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红色景点 于都红色景点夜景视频

导读:于都红色景点 于都红色景点夜景视频 1. 于都红色景点夜景视频 2. 于都红色景区 3. 于都红色景点夜景视频下载 4. 于都红色文化旅游 5. 于都的红色旅游攻略 6. 于都红色故事视频

1. 于都红色景点夜景视频

我的家乡在于都,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好吃的柿饼、番薯干,香甜可口的脐橙,又香又脆的烧卷子,还有于都人自己的牛奶品牌—高山青草奶,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这些都是我们于都的特产。

于都有毛主席故居,有长征公园,有重光宝塔,还有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在于都县城还有一条又宽又长大河,河边有一条用木板修建的小道,人们都喜欢在这条小道上散步、乘凉、聊天、拍照、欣赏于都夜景,小道一旁还陪伴着一排排柳树,每当我们到来,柳树就会点头哈腰欢迎我们,风儿一吹,好像在给柳树梳头发。

我的家乡真美啊!我爱我的家乡!

2. 于都红色景区

不要。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主题雕塑区,挺立着一座“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

于都作为红军主力的集结地成为中央红军长征总的、最后的出发地,同时瑞金、兴国、石城、会昌、长汀、宁化等地则是中央机关及红军各有关部队的长征出发地,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3. 于都红色景点夜景视频下载

长征大桥,一座距今已有25年历史的桥梁,是于都进城区贡江上的主要桥梁。曾经的长征大桥南桥头是两处荒野山林如今已打造成于都南岸休闲漫步欣赏美丽于都的两处休闲公园,与长征大桥相接的盘古大道两旁于都新人民医院已有部分科室投入使用,大道两旁一座座高楼已拔地而起,夜晚明亮的路灯与新的城市建筑交相辉映展现的是于都的发展。长征大桥、临江的贡江大道车来车往诉说着于都这座城市的繁华还有夜色的璀璨。

4. 于都红色文化旅游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

世界上最伟大的壮举,莫过于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就是中央红军的集结地和出发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事件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时间2000年

简介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

二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重兵“围剿”及经济封锁,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内英勇苦战一年,仍然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剿”,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被迫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已经全部集中在江西南部于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才发下来。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由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及各直属机关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也称红星纵队)以叶剑英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及总工会、团中央等机关和卫生部、供给部、红军大学、军委二局组成第二野战纵队(也称红章纵队)以李维汉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移交防务、隐蔽撤离战场,到于都地域集结。

10月8日,红一军团一、二师从兴国竹坝、洪门开始向集中地域移动,于11日到达第一集结地——于都县东北之段屋、宽田地区。红十五师从石城出发,于12日到达集中地域,军团部驻在段屋铜锣湾,全军团在此休整补充,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二团和于都补充第八团兵员,军团部在铜锣湾的刘氏祠堂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部署战略转移的具体事项。

10月9日,红八军团撤离战场,10日夜到达于都的桥头、银坑地域,11日夜则全部到达孟口集结,进行休整与补充,接受了于都补充第六团兵员。

10月10日,中革军委、中央机关从瑞金梅坑出发,12日到达其第一集结区域——于都 城北古田地区,休整期间,在古田窑塘朱屋子召开了军委直属纵队及各军团之代号,并将各补充团正式给各军团,同时对红军第五军团撤离兴国后的地方坚壁清野工作、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具体指示。同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从瑞金田心圩出发,12日到达其第一集中地域于都城北大岭下,进行休整,为战略转移做准备。

10月14日,红三军团四、五师从宁都兴国高兴圩附近出发到达于都车溪进行休整补给,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三、第四团兵员。渡于都河前,全军团在于都县城东门沙坝召开大会,军团长彭德怀在会上告诫战士们渡河时要镇静,不要拥挤,并要战

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除少数渡口插上河标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援红军,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送门板木材,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和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

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就是从这里(县城东门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渡于都河前,于都人民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涌向渡口,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送不尽对红军的无限情意,红军战士凝望根据地的山山水水,依依惜别送行的战友和乡亲们。

5. 于都的红色旅游攻略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近日,根据这一诗作,浙江嘉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发掘了烟雨路这一红色地名,挖掘了其深厚的红色地名文化。

1964年4月5日,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参与者董必武到嘉兴南湖视察。他登上纪念船,回忆起当年一大代表们在游船内秘密聚会,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挥笔题诗。

浙江嘉兴、江西于都河、甘肃会宁、陕西延安……一个个红色地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拨动着群众的心弦,唤醒着百姓的记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许多红色地名正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去瞻仰,去沉思,去纪念。

然而,也有一些同样凝聚着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的红色地名,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为人熟知,甚至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亟待我们抢救、挖掘、保护和弘扬。

镶嵌红色记忆,抢救刻不容缓

红色摇篮井冈山、中央苏区瑞金、长征转折点遵义、革命圣地延安、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创业典范红旗渠等一系列红色地名在中共党史上熠熠生辉。

“湘江战役,红三十四师在广西水车一带的山上,死守了四天五夜,用几乎全部牺牲的代价,成功掩护了中央红军渡江。身负重伤、腹破肠流的陈树湘师长最后被俘,但他拽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八路军研究会会长陈知建讲了这个感人至深的红色地名故事。他说,“我去阵地考察,在那个 并不险要也并不著名的山上,至今埋藏着6000位红军将士的忠骨,至今传颂着一位团长带领六个战士跳下悬崖的故事,至今记载着唯一活下来的三位红军的名字……”

陈知建说,“像这样的红色地名、这样的红色故事,亟须相关部门保护起来、弘扬下去,让人们世代传颂。”

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看《大江东去》电视片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叫小沙渡的地方。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几十年前,小沙渡是个工业区,也是工人运动核心区,当时有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卅运动就是在这里发动的。我们党很多先辈如周恩来、邓颖超、杨开慧等都在这里工作过。像这样的地名,如果不看《大江东去》,连我这个老上海都不知道。”

李君如说,“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地名如果不及时抢救和保护,谈何弘扬?我们不仅要对已知的红色地名进行保护,还要深入研究我们党所缔造的所有红色地名。”

传承红色传统,延续红色文脉

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历经岁月的磨洗,红色地名默默记载着我党光荣历史,见证着我党从孕育到壮大的历史过程。她作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点,是追忆先烈血脉的绳结,是探寻党史渊源的轻舟。

浙江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湖心岛烟雨楼下的堤岸旁,泊着一艘不同寻常的游船,人们称之为南湖红船。这艘船定格了95年前开天辟地大事件中的一幅历史画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苍茫岁月。湖心岛、烟雨楼、红船,使人顿觉历史和现实交融在一起,红船和党史浑然一体。

江西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主要集结地和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从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沿途的长征源学校、长征路标识、长征大桥、长征公园、红军大道……处处散发着红色气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大家都为前辈们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一位年轻人感慨道,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需要青年一代奋发有为。

湖北大冶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冶是鄂东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先辈彭德怀、徐向前、董必武、滕代远、何长工等,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这片土地是我党发展史的见证。

“红色地名文化,展现着爱国主义的博大精深,必将成为我国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这便是红色地名灵魂之所在。”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李东朗教授说。

搭建资源平台,挖掘红色财富

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挖掘红色地名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组织启动《红色地名文化保护弘扬规划课题研究》。作为社会组织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近期召开了“红色地名文化保护弘扬研讨会”,就如何发扬革命传统,保护红色地名进行了深入研讨。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不久前召开的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地名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井冈山、西柏坡等地名记录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光辉历程。地名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应 倍加珍视。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秘书长南燕介绍,从1921年建党算起,95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红色版图上,留下了成千上万个红色地名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有鲜红的语词文化内涵,也有厚重的实体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亮丽的地名文化景观。

6. 于都红色故事视频

中央红军 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

1、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2、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3、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4、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万余里。

扩展资料: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件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翻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

两年内辗转走过14个省份,终于相继三大主力会师,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在陕北,我党召开了一系列有历史意义、关系到抗日全局的会议,像是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等。

而且在革命危机的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遵义会议也是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红军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Hash:814fbc210876303d9cf2db57eb2bbf034114312b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