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县旅游景点(三)秀云观

秀云观

秀云观时代为清。位于湖南洞口县山门镇。为湘西南名刹及旅游胜地。

清光绪《武冈州志》:“南岳庙地灵神显,不知起何代。”传说从宋代始,此处宫殿建筑已初具规模,经历代扩建,形成南岳殿大雄宝殿、地母殿、灵霄殿、观音殿钟鼓楼、进山牌坊等古建筑群。上述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遭到部分破坏,1993年当地群众集资百万,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恢复了旧观。

秀云观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殿宇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巧为构筑。进山牌坊石材构筑,四柱三拱大门,重檐翘角。大门及左、右拱门和石柱、梁、枋、基座等部位,均雕刻有花卉、人物等图案,构图生动逼真。门额为“秀云观”,有联曰:“据山门形胜,昭衡岳道宗,天选秀云留帝位;观崖下碧澜,挹雪峰爽气,地临市井亦心清。”经灵霄殿拾级而上30米为南岳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9周4廊,重檐歇山顶,盖黄琉璃瓦,木石结构,抬梁式构架。台基高3米,前出月台。殿高15.8米,通高18.8米,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内祀南岳圣帝。大雄宝殿位于左侧,主祀如来佛。古建筑群的石雕柱础及构件,木雕门窗,泥塑彩绘等工艺特色,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秀云观座落在山门镇黄泥江畔风景秀丽的秀云山上,距洞口县城约22公里。该观俗称秀云南岳,始建年月不详,清光绪丙子(1876年)版《武冈州志》有“南岳殿……地灵神显,不知起自何代”之记载。父老相传,早在宋代,这里的寺庙宫观颇具规模,历元、明、清几代,不断扩建修葺,建成了南岳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地母殿、关圣殿、山门牌楼等,占地面积8026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以道教为主、佛教为辅的道佛双参的宗教活动场所。南岳殿大门联云:“欲拜道君,信女无须衡岳去;愿祈佛祖,善男且向秀云来。”该联将秀云观道佛双参的特点囊括其中。该观在1950年至1958年之间遭到较大的破坏,但仍保留了许多石刻柱础等建筑构件,1993年当地群众自发筹集资金数十万元,依照原貌进行了复修,恢复了旧观。1997年3月,洞口县人民政府公布该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秀云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秀云观自古声名远播,明初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赐观名“秀云”,清嘉庆帝赐殿名“南岳”,其大殿中柱联云:“宋具规模,百沾皇泽,炳炳麟麟,秀云千古推仙境;师承临济,祖出禅宗,堂堂正正,名寺万年列洞天。”足见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每年来此烧香拜佛者,远及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河北黑龙江等省,近及附近诸地市州县,每年的游人和香客达30万人以上,是湘西南地区著名的宗教胜地。

秀云观所在地秀云山四周平坦,一峰独秀,观院座东南,朝西北,前面碧水环流,视野开阔,田畴交错;右侧街市繁华,商贾云集;左侧村舍成片,鸡犬相闻; 后临小山丘,一脉相连;远眺为雪峰山脉,绵延起伏,青翠如黛。有联云:“雪岭西来,古今山色昭湖楚;黄江东去,日夜涛声壮洞庭”,将秀云观如诗如画的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93-52。

Hash:8c5f037c33e1d0a8ed1d6269d62d4ef0d80b0598

声明:此文由 蓝鱼水族器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