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金旅游景点介绍(广东紫金有什么景点玩)
广东河源紫金有什么出名的旅游区吗?
1.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2.越王山风景区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黄塘镇
4.古竹陈家祠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东江河畔
---------------------------------------------
5.其他:紫金观/庙子石南母寺/越王石/道姑岩/武顿山/白溪水库风景区/九和温泉/天字嶂
网上找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河源市紫金那些旅游景点比较出名?
早上好!
河源市紫金县
景点。。。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热水村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紫金观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紫金附近的旅游景点
了解紫金旅游,从紫金论坛开始,成了紫金人家喻户晓的常识。紫金论坛是紫金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百度“紫金论坛”排第一位,排在政府网的前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紫金附近的旅游景点,欢迎参考~
南母寺坐落在瓦溪镇洪田村,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从寺下的大坪到庙堂共有432级石阶。南母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据《紫金年鉴》记载,南母寺(古称庙祖石)相传始建于宋淳熙五年(1178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
南母寺来历传说
南母寺地处崇山峻岭之间,海拔800多米,南母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据《紫金年鉴》记载,南母寺(古称庙祖石)相传始建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悠久而神秘的寺庙文化,给南母寺赋予了传奇色彩。南母寺得名也与一个神奇的传说有关。
相传在很久以前,南母寺山上并没有河流、岩石和寺庙,在南母寺后面的乌禽嶂山上有红、白两条蛇在修炼,两条蛇为了早日修炼成妖,常在夜间到山下的村庄吃人,几百年来吃人无数。
一天深夜,红、白两蛇又准备到村庄吃人,恰巧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便派观世音菩萨带着神鹰前去灭蛇。观世音菩萨带着神鹰坐着五彩祥云来到了南母寺山顶云间,见两条巨蛇正从山间爬过,便往山顶上扔下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落地后化成了一块巨石,巨石又裂开分成了千万块石头滚下来压断了两条蛇的腰,神鹰飞过去降服了两条蛇。
为了让这两条蛇今后不再害人,观世音菩萨便将它们化成了如筷子般大小的小蛇,在南母寺山上流下的神水化成了两条山河,让它们不得越过山河到外面去,永生守在南母寺。 恶蛇被消灭后,南母寺山下的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村民为了感激观世音菩萨,就在山顶上那朵莲花化成的巨石下建起了一座“南母寺”,供奉观世音菩萨神像,寺内终年香火不断。
后来这块由莲花化成的大岩石被村民叫作“庙祖石”,“庙祖石”碎落在山河间的小石被称为“庙子石”。从那以后,村民都喜欢把山河间莲花化身的“庙子石”摆在家中用来镇宅保平安。千百年来在南母寺还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拜拜观世音,人财两兴旺;家有庙子石,福禄寿有余”。
紫金县旅游景点哪里好
九和御临门温泉
以上);埋藏量(现已钻井五口均在30米内,水温78℃—91℃);水质优(属NA·K—HCO型矿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每升水含碳酸228.82毫克,偏硅酸103.25毫克);面积广(泉眼在热水向阳、幸福2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天下第—泉”之美称。由于温泉水温高,水质好,能治病,势必吸引游客,慕名前来疗养治病。九和温泉以发展旅游、休憩、游乐、治疗为主,兼房地产开发的旅游开发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已建有一间占地面积1100亩,集住宿、餐饮、会议、娱乐、休闲、商务、健身和大型露天温泉功能于一体的豪华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南母寺】南母寺(庙祖石)地处紫金县崇山峻岭之中的九树镇海拔800多米的庙祖山中。该寺具有悠久的历史
南母寺
和佛教文化,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通往该寺的小径由—块块黝黑的岩石砌成,共有432级石阶。石阶两旁树木虎踞龙盘,奇花异草相映成趣。庙祖山自然生态景色毓秀神奇。庙堂雕檐画角,古色古香,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寺庙旁边有一种黄土,古人称之为“黄金散”,传说能治百病;南母寺山上的山河中有一种庙子石(古称永安腊石,在清朝年间曾作为贡品献给皇帝),传说摆在家中能镇宅避邪。
【紫金观】在一百多年前,紫金县城儒林街刘开先(法胜侍郎)与蓝开涛(法雄侍郎)先后到罗浮山黄龙观拜丘传
紫金观
秀老道长(外号“广东吉灵鬼”)为师修道。他们修道学成与师父到香港、新加坡、澳门等地设坛开馆,传道授徒多年。民国卅二年回到紫金,在县城天后宫为住持。1995年重建紫金观(天后宫),修建后,中殿雄伟壮观,前后各建一大殿,两侧建有钟楼及招待设施,是紫金新的旅游八景之首。
【古竹越王山旅游风景区】越王石位于古竹镇榴洞村,是呈褐红色的大石
越王石
山,四面陡峭,仅有一路盘绕而登山顶。山巅有一口越王井,水质甘甜,终年不涸。四周有马仔洞、一线天、风隆洞、越王塌。山左侧有田螺山,右侧有狮子岩。相传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曾到此山观赏,卧于—块石塌上,故后人称石塌为“越王塌”,称此石山为“越王石”。若攀至绝顶举目远眺,浩渺东江若带,百里田畴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