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风景优美,远足的好地方

左云县,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地处塞北高原,东靠大同,西接右玉,南邻朔州,北眺呼市,左云历史悠久,十几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生活。春秋时为北狄白羊族牧地,战国时是赵国的武州塞地,汉时改为恒州,元代为大同属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大同都卫,四年后又改称山西行都司,曾管辖26个卫所,东西横跨黄河燕山之间,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县。

01五路山风景名胜区

矗立于左云西北的五路山,属阴山山脉,总面积16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014米,是左云的天然屏障。

五路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据考证北魏时期的神嘉王朝刘蠡升皇帝曾占据此山,向外扩充势力达十年之久,后被东魏丞相高欢用计所灭。此后,刘蠡升的孙子刘没铎又占据此山四十多年。

02山西摩天岭风景区

山西摩天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北部,地处塞北高原,东靠历史名城大同,西接晋北大门右玉,南邻煤电新都朔州,北眺草原明珠呼市,占地面积约77平方公里,于2010年11月24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级名胜风景区。

景区以摩天岭长城为依托,古堡、烽台林立长城教堂交相辉映,军旅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农耕文明、草原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

景区内保存有东汉长城明长城。汉长城遗迹尚存,横亘莽原,而明长城却墙体完整,堞垣崇隆,像一条巨龙蜿蜒起伏、腾跃盘越在摩天岭山上,十分雄险壮现,有“东看八达岭,西看摩天岭”之说,因而摩天岭长城又被称 “小八达岭”。

摩天岭长城为明长城,东起左云八台子村,西至宁鲁口箭楼,共3.5公里,该段长城跌宕起伏,像一条巨龙盘绕崇山峻岭之上,气势壮观、雄险。

长城前有戍边将军墓、总兵坟、北魏王陵数座,有腹式接火台(烟岗)数座、箭楼两座.箭楼拱券上嵌“镇宁”石匾,箭楼下又修筑了宁鲁口关城,与箭楼形成完整的关口防御体系,是边塞特征和边塞文化遗迹最集中的地方。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万历元年(1573年)包砖。分管边墙11里3分(5.65公里),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北距长城2.5公里,周长1.75公里,高12.3米,堡南设有1门,平面呈矩形,堡置摩天岭宁鲁口几重之地,是明长城大同镇左卫北西路“外五堡”之一。既是军事要塞,又是中原与草原之间的驿站,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存堡墙包砖已拆除,东西北三面将城墙掘成豁口通行,土墙保存较完整。

“南有马道头,北有宁鲁口”这是对古代左云这方军事要塞南北两座雄关的精彩概括。宁鲁是进出左云直达内蒙的北部咽喉。宁鲁之名初为“宁虏”,意为“希望胡虏之骚扰宁息”,至清代,汉胡关系缓和,为不影响民族和睦,遂改“虏”为“鲁”。

据传,在修宁鲁堡时,一位戍边总兵看准了关家山的棱柱石(火山喷发形成的石林),便下令民工前去采石,并给众工头下令:各自想法子采石运料,不得误期,违者杀头。在没有机械化的当时,可难为住了众工头们。眼看采集下堆如小山的石料,就是解决不了运输的问题。

镇宁空心箭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防御鞑靼、瓦剌而设,是史上形制最大、功能最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唯一大型长城空心箭楼,也是大同现存唯一一个砖砌空心敌台。据史料记载,该空心敌台由明朝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是明长城防御体系逐渐加强的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山西外边长城遗存下来的少数几个砖砌敌台之一。

空心箭楼又叫马市楼,后因为到了清代,长城边关战争趋少,为了缓和民族关系,长城上带“虏”字地名一律改为谐音“鲁”。

华池(又名悦华池)与长城紧紧相连,是一座建在长城上的独具特色的袖珍小城,是威鲁口的关城,为走西口的通道之一。筑于嘉靖年间,宣大总督翟鹏根据左云城真武庙月华牌坊命名月华池,取日精月华之意。

月华池以长城为北墙,另筑东南西三面围墙,围成一座周长约260米的城堡,约同北京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堡。聚合了屯兵、瞭望、报警乃至战斗等多种军事功能,北墙上有高出墙体两丈的烽火台,腹内有洞梯81级。

烟岗,位于左云县三屯乡八台子村村西200m处,北靠摩天岭长城,南临五路山旅游路,西接210省道,东伴大美珍珠湖,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边塞安全防卫需要,以狼烟为最常用的信号载体而设置的一种缸形信号传递装置。

汉亭障位于保安堡北1公里长城内侧,是沿长城仅存的汉代烽燧亭障。由烽台和羊马墙组成,烽台高6米,羊马墙周长160米,北面脚下有汉代军事侦察设施——天田,长达30公里,属长城稀有遗存元素。

03北魏皇陵

北魏皇陵,史书称金陵,上世纪全国文物普查时,由专家们发现了沿五路山下修筑的金陵围墙。后来,发现五路山上十多个土冢,初步推断北魏皇陵。现在,这种疑似、设想、推断已成为重要史实。北魏皇陵土冢面向(平城)大同沿一线分布,自北向南有摩天岭皇陵、红砂岩口皇陵、太子梁皇陵、汉嘉山皇陵、成交梁皇陵共六座,其余山前岭后还有十多个小土冢,推断为王陵或陪葬墓。

皇陵土冢高15米左右,底围160米左右。历史上除了皇家力量,民间绝没有力量堆筑如此大的土冢,再说皇家也不允许民间修筑此等土冢,至于五路山北魏皇陵均选择山顶,这是根据鲜卑族的葬俗所定。

04左云县历史文化名城

左云县古县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清代建城时的格局,城墙南、西、北正中辟门,以门为端点设南、北、东、西街为主要干道,每个街区又设十字街,形成四大街、八小巷、五十四条绵绵巷的格局。南街、北街榆树巷、廖家巷、灵神巷保存大量清代民居,以二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前店后宅等布局为主,屋脊、影壁砖雕、屋内木雕格局以传统吉祥图案为题材,做工精细,体现了独有的地方特色。

古县城街区大量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长狭的院落,相对宽敞的天井和相对低矮的房屋构成左云因气候高寒而形成的地方特色,再现了左卫城600年前的历史风貌,并形成与左卫故城相同的人文风格与建筑特征,对于研究清代建市建置和布局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05十里河湿地生态园区

十里河是左云县最主要的河流,古称武州川水,汇阴山、洪涛山系大小支流20余条,横贯县境东西,流经5个乡镇,在境内全长50千米,流域面积931平方千米,因风光秀美,辽代改称肖画河,建国后改称十里河。十里河湿地生态园区,从左云城西十里河水库始,到旧高山城止,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3千米,湿地面积60平方千米。

06老虎山森林公园

老虎山位于左云县店湾镇西沟村,总面积约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50%,主要种植油松樟子松等乔木,大多为人工林,区域内有废弃煤矿、西沟民俗村、老虎顶等众多资源

07尖口山森林公园

尖口山位于左云县城东南部,是左云县南部地势最高的区域,山高林密,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形成了较为多样化的林相,乔木和灌木杂生,一到秋季,尖口山森林色彩斑斓,风景优美。

08凤凰山公园

位于左云县城东南部的水窑乡,是理想的乡村游憩公园,已建有山顶观景亭3座。公园内植被覆盖率高,有油松、樟子松杨树松树等十几个树种。

Hash:9c529d0140d8cd07ec291794a84a2fc9a67d0454

声明:此文由 徽燕南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