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地域性建筑文化初探

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地域性建筑文化初探

李志忠 王 敏

(中冶地建设集团(三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河北 三河 065201)

摘 要:介绍了伊敏河镇概况,从鄂温克族狩猎文化、拓跋鲜卑族墓葬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现代矿区文化四方面,对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伊敏河镇建筑文化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鄂温克族,伊敏河镇,地域民族文化,鲜卑族

1 伊敏河镇概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伊敏河镇气候特点为冬季绵长且异常寒冷,夏季短暂。额尔古纳河支流伊敏河流倘其间,南端邻近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异常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鄂温克族繁衍生息的传统谋生手段狩猎和饲养驯鹿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一区域大量鄂温克族为1732年清政府从布特哈地区强行征调驻防呼伦贝尔的1 600多名鄂温克族兵丁后裔,为削减政府财政支出,拨给牲畜迫使其从事畜牧生产自给自足。改革开放时期伊敏河镇迎来了煤炭工业文明。境内驻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伊敏露天矿为全国五大露天矿之一,2009年伊敏河镇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2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伊敏河镇建筑文化

2.1 鄂温克族狩猎文化

2.1.1 萨喜格柱

鄂温克族传统民居为适应狩猎生活的简易帐篷萨喜格柱,“柱”即“房子”的意思。基础框架由三根木杆相互交叉形成,并以数十根木杆固定围合,夏季以桦皮、草皮、柳条编笆等覆盖作挡雨遮光,盖以苇子作房盖 [1]。冬季以皮围子作挡风雪,顶端留有通风换气、采光照明的孔洞,雨雪天以毛皮覆盖防漏。门开向日出方位。当地民俗中室内中央即为火位,女性居南部,男性住北部,最北为“玛鲁”神位。妇女分娩不可在有玛鲁神的“柱”里,要另建一间临时产房。一个家族(乌力楞)的居住习惯是由五六个或十几个小家庭的撮罗子并排搭建。萨喜格柱建筑形式的出现,使得以狩猎这种生产方式为主的鄂温克族人可以随着动物的迁徙而迁徙,保证了不同季节均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 [2]。

2.1.2 地窨子

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有“夏则剿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惯,即冬季居住在地穴或半地穴式的住所中,鄂温克族也居住在这类传统建筑中。如图1所示为1976年第一批来到伊敏露天矿建设指挥部的创业者为抵御冬季严寒所建的地窨。选址于背风向阳邻近伊敏河的山坡之上,建造方法为向地下挖四尺深的坑,空间尺度由居住人数决定,坑内立中间高两边矮的柱子,柱子之上放檩条、椽子,椽子的外沿搭建在地面上或伸入坑壁的土壤之中,屋顶盖用半尺厚泥土压实。房门位于南侧,仅东南角留出透光的小窗其余部分用土封堵。建筑内高2 m,伊敏河镇地区地窨子多建有火炕。在地中央扣上铁锅供烧火取暖用。为防止牲畜踩踏地窨子四周围合有一定高度土墙。功能分区中晚辈居住在东、西侧,长辈居住在北侧 [3]。

2.1.3 土木结构居所

伊敏河镇所在地区部分鄂温克族人已定居,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按季节外出狩猎时才会住在萨喜格柱中。功能布局融入了该地区鄂温克族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平面有两间、三间之分。两间房布局的住所呈东间、西间布置,烟囱设在距离外墙面1 m处。东间厨房靠北墙布置有小炕连着锅台。东间(外屋兼厨房)南部设门,西间房开有西窗、南窗,南窗较西窗大,忌讳将窗设在北、东侧。居室内布置有南、北、西三面的火炕,长辈及未成年子女在南炕,儿女位于北炕,贵客来访住西炕,西窗侧墙壁上布置玛鲁等神位,与蒙古等少数民族神位供奉方位一致。房屋为三间布局时,功能分区上东、西两间为居室,中间厨房。长辈在西居室,鄂温克族称“玛鲁拉”屋,贵客到访在此房间接待 [2]。

2.1.4 仓房——靠劳宝

“靠劳宝”为鄂温克语,是这一地区鄂温克族猎民所建造的搭建在树上的高脚仓房(如图2所示)。搭建地点位于狩猎区域的中心或迁徙时路过的地方,为“乌力楞”共同利用的仓房,是暂时不需要的衣物、粮食、用具等的贮存处,一般夏季储存冬季物品,冬季则贮藏夏季使用物品,为防止野兽攻击而修建,最初为鄂温克族居所,后为仓房。随着靠劳宝逐渐私有化,也可两三家共用,因狩猎带来的迁徙生活,靠劳宝的所有权并不固定,也可转赠。建造方法为:在森林中择取四棵对角为长方形自然生长的树木,在四五米左右处砍掉树冠,固定底部、四框并以细木搭建。人字形屋面,覆盖木板。木刻楞底端留一开口,由地面竖起一根砍有豁口的木柱做梯子,鄂温克语称“吐克台木肯” [4]。

2.2 拓跋鲜卑族墓葬文化

鲜卑族为我国历史的一个古老民族,依地理位置鲜卑族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拓跋鲜卑)两大部。伊敏河镇发现的墓葬为拓跋鲜卑族古墓群,称“伊敏车站古墓群”,位于伊敏车站东南0.5 km处。时代约在东汉时期,发现地点位于伊敏河左岸,距伊敏车站东南0.5 km处,共计清理4座古墓,编号为伊·M1-M4。M1墓主人为成年男性,M2为幼童,M3亦是幼童,M4为单人葬。这批墓葬形制特点均为竖穴土坑,以马、牛、羊、狍的头蹄骨来代替整畜,殉牲头向北或北偏东。进一步说明了墓主人身份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 [5]。

2.3 蒙古族游牧文化

呼伦贝尔草原自古便为游牧民族蒙古族提供了天然牧场 [6]。伊敏河镇一带牧区的鄂温克人吸收了蒙古族的传统住所蒙古包的形制搭建毡包。鄂温克语称作“俄儒格纠”,因屋顶圆孔的名字而得名。木构架主要以上、中、下三部分结构组成。搭建时,雨季为防止漏雨倾斜角度偏大,冬季为减缓刺骨寒风斜度角度偏小。围护结构夏天以柳条串成帘围,冬季则用帆布外加毡子。为抵御呼伦贝尔的严寒,也在毡包内的床下搭建火炕,维持室内温度。室内摆设布置有床、火炉,柜子、桌子等 [2]。敖包祭祀为这一地区蒙古族的传统宗教活动,祭祀者边说吉祥话边系上哈达,再顺时针转上三圈等。

2.4 现代矿区文化

伊敏煤矿东侧有南北走向的伊敏河,勘探区内有伊和诺尔湖、柴达敏诺尔湖,位于勘探区东南的伊和诺尔湖已经干涸,周边为采空区,勘探区内自北而南有北露天矿、三号露天矿、一号露天矿、南露天矿。露天矿旁有露天开采所堆砌的排土场。煤电联营的电厂建筑位于勘探区东南,伊敏河西岸。露天矿与电厂之间有两条主要的皮带走廊,将露天矿的煤运往电厂的运煤胶带,将废弃物运回需通过运灰胶带。在电厂与露天矿南北两侧邻近位置布置有两个主要供矿区职工生活的居住小区(建工小区、敖伊木沟区)。北侧邻近伊敏河布置有“五牧场”保证职工食物供给。煤矿与外界连通主要交通道路为贯穿两个居住区和电厂的南北走向公路——“海伊公路”,通往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修建有专门运输煤矿资源的铁路。如图3所示的“七五三”展览馆是伊敏河镇标志性建筑之一,入口的雨棚设计为草原上的雄鹰造型。建筑的制高点有一匹奔腾的雕塑马。建筑屋顶处设计有凸出的圆形的观景平台,与萨喜格柱、蒙古毡包的平面形式相契合。伊敏河镇建筑中绝大多数都有中国华能的LOGO。矿区建有大量工业性质建筑,以图4电厂为例,高耸挺拔的烟囱为矿区工业的标志。

3 结论与展望

鄂温克族狩猎文化、鲜卑族墓葬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现代矿区文化等等共同构成了伊敏河镇特有的建筑文化理念。原始农业和采集、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呈现出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结构特征。伊敏河镇处在我国北疆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之中,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对伊敏矿区建筑研究并没有广泛开展起来。希望本文能够为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探求提供借鉴意义,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能够参与到我国北部边陲草原矿区伊敏河镇的城镇建设中来。

[1] 林 雨.鄂温克族生活习俗略述[J].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2.

[2] 毛公宁,刘 军,宋 全,等.鄂温克族风俗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 刘希文.地窨子[J].地火,2012(3):36.

[4] 于学斌.东北民族贮藏物品的建筑——仓房[J].民俗研究,2005(4):42.

[5] 伊敏煤电公司史志办.伊敏煤电公司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

[6] 占 春.中国民居[M].黄山:黄山书社,2012:125.

Inquiry on regional building culture of Yimin river town of Ewenki Autonomous Banner

Li Zhizhong Wang Min

(China Metallurgy Construction Group (Sanhe) Build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Sanhe 065201,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Yimin river town conditions. Starting from four aspects of Ewenki hunting culture, Tuoba Xianbei burial culture, Mongolian nomads culture and modern mineral culture, it explores Yimin river town building culture under the impact of multi-culture,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similar research in future.

Key words:Ewenki, Yimin river town, regional culture, Xianbei nationality

收稿日期:2017-02-28

作者简介:李志忠(1967- ),男,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王 敏(1988- ),女,助理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TU092.9

文献标识码:A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探秘我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 鄂温克族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也是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的景区之一,在这里可以让游客更全面的了解敖鲁古雅驯鹿文化。在北纬52度生活着的敖鲁古雅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老民族。据考证,鄂温克族共包含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前两者大部分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雅库特便是如今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

驯鹿温顺的性情使其易饲养放牧,它们可以自行觅食苔藓等野生植物,而地处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交界处的敖鲁古雅乡,溪水、草原森林、山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铸就了鄂温克部落的驯鹿文化,也为这里披上了一层莫测的狩猎文化,鄂温克人离不开驯鹿,他们认为驯鹿在哪,家就在哪里。

多年前,驯鹿和打猎是鄂温克猎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出台,猎民们放下了手中的猎枪,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千百年来的驯鹿文化却以博物馆的形式保留下来。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分为历史综合展厅、狩猎文化展厅、桦皮文化展厅、萨满教文化展厅、兽皮文化展厅、驯鹿文化展厅、北极圈文化展厅六大部分。博物馆真实地记录了鄂温克猎民的生活状态。驯鹿在欧洲国家蕴含着吉祥的意义,每当圣诞夜来临,喜庆幸福的驯鹿拉着长胡子圣诞老人向可爱的孩子们分发糖果,而在鄂温克族驯鹿少了些美丽浪漫的传说,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与欧洲不同的是,敖鲁古雅驯鹿的存在对当地人有着支柱一般的意义。成熟的驯鹿一次可以负重35公斤左右,是敖鲁古雅人的重要的运输工具,这种现状直到1964年割鹿茸成功后才改变。

馆内形式不一的猎刀和弹药为鄂温克猎民描摹出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带锈的古迹斑斑证明了敖鲁古雅真实存在的古老文化。

在这里展示的是鄂温克人最为纯正的兽皮文化手工艺品。所有兽皮都是手工熟制的,缝制兽皮的针线都是用手工制成的鹿筋线,这一古老的技艺已经濒临失传。

鄂温克驯鹿人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萨满是鄂温克人的巫师。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为信仰核心的宗教形式,萨满被本民族尊为“智者”,是人与神灵之间的使者,生活中的祭祀仪式和治病要请萨满主持,萨满则跳神向大自然图腾及祖先的神灵祈福,恳求神灵的庇护而获得平安,好运和健康。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最后一支仍然使用桦树皮器物的部落,馆内琳琅满目的桦树皮制品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几乎男女老少都会以桦树皮制作器物的盛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这项集结北方游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面临着失传的窘境。或许,百年之后我们只能通过博物馆陈列的文物缅怀曾经。

以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与驯鹿从古时便有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将驯鹿视为吉祥、进取的化身,驯鹿文化展厅内便可略见一斑。

来到驯鹿文化博物馆参观已经是晚上了,虽然在这里的时间很短暂,但却仿佛穿越了鄂温克人几百年的历史,感受到鄂温克人行走在游猎生活中的足迹,这样的历史正在逐渐的消失。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微信:wudan365】【微信公众号: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

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 鄂温克族

鄂温克人是历史悠久的森林狩猎民族,分布于中国和俄联邦的“跨界民族”,中国现有30505人,其中在敖鲁古雅民族乡有221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鄂温克语支。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自称,即“住在大山中的人们”之意,其中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因定局与大兴安岭北部“敖鲁古雅河畔”而得名,史称“使鹿鄂温克人“。

这部分使鹿鄂温克人原居住在俄国境内勒拿河上游西伯利亚高原森林中,被俄国人称为“通古斯人”,处在复杂多变的关系中,于是他们为了摆脱俄罗斯人和雅库特人(今“萨哈”)人的统治,从北雅库特地区的鄂列涅河等地出发,顺着勒拿河的河流穿越东西伯利亚的山林峡谷,分成两个部分进入石勒喀河后,玛涅格尔和毕拉尔等氏族顺着黑龙江下去,过到结雅河、布列亚河西林穆丹河流域居住;一部分走到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汇流处的阿玛扎尔河停留后,其中的索罗共、结力克、布利托铁、卡尔他昆4个氏族,共75户,约400人左右,有600多只驯鹿,在布利拖铁氏族首领马克辛老人的带领下,当年于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迁入我国漠河一带,然后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逐步延伸至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中游猎生活,不久在布利托铁氏族中又分化出库德林氏族。他们就是今日在我国驯养驯鹿(鄂语称:"奥茸")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

使鹿鄂温克人把驯鹿从俄国带到中国大地上,在我国的鹿科动物群中增加了驯鹿种类,丰富了我国的生物资源。但在1892年的瘟疫中这批驯鹿几乎死绝,可是驯鹿既是猎民的生活资料来源,又是使役的“森林之舟”。于是他们又从俄国的阿玛扎尔河鄂温克人那里引进驯鹿驯养至今,现有700多只,成为了我国56个民族中仅有驯鹿的民族。  

1913年,与阿玛扎尔河鄂温克人亲属关系较多的布利托铁氏族40户,约100多人,过江到阿玛扎尔河流域居住。   

日伪时期,日本人称使鹿鄂温克人为“雅库特人”,并禁止了俄国鄂温克人之间的来往,还设“关东军栖林训练营”,强迫接受军事训练,进行奴化教育。  

1945年8月15日,使鹿鄂温克人的头领坤德伊万在苏联红军的指引下,带领15名猎民,在艾牙苏克河一带与准备顽抗的日军交战,歼灭日军34人,并缴获一批枪支弹药。  

使鹿鄂温克人是“森林骄子”,世代以森林为家园,与森林具有特殊的感情,人人爱护森林,以狩猎与养鹿相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浩瀚的森林中,住在“撮罗子”,走山穿林,风餐露宿,历经沧桑,奋斗不息,终于盼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得到解放,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

根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7年在奇乾成立民族乡政府。1958年3月5日取消“雅库特”称谓,恢复了“鄂温克”族称。随着林区的开发建设,1965年迁至满归。1973年在敖鲁古雅河畔定居,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并为保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根河市在2003年8月,把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迁至根河市区附近,在接近林草结合部地带,划定1767、2平方公里山林地带为该乡新的行政区划面积,便于了多种经营的发展。   

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仍保留有森林狩猎文化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本展厅用比较详尽的实物、图片和文字,向人们再现了使鹿鄂温克人的森林狩猎文化和民族风情。展示了敖鲁古雅猎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展进步创造自己美好未来的画卷。

图/周长山

文字来自:人个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210/08/1164894_351250743.shtml

鄂温克族自由行旅游攻略

  • 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地域性建筑文化初探

    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地域性建筑文化初探李志忠王敏(中冶地建设集团(三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河北三河065201)摘要:介绍了伊敏河镇概况,从鄂温克族狩猎文化、拓跋鲜卑族墓葬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现代矿区文化四方面,对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伊敏河镇建筑文化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鄂温克族,伊敏河镇,地域民族文化,鲜卑族1伊敏河镇概况鄂温

    2022-03-23
    1377 72
  •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探秘我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也是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的景区之一,在这里可以让游客更全面的了解敖鲁古雅驯鹿文化。在北纬52度生活着的敖鲁古雅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老民族。据考证,鄂温克族共包含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前两者大部分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雅库特便是如今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驯鹿温顺的性情使其易饲养放牧,它们可以自行觅食苔藓等野生植物,而地处大兴安岭

    2022-01-06
    720 34
  • 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

    鄂温克人是历史悠久的森林狩猎民族,分布于中国和俄联邦的“跨界民族”,中国现有30505人,其中在敖鲁古雅民族乡有221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鄂温克语支。“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自称,即“住在大山中的人们”之意,其中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因定局与大兴安岭北部“敖鲁古雅河畔”而得名,史称“使鹿鄂温克人“。这部分使鹿鄂温克人原居住在俄国境内勒拿河上游西伯利亚高原森林中

    2022-01-06
    1546 15
  •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年来建设成就斐然

    新华社官方帐号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2日电(记者邹俭朴、蔡博腾)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各族儿女齐欢唱。12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暨那达慕大会在巴彦呼硕敖包山下举行。当地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治旗成立60周年。达斡尔族的民歌、鄂温克族的斗熊舞、蒙古族的陶布秀尔乐器演奏……来自各民族的精彩演出将庆祝大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1958年8


    2021-10-30
    898 33
  • 【“新时代边疆行”】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群众载歌载舞 欢庆自治旗成立60周年(组图)

    国际在线官方帐号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黄蓉):8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暨那达慕大会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下举行。蓝天白云下,鄂温克旗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下,载歌载舞、策马奔腾,共同庆祝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日,经过60年的建设,鄂温克族自治旗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201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5亿元


    2021-10-30
    1816 18
  •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京举办

    中国日报网官方帐号6月5日,以“多彩鄂温克圆梦新时代”为主题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展。展览通过文艺演出、发展成就展示、非遗文化现场展示、特色农牧产品和旅游产品推介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自治旗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自治旗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良好风貌。同时,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


    2021-10-30
    1586 0
  • 冬季到鄂温克族地区去旅行 (图)

    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

    2021-10-28
    381 76
  • 2019鄂温克族驯鹿部落游玩攻略,走进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目前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有着独特的驯鹿文化。鄂温克是指生活在大山中的人们,他们的传统是聚族而居,居住在以树干、桦树皮搭盖的“撮罗子”中,经济来源以狩猎为主,也以驯养驯鹿闻名。有想知道详细一些内容的,可以去(野小游)公号!野小游科普时间:历史发展:中国境内,鄂温克人有3大部落:通古斯、索伦和使鹿鄂温克。索伦族是农耕部落,通古斯是游牧部落,

    2021-10-28
    234 73
  •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年来建设成就斐然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2日电(记者邹俭朴蔡博腾)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各族儿女齐欢唱。12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暨那达慕大会在巴彦呼硕敖包山下举行。当地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治旗成立60周年。达斡尔族的民歌、鄂温克族的斗熊舞、蒙古族的陶布秀尔乐器演奏……来自各民族的精彩演出将庆祝大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1958年8月


    2021-10-23
    1506 8
  • 呼伦贝尔市各地至市区直线距离,鄂温克族自治旗最近,了解一下?

    呼伦贝尔市区范围图,直线距离以两城中心计算鄂温克族自治旗至市区直线距离9公里左右牙克石市至市区直线距离68公里左右扎兰屯市至市区直线距离256公里左右陈巴尔虎旗至市区直线距离28公里左右阿荣旗至市区直线距离295公里左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至市区直线距离356公里左右鄂伦春自治旗至市区直线距离321公里左右根河市至市区直线距离213公里左右额尔古纳市至市区直线距离116公里左右扎赉诺尔区至市区直


    2021-10-09
    1640 71
  •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介绍60年发展成就

    7月24日,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介绍了两个自治旗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庆祝活动的安排。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先后荣获“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建设转型升级,工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各族人民获得感增强,新型城镇化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21-10-09
    74 46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