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悬棺一样的中国景点 著名悬棺景点在哪里

导读:像悬棺一样的中国景点 著名悬棺景点在哪里 1. 著名悬棺景点在哪里 2. 有悬棺的地方 3. 龙虎山悬棺在哪个景点 4. 悬空棺材是哪个旅游区 5. 悬棺在哪个景区 6. 千年悬棺图片在什么地方 7. 悬崖棺材景点在哪里 8. 悬棺在哪里最多 9. 有悬棺的旅游景点

1. 著名悬棺景点在哪里

来得及,大明山全程时间在半天左右。

景区位于浙江省武义县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交通便捷,总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内以奇松、怪石、云海、飞瀑被称为“四绝”,天池、悬棺、小三峡等景点更使景区锦上添花。山间一座古村落,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达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是人们休闲度假之胜地。


2. 有悬棺的地方

  悬棺,是古代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生活的人采用的最多的一种祭祀方式,其方法是将去世之人的棺材安置于人迹难至的悬崖峭壁之上,或者停放于天然洞穴之中,或者人工打桩将棺材架于其上,高距地面一般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其景观非常令人惊讶,而且古人采用这种丧葬方式的目的和手段,至今仍是一个千古之迷。  僰人悬棺景区位于宜宾地区珙县境内,面积130平方公里。僰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悬棺葬是僰人的一种特殊葬俗。悬棺在国内分布面较广,但现存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两处,至今在悬岩峭壁上还存放着200多具棺材。麻塘坝亦称僰人人沟,距珙县城60公里,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峭壁上现存有悬棺160多具,距地面一般高约二十五至五十米左右。苏麻湾距麻塘坝10多公里,在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48具悬棺,可顺水泛舟观悬棺。  “僰人悬棺”都是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而成,或选择最为险峻的悬崖石瘗葬,棺木仍裸露于外,或在绝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架棺于上。悬棺离地面数十米至一百多米,迎风挺立,俯视下苍。按古僰人的意思,悬棺入云,是吸日月之精气。在白云乱绕;高耸入天的奇蜂陡壁上,我们还能看到“僰人悬棺”,这些悬棺已经在高高的空中悬挂了数百年,经历着岁月的剥蚀,经历着风风雨雨,至今仍牢实地迎空展示着。  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处悬棺的制式相同,其悬置方式有3种:一是在峭壁凹入可避风处,凿孔插桩,架棺于上;二是凿岩为穴,置棺于内;三是利用岩壁天然缝隙或洞穴,置棺于内。棺内的殉葬物品,系明代制作的生活用品。置悬棺的岩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悬棺离地面高度一般在26-50米之间,高的可达100米。至于僰人为何采用悬棺安葬死者,他们又是如何将沉重的棺材安置到悬崖上去的,至今还是一个有待解开的谜。


3. 龙虎山悬棺在哪个景点

龙虎山不是真的一龙一虎的。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2001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10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是著名的道教发源地之一,有许多道观依山而建。

龙虎山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两千多年前古越人遗留下的仙水岩崖墓群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越人将死者放在山崖上的悬棺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4. 悬空棺材是哪个旅游区

就是把棺材吊起来!这也是一中埋葬的方式!在江西的悬棺葬是历史悠久的丧葬形式,下葬地点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直接安放在悬空于水面的木桩上。至今,武夷山九曲溪两岸峭壁上仍有10余处悬棺遗迹保存下来。


5. 悬棺在哪个景区

推荐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郊,是道教发源地,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当年就是在此修炼得道的。龙虎山的外貌和武夷山相似, 都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世界自然遗产。乘竹筏在泸溪河上看两岸的山景感觉非常棒,而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升棺表演也是很夺人眼球的看点。

主要景点沿着泸溪两岸由北向南分布,依次是象鼻山-仙水岩-无蚊村-正一观-上清古镇(上清宫),紧凑点可一天游玩主要景点,也可分为两天细细游览。景区是一票制(每个景点可游览一次),通常会买全程票,包含观光车和漂流(或游船)费用,比较合算。观光车招手即停,可多次乘坐。如果需要在此留宿,鹰潭市区以及景区的游客中心、仙水岩、上清镇、九曲洲附近均有住宿,但通常以游客中心附近为大本营。

游玩龙虎山,最合理的是观光车与步行、漂流结合的方式。一天游览主要景点,可由游客中心乘观光车至正一观,而后转乘至最远的上清古镇(10公里左右),由此逆行游览回到起点。古镇中的房屋大多为新建,可先到长庆坊,然后沿着上清古街逛逛。镇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天师府和上清宫,天师府是正一派的祖庭,现存的木建筑大多是清朝的古物。上清宫距此还有几公里路程,游客少些,不愿等观光车也可打个摩的前往。

中午在古镇用餐,而后乘车返回正一观。此处的道观比天师府略小,是近几十年重建的所以比较新,可简单看看。出正一观,再走5分钟就到了漂流的起点,由此漂流至终点仙水岩,全程大约50分钟。沿途可观两岸的山景,船夫会结合这些景色给你讲一些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之类的传说,但要另收费。著名的“十不得”丹霞石景在这一段大概能看到其中三处。

仙水岩的崖墓悬棺充满了神秘色彩,景区每天定时上演“升棺”表演(10:00-16:00,每2小时一场,供参考),演示将棺材固定到绝壁中的洞穴里的过程。游人在桃花洲岸边仰头观赏,表演则在对面的岩壁上进行,看起来十分惊险,又因为“升棺”与官”谐音,也有些人来此讨个好彩头。水面上停着竹排,升棺表演前约10分钟会表演展现古越人渔猎生活的“鸬鹚捕鱼”。

看罢表演,乘免费摆渡船到对岸,再沿路标走到仙女岩,这块被称作“大地之母”的岩石是龙虎山最著名的一处,惟妙惟肖。桃花洲不远处是象鼻山南门,在半山腰修有平整的栈道,可边走边从不同角度欣赏山的轮廓。这座象鼻山的形态比桂林那座刚毅许多,笔挺的象鼻子非常逼真。从沿着栈道走到东门,大约1小时。最后一个景点是无蚊村,乘观光车前往即可。无蚊村本身景色一般,更多人来这儿是为了填肚子,村里面有两道名菜:天师豆腐和天师八卦宴,都是素菜。可解决晚饭。

如果是下午到达龙虎山,则推荐先去上清古镇,第二天一早前往正一观玩漂流(此时几乎不用排队),而后上岸游览象鼻山,看升棺表演、仙女岩,而后沿着泸溪步行到无蚊村吃午餐,附近还有古越民俗村之类的景点可看,慢慢享受龙虎山风景。


6. 千年悬棺图片在什么地方

悬棺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47引)一语。

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悬棺葬时,始将此词作为专称。

悬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主要存在于福建 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等县。

与珙县悬棺葬并存的还有崖画。

各地发现的县棺葬, 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

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

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悬棺葬式是一种处置死者尸骨的特殊方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对这种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悬棺葬式,存在着许多令今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

比如,远古时代的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就是一个令人“难捉摸”的问题。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

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个归宿,要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找一个妥当的安置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样平常。

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会“飞”到那高高的悬崖上?尸棺的主人是谁?我们有限的智慧还难以解读这用千年的沉默写下的寓言,梦魇中便无法逃避悬棺的阴影。有这样一侧以轶闻:1933年, 一位姓陈的地方官为了探究僰人悬棺的奥秘, 雇用两名樵夫,从豆沙关的绝壁上掀下两具悬棺,其中一具运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学供考察、展览。

未久,两名樵夫均意外惨死。 翌年,一位大号熊廷权的赈灾的官员, 公务之余,到省立二中参观,看了悬棺及棺木中遗骸,又询悉惨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对校长再三进言:“文王泽及枯骨,古人遗骸何当玩弄?请以礼瘗之”。校长只得将悬棺遗骸归葬。这位熊大人仍难以心安,又颤颤惊惊地写了一篇诔文:“霜凄凄兮露瀼瀼,风雨剥蚀兮日月迎将。

翳何人兮骨骸坚强,胡不速朽兮恋此高岗。恶有报兮善有庆,毁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广大兮地厚无疆,以为宅兆兮永此潜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敬鬼神而远之。


7. 悬崖棺材景点在哪里

是《巫峡棺山》也是《鬼吹灯》系列的最后一部,是被认为是最晦涩难懂的一个故事篇章。

这个故事,作者在摸金小队的探险之旅中,着重解释了《怒晴湘西》中涉及到的“观山太保”一门,不但讲述了盗墓江湖曾经的历史,也以此门派的后裔传人为引子,铺展了整个篇章的故事。

观山太保的由来是“棺山太保”。封氏一门在地方上是极有名望的豪族,他们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峡。那峡中地形险恶剥断,藏有无数“悬棺”,封氏先人就曾经在“棺材峡”中盗取过许多“天书异器”,借此发迹,习得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巫术,进而痴迷“炉火之术”


8. 悬棺在哪里最多

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 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


僰人悬棺


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门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麻塘坝悬棺“僰人悬棺”位于珙县境内,系根据《珙县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


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珙县麻塘坝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距麻塘坝10多公里的曹营乡苏麻湾,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悬棺48具。悬棺离地面多数为26至50米,高者达100米。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 这个景区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坝东西宽300米~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岸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今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达100多米。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其余悬棺葬遗迹也有类似岩画。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差一点使这个美国人丢掉性命,但当他真正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葛卫汉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这就是悬棺。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这是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浓厚兴趣,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里悬棺中的部族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


麻塘坝是位于四川珙县西南角的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几十年来 这里很少有外人来过,但21世纪末,却从这里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两位山里老人无心的话语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学界石破天惊般的震动。


两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谱,说他们是珙县悬棺中僰人的后裔,那么关于他们的祖先,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扰着科学家们多年的谜题,是否可以就此揭开呢?


这些纯朴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随口的话语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带来多大的震撼。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已与村里的其他人没有差别,他们手中的家谱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悬棺文物博物馆的创始人曾水向是我国较早研究悬棺方面的专家之一,他专程来到了麻塘坝附近的坟地,在这里他顺利地找到了那两位老人家谱中所记载的5、6位先人的名字,证实了他们家谱的真实性,但也同时说明,近百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


两位老人手中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据史书记载,拥有悬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经与当时的统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是中国研究悬棺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悬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受了重创。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与军事都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众多的史料证实,唐朝统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么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经遭到了灭族的惨祸了呢?


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之下,政府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珙县悬棺的正式发掘,在这次发掘中,科学家们发现,僰人生活俭朴,大多数悬棺中只有很少的随葬器物。


但其中的一只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员十分高兴,因为青花瓷碗是一种可以判定时代的证物。由于需要一种特殊的烧制工艺,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时候,官窑里才渐渐地出现了所谓的青花贡品,流入民间至少是在30、40年之后了。如果这只青花瓷碗真的产自明代,那么就可以证实这一具悬棺的历史,至少是在这只碗烧成之后,也就是说僰人绝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经灭绝,中国悬棺的历史也至少延续到了明封建统治时期。为了证实他们的结论,科学家们把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镇,进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测定,通过清理,那一次悬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于明封建统治者,而且都在明代万历年间戛然而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通过翻阅大量的史籍,陈明芳发现,在万历年间,僰人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与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渐加深。


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历史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一个叫九盏灯地方,山上至今还安放着十几具僰人的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这个地方的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 /p>


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


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21世纪初,四川省宜宾市的文物局,对于珙县的悬棺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的发掘,这一次他们又有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收获。


这时候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疑问,那些僰人的后裔都姓何,而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哈十三雄,却姓哈,这会不会证明那些家族中的家谱有误呢,何体全老人认为自己的家谱绝不会错,因为就在几十年前,他的父亲还去拜祭了悬棺中的祖先,那么如果这个家族真的是悬棺中僰人的后裔,他们为什么要改姓呢?这与他们停止安放悬棺的原因是否相同呢?根据何体全老人的说法,他们家族一共改了两次姓氏,也就是说这个拥有悬棺的部族,竟然一连两次遭到了灭顶之灾,这难道是真的吗?


2004年5月,曾水向在整理一座悬棺的随葬品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只朴素的僰人漆碗,在碗的底部,他看到了几个清晰的汉字——“何永进”,这无疑是悬棺主人的名字,但这三个字也正好出现在何体全老人同一时期的家谱中,这恰好证实了何家的确是僰人的后裔。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麻塘坝的何家,何体全老人欣喜若狂,专程爬到悬崖上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为了证实碑上的话语,曾水向和陈明芳等人来到了两个文明最后血战的地方,这是一座似乎鹰也飞不过的城堡。


明代末年,中央王朝曾经有过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重视科技的发展,并且出版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比如说,在这一时期,工匠们首次尝试把煤炭和活塞风箱联合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可以制造更加锋利的武器,这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那么,明朝军队会不会就依靠这种科技上的优势,攻陷了僰人的山寨呢?


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


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


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该忘的事情都已经被忘却,依旧被人们传诵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诗,关于悬棺究竟是怎样放置上去的,还有僰人这个最终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这些谜题仍悬而未决。


9. 有悬棺的旅游景点

旅游景区开发:龙池自然保护区、河西景区、大河景区。

红色旅游线开发:私渡鸡公田遗址——骆家坝红二十九军遗址马儿岩——红四方面军钟家沟会议遗址;米仓山至四川通江“红色交通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米仓山探险游、米仓山自驾游、米仓山养生游、茶园风光游、骆家坝古镇游、峡河探险游。

米仓山旅游景点开发(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私渡石墓 骆家坝古镇休闲度假、骆家坝古悬棺、骆家坝红色文化遗址、骆家坝唐代大兴寺、骆家坝米仓古道、四方碑、牧马河上游自然风光、峡口古镇、峡口观光茶园、左溪峡河风光、米仓古道、左溪阴湿河、麻柳驿道、大河石林、石马山、曲江洞、曲江洞电站,龙泉飞瀑、巴水河水上漂流、三国文化发掘、米仓山植物园、米仓山动物园、米仓山红叶文化开发、米仓山民居开发、巴水河梯级四级电站观光项目开发、茶园村四方石电站开发。


Hash:1a8f8bee20bacdbc725e5341c63854c8b546e6f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