄂温克人用桦树皮做成盆篓盒桶及桦皮艇桦皮围子。他们还会在桦皮制品上雕刻,体现了鄂温克独特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桦皮文化。可是在近代,手工桦皮制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输于流水线的产物,导致手工桦皮制品成了稀缺品,也使得手工艺术大量失传。几年前,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桦皮匠人去世,鄂温克的桦皮工艺前途未卜。

鄂温克族是驯鹿民族,他们创造了很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传说。他们的习俗本应被传承,可惜时代不饶人,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渐渐从驯鹿的舞台上退去,只留下星星点点的照片和文物,但他们的痕迹将永远的深深的印在他们的森林里,也将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摄影:高畅)

深林邂逅

万扬扬

我很向往在深林里的生活。那里让我们能够伴着清晨的幽静和泥土的芳香,心如止水、神闲意定地享受着生活本身该有的美好。

那里住着一群驯鹿。记得李白有这样一句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来描写树林的幽静之美。因此不知是森林成就了驯鹿的悠闲还是驯鹿打造了森林静谧的小径。

当我们初入森林时驯鹿正成群地懒懒地享受着清晨的阳光。尽管阳光稀疏,松涛阵阵;而时光不语、且听风吟。驯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地过着深林中的生活。这幅画面像是对驯鹿生活的完美诠释。这个场景让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一年前。也许是因为早在一年前在北欧游览时与圣诞老人村罗瓦涅米的驯鹿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因此今日再见感觉很是亲近。远远地望去,它虽普通,却很近人。

它们不同于草原上被人熟知的牛羊,驯鹿性情驯服,显得更加温顺。而且由于它们深处森林之中则更为他们与生俱来的温柔气质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或许是因为它们长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子,才让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这就好像是不同元素的融合,如同这驯鹿文化一样。

说起这驯鹿文化,它又和北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起驯鹿文化首先要说北极圈驯鹿文化。驯鹿多存在于北极圈附近,而由于它们的迁徙属性,泛北极圈附近的如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也有驯鹿的存在。而鄂温克族的驯鹿正是从俄罗斯勒拿河迁徙而来,因此这驯鹿相当于带着北极血统却接受了鄂温克人的驯养。这样的文化蕴涵了多种元素,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去体会与珍惜的吧。

当我们走出山林,邂逅了静谧幽深的环境与多元文化后,或许就能体会到生活真正的那份静静的美好吧。

消逝的鄂温克族

翟与宁

所有人都说鄂温克族是“仅存的驯鹿民族”,我看此话未必可以全信。鄂温克族是驯鹿民族,却不是仅存的驯鹿民族,而是正在消逝的驯鹿民族!

走进驯鹿部落,沿路商贩众多,旅游设施齐备,游人熙熙攘攘,一派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这反而令我有些不安。到驯鹿喂养区后,游客们抚摸着驯鹿,同驯鹿拍照留影。那驯鹿竟然毫不怕人,表现得亲切自然,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这更令我十分担忧。直到我又询问了一位景区贩卖烤鹿肉的商贩,得知她也是鄂温克族后,我确实感到一阵悲痛。

真实情况让我感到惋惜和痛苦。也许现在依然还有游牧驯鹿的鄂温克人,但其数量一定极其稀少,而绝大多数的鄂温克人早已忘记昔日的生活,竟将鄂温克族彻底变成了一处旅游风景!如果将鄂温克族做成标本供人观赏就是所谓的保护方式,那么宁可不要这样的保护!在这美丽的外衣下面,依然难以掩饰鄂温克族必然的遗失啊。

如果,一个民族的标识是血脉,是面孔,或是肤色,那么很显然,鄂温克族今天依然存在。可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更应该是风俗、文化、观念和信仰,以此来看,鄂温克族的确已经消逝了。消逝的不是其肉体,而是其精神啊。真正的鄂温克族文化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一具空荡荡的外壳了。这个世界终将只剩下一个民族,那就是现代化技术民族。虽然血缘、面孔、肤色不同,但却有着近乎一样的习俗和文化。

其实细细想来,这也不必悲伤,这本就是必然的历史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必将被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取代,千百年来,有太多的文化和习俗遗失了,更有太多的文明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了。鄂温克族文明的遗失,便是其中之一。

记录下一个文明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也许便是我们在这段历史进程中唯一的使命。

(摄影:翁康瑞)

原始部落与现代生活相遇

贺筱汀

草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聚集着蒙古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而又多元的文化。我们这次来到草原,最大的亮点也是参观少数民族乡,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多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然而在参观过程中,我却总会有一种感觉:从文献与博物馆中所感受到的民族文化和当地真实见到的民众生活,落差很大。

就以今天所去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为例吧。鄂温克族是中国境内最后一支原始狩猎民族,也是中国北方唯一一个饲养驯鹿,并将驯鹿当作交通工具的民族。鄂温克人极其喜爱和保护驯鹿,将其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他们的吉祥物就是驯鹿。鹿又是温顺、通人性的动物,鄂温克人千百年来能够一直保持着与鹿为生的传统,可见他们和鹿心心相通。而鄂温克人的住宅——粗骡子更是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仅仅是用几根粗木枝和兽皮(或是桦皮)搭成的住所,便有抵御严寒,或是防暑热的功效。除此之外,鄂温克人还会制作滑雪板、桦皮容器、针线袋、皮手套、皮裤等生活用品,以满足生活需要。整体参观下来,我对这个深山里聪颖、有灵性的民族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可是,踏入民族乡中,除了悠闲的驯鹿,我们却找寻不到其他鄂温克人生活的痕迹,反而如室韦小镇一样,除了树、草、栈道,到处都是卖纪念品的小商铺,这些小商铺的老板里有一大部分都是鄂温克人,自从敖鲁古雅民族乡被旅游开发后,多数鄂温克人都移出了粗骡子,脱下了民族服装,毕竟,有了旅游业的发展,他们就不再需要以狩猎为生了,这些与狩猎习俗相关的东西,自然也慢慢被摒弃,不再被使用了。只有个别实在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鄂温克人依然在山林里狩猎放牧。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民族乡里感受不到民族的文化,体验不到当地人的生活,仿佛鄂温克族只存在于文献和博物馆中,而非现实生活中。

这就是原始部落与现代世界相遇的结果。现代文明固然先进。一个本来封闭的原始部落接触到外界更便捷的新鲜事物时,更新换代或许本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也渐渐遗失、渐渐被淡忘。

所以现在我很怕,很怕在大兴安岭广阔的森林中,以后再也不会响起鄂温克人召唤驯鹿时敲响桦皮桶的声音,我很怕,鄂温克族以后,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与书籍里。

课题研究进展

编者按:本次阅历课程安排了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学课程。观鸟社的同学们可不想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这不,因为下午是属于集体活动,重在赏景,观鸟的工作没来得及尽兴展开。于是,他们在第二天清晨,就早早起床,并预约特聘导游吴校长和导师生物特级教师高畅老师,特地打车,带齐全套观鸟装备,再次前往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在其他人还在梦乡萦回的大好清晨,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观鸟行动。以下,是几位社团成员的观鸟心得。今特别约稿,以飨读者。

你见过清晨五点钟的额尔古纳湿地吗?

陈朗凡

昨日,亚洲第一湿地的生态美景虽尽收眼底,但忽略了太多的细节,自认为不够尽兴。

今日清晨,我们就在高老师和吴导的支持下,我们观鸟小组三人选择主动早起,再次前往额尔古纳湿地尽兴地观察鸟类。现在想来,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够再次近距离地一睹额尔古纳湿地的自然风采。

雨后的清晨十分寂静,空气清新白云飘荡。小河似一面明镜,倒映着绿林,蓝天。沿着澄澈溪流旁的碎石路散步,观察岸边、林中的水鸟、林鸟是一件特别舒心的事情。鸻鹬、鹡鸰、山雀,各自飞舞着、跳跃着、鸣叫着,像是在天堂享乐一般悠闲自在。自从接触了观鸟后,就觉得只看风景对我来说是有些单调乏味的,缺少了各种生灵的自然更是不完整的。

在这个没有嘈杂的人群,没有任何噪音,只有鸟叫、虫鸣、微风的额尔古纳三江湿地的清晨。兴致高昂的我,得以和朋友们一道,抛开一切烦恼,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享受这场自然生灵的视听盛宴。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额尔古纳湿地。

内蒙观鸟

王一(女)

内蒙的天,总是亮得很早,以往我们出来时,已经错失掉了这懵懂而短暂的时光,而今天的我们终于赶上了它的清晨。

弥补了昨日的遗憾,我们近距离观察了额尔古纳湿地。

刚到湿地,就听见头上成群的家燕与白腰雨燕的啾啾鸟鸣,它们成群的盘旋在天空觅食,就像城市里的鸽子。昨晚下过雨,土地上还有些湿润,我更加感到脚下一片柔软,是各种低矮的草。微风轻拂,阳光有些许刺眼,一路上我们看见了普通燕鸥、金眶鸻、乌鸦、灰蓝山雀和某种鸲等等,涉禽与林禽。其中燕鸥和灰蓝山雀都是我没见过的,并且这里的植物也十分丰富。

浓雾袭来,又在太阳升起后烟消云散。

额尔古纳湿地观鸟记

张朔

清晨05:30,阳光洒满了额尔古纳两岸,迎着朝阳,我们再次深入这片湿地公园腹地,开展例行的观鸟活动。

我们走的路线和昨天不同,这次我们直接进入了湿地中心,近距离的接触了额尔古纳河,在滩涂上沿着额尔古纳河逆流而上,观察了河中的涉禽和河附近树林中的鸣禽,总共观察时间大约一个小时。观鸟收获颇丰,不仅收获了金眶鸻、鹬、红尾鸲等熟悉的面孔,还观察到了灰蓝山雀这个新的鸟种。

平时,我在观鸟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课题,但我想,观鸟带给我最基本的不是课题,而是在欣赏风景和观察自然时可以看到更加丰富的景观。没有踏入观鸟的大门时,我从没有想过,鸟的世界可以如此的绚丽多彩。

现在,我站在湿地中,忽然发现,这一次的观鸟之行,给予了我很多。人总要有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的东西,鸟类的观察正是我所追求的,而日益繁忙的学习使我不得不与观鸟这项活动渐行渐远。这次的内蒙行中的观鸟,给了我一次重拾观鸟的机会,让我可以继续通过鸟类鉴赏大自然

这次的观鸟之行得到高老师和地陪吴老师的鼎力支持和热心指导,十分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并且,在去往湿地的路上,我不小心将出租车的控制车窗的摇杆蹭掉了,幸好师傅比较宽容并且高老师帮我进行了赔偿,在此还要深表自己的歉意和对高老师的感谢!

阅历采访实录

蹡蹡三人行之内蒙访谈(二)

内蒙人如何看内蒙

出镜记者:王一(宣传报道组)

被访问人:(皆为呼伦贝尔当地人员,以下按采访顺序排列)

1.餐厅工作人员

2.司机:任师傅

3.导游:姜凯

采访目的与意义:

1.通过采访当地人员,了解当地民生状况,体会内蒙的发展与改变

2.体会与了解当地人民对内蒙古的定位

3.了解一些关于“黑导游”的那些事

问题1:近些年来,伴随着内蒙的发展,您认为您的生活有所改变了么?这种改变在哪个方面呢?

回答:

1.我认为在电子科技方面,内蒙古有了极大的进步。以前老旧的电视,早已更换为现在的手机与Wi-Fi,更加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最明显的还是太阳落山后,以前总是漆黑一片,街道早早地便歇息了,而现在灯光璀璨,为夜晚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可能就是我印象中的变化。

2.对我来说,生活最大的变化便是出车更加频繁,也更加劳累了。但与此同时,收入也在逐步的提升着。

3.从自身说起,我是从大二暑假带旅游团的。第一年很累,心累,因为总是会为大家操心。但经过三年的磨练,带的团多了也就适应了,心理变得强大了。而从环境上来说,它的变化也很大,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较大。例如:道路方面,从前连错车都很困难,而现在已经修成省道,联通四面八方。再举个例子:5A景区以前只有2个,全部在鄂尔多斯,而去年冬天中俄边境与套娃广场也获得了5A景区的认证,呼伦贝尔也有了属于自己的5A景区。这就是生活改变的地方,心理变得更加强大了,交通变的更便利了,环境变得更好了。

问题2:在您的心中,您希望内蒙古继续现代化发展还是保留草原的原貌?

回答:

1.没有草原就没有内蒙古,这就是我的答案,草原才是内蒙古的原貌。

2.我的观点是保持原生态,原因就是心中的喜欢。

3.其实,我学习的专业就是“旅游规划与策划”。我认为该原始的地方就要原始,比如蒙古包。现在所住的蒙古包的内部都不原汁原味了,木头编、羊毛毡都早已不复存在。类似于这种便需要保留原始,这不仅保护了我们的文化,还可以给旅客提供一种真实的感觉。但同样,该现代化的地方就要现代化,在交通设施方面就马虎不得,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发展。

问题3:作为导游,您对那些“黑导游”有什么看法?

回答:其实,置身在旅游行业中,要经历的事有很多很多。对于“黑导游”,我的采取的观点是“部分理解但完全不赞同”。这是发生在呼伦贝尔今年6月份的一件事:沈阳的一个旅行社在QQ群中散发一条消息,标题为“399元呼伦贝尔2日游”,这可能在我们的眼中很不可思议,因为这连来回的路费都不够,更何谈旅游?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有6000-7000人报名,平均每天1000人来到呼伦贝尔,然后便不出意外的滞留在呼伦贝尔。因为影响较大,最后都惊动了政府,然后不得不出资带这些人完成了2日游,而对旅行社的处罚才仅仅是60万元。这其实就很清晰地说明了“黑导游“这类事件的整个流程。主要是游客爱贪小便宜;而旅行社用利用这种心思极为便宜的接团,派送给当地导游;但导游却因此负债,不得不用硬性消费等方式赚钱。这是目前的市场的通病,在较为偏僻的地方规则还没有太完善,有空可钻,让导游们也十分无可奈何,毕竟他们也需要赚钱来生活。这便是我所说的“部分理解但完全不赞同”的意思。

志愿服务总结

绘画报道工作总结

何心婉 宣传报道组

真的是特别喜欢今天。

驯鹿可爱到炸裂。

看到喜欢的风景会让心情变得明快,画出的画也会比平时更美。上午的驯鹿们对我来说是个惊喜。森林雾霭朦朦,青烟缕缕。驯鹿们就宛如守护这片土地的神明,或立或卧,自由游荡,勾勒一派和谐安宁

不忍去打扰这寂静。不禁想着,若没有周遭那些商品贩卖的吆喝,若没有据我们十几米开外的那个烤鹿肉摊子,一切大概会更加可爱。

我在本上画了三头鹿。铅笔速写,不着彩墨,想着或许能以这样的方式,留下最朴实的它们。

下午的湿地并没有在我心里划下太多印象,反而是中途经过的一片油菜花海,真真称得上震撼。那种视觉的冲击感在脑海中饱满得快要溢出来。几大笔排刷豪放地抹上三块原色,黄与绿与蓝是这场视觉盛宴的主旋律,具有侵略性般占据着我们的视野,可是一朵朵画,一片片花瓣,却又看到分明,哪里是胡乱抹上去的颜料,倒不如说一针针一线线绣出的锦绣绢子,细腻又柔和。

又开始烦恼颜料的不充足。

这次旅途至今,画的画比往回少了一半,但精致程度,确是提高了一个档次,其中每一张画,每一张画背后的人事,我都非常非常喜欢。追求的不再是事无巨细,而是留下真正给予我感动的东西。这样的记录可能没有起到宣传报道的作用,可是确是作为阅历而言,是我我真正想记下的东西。

感谢观者能由着我任性。

感谢。

碰撞之美——第四天工作总结

具慧瑾生活服务组

原本对蒙古的印象是天高水阔的草原望不见边际;手提弯刀,挽弓射箭;酒用大碗肉用大盘,吃肉喝酒两不闲,一切粗犷而不拘小节少些别致的意趣,却有有了草原的独特味道。

从鄂温克原始部落领地的入口进入,走过小道,穿越到林子深处只为一见驯鹿的影踪。在一小段时间的漫步后,在“鹿苑”牌子的指示下,我们看到了其他游客口中“刚起床的驯鹿”。或是卧着,或是半躺着,慵懒的沐浴在阳光和烟气里,显得唯美异常,不似凡间鹿。驯鹿们就这样撞进了我们的眼中,没有笼子相隔,没有牧人鞭打,和我们离的这样近:鹿角上的容貌,蹄上的干草,起伏呼吸的身体全部看的清楚。传统的鄂温克族人自小与驯鹿相伴,驯鹿们不怕人,也不排除人的靠近。

林子的往往秘密或是惊喜,我是这么认为的。抱着这种不知道哪来的觉得可以找到惊喜的自信,我往林子的深处走。发现一只角大无比的鹿,问了导游得知这是这群鹿中的鹿王了。鹿角长而优美,分叉多,本以为会很难接近却意想不到的很温柔。对于抚摸顺从而享受,神情安静。阳光从树叶间洒下来,烟缭绕在森林中,在鹿王的周围一切都静谧而安详。

ps:

天全组对导师组走消防通道情况进行了记录,在通知过后,各导师组都熟悉了安全通道,进行顺利。当然其中也有问题:今天出现了导师学生没有共同下来的情况,导师和学生需要同步下来这点明天可以强调。

(摄影:万扬扬)

宣传报道组采访感悟

王一宣传报道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旅途的第四天,也是我第二次采访的日子。这次采访因为一些原因,准备的时间并没有第一次那么充分,但对于问题的设计与人物的挑选都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

第二次采访我主要希望能够调查一些关于民生和社会热点的问题,而采访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您对内蒙古的变化有什么感受与看法。而社会热点问题呢,因为内蒙古的位置较为偏僻,而发展的时间还较为短暂,导致这里的旅游业还有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希望通过询问当地导游人员,来了解一些关于“黑导游”的那些事,传递出一些最真实的现象与观点。

当我准备开始采访之时,已是晚上的用餐时间,由于我的采访对象都是当地人员,因此一直犹豫着没选定目标。这是一个需要注意并改进的问题:要主动积极地寻找采访对象,不能因为害怕被拒绝而犹豫。这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机会,其实并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努力创造出来的。

整体来说,采访的过程还是十分顺利的,每个人都十分配合我的工作,也给出了他们所想的答案。而在内容方面,也给了我许多的感触。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能深深的感受到那种对自然以及草原的热爱,那种热爱十分真诚,不夹杂着其他物质上的纠纷。

“保护草原的原因是什么?”

“单纯的喜欢。”

“没有草原就没有内蒙古,不必多言。”

这些都带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言语虽然简单,但情感却深邃。

其实,采访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慢慢的沟通,慢慢的感悟,慢慢的成长。与他人交流,其实就是在沿着他所叙述的人生前进。言语中也蕴涵了巨大的力量,磅礴而震撼人心。

基于sketches软件的手绘地图

作者:贺筱汀

指导教师:张树宏

额尔古纳河所在水系图

内蒙古气候分布图

作者:白 熙

指导教师:张树宏

何心婉内蒙行绘画系列(四)

Hash:656d31466b33e5164ace7e559539a55901099219

声明:此文由 北京中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