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融创•苏州桃花源

来到苏州桃花源之时

正是春暖花开之际

黑底烫金的“桃花源”

透着古韵令人遐想

杨柳低垂于水面上

紫薇、石榴、枫树

还有海棠可谓是万紫千红

晴风暖翠的苏州

的确是“风光不与四时同”

一步一景步步新境

初次造访融创•苏州桃花源,沿着步道进入苏州桃花源的迎宾会馆时,室外的嘈杂顿时消弭于无形。拜石园的大门一开启,一整块“透、瘦、漏、皱”的太湖峰石扑入眼帘时,奇石之精巧让人想起了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想起了上海豫园的那块“玉玲珑”,不禁令人对融创中国的造园之心有了浓烈的兴趣。

一条在春日里仿佛泛着波光粼粼的通幽曲径让人无法停下探索的脚步,小径“两岸”青翠欲滴的竹林更是让人吟诗一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行人的目光又被脚下的花街铺地所吸引,这一步一步丈量的地面可是大有来头的。

原来,花街铺地是苏州园林营造八大作里的“土作”,工艺要求极高,一个资深的匠人,一天也只能铺2个平方米,而整座桃花源里就荟萃了水波纹、十字海棠纹、冰裂纹、龟背纹、灯笼纹等多种样式。

继续前行,沿南北主轴卧龙街,过八角门,步入开阔的腊梅庭院之后,就看到了以宋代“平江图”为蓝本的东西水巷,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气象让感叹:这里就是一个微缩版的苏州!

初心匠心园林精髓

一阵阵撩人心弦的古筝引人驻足,原来是到了中心庭院,这里可是按照网师园布局规划的哦。身处在“竹外一枝轩”,对面的亭子名“芙蓉榭”,中间连着仿照拙政园的小飞虹,另一侧则连接“月到风来亭”,单单只是这些散发着诗情画意的名字就让人儒雅有加,难怪这次的活动要以“书•评、香•蕴、茶•道、乐•声、味•真”桃源五境诗生活为主题呢。

香山帮的匠人们运用水波纹的花街铺地手法,让千年文章《桃花源记》实景化。

据悉,苏州桃花源现世至今已逾四载,在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极其讲究工艺与典故,所见之景均为“全手工”打造。每处山水经过几十道工序的反复斟酌后,才有了今天精雕细琢的呈现,它融和了设计师的初心和香山帮的匠心,成为全球世族传承的当代人文藏品。

如此古朴雅致的圆形拱门令人穿越到旧时候。

苏州桃花源的主要设计师计浩明表示:“苏州桃花源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只有一个奢华的外壳,还有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它是活的。我们在设计之初,所思所想的即是,一方面要与自然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要提供园林的主人最纯粹的雅致生活方式。”

苏州桃花源的主要设计师计浩明。

继苏州桃花源之后,融创今年还将有以山地和疏朗为亮点的南京桃花源,以及与国金合作的具有全球化融合气质的上海桃花源面世。

编辑:宋也滔

Hash:b81b4d80e965a658cd2db75484cab2dfe9ec9811

声明:此文由 富甲天下 apexmanual_wtg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