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域外国王墓:这两处葬在中国的国外国王陵墓值得一看

春暖花开之际,如果条件允许,尤其适合走出家门,到大自然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外面的世界来一次旅游之约。后天就是清明节了,能否邂逅一场雨,真切感受一次踏青寄幽、怀古抒情?除了文明祭奠自己的族亲,今天再向小伙伴们介绍两个特殊的、葬在中国的外国国王陵墓景区。

明朝中国历史上与各国交往最为频繁的时代之一了,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东南亚、南亚、中亚乃至非洲之间的联系。这个时期中国的使臣大量走访国外各国,很多国家也向中国派出了使节,甚至有的还是国王或王子亲自到访。曾经就有2位东南亚的外国国王到中国朝贡之后,因气候或是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客死在异国他乡,死后他们都被以王族规格葬在了中国。

【一】 南京的“古浡泥国王墓”遗址

(1)来访

古浡(bó)泥国就是今天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今称文莱达鲁萨兰国,与中国早有交流,明代时来往更为密切。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派御史张敬之等人出使浡泥国。回国时,国王马合谟沙派使者随同张敬之一道来华,祝贺明王朝建立;永乐三年(1405年)冬,浡泥国王遣使来华,献上上特产品,明成祖封其为王;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浡泥国王率王妃、弟妹子女及近臣150余人,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朝廷专门派员去福建迎接浡泥国王一行。沿途及到达南京后,均受到高规格热情的招待。

(2)病逝

同年十月,不料国王忽染急病,经太医会诊抢救无效,病故会同馆,年仅28岁。国王临终前留下遗嘱曰:“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极为悲伤,为之“辍朝三日”,追溢“恭顺”,按中国礼仪葬南京安德门石子岗,并寻找人中国籍的西南夷人为国王守墓,每年春秋两季,由专人祭扫。国王之子遐旺袭封浡泥国王。

(3)陵墓

古浡泥国王陵墓坐北朝南,前临池塘,遥对牛首山双阙,东、西、北三面环山,实为"风水宝地"。从东门进入,首先见到神道牌坊,上刻“古浡泥国王墓”。离这里不远的地方,立有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牌。继续前行,便可见到一个三面有墙的亭子。亭内有一碑趺,可惜碑趺上面石碑的碑头已缺失,碑上的文字亦不甚清楚,好在碑亭的后壁上有重新镌刻的《浡泥国恭顺王墓碑》碑文。

按照指示路牌导向,再向西南方向走上一段,就到达浡泥国王陵墓的神道和墓冢了。陵前有神龟驮碑一处,上镌"浡泥国王恭顺王墓碑"。神道两侧排列有石马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及文臣武将各一对,其规制与明代当时常见的功臣墓一样。新立的花岗石墓碑之上刻有“古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之墓”,墓冢明显是后来修复的,墓顶被密密的绿竹树木所覆掩。

陵墓园区环境幽静、林木苍翠,雪松、丁香紫薇等数十个品种的上千株树木交相环抱。由于面积不大、知名度不高,所以来这里的游人还是相对很少的。走在寂静的空间里,内心还是会升腾起一种满足的——人本身就是渺小,对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个翁仲,还有这座墓冢……我们只是一瞬间的存在,而他们却已经感受几百年了。

(4)意义

这个景点无疑是一处古迹,对于中外交流而言也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据载,永乐十年九月,遐旺和他的母亲曾再次访问中国南京,祭扫父墓。此后的时间里,两国更有有着广泛的经贸往来,浡泥国王墓成了中国与文莱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2012年11月,浡泥国王墓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二】德州苏禄国东王墓”遗址

(1)来访

明朝初年的时候,菲律宾苏禄群岛上已有一个叫苏禄国的小国,这个小国当时并存着东王、西王和峒王三个国王,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东王。当时郑和下西洋,挟大明雄风席卷沿海诸国。就是苏禄国这样的小国,也得到了大明馈赠的数量不菲的中国特产……这一系列的举动让苏禄国的三位国王对中国产生了无限向往之情。

以东王为首的苏禄国三位国王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终于在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开启了朝拜之旅,他们率领由王妃、王子及随员300多人的使团,携带着珍珠宝石玳瑁等珍宝漂洋过海,长途跋涉,终于在时年农历八月初一到达北京,见到了向往已久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热情地予以款待,并责成鸿胪寺(相当于今外交部)官员,陪同使团人员参观游览了正在大兴土木的北京城。时值秋日,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加之北京城的大气巍峨、金碧辉煌,让这群岛国王室人员惊得合不拢嘴,赞叹之声不绝于耳!以至于流连忘返、乐不思“苏”了!

(2)病逝

美是美了,乐也是乐了,就在大家沉浸在大国气象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哪知天公不作美——20多天后突然北方冷空气南下,长期生活在暖湿海洋气候的苏禄人端地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寒冷,不得已只能向明成祖朱棣辞行。这事儿也没法挽留不是——朱棣便馈赠了他们大量的丝织品金银饰品等珍贵器物,让他们顺着京杭大运河南下回国。不成想当他们的船队即将到山东德州时,寒潮再袭,苏禄东王病体加重,抢救无效,于农历九月十三日不幸病逝。

(3)陵墓

朱棣得知情况后,甚是痛惜,亲笔写信慰问东王长子都麻含,并亲自撰写祭文,派官员赶到德州吊祭。同时,亲嘱户部(相当于今财政部)拨款为苏禄东王修造墓穴,以朝廷名义于农历十月初三为其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将苏禄东王安葬在德州北郊。经东王王室内部磋商,并报请明朝廷,决定长子都麻含继承王位与西王、峒王一起回国,东王妃子葛木宁、次子安都鲁及三子温哈喇等10余人留在德州守墓,3年守孝期满后返国。

此外,为进一步显示怏怏大国之风范,明朝廷还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照顾:拨出官田238亩为祀田,并免去赋税以作为祭祀东王的经费;命令德州地方政府每年清明节和仲秋节代表朝廷祭祀;从德州和历城(今济南)迁入3户回民家庭协助守陵,并照料他们的生活;再拨专款按中国习俗为东王墓地修起明楼、享殿,供奉其画像,在神道两侧建造了石人、石马、石虎、石豹等,使这里成为一个庄严肃穆的王陵区。

(4)意义

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苏禄国王苏老丹率团来中国访问,瞻仰苏禄东王墓,慰问留居中国的侨民,并代侨民向清政府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享受国民待遇。清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允许东王的八世孙安汝奇、温宗楷等人以“安”、“温”为姓加入中国国籍,成为大清王朝的子民。从此,苏禄东王的后代就成了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安”、“温”两姓除了在山东德州北营聚居外,随着子孙的不断繁衍和迁徙,今江苏河北天津等地都散居着苏禄东王的后代。

苏禄国王墓是中菲友好的历史见证,1997年这里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5b9f600a39e8f999c374e886d7fe5b82d3e4628b

声明:此文由 高兴旅游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