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寺庙景区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

导读:余姚寺庙景区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 1.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 2. 浙江余姚寺庙排行榜 3.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词 4. 余姚寺庙大全 5. 余姚附近寺庙最近在哪里 6. 余姚最有名的寺庙 7. 余姚市有哪几个寺庙 8. 余姚有几座寺庙分布在哪里 9.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作文

1.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

龙泉寺,位于浙江余姚市市区中心,坐落在林木葱笼的龙泉山南麓,面对碧波粼粼的姚江。青山绿水,相映增辉,今为政府批准的合法寺院之一,为余姚市区著名胜迹。 据资料记载,余姚的龙泉寺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二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了,与杭州灵隐寺年代相仿,与宁波天童寺同为浙东名刹。新中国成立后,龙泉寺实行“工禅并重”

龙泉寺的开放时间为8:00—18:00 ,冬季的开放时间为8:30—17:30

2. 浙江余姚寺庙排行榜

1 东明禅寺

背靠狮子山,面朝四明湖,是一座比较新的寺庙。每到中秋等传统节日,寺院里都会举行祈福法会,十分热闹。

2 月老阁

月老阁按照苏州园林建筑风格构建,大厅正中是玉雕月下老人,左右两边分别为麒麟送子和麒麟献宝。据说,在月老阁举行婚姻,让月下老人证婚,寓意婚缘天定,双方白头偕老,象征天长地久,美满幸福。

3 芦山禅寺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姚江之北芦山北麓,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等。

4 灵岩禅寺

近闹市而不喧,居尘寰而不染山上雕刻有大批佛像,其造像时间从明代晚期至民国中期,长达近四百年,是继杭州飞来峰,元、明摩崖石刻之后最晚的一批雕像群。

5 禅悦寺

占地两千余平方米,曾三毁四建,最后一次改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

6 .龙泉古寺

距今1700余年,与杭州灵隐寺年代相仿,与宁波天童寺同为浙东名刹。

7.凤亭禅寺

地址:余姚市兰江街道凤亭村高庙山(也称罗壁山)

8.白云

始建年份:北宋年间

历史:距今1000余年

9.云溪禅寺

始建年份:唐光化元年(898年)

历史:距今1100余年

10.弥陀寺

明代称安仁寺,后毁。1920—1925年重建,后称弥陀讲寺。

3.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词

1.安昌古镇

2.斗门古镇

3.柯桥古镇

4.东浦古镇

1.四大古镇之一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前史文化名镇。坐落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公路

最早建于北宋年间,因战事,几经损坏,到了明清时期,得以重建,建筑风格连续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一依带水,古拙高雅,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征,还是是绍兴师爷故乡,最具特征的是安昌的小桥,古拙高雅,姿态万千,这儿每年的腊月风情节,会有许多游人前来,有名特产是安昌腊肠、扯白糖。最好玩的古镇应该是这个了,活动多,开发的最早。

2.四大古镇之一斗门古镇

斗门老街依山而建,沿河而筑,全长1.5公里,背山临水,幽静细长,青石板小路,宽仅2米多。这儿的老宅随处可见,很安静,是一条当之无愧的空街、静街。不过,该镇始建于唐朝,已有

一千多年前史了,是当之无愧的古镇。

听说影片《围城》,《少年周恩来》,《鉴湖女侠》都在这儿拍照,也许这儿保留了古镇原貌吧。就在镇口还有一座佛教寺庙,老街就在庙下面的小河边,喜爱旅游老街的,千万不要错过哦。

3.四大古镇之一柯桥古镇

柯桥镇是绍兴第一大镇,这个“大”是指面积,也是江南名镇,听说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曾慕名前来,一睹柯桥风采。

闻名的景点有五孔风雨廊桥,一座重楼叠阁桥,横跨在东西向的古运河上,名为柯东桥,立于桥上,运河风光尽收眼底。还有坐落西面的明代融光桥,至今几百年的前史,柯桥镇得名于桥,

桥则得名于水,即柯水,因而,柯水是柯桥的母亲河。北面的是新柯桥,柯水南面是永丰桥,堪称柯桥古镇的缩影,听说电影《阿Q正传》就是在这儿拍照的,前来一睹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水乡的人也是许多。

4.四大古镇之一东浦古镇

作为绍兴闻名的古镇之一,曾是宋代诗人陆游、近代先烈徐锡麟和现代作家许钦文等文化名人的故乡,也是名气很大的绍兴黄酒发源地,有着“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美誉。

闻名的景点有徐锡麟新居,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曾提到徐锡麟,他的为民族大义牺牲的精力,为凡读过徐锡麟事迹者,莫不敬仰很为之动容。还能欣赏到江南水乡该有的,古桥,民居,以及保存完好的水域。

4 . 余姚寺庙大全

西隐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辖镇大隐镇天下玉苑主题公园内,座西北朝东南,背倚龙凤山,面朝九龙山,左盘青龙,右踞白虎,是凤舞蛟腾之处,龙蟠虎踞之地。2003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明清官式寺院——“西隐禅寺”。

西隐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辖镇大隐镇天下玉苑主题公园内,座西北朝东南,背倚龙凤山,面朝九龙山,左盘青龙,右踞白虎,是凤舞蛟腾之处,龙蟠虎踞之地。2003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明清官式寺院——“西隐禅寺”。

西隐禅寺占地54亩,呈长方形,采用明、清宫庭式北方建筑风格,主要由九龙壁、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定殿、文殊阁、晋贤阁、地藏殿、大悲殿、钟楼、鼓楼、藏经楼、方丈楼、法师楼、东西客堂、寮房等建筑群体够成,彩绘采用古典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龙凤和玺彩绘,大小旋子点金。

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高30.1米,采用古建筑中最高建制的重檐庆顶建筑,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丽 宝贵,其斗供、崔替、梁柱三项为世界之最。殿前六根用汉白玉雕的图腾柱,每根图腾柱上雕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玉龙,图腾柱高7米,直径1米,下面是云龙金刚座,两旁护栏用汉白玉建成,雕工、造型、体量堪称世界之最。

5. 余姚附近寺庙最近在哪里

芦城庙白云寺,在低塘街道芦城村。

6. 余姚最有名的寺庙

保国寺阿育王寺.七塔寺.我觉得余姚大隐的天下玉苑好玩,里面有玉雕饰品,按比列缩小的小天台,风景也比较好

7. 余姚市有哪几个寺庙

  奉化江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奉化江有剡江、县江、东江和鄞江四大支流。奉化江流经奉化、余姚和慈溪,在宁波市三江口与源于上虞境内四明山的姚江汇合成甬江,并于宁波镇海口流入东海。  余姚江两岸风光秀丽,有位于姚江谷地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鲻山遗址,位于姚江大桥西姚江公园,位于姚江大闸南侧的姚江动物园,还有保国寺等众多寺观庙宇。  余姚江,简称姚江,又称舜江、舜水。发源于余姚市大岚镇夏家岭村东的米岗头东坡,北流四明湖,在上虞永和镇新江口接通明江汇成姚江干流,向东流到马渚镇上陈村入余姚境内,先后接纳十八里河、贺墅江、马洛中河等,在城区以西分为南流的兰墅江(最良江),中流的姚江干流、北流的候青江。兰墅江集新丰河、中山河、东山河及南庙大溪、三溪口大溪等水,其一支过最良桥东北折,经竹山节制闸与姚江干流汇合,另一支流经白山东出郁浪浦闸与姚江干流汇合。候青江过舜水桥、武胜门桥、候青门桥、三官桥,接纳西江、中江、东江,向东南至皇山节制闸于三江口与姚江干流汇合。中流的干流在城区经姚江桥、新建桥、通济桥、念慈桥,过中舜江节制闸,汇集最良江、候青江向东南行,河道变得十分曲折。自咸池至姜家渡陆路不足0.5公里,而河道长达5公里,称为郁家湾。姚江过姜家渡蜿蜒东流,在丈亭镇东北有后江(慈江)汇入,再往东,有车厩、大隐、江中、罗江溪流汇入,在大隐镇城山渡出境,仍向东南,过姚江大闸,在宁波市区三江口会奉化江成甬江,在镇海注入东海。姚江干流全长106公里,流域面积2440平方公里。  姚江属平原河道,河床平坦,逶迤曲折,流速缓慢。余姚镇三江口以西到菁江渡段,河道相对平直,江面一般为50米左右,水深2.5米左右。三江口以东,江面开阔,河道多曲折,宽度一般为100一150米,最宽处可达250米左右,水深5米左右。姚江干流正常蓄水量约2468万立方米。  姚江原为潮沙河,如果连续晴20---30天,海水逆河而上可抵丈亭,连续晴40天,海水可抵上虞的通明。海水退潮时,水流满急。江水盐度较高,沿岸土地盐、渍化再重。若连绵阴雨又逢海潮顶托,往往泛滥成灾。1959年7月在宁波北郊建成姚江大闸,挡咸蓄淡,姚江水质起了根本变化。1962一1964年,在.姚江中段相继建成舜江、皇山、竹山、郁浪浦等节制闸,整个姚江流域的农田灌溉、工业、生活用水得到改善。但节制闸的建成-洪水下世速度变慢,干流沿岸易涝,平时又少流水冲刷,使南江河道泥沙淤积速度加快,影响航道畅通。  姚江水量丰富,盛产淡水鱼,航运也很发达,历史上就是沟通宁绍平原东西的重要航道。现干流为杭甬运河一段,可通40吨级船只。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余姚镇附近江水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业、渔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较大。  姚江流域能通航的主要支流有高桥江、四塘横江、五塘横江、临周江、大沽塘江、青山港、长泠江、马诸中河、东江、中江、西江、慈江等。较长的溪流有大隐溪、陆埠溪等。  70年代,在余姚江畔的河姆渡村发现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使这条全长仅105公里的河流扬名世界。  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由奉化江和姚江两江汇集而成,是浙江省七大水系之一。甬江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奉化江有剡江、县江、东江和鄞江四大支流。奉化江流经奉化、鄞州和市区的海曙区江东区,在宁波市三江口与源于上虞境内四明山的姚江汇合成甬江,并于宁波镇海口流入东海。 甬江干流指姚江、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的三江口后至镇海大小游山出口段,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

8. 余姚有几座寺庙分布在哪里

唐贞观年间,宁海前童一户叫童德海的官宦人家因朝中当官的兄弟牵涉官场纷争,触犯龙颜,祸及老家前童,童德海等几个簇弟被杀的杀,发配的发配,无一幸免。童德海膝下有一子叫童济生,案发时正外出赴考,躲过一难。

童济生回来后,看到昔日荣华的庭院满目仓夷,不禁潸然泪下。正落泪时,童济生的乳母何氏悄悄出现在他的面前,递给他一副银制的蜡台说,公子,出事时,夫人于万急之中递于给我这副蜡台,要我好生保留,亲手交给你,望你烛火传承,再振门庭。

童济生双手捧过母亲的遗物,仔细端详,这是一副精巧别致的蜡台,蜡台造型为翩翩起舞的银衣仙女,一手提着裙带,一手捧着盛油的灯盏,体态婀娜,意象优美。

童济生是灵颖聪慧之人,看到母亲危难之中,不给她留金留银,只给他一副蜡台,可见母亲的的良苦用心,他把蜡台放于地上,深情一跪说,母亲在天之灵明鉴,孩儿定当发奋图强,不辱母命!

乳母何氏说,夫人说她的娘家西店皂坑是一山青水秀之所,是读书的好地方,让你带着这副蜡台去那儿勤学苦读,考取功名。

童济生一一记在心里。

童济生日夜兼程赶至皂坑,找着一处临山的破庙,在里面寄居下来。

因父死母亡,家里再无任何生活来源,童济生生活困苦到了极点,时常饥一顿饱一顿,一日不得所终。迫于生计,他向村人卖些字画、或给人代写书信,混几个铜板,哄哄肚子。但是即便如此,他始终不忘母亲临终嘱咐,日日读书到深夜。有了几纹钱,他都先买好点灯的油,再去买吃的充饥。

他对一日开支节俭到了极点,为了节省开销,童济生每天算好用油的量,苦练默记的本领,时间一到,就吹灭油灯,躺到床上默记。

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童济生加紧筹措盘缠,准备进城赴考。他对油钱盘算得更紧了。

有一个晚上,他饿着肚皮读到深夜,想到用油时间已近, 油灯将灭,可今天的功课却未完,不免长叹一声,黯然泪下。

恍惚中,他忽见油灯闪了一下,蜡台上的仙子似乎动了一下,将灭的油灯忽然明亮了起来。童济生惊异地擦了擦眼睛再看,发现蜡台里的油并未增多,但室内光芒异常。

童济生大喜过望,他以为是母亲 怜他困苦,前来助他了,不觉精神大震,咕咕响的肚子也仿佛安静了许多。这一晚,童济生读到深夜,效果显著,把前两晚拉下的功课也补上了不少。

第二天晚上依然如此,蜡台里的油将尽时,灯火便在倏忽间明亮起来,如有神助一般。

第三个晚上,童济生留了心眼,当灯光将明之时,他对着蜡台长跪不起,说,母亲,孩儿知你是在助我,这么多天来,我没有一日不在想念您,您既然能助我,不妨显身让孩儿一见吧!

童济生话音刚落,灯火轻快地跳了三下,室内响起一声曼妙轻灵的笑声,却是一年轻女子的声音。

童济生惊异地问,莫非不是母亲,那是何方仙子?请显身一见。

那女子又轻快地笑了一声,说,我非你母亲,却是日日陪伴你的人,但知我真面目,却不是在今天。你现在只管放心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自然有你相见的时候。

童济生一听,忽然明白了什么,他对着蜡台深情地拜了几拜说,仙子,小生已明白你的意思,我定认真苦读,考取功名,得见仙子真容。

蜡台上的仙子听了,乘他低头跪拜的时候,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室内的灯火更明亮了。

从此之后,童济生每晚心无旁骛地专心苦读,功课日精。临考进城之时,他把其他东西都搁在庙里不动,唯独把这蜡台捎在怀里,片刻不离身。

功夫不负有心人,童济生果然不负母望,榜上有名,被任为杭城余姚知县。

受命赴任那天,童济生想起那晚仙子的话,他把蜡台请出来,对着跪拜了几番,说,仙子,受你恩惠,我现已功成名就,你的大恩大德,我时刻铭记在心,你能否现在显身让小生一见,小生好重谢于你。

那蜡台仙子却再无声音,任凭童济生怎么恳求,蜡台仙子纹丝不动。童济生想也许时机未到,便不再勉强。

赴任以后,童济生勤政一方,百姓爱戴有加,口碑甚好。只是年近三十,却依然不肯婚娶,让他的朋友们甚为着急。

有一日,童济生微服私访,来到一处蜡器店前,忽见一女子撞至跟前,哭哭啼啼地说,她是宁海前童人,逃难至死,已几日未尽水米,恳请公子赏碗饭吃。

童济生的随从正欲呵斥那女子,童济生连忙制止了他,他让随从掏出纹银几许,让她买些食物充饥。那女子却拉着童济生的袖子说,她已无处可去,要跟着童济生到他府上,与他为婢。

童济生的随从们大声喝道,好个不知羞的东西,童大人怎会要你这等人。

童济生也心生疑虑,不由仔细地端详起那女子来。发现那女子体态婀娜,眉眼清秀,仿佛在哪儿见过。忽然,他心有所悟,连忙喝住家从,将那女子带回家。

晚上,他拿出蜡台,细细地端详,越看越觉得像,不由得轻声叹息说,仙子啊仙子,我已等你数年,为你女色不近,你为何屡屡不愿显身,难道是我童某还有不到之处吗?

室内的灯火忽然闪了三下,蜡台中传出一个声音说,我已来至你府中,你为何如此怠慢于我呢?

童济生惊喜地说,仙子在哪,童生这厢有礼了。

说话间,忽见火光一闪,蜡台仙子从案台款款而下,童济生定睛一年,竟是今日所救之人,不禁大惊说,想必仙子还是信不过小生啊!

仙子灿然一笑说,我与你说过,我们必有相见之日,你又有何急。我这几年一直在冷眼看你,知你是一个爱民勤政、宽厚仁爱之人,值得托付,所以今日特来相见。

童济生惊喜交加,不禁潸然泪下,上前一步,握紧仙子的手说,仙子,小生今生有你,足矣。

三日后,童济 与蜡台仙子洞房花烛,为他们照明的依然是这副陪伴童济生苦读、夺取功名的银色蜡台。

后来,宁海一带的乡人们每每嫁女,必备蜡台,以寄女儿神助夫婿认真苦读,他日金榜题名之意,表达了宁海百姓妻贤夫贵、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

9. 余姚寺庙景区介绍作文

本书通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描写一代中国人心灵的纠结。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

此书中有提到的景点有很多,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作者不同的感触和震撼。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2、作品简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3、作品评价

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苦旅》以独特的“身姿”横空出世,给当时的散文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的旋风。直至今天,尽管各界对余秋雨其人其文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文化苦旅》却很少有外界的非议与质疑。其原因在于《文化苦旅》走出了往昔散文的靡靡之音,以一种大手法书写历史、感悟人生,重点突出对“人”的思考,以悲悯情怀书写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症结,尽管也难以找到完美的答案,但给人以厚重、以沧桑,以震撼、以启迪。同时他又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叙事、来抒情,博得了外观上的审美愉悦。

4、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中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

Hash:4a16482dc236f27553f96441ec93f6f572f19026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