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全国这些戏曲博物馆,你去过几个?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北京戏曲博物馆于1997年9月6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 湖广会馆始建于1807 年,包括大戏楼、乡贤祠、文昌阁、宝善堂、楚畹堂、风雨怀人馆等一组建筑。这里当年曾是湖南、湖北两省赴京学子们和同乡商贾聚居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具备优良的京剧文化传统,堪称人文荟萃之地。
中国戏曲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市政府共同筹建,在市区梦湖景区梦岛上建设中国戏曲博物馆。中国戏曲博物馆是以弘扬和传播戏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截止2015年4月,该博物馆筹建工作已全面展开,陈列展览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中国戏曲博物馆占地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2400多平方米。中国戏曲博物馆基本陈列主要由中国戏曲、抚州地方戏曲两部分内容组成。
中国昆曲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昆曲的发祥地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平江路张家巷全晋会馆内。全晋会馆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有苏州地区最精美的古戏台。它经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立项批准,于2003年11月正式挂牌对外免费开放。中国昆曲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古老的昆曲艺术为宗旨,以展演、陈列、收藏、研究、传承为主要工作内容,每星期有昆曲星期专场演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位于天津市老城厢中心的南开区东门里大街257号,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式会馆建筑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光绪三十三年(1907)竣工,由时任天津海关道唐绍仪、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等人发起倡议,旅津广东客商共同集资9万两白银建成,1985年进行大修,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戏剧文物、史料收集、保管、研究、宣传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
1986年元旦正式对社会开放,由邓颖超同志题写馆名,曹禺同志担任名誉馆长。天津广东会馆保留下来的建筑由四合院、拜师堂、戏楼等部分组成,外围青砖灰瓦,建筑风格兼容我国南北特色,四合院内正厅、配房均出卷棚顶前廊。主体建筑古典式戏楼以它空间跨度大、设计巧妙和装饰精美为我国古典剧场中的佼佼者,其舞台口不设立柱与起着保持原声扩音作用的穹顶藻井堪称一绝。
山师大学戏曲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原为戏曲文物陈列室,2001年扩建为戏曲博物馆。目前该馆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展面1200平方米,分为五大展室:戏台展室、戏曲雕刻与绘画展室、戏曲碑刻展室、戏曲剧种展室、仪式剧展室。馆内拥有珍贵的宋金元戏曲砖雕、石雕(含复制品)100多方,碑刻拓片近3000通,文物图片50000余幅,录像片达60多个小时,锣鼓杂戏、赛社脚本和民间多种小戏抄本300多种。
此外,还有元代神庙戏台的精美模型,墓葬杂剧壁画的逼真摹本,彩绘戏曲故事瓷瓶,戏装亮丽、裁制得体的纱阁戏人,风趣宜人的皮影戏、木偶戏实物,适于演出的皮影戏台,还有标志傩戏傩文化时代的图腾、面具、服饰等等。
上海戏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上海戏剧博物馆依托上海戏剧学院重点学科,内化于学院首倡的戏剧大道建设项目,由物理形态馆、数字资料馆和动态演示馆三部分组成。
博物馆以大量收藏戏剧戏曲历史文献、艺术品与实物、演出资料,集中展示、记录、再现艺术家生平,策划多媒体戏剧动态展演等专题为主要工作内容,是以"一馆多区、形态综合、内容多元"为办博理念,集收藏、陈列、展出、教学、演出、参观、训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盐城淮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淮剧博物馆坐落在盐城城南新区的聚龙湖东北角的清风园内,为一座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1500多万元,是集展陈、传习、收藏、研究、演出于一体的专业文化博物馆。全国共有淮剧团13个,作为淮剧的故乡,盐城就占了6个。
主展区分为历史沿革、艺术常识、名人名作和文化现象四个展厅,通过原作剧本、经典剧照、视听资料、舞台模型、服装道具等珍贵藏品,展现淮剧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颂扬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献身淮剧事业的执着精神,彰显淮剧文化的无限魅力。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越剧博物馆,位于嵊州城关鹿胎山下,建筑面积2253多平方米,为全国首家专业戏剧博物馆,于1990年10月18日竣工开放。
越剧博物馆置有越剧发展史展览,藏有大量越剧文物珍品、史料供参观和研究。展览分三厅一廊,共140个版面、758幅不同时代名人的生活照和剧照、327件实物,系统地反映了越剧发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剧在形成、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第一展厅为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三个时期;第二厅为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两个时期;第三厅为解放后繁荣发展时期;展廊介绍艺术交流情况和唱腔艺术特色等。
南京越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南京越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老门东边营35号。南京越剧博物馆作为江苏首家越剧博物馆,该馆收藏有半个多世纪以来见证南京越剧艺术发展的数百件珍贵展品,“安琪工作室”以及“竺派艺术传承工作室”也在此落户,打造集越剧文化传播、越剧名家创作、越剧戏迷交流为一体的越剧艺文空间。展览面积600多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数百件,包括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老一辈越剧艺术家使用过的戏服、道具、生活用品,以及当年演出的剧本手稿等。馆内目前推出了“越剧文化”、“南京市越剧团团史”等常设展。
淮安戏曲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淮安戏曲博物馆,位于淮安市清河区大闸口中洲岛,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排演、交流戏曲的活动场所。戏曲博物馆由四个厅组成,分别是戏曲知识厅、淮剧厅、京剧厅、淮海戏厅,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艺等,来呈现戏曲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
温州南戏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南戏博物馆依托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康钱庄旧址布展而成。益康钱庄位于鹿城区四营堂巷,为葛明斋、黄淑香夫妇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成开设。2012年6月9日开辟为南戏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宋元时期兴起于温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之祖,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本体制,演化成为数以百计的新剧种,是中国戏剧真正成熟的标志。本馆通过八个展厅,对南戏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系统的展示,它有助于南戏学者的研究,也能使市民接受艺术熏陶,增加文化的自豪感。
开封豫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唐山评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评剧博物馆,传承中国评剧文化的重要载体,该博物馆位于评剧发源地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城中大街中段,是继成兆才墓和成兆才大戏院后又一投入使用的 “评剧工程”项目。
评剧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近代“京、评、越、豫”四大剧种之一,曾有过打开“永平禁地”,唱红京津,北上关东,南下上海,走遍云贵,播遍甘陕,流布全国的历史。
包畹蓉京剧服饰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包畹蓉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坐落在海湾旅游区龙腾阁西侧。馆内,珍藏着千余款京剧服饰,足够装备几个剧团。蟒袍、裙袄、斗篷、开氅、云肩、大靠、官服、龙套衣……花团锦簇、雍容华贵,其中不乏梅派的典雅、荀派的活泼、程派的清越、尚派的婉转。梅兰芳、荀慧生大师们当年穿过的戏服弥足珍贵。艺术馆的创办人包畹蓉先生,是上海著名收藏家。
包畹蓉自幼酷爱京剧,15岁那年就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从艺,后又转易多师,拜黄秋生、王瑶卿练功学艺。1953年,包先生亲自组建了“包畹蓉京剧团”。馆藏的绣金坐龙旗蟒,是《四郎探母》中公主所穿,倾注了先生最多的心血,请名师化了三年时间精心制作成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京剧服饰艺术馆在收藏、研究、展示、教授、丰富和完善京剧服饰,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各方面有独特贡献。
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黄梅戏博物馆,也是安徽省第一个黄梅戏博物馆,是研究黄梅戏的重要史料库,是发扬并传承黄梅戏的重要戏曲文化基地,是安庆市民极力支持的文化工程,是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重要推动力。
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由陈列区、宣教区、互动区、戏剧资料信息研究中心、办公区和设备区组成。基本陈列以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分“黄梅之乡源远流长”、“黄梅绽放梨园奇葩”、“梅开数度生机无限”、“凝心聚力再创辉煌”四个篇章。博物馆展示了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1000多件相关文物,主要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资料两大类,其中国家一类文物有16件。
重庆川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重庆川剧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人和金山大道2号,川剧发展的前世今生在重庆川剧博物馆可以一览无余。这里不仅有异地复建的明清古戏台,还有许多珍贵的戏服。博物馆分为《艺苑奇葩》、《巴蜀沃土》、《川剧英华》、《巴渝风韵》4个展区,共展出图片500余张,实物近1000件。
展馆大厅设有一个金碧辉煌的明清古戏台,戏台为异地复建的文物,所有部件均为原件,戏台上的木雕被重新描上了金漆,金光闪烁,展现了戏台当年的繁华与荣耀。馆内展出的近1000件实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川剧爱好者捐赠的。其中包括一件珍贵的皮大衣。
川剧艺术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国内首家川剧博物馆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2001年12月28日撩开神秘面纱。馆内珍贵的资料、照片、实物等向观众展示川剧的历史沿革、艺术成果等。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是在成都川剧艺术陈列馆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博物馆由“梨园簇锦”、“蜀曲流芳”、“奇葩烂漫”三个分馆组成。
“梨园簇锦”主要展示丰富的川剧剧目、精湛的舞台表演、独特的川剧打击乐和绚丽的舞台艺术。这一汇聚了道具、服装、面具、脸谱等内容的展馆是三馆中内容最为丰富的。“蜀曲流芳”主要展示了四川戏曲由三国初的雏型经汉、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奇葩烂漫”则详细介绍了国家对川剧艺术的关怀,川剧艺术的复苏、创作演出的繁荣等。
粤剧艺术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主要承载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北岸为文物修复、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配套区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于2016年6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原为恩宁路旧城改造地块,毗邻荔枝湾工程三期南侧。粤剧艺术博物馆分南、北两个地块。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布局为传统岭南园林建筑,主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主要用作博物馆库房、展厅及剧院,周边布置亭台楼阁等建筑及约1500平方米的湖面;北岸占地约4600平方米,主要是为博物馆配套的餐饮茶座和文化活动室。
佛山粤剧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广东粤剧博物馆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经佛山市政府批准,筹备多年的佛山粤剧博物馆落户该祠堂。广东粤剧博物馆约3000平方米,于2004年4月2日正式挂牌。
佛山粤剧博物馆设于禅城区最大的祠宅组合式建筑群兆祥黄公祠。兆祥黄公祠建于清末民初,是佛山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大年的祠堂。200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气势雄伟,设计精巧独到,装修豪华考究,是佛山现存祠堂式建筑的表表者。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馆内陈列的500多件展品,分概述、演出剧目等13个板块进行介绍,使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全方位展示在世人面前。陕西秦腔博物馆以文物史料的静态展示为主,馆藏文物包括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手抄本《回府刺字》,印刷刻板工具,原民众剧团的剧装、道具,著名老艺人的剧照,民国时期的戏装、服饰、四路秦腔脸谱等。博物馆中央搭建的小型舞台,还可供演员进行秦腔技艺的展示演出。
闽台布袋戏博物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汉朝时期就在民间出现,唐宋时进入全盛时期。因为演出使用的木偶,除了头、手掌和脚的下半部以外,手部和腿部都是用布缝制而成的,形状酷似布袋,故称布袋木偶戏。2006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闽台布袋戏博物馆是以展示闽台布袋木偶戏历史渊源、交流与发展为主题的闽台布袋戏博物馆,于2009年11月在福建漳州正式开馆。展馆以布袋戏的起源、演绎、传承、发展、创新5个方面为主线部分,辅以200多件实物和文献、图片、音像等宝贵资料,清晰地勾勒出漳州、台湾布袋木偶戏的形成发展脉络,以及闽台布袋木偶戏传承交流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图文并茂的展板、栩栩如生的偶人、仿制的古代戏台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示着布袋木偶这门艺术的源远流长和无穷魅力。
来源/戏曲宝
Hash:268dc755d680904f87077f0eaa1ef7545d32d9bd
声明:此文由 梨园漫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