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六度”是指什么,“六度”教给修行人怎样的大智慧
佛教的“六度”是指什么,“六度”教给修行人怎样的大智慧 | 文 三只眼读史
六度万行是菩萨所修的法门,万行又称为八万细行。那么何谓六度呢?六度就是六种波罗蜜到彼岸的法。在佛教教义中,六度是“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的意思,简称“度”,音译为波罗蜜、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修持这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1.布施(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
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以改善众生的心性。菩萨能舍内财(头目脑髓)和外财(国城妻子),众生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其次,无畏施——凡对痛苦的人,用温暖爱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难,施于援手解难,使受苦受难者心中得到平安,没有恐怖感,拯救受难者出离水深火热的苦境;第三种,法布施——以自己所学,领悟的佛法真理,向世人宣说,使众生同沾法雨,转迷成悟。所谓“诸布施中,法施为最。”
2.持戒(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
能助众生渡至彼岸的持戒称作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才能塑出端庄法相,以维持身心清静。在家人要守五戒或八戒;沙弥要守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无论在家或出家,受菩萨戒之后,要行菩萨道,为人不为己。佛法先是佛理,从理到法,菩萨戒我们先要认识,先学菩萨戒的戒理,然后再进一步地去实践,按照菩萨戒法去做,从戒理上升到戒法。教法、戒法在佛法中都很重要。教法提高的同时,戒法也要跟上。主要的戒法有五戒、八关斋戒和菩萨戒。
3.忍辱(羼提波罗蜜):
羼提波罗蜜在有的经文中译为忍波罗蜜或忍辱波罗蜜。是指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无论业障魔障,即能断除瞋恚烦恼。佛问弟子世间什么最有力?有弟子说大象最有力气,还有人说大力士最有力。佛都说不对,佛说只有能忍者最有力。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必能成就学道度人。
4.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毗梨耶波罗蜜是“精进”的梵语音译,即精进波罗蜜、精进渡彼岸,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说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我们因业感到娑婆五浊恶世来了,这个世界就是相对的世界,所有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对而生,有时间限制,有空间局限,所以修行要有紧迫感,勇猛向前,不懈怠不放逸,绝不退转。不可一暴十寒,不可有始无终。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5.禅定(禅波罗蜜、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
止观双运称为禅,也称静虑、三昧、三摩地;定,代表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说,就是将意识上胡思乱想的杂念停止,一念不生,智慧现前,禅定就是制服、降服杂念有效的方法。定不是说让身体定下来,主要是让意念能够专一、专注,身心能够统一,这是定的实质定义。要修炼成佛,必需寂静其心,以免散乱。要普度众生,精神必须要有特别训练,这样禅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定力。
6.智慧(般若波罗蜜):
“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所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修行者之心性当具有最高的智慧。博览群经、远大学识、历练世故,可以辩才无碍,圆通万事,度化众生自然方便,修行者本身亦可避免堕落魔障之中。有了智慧,通晓善恶、是非、黑白、正邪,就不会做颠倒的恶业。智慧从何而来,一是来自参禅,必参到山穷水尽时,便有柳暗花明的境界;二是来自诵经,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里所说的般若智是无师智,是修行者原本具备的灵觉、灵知,灵觉、灵知只有在干扰性的杂念停下来的时候才会显现,杂念多了就“浮云遮慧日”,般若慧就不能显现。
从“六度”的6个方面看,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自业他业,各领其受。魔障业障,二向缘由。随缘消业,莫造新秧。菩萨修六度,不独自度,亦为度他。且以度他为自度,所谓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诸行不出六度,所以六度是积极的修行法则。
为网大《爱不能等待》去横国大智禅寺祈福 大智
为网大《爱不能等待》去横国大智禅寺祈福 制片人曾健前往 演员副导、演员刘少剑陪同
为《爱不能等待》去横国大智禅寺祈福,
一、祈福网大《爱不能等待》像一艘帆船乘风破浪、漂洋过海、满载而归。
二、祈福第二笔投资顺利谈成。
三、祈福亲人与朋友身体健康、家乡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四、祈福国泰民安。
五、。
龙脉之上的浦江县大智寺 大智
【寺庙介绍】
大智寺初名“静居尼寺”。唐开元初年建于县北二里许与月泉相望,已有千余年历史。据《浦江县志》记载,宋英治平二年改名为“大智教寺”。
【历史前沿】
明万历三十一年,闻诸堪舆家(风水家)言,东方属青龙,山形低凹,故移建于拥青门(小东门)外东溪桥北,以障腰风而护县龙。
清康熙六年,经寺院法师募化,建正殿及东西两厢房。
乾隆年间“昌照法师”募修。
咸丰辛亥年又经“能鸿法师”募化修葺。然而清末洪杨之乱(太平天国运动)让昔日的寺院杂草丛生。
同治癸酉年“圣柱法师、圣椽法师”托钵募化,当年冬月大殿落成,后建山门殿、厢房、回廊、僧寮客舍二十余楹(间),募资不足,鬻yu(意卖)其所置之田以续之,大约十余年,至光绪戊子年秋告竣,定名“大智寺”,寺貌庄严。寺院兴盛时有僧寮百余楹,良田百亩。
癸未(1943)年日寇侵华,浦邑深受其害,大智寺被拆,给浦邑人民留下莫大无比的痛。
世事沧桑,因种种原因,直到跨入新千年,为弘扬佛法重建大智寺。由于原址已成新城区无法重建,故选址于浦江中山北路北端山麓(山脚)。
己丑(2009)年九月,浦江一批爱国爱教人士出资出力发菩提心,重建大智寺明清风格大雄宝殿。
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于2011年4月6日经金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成为宗教活动场所。
2012年12月5日落成开光,大雄宝殿高22.2米、纵22.6米、横28.6米。殿内供奉一佛两弟子、海岛观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十八罗汉。
【共筑寺宇】
大智寺寺前牌楼、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陀菩萨,大雄宝殿广场东侧(办公、接待、会议)两层厢房,西侧文明敬香区,大雄宝殿内千佛供养,大雄宝殿及前广场建设完成,宝鼎和香炉也早已放置完毕。
建筑中期,大雄宝殿西侧三层四合院厢房,集斋堂、五观堂、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僧寮、居士客房,均已建成。
建筑后期,为大雄宝殿东侧三层单排厢房,集大智寺的历史经历和佛教影视厅、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居士抄经处、佛教禅茶馆、佛教慈善超市(本地贫困户免费领取生活用品)等。大雄宝殿后面建藏经楼造三层,一楼法堂(供讲经、禅修用),二楼三圣殿(供奉汉白玉西方三圣),三楼藏放经书。
建成后的大智寺以佛教文化、慈善文化为发展。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宗旨。全力建设一个集礼佛、文化于一体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