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载,小渔村变超级国际大都市 擅创新,商贸繁忙高楼处处皆见绿

4月16日,沿高速公路中国(广东)采访团走进前海综合保税区利丰供应链公司。

广深高速长安立交。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兴,短短数十年,从小渔村成长为超级国际大都市;深圳的包容与开放承载了众多年轻人奋斗的梦想,数不尽的人流汇聚于此;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毗邻港澳,交通网络繁密,商贸物流发达;创新是深圳的第一动力,在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

今天的深圳特区再吹响冲锋的号角,以激情饱满的姿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再次领跑。

4月16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沿着有着“最繁忙高速”之称的广深高速,来到经济特区——深圳。

深圳的成长密码是什么?深圳一行有答案。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坪山区、南山区,领略了深圳特区强劲的科创实力、星罗棋布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如火如荼的深港贸易往来。

一面墙壁

科创赋能 

高新企业比亚迪被授权专利约2.1万项

4月16日的早上,采访团深圳一行的起点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开始。在展厅里,讲解员带领采访团参观了比亚迪成长为一家横跨汽车、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产业的巨头公司的历程。比亚迪的成长密码或许就在展厅里的一面墙壁上。

墙面上挂满了数百份专利证明文件,从地板到天花板,横跨数十米,中间“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四个大字尤其显眼,无不述说着比亚迪的科研实力。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3.2万项,其中已被授权专利约2.1万项。显然,这一面墙壁不足以展示全部的专利。

科技型企业要行稳致远需要掌握核心科技,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访团还领略了拥有300多项专利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历时5年研发的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云轨”和历时7年研发了新型小运量轨道交通“云巴”;涵盖七大常规领域和四大特殊领域的乘用车、商用车和叉车三大产品系列。

比亚迪所在的坪山区地处深圳都市圈地理中心位置,是深圳辐射粤东、联系海西的战略要冲,也是深圳实施“东进战略”的主要区域。

越来越多的高新企业选择坪山。坪山区拥有以比亚迪、开沃汽车、巴斯巴、新宙邦等为代表的相关新能源企业29家,集聚了6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100余家优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

从企业自觉到政策鼓励,深圳市上下一体形成了促进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732.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2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4.18%增长到4.9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位居世界创新集群第2位。

在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8家深圳企业入选世界500强企业,5G、8K、人工智能、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一条大道

产业集聚 

3.8公里BT大道云集191家生物医药公司

采访团接着见证坪山区另一支柱型产业——生物医药。成立于1995年的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产业生物”)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去年5月完成上市,系全球首家成功研发出全自动化学发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IgG抗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企业。新产业生物公司拥有多项“第一”,是中国第一家采用先进的“免疫磁性微球”作为系统的关键分离材料的公司、中国第一家采用先进的“人工合成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代替传统的酶作为发光标记物的公司。公司的研发成果填补了国内在体外诊断领域的空白,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家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的局面。

新产业生物位于深圳知名的“BT大道”上,“BT”是生物医药的英文简称。同新产业生物一样,坪山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多汇聚在这条名为“BT大道”的道路旁。“BT大道”成为“生物医药企业首选坪山”的最佳注解,亦彰显着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大实力。

2020年,深圳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一核多中心”明确以坪山为“核”。在此利好带动下,坪山全区生物医药企业达到648家,新增218家,增长50.7%。其中,位于坪山区锦绣东路的这条长3.8公里的城区道路云集191家生物医药类公司、11家上市公司。

坪山区的发展可谓迅速,这一于2016年9月14日获批成立,2017年1月7日正式挂牌的新区已经产业特色鲜明。坪山区拥有“一心二区三大产业四大国家级金字招牌”。“一心”是指坪山是深圳东部中心。“二区”是指坪山是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和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为坪山区的发展方向。“三大产业”是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四块金字招牌”是指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坪山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产业基地。目前,深圳正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51.6平方公里的坪山高新区,加快形成“西有南山、东有坪山”的创新发展格局。

一批“网红

“经济一哥” 

南山每4名常住人口拥有1家企业

从“东部”坪山出发,采访团沿着高速来到“西部”南山区。提及南山区,“富有”是避不开的印象。南山区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2020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6502亿元,增长5.1%,连续8年居广东全省区(县)第一。1979年,南山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发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时代最强音,改革开放和南山区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汇聚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一大批头部企业的“网红”街道粤海街道就位于南山区。南山区盛产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全区企业总数超40万家,相当于每4名常住人口拥有1家企业,拥有腾讯、恒大2家世界500强企业,境内外上市企业183家,居全国区(县)第二。

南山创新创业活跃,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双创”发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科技创新“两链一环”先进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1/8,“国高”企业超过4000家。

当下,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共建方案已经出台,鹏城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鹏城云脑试运行,集聚7所高校、2家省实验室、9家诺奖科学家实验室以及368家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

创新是南山区的灵魂,南山区创建了模范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采访团在南山区的首站来到的是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保护中心”)。保护中心空间结构上形成“一台两厅两庭三室多窗口”的功能布局,入驻有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庭、南山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开设44个标准化服务窗口,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全链条的服务。

“南山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深圳湾创业广场这么宝贵的一个地方,腾挪出巨大的空间来建设保护中心。”南山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刘静介绍,南山区是知识产权服务需求的高地,保护中心的服务不仅覆盖南山区,也能为湾区其他城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服务。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得益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南山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日俱增,产业规模“水涨船高”。保护中心的陈列馆展出了南山区五大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分别是海洋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文旅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以2019年的数据举例,南山区海洋产业生产总值879.67亿元,占全市近40%;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25亿元,占全市比重45%;集成电路产业中的设计企业105家,占全市58.3%;文化企业数量从2008年的500多家发展至2019年的7000多家;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295.12亿元,占全市41.81%。

展馆展示了来自各领域的代表性产品,这些来自南山区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代表着国家品牌,从南山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舞台。一台名叫“悟空”的智能机器人能与来客对话,还能识别递上前的实物;名为“乐森”的智能机器人全身搭载22个高精度伺服电动关节,可表演多种拟人化的动作特技和舞蹈;察打一体武装无人机曾代表我国参加以色列武装国防展,目前已经用于演习阶段。

一抹“底色”

绿水青山 

经济强区建成“百园之区”

不到南山则很难想象一个经济强区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南山区以不到深圳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产品、三分之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时,碧水蓝天、绿水青山还是南山最靓丽的一抹“底色”。近年来南山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区”、“杰出绿色生态城区”、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南山区将绿植种在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墙面上、楼顶上无不“见绿”。

南山区努力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在公园城市建设领域全方位发力。据介绍,南山区总面积187.53平方公里,现有公园161个,是名副其实的“百园之区”。全区公园面积35.87平方公里,人均公园面积25.1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53%。

南山区充分利用“山、海、河、湖”生态本底,统筹布局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主题公园、综合及专类城市公园、街心花园和口袋公园等多种类型公园,构建星罗棋布、类型多样的公园景观体系。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全长6.6公里,展现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人、水、城和谐共居的城市特质与魅力;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毗邻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以“深爱人才、圳等您来”为核心理念;大沙河生态长廊全线约13.7公里,是串联南山区从北到南景观轴线的最靓丽的“城市项链”,被誉为深圳家门口的“塞纳河”。

一个“特区”

深港合作 

前海推610项创新制度助港企繁荣生长

“特”字当头的深圳还有一个“比特区还要特”的区域。它累计推出61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超50项,在广东全省复制推广77项,深圳全市复制推广165项;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43.2%,年利用港资38.02亿美元;跨境金融是它的特色品牌。它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一个港企港资谋划布局内陆市场的理想之地。

前海片区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珠江口东岸,南头半岛西侧,由桂湾、前湾、妈湾三个区块组成;蛇口片区位于深圳南头半岛东南部,与香港新界的元朗流浮山隔海相望,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发源地。

4月16日下午,采访团来到前海综合保税区。车水马龙的景象显露出深圳深入的深港合作和贸易往来。“2020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436亿元,逆势增长13.8%。”前海管理局保税区管理处处长助理朱志强介绍,即使去年受疫情影响,前海综合保税区依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在这片“比特区还要特”的片区,港资企业繁荣生长着。“我们在保税区六年打造了亚太超级供应链中心,中心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我们计划未来3年将体量提升到30万平方米。”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胡亚兵介绍,借势前海综合保税区的政策高地优势,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

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隶属于利丰集团旗下,贸易和供应链是其两大核心业务。利丰供应链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理运营布局了高端消费品配送中心,为多个品牌设立了全球或亚太的处理中心,年进出商品超过2亿件。2020年8月,利丰集团斥资1亿人民币在前海设立大湾区总部,以进一步加大在大湾区的战略投入。

前海片区是港企的投资热土,随着资本而来的还有香港先进的经验。据介绍,前海片区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43.2%,建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等重大平台。

前海片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4万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484家,其中香港团队224家。2020年,前海合作区实际利用港资38.02亿美元、增长4.8%,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88.3%,港企作为前海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位于前海前湾片区,规划总建筑面积逾40万平方米,是打造集写字楼、商业、公寓及酒店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态综合体,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批准设立后出让的首个商业项目,第一个在前海由大型香港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也是前海第一个试点“香港建设模式”的投资项目。

嘉里(中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推广总监林志中介绍,项目部分建筑已获取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铂金级认证,并按照美国国际健康建筑研究院WELL金级预认证标准设计与建造,为前海首个三重绿色认证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

总策划:梅志清 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海军 王卫国 刘丽君 王佳 邹高翔

统筹:裘萍 陈实 陈伟斌 陈成效 李湘莹 陈军 邹莹 李阳 关健明

执行统筹:蒋臻 江英 柯晓明 周全

直播执行统筹:卫志凌 莫晓东 程洋 吕婧 王靖豪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蒋臻 钟丽婷 李宛真 实习生 朱笑千 钟梓悦

视频:南都记者 陈冲 张驰 实习生 陈诚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张志韬 钟锐钧 陈冲 通讯员 岳路建

主持:南都记者 尹佳林

摄像:南都记者 谭庆驹

导播:许乐 欧阳云蔚

剪辑:段奇 张静薇

创意:张毓琪 张楚男 苏芬南 黄朝丹 蔡宝春 林青云 刘妍妍

设计:金国华 刘寅杉 欧阳静 李毅然 陈志芳

数据采集分析:李润泽子 陈志芳

Hash:ee45963f5f96e675a13dbffb77b2e7b3a1208864

声明:此文由 南方都市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