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张剑平|人言白马去,仙从洞中来 一一离石白马仙洞景区一日游记

烈日炎炎何处去?白马仙洞好清凉! 虽然这个被誉为神仙洞府、森林家园的离石白马仙洞景区近在咫尺,但也许是门前有景熟视无睹的缘故,多年来一直未亲往游览,今日借陪同省报记者采风的机会,才算真正目睹了它的芳容。

景区位于山西省吕梁离石区东南的九凤山麓、307国道西南侧,距市区约20公里。

一条五公里长的柏油路,如长龙般从307国道蜿蜒伸向景区。真可谓是曲径通幽处,山高草木深。车辆在景区旅游路上欢快地向前奔跑,摇下车窗,仰望高天流云,感受清风徐来,顿觉满脸惬意,一切城市喧嚣人间烦恼立刻抛于脑后。环顾四周,苍山拥翠,郁郁葱葱,百鸟争鸣,景色迷人。

据《汾州府志》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白马仙洞为一天然石灰溶洞,据地质专家考证,该洞地质绝对年龄约1.4亿年,洞口至洞底全长约几十公里,现仅开发1000余米,洞口至洞底相对高差268余米,是我省洞穴中最大的原始洞,被专家誉为"华北第一险洞"。白马仙洞基本上四季恒温,温度在5到10度之间,像今天这样外面是32度高温难耐,洞内却是呼气可见,凉气袭人。

进入景区大门,左侧是游客接待中心,可以同时容纳二百人食宿。沿着景区公路继续向前,过了停车场,经过人工湖,缓缓爬行约两公里便到了白马仙洞入口。

有资料称,此洞幽邃深远,别有洞天,甚为罕见,景观变幻十分奇妙,大洞套小洞,一洞复一洞,高高下下,宽宽窄窄,弯弯曲曲,气势雄伟,令人惊叹。百石争奇斗艳,削尖如刺,方平如床,联缀如珠,好似精雕细刻之工艺品,蝤距而卧者如虎,鳞甲而盘者如蛟龙,三十几处景观栩栩如生,令人心驰神往,几不思返。洞内石壁有宋代宣和三年(1121年)、元代至元三年间(1337年)、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等各朝僧侣游客的题迹,多为记述在洞中祈雨和探幽的诗文,因不见阳光,不受风雨侵蚀,所以仍不显古旧,历史价值很高。

约一个小时的边走边看边爬,从一座神像背后的洞口出来,便到了白马仙洞的出口洞阳观。站在半山腰上的道观举目四望,远处隐约可见的九凤亭掩映在绿色的林海中,白马仙洞洞外有渊济阁、洞阳观、望仙坡、韩仙掌、圣灵泉长春岩、快活林、姑子庵等八景。据碑载:"白马仙洞乃黄帝之别馆,晋高祖遇旱赴祷即雨",后诏封为"渊济仙洞"。这里也是历来当地民间遇旱祈雨的圣地,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给白马仙洞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白马仙洞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地质构造形成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同时又是一处集考古勘察、旅游探险、休闲度假避暑于一体的福泽胜地。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该景区是吕梁市经济转型走出一煤独大困局、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旅游产业的比较成功的范本。重新开发的旅游区规划为"一带,五区"的建设布局,已建成景观长廊、生态采摘园、动物园、洞阳湖、滑道、索道、跑马场、户外烧烤餐厅等休闲娱乐设施。整体规划面积8.85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投入资金三亿元,有些项目正在开发建设中。特别是二百米长的5d现代化声光电高空玻璃栈桥即将于六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到时候游客可以亲身感受最惊险刺激的前卫运动。

烈日炎炎何处去?躲进山中享清凉。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渐近黄昏,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匆匆忙忙在考察了两处帐蓬露营地后,我们和洞主人告别,踏上了愉快的归程。

.:

Hash:82872aa46fa815132e01997bb926863955fd4494

声明:此文由 山西省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