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余江区十大旅游景点

1、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地处余江县中童镇,规划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余江县是闻名全国的“眼镜之乡”,早在清代嘉庆年间,中童镇就出现了眼镜作坊和销售协帮组织,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2年,余江县委县政府规划5平方公里建立眼镜工业园。2006年,被命名为“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2012年获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眼镜园区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已有眼镜生产企业70余家、产业工人1万余人。

近年来,为大力推广鹰潭眼镜文化、不断提高鹰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鹰潭龙虎山5A级景区的发展优势,结合眼镜产业园自身特点,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打造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眼镜文化工业旅游线路

景区以鹰潭国际眼镜城为核心景观地,以台湾美食一条街、世界眼镜博物馆、眼镜文化主题公园鹰西雕塑公园、眼镜制造体验地为主要景观,精心构建文化体验地、娱乐休闲区、景观观赏点、眼镜生产线展示区,形成了多功能生态休闲养生地。目前,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400亩的鹰潭国际眼镜城已有200多家商铺营业;总投资4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眼镜博物馆已对外开放;9.8公里眼镜文化主题公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片休闲场所,也为信江沿岸铺就了一条绿色长廊;鹰西雕塑公园不仅环境优美,更融合了鹰潭地域特色文化。另外,我们还有配套的台客餐厅、乌克兰餐厅、维也纳酒店、黄蜡石市场、眼镜技术培训学校等设施。

此外,景区还建立了覆盖全园区的工作网络,对景区的水体、植被、配套工程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服务配套已基本完善,有675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有105平方米的旅游公厕、有2万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3600多平方米的绿色立体式地面停车场、有极具眼镜文化特色的各种导视系统等,同时,各项管理制度也已日趋健全,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

2、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鹰潭市涉外定点参观单位。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坐落于“中国雕刻、根艺、佛佑之乡”--江西省余江县。始建于2009年,计划5年内建成。届时,将形成以雕刻工艺品红木家具、古玩字画为主要旅游产品的,集贸易、旅游、展览、学术研究、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雕刻文化产业园。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雕刻创业示范街、国家雕艺博览馆、血防纪念馆

雕刻创业示范街建设于余江县城交通东路,街区建设仿古简约,透出雕刻文化韵味,销售产品涵盖根艺、石艺、木雕工艺、道教旅游、佛教用品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整个街区已进驻各类工作室、艺术超市等200多家,并建有雕刻培训学校、雕刻艺术展厅、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果喜雕艺博览馆建设于余江县城白塔西路以北,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雕艺博览馆由我省雕刻龙头企业果喜集团巨资打造,是我县陈列历年来雕刻艺术精品,具备国内顶尖会展接待能力的艺术交流场所。血防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侧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仿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由苦难厅、消灭厅、巩固厅、杨柳厅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

2014年,余江雕刻更是受到的央视的报道。此外,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还参加了中国(赣州)第一届家具产业博览会。博览会期问,“中国雕刻之乡-余江”参展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驻足欣赏采购,并多幅作品在博览会设置的精品评选中获金奖和银奖。

3、血防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余江县“血防纪念馆”是江西唯一、全国最大的血防展览馆。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座落于余江县城中心区域,由著名书法家吴作人题写馆名。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舍院式结构,建筑风格朴实、壮观。正门前景中心广场,与广场另一侧的“血防纪念碑”遥相呼应。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则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枋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自然流畅。内庭设计雅致,水池、拱门、踩石、花木错落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馆内由序幕厅、第一展厅(苦难篇)、第二展厅(消灭篇)、第三展厅(巩固篇)、第四展厅(变化篇)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地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国0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完整过程;以大量的实例突出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诠释了“-”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二百余万人。1998年,被鹰潭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韬奋祖居

韬奋祖居是一座两层仿古徽派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其方位坐北朝南,北有竹林樟海,绿色葱葱;南有面积3亩的池塘,水面清澈;二楼正中悬挂的“韬奋祖居”匾牌由-手书,一楼正门两根廊柱上的楹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是郭沫若先生为纪念韬奋先生亲手所题。

一、基本概况

韬奋祖居坐落于信江之滨,隶属余江县潢溪镇渡口村委会沙塘村小组,全村550余人,兴建于1965年的中潢圩堤使村内600亩农田年年丰收、物产丰富,成为鄱阳湖原粮生产基地之一。沙塘村地理位置突出,东临鹰潭,北靠信江,206国道从村西而过,水陆通畅,四通八达。村后沿信江河岸有一片面积约5亩的原生态樟树林,环境秀美,河对岸乃千年古镇锦江,晴日远眺,风光无限,村中央一棵历经沧桑的千年古樟像无言的老者,守护着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生活的邹家人。

沙塘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秀才邹士满从丰城南槎村出发考察陆九渊的象山书院、朱熹信江书院时,在石港铺偶遇风雨,船停靠岸边后,邹士满登山举目向信江与白塔河三面相抱的平原望去,只见对岸景色绿盈盈,香习习,透着秀气,甚为欢喜。走近一看,平原上五棵樟树成“五爪金龙”之势,方竹、紫竹、金竹、斑竹围绕四周的一口四亩水塘塘底黄沙金光四射,塘中央清泉甘甜清爽。经仔细考察后,邹士满举家搬迁于此奇塘灵地,定下辈份顺序:“满、玉、隆、有,文、泗、律、宇,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从此邹氏家族,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之村”。第八代孙邹舒宇(邹韬奋的祖父)曾任福建延平府知府,第十代孙邹韬奋(原名邹恩润)抗日御侮、多方救国,荣膺新中国“双百”人物,第十一代孙-曾担任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解放前,沙塘人以务农为主,村内皆是土房,自然灾害较多,十涝九旱,田地贫瘠,村民贫苦不堪,难以生存。解放后,沙塘人跟着0走,齐心协力兴修水利,将农田按3亩标准规划成行,实现旱涝保收,村民衣食无忧。上世纪八十年代,沙塘村顺应国家农业政策的变革大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使村民人人受益,生活日渐改善。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沙塘村百余村民走出家门,或工或商遍布全国,至新世纪村民人均收入已达8500余元。近年来,日渐富裕的沙塘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改水改厕、建房修路、美化环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8月,由0余江县委宣传部牵头重建的韬奋祖居全面竣工,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弘扬韬奋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展陈内容建设情况

韬奋祖居共二层,一层展陈内容设韬奋事迹展览、邹氏宗谱、韬奋先辈生产生活用品实物陈列厅;二层展陈内容韬奋书屋、村史厅、村民文化活动室等。宣传部组织人员收集和撰写展陈内容,在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和文物,广泛调查考证的情况下,最后经过领导和有关专家严格审定。展陈介绍韬奋事迹,主要包括韬奋生平简介,韬奋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的主要著译,韬奋主编的报刊,并收集到国家领导人对韬奋题词纪念,弘扬韬奋精神图展,邹氏宗谱,沙塘村组织机构等,大部分采用展板的形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三、邹韬奋的简介

邹韬奋(1895.11-1944.7),原名邹恩润,字荫书,江西省余江县潢溪镇沙塘村人,中-员,中国近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生活》周刊的主编,三联书店的主要创始人,新闻出版界的先驱,是继鲁迅之后的文化旗手、“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邹韬奋先生是余江人民的优秀儿女,一生为抗日救国而四处奔走,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不息。他坚决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日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他先后四次-、一次被捕入狱,仍不折不挠,愈斗愈坚强,自觉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1936年11月22日,他因积极宣传抗日,与沈钧儒等7人被-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4年7月24日,他因耳癌治疗无效逝世。闻讯后的毛泽东欣然为其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多年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题词颂扬韬奋精神。

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

“韬奋祖居”的建成,意义非凡。它既是我县弘扬韬奋精神的又一教育基地,又为我县增添了一处红色旅游资源。它把县城韬奋塑像、韬奋书店、韬奋研究所、韬奋学校、韬奋大桥、韬奋书屋等纪念实体与老县城锦江镇“韬奋故居”连在一起,形成了我县特有的红色旅游线路。这也是余江县通过打造文化加旅游、文化加产业、文化加基地的运作模式,不断做大做强余江韬奋故乡文化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韬奋祖居”建成后,经多方协调,已落实专项经费,用于专人负责管理、讲解,并将向社会免费开放,使其成为全国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北京三联书店,上海韬奋纪念馆,韬奋基金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我县广大青少年及在校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的重要平台,让弘扬韬奋精神世代传承,永发光芒。

5、鹰西雕塑公园

位于沪昆高速鹰西出口,包括雕塑、牌坊和公共厕所区域,面积约为3.6亩。通过标志性的景观设计,实现景区第一映像区的标志景观功能;设计通畅便捷的出入通道,突出景观引导、游客集散等综合功能。

雕塑基座为方形,与圆形雕塑主体结合,意为“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基座采用宽厚石材贵妃红或黄金麻钢挂贴面,高大伟岸,象征道家发源地龙虎山的碧水丹山和丹霞地貌。体现得千百年山水清气:极天地之大观的鹰潭悠久历史。

雕塑造型,设计创意源自于鹰潭的“道教文化”特性与道教祖庭龙虎山的地域特性;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的“眼镜”产品特性;鹰潭国际商贸园区的“钱币”商贸特性。

雕塑造型以“圆”形为设计语言,以道教的大极图、产业园区的镜片、商贸园区的钱币等符号为设计元素,暗合太极两仪,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融台“视窗观天下”之气度、金钱财富之厚度,运用形式莫法则与形式美规律进行演绎创造同心圆——自然、融合、共生,达到雕塑造型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的审美要求。(如太极虚与实之阴阳对比,造型方与圆之形状对比,钢材与石材之材质对比,粗犷与精致之阴阳对比等)。

6、金盘山

位于锦江镇东北8公里的铁山村,面积为8平方公里,最高峰花尖岭,海拔311.1米。这里山势嵯峨,陡峭如削,瀑布斜飞,流水潺潺。相传有金盘金凳,故名金盘山。当我们走过2000米果园大道来到山脚下,我们看到一对形似灯笼的山包,高高挂在山道的两旁,中间现已建水库,水清澈见底。从弯弯曲曲的狭谷,沿着清清小溪,我们拾级而走,很远就听到瀑布飞溅的响声,来到半山腰,有一瀑布飞泻数十丈,因形似女人的双腿,长年水花四浅,人们又称它为“仙女散花”。又因“散花”的地方石质花白相间,酷似蝴蝶,又名蝴蝶谷。在蝴蝶谷下有一山涧,深邃莫测。相传,进洞燃掉九十九支蜡烛,还未到洞的尽头,据说此山洞里有金盘、金凳、金盏。在花尖岭下,原有金盘寺,规模颇大,现已拆建学校,寺废址存。山上还有金杯子、马尾圣井龙爪石等景点,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汉九江英布墓就葬在这风景迷人的山脚下,明朝官至吏部尚书的桂天官也葬于这风水宝地。汤惟学有诗云:石磴孤峰转,龙冈九曲蟠。平生凌绝巘,今日更奇观。禅榻经尘静,秋风碧树寒。辛勤话甘诀,尊酒馨交欢。

7、安仁城垣

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知县薛球为平叛“姚源之乱”,始筑土城墙,城墙长600余丈。嘉靖五年(1526),饶州兵备范辖改设石城。嘉靖壬戌年,江西巡抚令我县增设城墙,深挖战壕,历经三年,新城修筑完成,全长一千三百三十余丈,红条石结构,开城门九座,东为青仁门,西为正义门(云盖门),南为歌薰门,北为拱极门,东南面设兴贤,云锦两门,西南有观澜、便民、孟津三门,其垛石、腰脚、窝铺等建筑等同府制城垣的规格。经明崇祯(1637年)、清康熙(1711年)、乾隆(1736年)、咸末(1855年)年间四次较大型的修茸,至同治二年(1863年)修复的安仁城垣,用红石厚砖砌成,高为二丈六尺,宽八尺五至八尺六不等。设城楼七座,垛口一千三百三十个。同治六年(1867年)经御史院寿松奏准朝延,获皇上嘉奖。至清末后期,特别是受日军轰炸后,破坏惨重。现仅存小南门至西门320米长的三段残墙供后人回味。

8、锦北水库

又称烈女湖,位于余江县画桥镇境内,1958年建,坝长500米,高30米,集水面积61.24平方公里,总库容40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万亩,湖中小岛建有别墅,周围群山环抱,这里余江的至高点鹤峰,海拔512米,是森林海洋,空气十分清新,号称绿色的氧吧,远离城市间的喧闹。山上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和各类药材,是居家避暑的理想场所。相传筑湖前有孝烈桥一座,是为纪念谢枋得,其女儿所建,谢枋得(1226—1289),南宋著名爱国志士、诗人,号叠山,南昌市的叠山路就是纪念他而命名的。1289年因抗元失败,拒绝招安,在大都-殉国。其女谢周嫔闻此消息,跨溪造桥,桥成,投水而亡,后人多有诗文颂扬此事。

9、锦江天主教堂

位于锦江镇冲虚山,又称圣类斯教堂民国7年(1918年)由美法神会合建,法国神会田烈诺主持,美国金山圣玛利教堂提供经费,历时四年,于民国11年竣工。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经堂、官厅、神父楼、大礼堂、培德女中等大小建筑物17幢。大多为砖木结构,罗马建筑风格为主的中西合璧建筑,主建筑“圣类斯堂”(经堂)长24米,宽13米,高12米,红石石柱,哥特式建筑。时为抚州上饶景德镇等地区21个县(市)天主教教徒心中向往的“圣地”,是当时江西教堂五大教区之一。锦江天主堂建筑群历经近百年,大多保存完整,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0、锦江古镇

锦江原为安仁老县城,建县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锦江自设县开始至1961年为县城所在地。古县城锦江名胜古迹、古文化遗产甚多。孔庙槐荫,柳祠桧色,玉真墨迹,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书声,锦江渔坊,黎浦商帆等安仁八景诉说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了不少墨客与骚人来此漫游赋诗,寻觅仙境。杨万里、朱熹等历代文学家为此写下的“余干溯源至安仁”、“安仁晓行”等著名诗篇,勾勒出千年前的锦江群峰俊秀,碧水波清,山川灵秀,水路通达,船帆点点,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锦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好学之风盛行,明清两代兴办的诸多书院,给这座千年历史古城谱上了浓厚的文化古韵。

部分来源腾讯网络 魅力余江编辑整理

Hash:642d7602ec62213b90d7ac7e1179f7f18a41d6dc

声明:此文由 魅力余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