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五号线附近旅游景点「西安5号线景点本地宝」
西安地铁5号线有哪些景点?
西安地铁5号线站点有创新港站,创新港东站,翱翔小镇站,钓台站,沣西文化公园站,东马坊站,高桥站,文教园站,欢乐谷站,镐京站,复兴大道南站,斗门站,王寺站。
阿房宫南站,石桥立交站,西窑头站,汉城南路站,金光门站,丰庆公园站,西北工业大学站,边家村站,省人民医院·黄雁村站,南稍门站,文艺路站。
建筑科技大学·李家村站,太乙路站,雁翔路北口站,青龙寺站,理工大曲江校区站,黄渠头站,马腾空站,月登阁站,雁鸣湖站,西安东站。
扩展资料:
西安地铁5号线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一条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路,于2016年1月13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2017年2月18日开工建设二期工程,预计于2020年底开通运营一、二期工程, 标志色为黄绿色。
整体线路呈东西走向,西起西咸新区创新港站,途经秦都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雁塔区,东至灞桥区西安东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地铁5号线
西安地铁能直达的景点有哪些?
地铁1号线沿线旅游景点有:
西安半坡博物馆,
革命公园,
莲湖公园。
地铁2号线沿线旅游景点有:
城市运动公园,
经牛文化博物馆,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钟鼓楼及城墙景区,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会展中心博物馆。
地铁3号线沿线旅游景点有:
青龙寺公园,
大雁塔,
西安附近旅游景点
到翠华山有两条线路。
1.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7:00-10:00在大雁塔北广场东侧坐环山旅游2号线路公交车到翠华山,票价:6.5元。
2.坐905路到西安翻译学院。在西安翻译学院坐蹦蹦车到翠华山。
905路:甘家寨东口-白沙路南段-沙井村南-电子商城-紫薇花园-电子二路-省博爱医院-东仪路-明德二路西口-东仪福利区-石油学院学生公寓-潘家庄-丈八东路-八院-电视塔-三森国际家居-金昆家具-航天大道西口-北里王骨科医院-韦曲北站-西长安街东口-韦曲南站-长安汽车站-杨虎城陵园-长安一中初中部-长安一中-蝴蝶表厂-杜曲新村-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夏侯村-杜曲-寺坡村-桃溪堡-洋桥-建秦园林-关家村-新北-新南-省结核病院-黄大路口-黄岱湾-太乙宫-西安翻译学院
翠华山门票:70旺季/45淡季
晋地宝藏 · 第四站|运城博物馆:以星云之势托起厚重河东 地宝
MESEUM
▲视频 晋地宝藏 · 运城博物馆
▲视频 晋地宝藏 · 山西博物馆之旅
▼
▲山西晚报2020年5月14日报道版面
运城,
大运之城。
这块土地,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有180万年前人类最早发明用火的西侯度遗址,
由此诞生了人类的“一缕曙光”和“一堆圣火”。
而随后的文明进程中,
华夏民族的始祖:
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
尧初都蒲坂,后迁平阳,
舜都蒲坂,禹都安邑,
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
均在这里诞生。
史学家司马光、戏曲名家关汉卿等文武俊秀,
则为河东留下了璀璨的人文历史。
关公文化、根祖文化、盐文化、德孝文化等
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更是时时成为运城的代名词……
关于运城,
它自带光芒从远古走来,
绵延至今流光溢彩。
要想了解运城,
就一定要走进运城博物馆。
不夸张地说,仅仅在这一个馆,
你就可以基本梳理清楚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星云之势 摇篮之形
开启华夏文明序幕
运城博物馆位于盐湖区魏风街,成立于2013年12月,201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很多网友的心目中,运城博物馆很“新潮”,从外型上看是一个椭圆形,石块和钢筋的环绕拼接,文明古老且现代前卫。其实啊,运城博物馆建筑设计取“太极之意、星云之势、摇篮之形”,整个建筑形象简洁单纯,呈椭圆形,下大上小,逐渐内收,宛如植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树根,默默讲述着中华根祖文化的历史沧桑。
▲运城博物馆外景
运城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占地38.07亩,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15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藏品多达20422件,珍贵文物572件(套)。藏品主要类型有陶器、瓷器、青铜器、钱币、书画、石器、石刻等,其中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钱币及书画具有特色。藏品以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独头遗址、南海峪洞穴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器物,垣曲古城东关遗址、芮城东庄遗址、西王村遗址、清凉寺墓地、垣曲古城东关三里桥类型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器物,东下冯遗址的夏代陶器、铜器,殷商时期平陆前庄遗址、垣曲商城遗址的铜器,西周横北倗国墓地上层贵族的礼器,东周程村墓葬群的铜器、石磬礼器等类型器物为代表,着重表现北方先民文化、中原士族文化、农业文化特征。藏品富于地方特色,再现了厚重的“古河东”历史。
如果你亲自在运城博物馆参观一圈,会更了解华夏文化的起源,也更了解在这片土地上根植的河东人的精神和文脉。
传承中国文化脉络
品味河东文博雅韵
▲运城博物馆入口外景
一走进运城博物馆各展厅,序言就自信满满,非常打动人,“滔滔黄河,万古奔流,及至三晋,孕育出这一片热土。河东沃野,点燃了华夏文明最初的火种,千万年来,薪传火继,深植进每一个中国人文明基因……”“一方锈迹斑斑的铜镜,也许是某个汉代少女宝贵的嫁妆;一通漫漶不清的石碑,也许记录了某位英雄壮烈的一生;一尊青石雕刻的佛像,也许缭绕了上千年的香烟、倾听了上千年的祈祷。珍贵的馆藏文物,展示的是河东历史,讲述的是远古故事……”在这种自信后面,运城的历史文化脉络是怎样的?众多的文化瑰宝又如何将历史串联起来?
馆内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取意于运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工业、城建和文化等4个特色主题展是该馆的基本陈设展览。值得一提的是,该馆在展览形式上打破了传统以时间为主线的常规展览形式,甄选有运城地方特色的六个文化亮点分专题进行展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运城博物馆,感受一下河东的文博雅韵。
从一缕曙光到一堆圣火
再现古中国历史文明
▲华夏寻根展厅内的陶片文化堆积墙
在华夏寻根展厅,山西晚报记者惊奇地发现,一进展厅,两侧居然是“顶天立地”的考古发掘“土层”,里面镶嵌对应着不同时代的陶片。这是该馆的“特殊陈列语言”——陶片文化堆积墙,向公众传递考古学知识,令人耳目一新。该展厅主要展示从运城地区4500万年前人类等高等灵长类动物起源到夏商周三代距今2200年前的重要遗存和文物史料,重点突出了一缕曙光(世纪曙猿)、一堆圣火(西侯度用火)、半个蚕茧(西阴遗址蚕茧)、一尊方鼎(前庄方鼎)、一件荒帷(倗国墓荒帷)、“一池白雪”(盐池)等重要考古发现和独特文化基因。
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但是人和猿共同的始祖又源自何处呢?目前,曙猿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动物,是向类人猿进化的过渡阶段,大约生活在距今4500—4000万年之间的中始新世。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多次在运城垣曲县发现“曙猿化石”,证明了运城是人类最早的故乡之一。如果说中国人来“寻根”,那到运城就对了,馆内悬挂的人类进化图,是我们熟悉的画面,这个曾经在课本上看到的图案被搬到了场馆内,也颇有亲切感呢。
▲华夏寻根展厅
运城还有享誉全球的一把“火”,西侯度遗址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180万年,也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要想了解“圣火”的故事,你无需远赴芮城,只要在博物馆里,也能近距离去感受人类第一次点燃火焰的神圣时刻。
古老河东,有太多的荣耀时刻,众多考古发现,印证了这片河东土地的神奇之处。当你徜徉其中,思绪万千,既能感慨古人的智慧,也不禁会感慨时代的变迁。
馆藏珍品亮出河东家底
人杰地灵彰显先贤光辉
运城博物馆馆藏丰富,为了让文物尽可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馆藏珍品专题和人杰地灵专题汇聚了珍品,呈现出深深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烙印。
▲馆藏珍品展厅
在馆藏珍品专题中,主要针对铜器、石刻、陶瓷、书画四大门类,展示了春秋战国至近代的千余件精品文物,重点突出了历代佛造像、历代铜钱、唐薛儆石椁、汉代墨迹陶瓶和明代道教水陆画等珍贵文物,在参观精品之余,越发能感受到古老河东的“气质”。
运城,也是文武英俊汇聚的地方,地灵人杰专题就展示了河东大地走出的24位先贤的光辉人生,重点突出了武圣关公、宗臣史家司马光、元曲领袖关汉卿、八仙之一吕洞宾、书圣之师卫夫人的生平成就和裴氏、薛氏、柳氏三大家族的发展脉络。
▲地灵人杰展厅
运城因“盐池”而来
16座古建筑书写土木华章
运城,因“盐池”而来。历史上,盐池两岸本无常住居民,但在每年的夏、秋产盐季节,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在盐池两边搭建临时建筑,逐渐成为常住户。
元朝建立后,首次在盐池筑城,取名“凤凰城”,并设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盐运使署衙,设盐运使司,盐商则以盐运使署驻地为名称,称运城。朱明建立后,将凤凰城正式更名为运城,并一直沿用至今。盬盐春秋专题以时间顺序介绍了盐池与运城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的重要地位,以及盐业发展带动的教育、水利、道路、商贸等方面的发展成就,生动复原了“垦畦浇晒法”制盐、明代盐池禁墙、盐池管理制度等场景。
▲盬盐春秋
运城文物古迹很多,在不久前公布的全国第八批国保单位中,运城占据了102个席位,勇夺“全国拥有国保最多的地级市”的名号。运城市的古建筑在全国首屈一指,不仅年代久远且具有艺术和建筑价值,因此在土木华章专题中,集中展示运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6处古代建筑模型,重点突出了我国砖塔孤例——泛舟禅师塔、盛唐第一桥——蒲津渡黄河浮桥、我国现存四座唐代建筑之一——广仁王庙、世界壁画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天下第一木楼”——万荣飞云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性建筑。
▲土木华章展厅
革命专题再现红色岁月
特色文化主题聚焦河东发展
在运城博物馆,还有两个主题展览相互辉映。一个是革命专题展览,再现那段红色岁月,再现革命前辈们为夺取幸福生活的艰辛岁月,令人感怀;另一个是运城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特色主题展,展现的是今日河东迎接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令人振奋。
革命专题展览主要展示了在运城地区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革命事件、战役以及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重点展示了太原城举义司令姚以价、革命烈士嘉康杰等革命人物及运城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著名战役“三打运城”等革命事件。
▲条山风云展厅
曾经的古河东荣耀傍身,今日的运城有着更加璀璨的成绩,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说起,到现在的农业特产和新农村发展成就;从制盐、印刷等传统手工业技艺工业的雏形,到现代工业体系建立及代表产品,在特色文化主题展览中,都尽览无疑。万荣笑话、蒲州梆子、绛州鼓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运城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特色民居、城建发展和规划,都在展陈中呈现,是你了解今日运城的最佳途径。
馆长推介
▲运城博物馆馆长周文全
作为“华夏文明摇篮”所在地,
运城博物馆承载的厚重历史和璀璨人文,
让人怦然心动。
那么,
在馆长周文全眼里,
镇馆之宝和经典文创有哪些精彩呢?
听他来给我们推介吧!
镇馆之宝
唐代薛儆墓石椁
▲唐代薛儆墓石椁
运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唐代薛儆墓石椁。
这尊石椁,1994年在万荣县皇甫村内唐睿宗女婿薛儆墓中发掘,棺椁上的壁画和线刻板非常精美,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湛,代表着唐代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价值不可估量。
这尊石椁青石材质,由34块青石壁板及倚柱组合而成。通高1.98米、底座长3.45米、宽2.08米。石椁呈庑殿顶房屋形状,分为屋顶、中部和底座三层。屋顶由5块青石做出屋顶的形状,其上雕饰六朝以来非常流行的莲花纹瓦当、雕刻脊瓦、勾头、滴水等。石椁中部由10块壁板、10根青石倚柱相隔围立而成,壁板内外刻有门窗、19名侍女等图案。前面3块壁板为四柱三开间,中心间雕刻铺首衔环门,左右门扉各饰一守门侍女,门上部雕有莲花童子和一对飞翔的鸾鸟;两次间雕直棂窗。倚柱内外雕刻各种花草、鸟兽等纹饰。石椁底座由9块长方体石块铺成,立面12个壸门内刻饰祥瑞动物,有狮、鹤、凤、象、鸳鸯、有翼飞马、飞鸟等动物,其中大象前扑后跪,憨态可掬;飞凤衔绶回望,翩翩起舞;石狮手舞足蹈,仰天长啸……配上繁复精细的构图风格,为逝者和观者勾勒出一个奇异绚烂的幻想世界。
薛儆墓石椁之所以成为镇馆之宝,除了本身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之外,还因为其中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这座棺椁的形制与墓主人身份、地位极其不匹配。因为在唐朝有一项规定,“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可是墓主人怎会如此大胆来此僭越?这尊石头棺椁就成为“顶风作案”的违规实证。
先来认识薛儆。出身河东名门的汾阴薛氏,叔叔和哥哥都是驸马爷,而他也娶了唐睿宗第七女鄎国公主,成为驸马。从出土的墓志铭内可看出,薛儆没有担任重要的实际职务,任职较高的官职为太常少卿(正四品)、岐州刺史(从三品),赠官兖州都督(正三品)。
按照当时的礼制来论,死后能用石头棺椁的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皇室成员和功勋卓著的大臣,由皇帝特批可以举行超越常规的葬礼;一类是特殊政治形势下的改葬墓,墓主人身份多是改葬时追赠的。不过薛儆最高也才官至三品,完全享受不到“别敕葬者”的待遇。而且,在薛儆的墓志文中有“谥曰□□□”的字样,谥号为什么是空白的?学者们认为,薛氏族人曾渴望薛儆得到皇帝的特批甚至得到谥号,没承想皇上并未批准,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这场奢望的盛大葬礼,最后将其仓促埋葬。
▲薛儆墓志
经典文创
打造特色文创,讲好运城故事
自开馆以来,运城博物馆一直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创产品发展路径,依托运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出了很多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如以永乐宫壁画为主题的图书、明信片,各种材质的卷轴画、书签等,还有以关公为主题的关公护车神、风雨竹真丝卷轴画、夜读春秋剪纸等,都非常受公众喜爱。
这里要推荐的两组文创产品,是运城博物馆围绕“翰墨文心——运城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展”和“戏曲遗韵——运城戏曲文物展”两个临时展览开发的衍生品。
▲书法系列文创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文明的特殊标识。明清至近代的书法艺术,涂染了文明画卷的特别色块,在追忆一幅幅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重拾文脉延续的不朽传承。“翰墨文心——运城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展”是运城博物馆于2019年9月份举办的一个展览,展出了馆藏明清至近代41位书法名家作品43幅。这个系列的文创,即从中挑选文人士大夫的联语、中堂等翰墨遗珍,设计制作成折扇、帆布包、铜尺、书签等产品,非常受欢迎。
▲戏曲系列文创
运城作为戏曲的重要发祥地,既是金元杂剧繁盛重镇,又是明清梆子声腔形成的核心区域。戏曲对老百姓而言,是弦歌相伴的岁月印记。2020年1月17日,“戏曲遗韵——运城戏曲文物展”在运城博物馆开展,与此同时,以生旦净丑皮影头像等展品为创作元素,开发制作了生旦净丑精美书签,《西厢记》张生、崔莺莺人物抱枕、钥匙挂件、冰箱贴等产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变成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品或工艺品,既好看又实用。
运城博物馆地图
如果从运城博物馆出发,
仅仅漫游在运城一地,
就足以令人目不暇接了。
今天,
我们的博物馆研学调研专家团
经过实地探访和深度发掘,
设计了3条线路,
为您绘制出一幅运城博物馆地图。
主要领衔者和音频讲述者,
是山西文博达人闫鑫。
▲山西文博达人闫鑫
1、诗词晋南——耕织自适的田间咏唱(3天)
运城,作为华夏文明演进史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我们可以看到远古先民最早歌颂田园生活的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能看到盛唐诗人王之涣直抒诗意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国诗词文化在晋南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和大家,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诗意,从运城博物馆出发,一起寻找诗词留下来的美好印记。
运城博物馆“地灵人杰”展厅——河津县河津窑(“初唐四杰”领衔人王勃故地)——新绛县稷益庙(陶渊明的《劝农》“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万荣县东岳庙(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故地)——万荣县秋风楼(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佳作《秋风辞》创作地)——盐湖区舜帝陵(舜都蒲阪留有人类诗歌史上的第一缕曙光《卿云歌》和《南风歌》)——解州关帝庙(罗贯中《三国演义》,“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永济市蒲津渡遗址与蒲州故城遗址(舜帝和百官同唱《卿云歌》,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永济市鹳雀楼(《登鹳雀楼》,盛唐大家王之涣最具代表性的五言绝句)
2、无上信仰——系地通天的人神对话(5天)
中国是一个多神国家,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信奉着许许多多的神灵。这些神灵,有土生土长的,也有外来的;有来自某个宗教的,也有来自世俗创造的;有远在高天幽冥的,也有杂处人间的。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祇中,关帝、女娲、后土等各类神祇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对已往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上述这些信仰全部都能在山西晋南地区找到印记。可以说,晋南是中国北方民间信仰汇流发展的聚集地。
运城博物馆“馆藏珍品”展厅——绛县太阴寺(国内唯一一处木雕佛祖涅槃卧像)——新绛县稷益庙(现存以祀奉后稷和伯益为主题元代壁画)——稷山县青龙寺(我国现存最早的水路壁画)——稷山县稷王庙(晋南地区农事活动图像)——新绛县三官庙(唯一供奉三官地)——河津县后土庙(晋南后土信仰,元代遗构)——万荣县后土祠(最古老的祭祀后土的祠庙)——盐湖区舜帝陵(供奉史前三圣之一舜)——盐湖区泛舟禅师塔(唐代著名禅师灵骨宝塔)——盐湖区池神庙(全国唯一的池神庙)——盐湖区常平关帝庙(关帝故里)——盐湖区解州关帝庙(武庙之祖,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关帝庙建筑群)——芮城县广仁王庙(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唐代建筑,最古老的道观建筑)——芮城县永乐宫(道教各类众神交汇之地)——芮城县城隍庙(晋南地区城隍信仰)
3、华夏始祖——遂古之初的人文曙光(5天)
晋南地区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文明的摇篮。《帝王世纪》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即今天的晋南地区。这里不仅有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遗迹,有最早的“中国”陶寺遗址,也有晋文化发源地天马曲村遗址等。可以说,晋南地区是照亮人类文明前进的曙光地。
运城博物馆“华夏寻根”展厅——夏县禹王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国都所在地)——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国考古学者独立主持挖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夏县崔家河墓群(东周文化)——夏县东下冯遗址(二里头文化最典型代表遗址)——绛县周家庄遗址(我国史前面积最大的古城遗址)——绛县横北倗国遗址(神秘的古倗国墓地群)——稷山县玉璧城遗址(北朝时期遗址)——永济市蒲津渡遗址(春秋时期著名古渡口,唐代黄河大铁牛)——芮城县匼河遗址(山西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遗址)——芮城金胜庄遗址(仰韶文化代表)——芮城坡头遗址(2004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芮城县西侯度遗址(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遗迹)——平陆县下阳城遗址(禹所建的都城)——平陆县虞坂古盐道(最古老的贩盐商道)
微信号 : sxycbwg
运城博物馆
微信号 : ShanxiMuseums
山西省博物馆协会
微信号 : sxwbwbsx
文博山西
文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通讯员 杨敬
海报文物及博物馆图| 运城博物馆
视频|羽飒文化音频|闫鑫 卢文雨
海报及地图设计 | 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辰翔
实习生 李兆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策划 审核|吕国俊
特别支持 特约刊登
▼
点击往期原创
▼
晋地宝藏 . 第一站|山西博物院:三晋大地的硬核“网红” 地宝
万物都有由来
在这片土地上
青铜器、造像和美玉
与山川日月、鱼蛇走兽融为一体
尽显时间的秘密和奥义
当时光以一百年的速度被收拢聚集
再用一百年来展陈
每一件器物的灵魂
都依次藏入这座山河折叠的典籍
与华夏同步
历史绵长不息
现在就出发
我们一起去发现
这里是山西
▲山西晚报3月2日报道版面
“博物”,
作为一个词,
它的意思,
是能辨识多种事物,
所以《尚书》把博识多闻的人,
尊称为“博物君子”。
到19世纪后半叶,
西风东渐,
“博物”一词,
成为一门学科的名称,
把“博物”与“馆”连成一个词,
作为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
在中国仅有一百来年的时间。
但这百年间,
博物馆的发展在中国已经云蒸霞蔚,
洋洋大观,
为整个国家和社会创造了一种
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截至2019年底,
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为5354家,
而山西,
在文物部门备案的
国有、非国有等博物馆为150家,
其中国有博物馆111家,非国有博物馆39家。
来到山西,
如果首选一家必去的博物馆,
应该去哪家?
毫无疑问,
是山西博物院。
它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不仅仅积淀了百年的风霜和荣光,
更在于它承载着岁月,
承载着山川,
承载着各个朝代的生民,
承载着一部山西华夏文明史。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了解它,
跟随它穿越古今。
历百年而繁茂
风云涤荡后的山西文化地标
历史关口,中国渐醒。在中国近代史上,1919年是个风云激荡的年份。就在这年的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成立。
▲《山西日报》关于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幕的报道
(1919年10月9日)
它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与南通博物苑、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等一道,开启先进思想之风,掀起近代中国文博事业之潮。
一扇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大门,就此向山西民众轰然打开。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建馆之初,广泛搜集中外图书、动植物标本、金石文物、先贤遗文等藏品,举办了若干展览,如“古先哲遗像胜迹”“中外古今书籍”“吉金珍石名拓”等,既起到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也为先进思想在山西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光的流转,这座博物馆的名称也在发生着变化。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附设博物馆。在随后的峥嵘岁月中,博物馆又几经更名,从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改为太原博物馆、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了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名。1949年4月,太原解放,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馆部。之后,博物馆荡涤尘埃,1953年与位于纯阳宫太原文物馆合并为“山西省博物馆”,事业不断壮大,面貌焕然一
▲上世纪30年代,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门
如今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山西博物院新馆,是2005年9月26日正式与公众见面的,这也是进入新世纪后,山西历经5年建设,献给公众的一份文化“厚礼”。
从外型上看,山西博物院外型如斗似鼎,象征着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四座角楼与主馆簇拥拱卫,以现代技术实现了古人对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取向。
▲山西博物院夜景
“来山西,就要到山西博物院!”作为文物大省,山西博物院是众多文化场馆中最“硬核”的——那些早已风靡在网络上的文物“网红”们,早已让人们心驰神往。在这里,文物璀璨,人流如织,你能看到来自不同年代、刻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时时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你能看到对历史痴迷的人群,饱含敬畏之心,徜徉其中,认知山西,感知山西……
“窃以教育之道,贵在普及民智之开。”早在1916年9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的创始人兰承荣、柯璜等先辈,在《请倡设圣庙教育馆书》中就提到了建立博物馆的目的。如今的晋博,已成长为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拥有珍贵藏品40余万件,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100年来,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窗口,山西博物院不忘初心,启迪民智,教育为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童,在历史文化的沁润中,看到山西,了解山西,爱上山西……
▲山西博物院1919年以来接待观众量统计示意图
▲山西博物院藏品总数
山西博物院的百年,也是山西文博事业励精图治的百年。1919年的文庙,就是当时太原的文化中心,百年后的山西博物院,文脉赓续,仍然是太原乃至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而且,百年的它一路走来,开花散叶,所过之处,诞生了如今的山西民俗博物馆(太原文庙)、山西艺术博物馆(纯阳宫),并创办了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从初建时的筚路蓝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俱兴,从劫波中的艰难阻滞,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和壮大,山西博物院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
▲山西青铜博物馆外景
以“晋魂”而彰显
铺陈山西恢弘历史的立体画卷
接下来,我们走进山西博物院,一起感受三晋的灿烂文化。
山西博物院新馆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目前院内基本陈列展陈有4400余件珍贵文物。
▲山西博物院全景
文物无言,静若雷鸣,在这里,历史历历在目,恢弘三晋的立体画卷,次第向你展开。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的主题为“晋魂”,分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到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7个历史文化专题,以及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以物代史,史物结合,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存,展示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鲜明个性的陈列风格获得广泛赞誉,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一系列殊荣。
▲夏商踪迹展厅
▲民族熔炉展厅
▲戏曲故乡展厅
很多人说,逛博物馆就该慢慢地品,一件文物,就是无数个故事。的确,走进“文明摇篮”展览,你会更加了解古代山西——要知道在180万年前,在山西的西侯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十几万年前,丁村的古人类,开始在打磨石器;一万多年前,柿子滩的古人类开始用美丽的蚌壳装饰自己;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陶寺观象台升起时,那远在4000余年前的人类,定是在欢呼雀跃;你还能见证“侯马盟书”背后“歃血为盟”的激荡,也能看到“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中的百姓生活和人间烟火……亦或是一件玉组佩,一件青铜器,以及明清时期那一间间的建筑门楼,都是山西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的印记,饱含人间的生活气息。
还要推荐你重点去参观几件珍宝。在文明摇篮展厅,你千万别错过“陶寺龙盘”,这是陶寺遗址代表性陶器,因盘内绘有蟠龙而得名,上面的蟠龙图形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龙的实物形象;在民族熔炉展厅,娄睿墓壁画气势磅礴、技艺精妙,代表了北朝绘画的最高水平,生动呈现了北齐时期的生活场景。早在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当然也是必看的,石椁上雕刻的人物、服饰、器物、舞蹈等以及花草树木,充满异域祆教色彩,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中国来往,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见证了北朝山西在古代“一带一路”上的盛大和辉煌……
因经典而瞩目
相映生辉的各种精彩展览
在太原文庙创办初始,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即昭告全省,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观者两三万人次。2008年3月28日,山西博物院再一次免费向社会开放,观众人数井喷式增长,到2011年,年参观人次已经突破100万。到2019年,增加到140余万人次。
如此人潮,除了到博物院欣赏常设展厅中的文物,观众最钟情的还有什么?答案是:各种原创展和引进展。
在山西博物院,很多展览是公众津津乐道的“名展”。且说曾经的经典展:改革开放后,山西省博物馆率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展览,宣传三晋文明,如1984年举办了“建国三十五周年出土文物展”、1996年与省公安厅联合举办了“山西省打团扫恶成果展”、 1997年探索省际博物馆合作模式同陕西、河南等十余家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晋陕豫古代玉器精华展”。同时先后在美、日、法、德、意、英、澳及港、澳地区开办展览,进一步宣传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力提升了山西省博物馆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1996年,打团扫恶成果展览开幕式盛况
▲1997年,“晋陕豫古代玉器精华展”剪彩仪式
再说近些年来的经典展:山西博物院先后策划了90余个具有山西历史文化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原创临时展览,晋国文物精华、山西古代壁画、傅山书画等展览在国内外巡展,山西的厚重历史和艺术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争锋——晋楚文明展”“碰撞·融合——长城内外展”等展览,一度创下了日均参观1.5万人次的峰值。为让展览多元化,引进边疆文化、古代文明、古代艺术、少数民族风情等多个系列的特色展览,并将橄榄枝伸向国外,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印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精品特色展览相继在山西亮相。2018年4月举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遥远的古埃及文明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来到山西,排队入场的观众队伍蜿蜒数百米,公众的观展热情空前高涨。
▲2018年,“争锋——晋楚文明展”现场
▲2018年4月举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
近期山西博物院最为火爆的原创展,当属去年12月份刚推出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该展集中推出了代表北朝墓葬壁画最高艺术水平的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壁画等,鲜活呈现出北朝真实的社会面貌。展览首次采用了“裸展”的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出土壁画原始信息”为目标,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保护技术相结合,让古代文化瑰宝焕发新生机。该展览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不少外省网友“千里寄相思”,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观展。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现场
精彩山西,浓缩晋博。历历在目,难以尽数。来吧,到山西博物院来吧,请于此认识山西,这里回荡着五千年文明的足音。
▲非常时期,山西博物院网上展厅同样精彩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
山西博物院内,馆藏文物、公众服务、品牌活动、智慧博物馆、文保科研等各种精彩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请来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为各位推荐镇馆之宝和经典文创。更多精彩,请观看网上晋博,以及不久后重新开放的山西博物院!
院长推荐:镇院之宝
鸟尊:见证霸业兴起
每位走进山西博物院的观众,都会远远看到博物院建筑群主馆正中悬挂着的院徽,那是一只鸟形图案。它的原型,是一件拥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器、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
鸟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内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
鸟与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尤为晋人钟爱。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构思奇特,想象卓绝,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自出土以来,它就备受人们关注,因为当时晋侯墓地114号墓曾经被盗墓者破坏,而鸟尊出土的位置比较接近盗洞,出土时鸟喙出现残缺,鸟尊尾部大象鼻子的中间部分也出现缺失。正是因为这关键一段的缺失,自鸟尊出土以来,关于象鼻究竟应该是向内卷还是向外翻,争论从未停止,为鸟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鸟尊之所以会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一在于它造型独特,纹饰华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其二,鸟尊的主人为第一代晋侯燮父,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这件鸟尊也就成为晋文化源头的象征和代表;其三,晋侯鸟尊经历了劫难意外幸存,它的“前世”和“今生”,共同书写了一段国宝传奇。
晋侯鸟尊,见证了燮父开疆拓土、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诉说着古晋国的辉煌。
很多人都说,博物馆很好玩,好玩在哪?其中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文创。在展厅里“正襟危坐”的文物藏品,经过设计和包装后,就变成了一件件可爱的萌宠商品。带着一件件有趣好玩又饱含深意文创回家,就是“带着博物院回家”,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首先推荐的是“鸮卣”,原型为一件商代青铜酒器,因为外型比较像“愤怒小鸟”而爆红于网络,随后被省博设计成了“铜”趣——鸮卣系列文创产品。从最早的涂色色玩具,到杯子,再到现在的钥匙扣、毛绒玩具等等,鸮卣系列文创产品的研发已经有52款,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需求。
▲“愤怒的小鸟”鸮卣成为互联网“网红”
▲山西博物院开发的“鸮卣”系列文创产品
第二件宝贝就是非常适合小朋友们的“藏在山西博物院的十二生肖”系列。这是以儿童绘本为核心,AR引擎技术为支持,相关产品为延伸。其中生肖动物形象全部从馆藏文物中提取,意在梳理馆藏IP资源,宣传山西文化。
第三款宝贝为“窑火相映”系列文创产品,这是以2019年原创大展“陶冶三晋”为蓝本的衍生文创,特别选取了馆藏的“白釉镂空熏炉”文物为原型,研发出18款文创产品,高雅大气。
▲“窑火相映”系列文创产品
其实,省博文创还有很多,比如以青铜纹饰为设计背景的首饰,以陶器纹饰作为装点的生活用具等等。它们以让文化与文创相结合的方式,使文物真正“活起来”,讲好山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地图
山西博物院,是了解山西历史的终点,也是继续探索山西的起点。那么,如果从山西博物院出发,如何深入了解山西?我们专门组成一个博物馆研学调研专家团,为你绘制了一张山西博物馆地图。
今天请到的,是山西文博达人闫鑫,让他带我们沿着三个方向,从山西博物院走向山西历史和文化的的最深处。请特别注意:地图下的音频,也是这位达人录制的。
山西博物馆地图:三条经典线路来自文博山西00:0014:26
一、寻找晋国——从发现青铜器开始
晋文化中,尤其是以商周青铜文明最为辉煌,山西除了晋国之外全境还有多个方国,出土了众多的青铜器,构成了山西古代青铜艺术的璀璨篇章。
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晋国霸业展厅)——山西青铜博物馆——晋祠——太原清徐狐突庙——晋中博物馆——灵石博物馆——临汾博物馆——曲沃晋国遗址——侯马铸铜遗址及晋国古都博物馆——晋国城市遗址侯马牛村、平望古城遗址
二、古建之光——“如翚斯飞”的壮丽
山西古代建筑以数量多、时代久闻名,尤其是从唐至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山西无一断代,其中元代以前古建占到全国73%以上,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重点参观土木华章展厅)——太原窦大夫祠——忻州金洞寺——五台山佛光寺——五台山南禅寺——五台山寺庙群——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大同善华寺——浑源悬空寺
三、壁上云烟——把古代山西描绘在墙上
山西地上寺观和地下墓葬中的古代壁画,全国独一无二。其中晋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壁画群,为今人拼凑出那个时代的面貌和精神。
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土木华章展厅)——太原多福寺——平遥镇国寺——汾阳太符观、圣母庙——霍州娲皇庙——洪洞广胜寺——稷山青龙寺——新绛稷益庙——芮城永乐宫
(备注:以上路线行程均为5天左右)
如果给你一天时间
如何从山西博物院出发
畅游太原
而如果你时间比较紧张,只能在山西停留一天,从山西博物院出发,在太原也能进行一番“浓缩精华版”游学呢!
一、土木华章——太原古代建筑艺术游学
太原作为山西省会,保留着众多古代建筑,不乏古代工匠优秀的作品。这些建筑还受到了西方宗教、材料等不同影响,体现出了我国文化的包罗万象。
路线: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土木华章、佛风遗韵展厅)——永祚寺双塔(明代独有的无梁殿建筑,全国最高的双塔)——钟楼街唱经楼(明代少见的楼阁实物)——民国山西省银行(巴洛克风格建筑,二层砖混结构独具匠心)——文瀛湖卐字楼(宋代古画中偶见,圆明园有类似建筑,实物仅存太原)
二、万法归宗——太原宗教文化游学
宗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数量最为众多的,不同的宗教建筑,建造理念也不同,百年来,太原城内不同的宗教建筑比邻而居,融洽共处,成为一道奇景。
路线: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民族熔炉展厅)——纯阳宫(金元时期著名道士宋德芳所建,太原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八卦院为少见的建筑风格)——文庙(供奉孔子的庙宇,山西第一家博物馆诞生地)——崇善寺(明代晋王府家庙,三尊巨大的彩塑世所罕见)——万寿宫基督教堂(民国时期太谷人为感恩捐赠,独特哥特式风格)——解放路大清真寺(国内中式清真寺最早建筑实物)
三、唐风晋韵——太原历史源头游学
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太原为北都,李世民起兵于此,建立大唐,因此太原有着“唐风晋韵,锦绣太原“的说法。
山西博物院(主要参观晋国霸业展厅)——晋祠(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祠堂)——太山(太原作为唐代北都的标志之一,唐代地宫金棺舍利辉映盛唐)——蒙山(国内最早露天造像,武则天曾为大佛披过袈裟,连理塔是唐宋时期塔式建筑孤例)
关于山西第一家博物馆的
冷知识
1、最早将国外博物馆介绍到中国的,是山西人徐继畬。1884年,徐继畬在其所著《瀛寰志略》中,首先向国人介绍欧洲有“古物库”,即历史博物馆。
2、第一个提到博物馆的山西最高长官,是山西巡抚宝棻。宣统元年(1909年)4月24日,宝棻以《晋抚奏设图书馆折》奏请建山西文化场所时提到,“近日东西各邻,于都会所在,莫不有博物、图书之馆,为士人观览之场……”
▲山西巡抚宝棻
▲《晋抚奏设图书馆折》
3、最早在山西倡议设立博物馆的,是山西名儒常赞春、兰承荣、张秀升、柯璜等人。
4、山西第一个博物馆诞生之前,已经有一个“准博物馆”免费开放——1916年,山西宗圣会联合省教育会创设的圣庙教育馆在太原文庙试办,每日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供民众观览。
4、1919年10月9日是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成立首日,当天和第二天接待男宾,10月11日专门接待女宾。
5、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创了本土考古。1930年至1931年,与山西籍考古学家卫聚贤、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研究所、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联合发掘万泉(今万荣)荆村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约1万余件,部分文物至今还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卫聚贤
▲万泉荆村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彩陶盆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通讯员 杨敬
海报文物图|动脉影
海报设计制图|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辰翔 闫一鸣
其它图|山西博物院 北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