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道“垂涎欲滴”的河北风味美食!其中之一是“袁世凯最爱”(二)

直隶海参:始创于1901年,是直隶总督袁世凯爱吃的菜品,为河北名菜。

据考证,袁世凯于1901年到保定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中州会馆宴请直隶各级官员。会馆厨师根据袁世凯好吃海参的口味,烹饪了一道海参菜品,在烹制过程中,加入了保定府特有的涿州贡米。袁世凯品尝之后,感觉海参软糯、蛋皮酥脆、酸辣开胃、香气浓郁,非常高兴,便将做菜厨师调入直隶总督署衙,并将此菜命名为"直隶海参",得以流传。

滋补羊脖:河北十大经典名菜。

炒代蟹:是河北省经典的传统名菜,属于直隶官府菜。此菜名炒代蟹。此菜顾名思义,吃蟹不见蟹,鲜咸略酸、香气浓郁,非蟹确有蟹味。炒代蟹。

荣禄桂花鱼翅:色泽淡黄、形似桂花、鲜咸醇香、松软可口。此菜在直隶总督署东花厅中秋佳节团圆盛宴上受到了总督荣禄及家眷的好评。

马家卤鸡:是河北省正定县马家老鸡店的特色产品,是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创于清朝初年,1981年马家卤鸡与浙江金华火腿北京苏式叉烧肉、南京板鸭等禽类肉食品齐名,被评为全国33个优质产品之一。

南煎丸子:曾是一道直隶官府菜,传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在官府的宴席中为避讳“袁”字,所以将这圆形的丸子给做成了扁形的棋子状,取名为“南煎丸子”。

这道菜属于一个创新的菜系——五方菜。所谓“五方菜”,是指集中了东南西北中五方菜系,百家之长的这样一个新菜系。

八沟羊汤:原来叫“八沟羊杂汤”,为平泉特色小吃,堪称八沟一绝,天下只有此处正宗。平泉古称“八沟”,为古代塞北重镇,是内蒙、河北、辽宁三省交界,有“拉不完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美誉。

平泉羊汤羊杂配以多种佐料制作而成,选料精细,厨艺独特,味清香而纯厚,羊汤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回味无穷。

抓炒全鱼:是一道河北石家庄的传统名菜,属于冀菜系。以鲤鱼为主料,辅以盐、葱、辣椒粉、五香粉制作而成。此菜吸收了京、鲁等地菜系特点,再加以创新而成。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鱼颇见石家庄人的这种“胸襟”。

抓炒全鱼用的是大鲤鱼,精彩之处在于刀功。端盘上桌,一盘菜就占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气氛

改刀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属于东北菜。此菜用料寻常,重在刀功,肉丝与笋丝混然一色,入口酥软,味道鲜美,无余汁,幽香四溢,可冬存百日,夏贮一旬。

此菜回锅胜于初做,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在东北地区广为流传。将肥瘦相间的猪肉、竹笋切成细丝,放入油锅中翻炒,待肉丝炒干后,放入葱、姜等调味品,加入高汤用淀粉勾欠收汁,装盘即可食用。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可长时间存放。

烩南北:又称烧南北,是河北张家口市一种特色传统名肴,属于冀菜系。所谓烧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江南竹笋为主料,将它们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锅煸炒,加上一些调料和鲜汤,烧开勾芡,淋上鸡油即成。此菜色泽银红,鲜美爽口,香味浓烈。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在河南省正式发布。烩南北被评为河北十大经典名菜。

上汤酿白菜:直隶民间有冬贮白菜的习俗,保定府徐水大白菜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上汤酿白菜,选用徐水贡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肉馅,蒸制入味,菜香肉香融为一体,再注入精制上汤,色泽白润,鲜咸清香,味甘性平,养胃利水,解热除烦,是直隶官府年夜宴的重要菜品。

煨肘子:是唐山的传统菜肴,以猪肘做原料,经过焯水、过油、煮、蒸、收汁、整形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色泽红润、质感软糯、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等特点。

煨肘子,河北十大经典名菜。

熘腰花:是将猪腰子打上麦穗花刀,经水氽、油冲,采用爆炒法制成。此菜在制作上虽然冠以“熘”,但从操作方法上看,实际采用了“爆炒”技法。制作过程中要求操作敏捷,环环紧扣,一气呵成,保持腰子的脆嫩特点。

万字扣肉:是河北地方风味菜肴,将猪肉切成方块煮熟后,切成螺旋的“万字”的型,加调料蒸熟即成。色泽红润、亮丽,肥糯酥烂,老少皆宜,肥而不腻。

南宫熏菜:是河北省南宫市传统名菜,属于冀菜系。

此菜选用优质猪肉,并按比例添加鲜鸡蛋、纯正绿豆 淀粉、姜丝和小磨香油,搅拌成粥状,灌入肠衣。之后,用配好佐料的汤煮熟再用锯末烟火熏烤成紫红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来清香而没有腥味,放几天也不变味,深受群众欢迎。

圣旨骨酥鱼:也称酥鱼,是河北省传统名菜,骨酥刺烂,鱼肉香鲜。历史上以“骨酥刺烂、滋补保健”著称,现代则以“鱼绝、味绝、营养绝”被人传诵。

起源于河北省邯郸市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北宋被太祖赵匡胤颁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从两宋到明清,各部大人都以能吃上一回此鱼为至高荣耀,1961年毛主席品尝后大加称赞,1972年,在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庆祝晚宴上,圣旨骨酥鱼和国酒茅台一起受到日本友人的好评。

马头天福酥鱼:是驰名中原的河北省传统名吃,早在魏晋时期即被列为贡品。魏晋名厨李德和他的弟子总结前人的经验,反复研制,终成此品。马头酥鱼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味,名扬晋冀鲁豫四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选取滏阳河上游纯天然生长的优质鲜活鲫鱼为原料,加以糖盐、白糖、天然香辛料等配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是纯天然食品。本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高蛋白、低脂肪,久吃不腻,常食此鱼有利于补钙健脑,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是家庭小吃和招待宾朋、馈赠亲友的佳品。

我是甜歌!感谢观看!

喜欢可以关注我哦!

袁世凯故居是天津仅存的一幢德式风格小洋楼!现已改做首府酒楼 袁世凯

袁世凯故居,建于1918年,北欧建筑风格。(本篇摄影/车吉心)

海河东岸,德式小洋楼,是天津仅存的一幢十六至十八世纪德式风格的小洋楼。现已改做酒楼,名为:首府酒楼。

袁世凯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

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

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清末任内阁总理大臣,后攫取民国大总统的职位。

吴禄贞,袁世凯唯一惧怕的革命党人,殉难成谜 袁世凯

1911年11月7日凌晨,石家庄火车站。燕晋联军大都督吴禄贞被人杀害。此案一直未解,是名副其实的“无头案”。

吴禄贞,出生于湖北云梦,早年就参加兴中会和自立军起义。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和满洲贵族良弼是同学。在良弼的引荐下,吴禄贞顺利成为新军第六镇统制。

明治维新的日本,在打败中国之后迅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吴禄贞。他痛感须改革政治、倾覆清室,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

于是,吴禄贞在1898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成为一名民主主义革命者。

日本求学时期,他还秘密回国参加1900年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

早在1898年,吴禄贞在日本发起组织了以湖北留日学生为主的学生组织--励志会。

由于吴禄贞在湖北省革命党人中有较高威望,在武昌花园山开展革命活动行之有效,黄兴请他到明德指导筹建华兴会工作。

据李书城回忆:“1903年(癸卯)冬,吴禄贞应黄克强之约,邀我与耿觐文同赴长沙,商议在湖南筹划革命准备事项。”

最终,华兴会于1904年2月15日,在长沙明德学堂校董龙璋西园寓所召开正式成立大会,与会者达一百多人。

在此次会议中,吴禄贞都忙前忙后,积极协助黄兴制定起义计划,研究作战方案。最后,他还和李书城加入华兴会,两湖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由此开始。

1904年,吴禄贞参与筹建科学补习所的工作,为此还捐白银数十两作为启动经费,并告诫科学补习所的同志:“埋头苦干,不可浮躁,必须和各省同志取得一致行动。”

不仅如此,吴禄贞还捐月薪50两给次年成立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作开办之费。他还是同盟会辽东支部的重要负责人之一。

1907年春,宋教仁前往东北,吴禄贞等同盟会员鼎立支持,谋划在东三省发动武装起义。

宋教仁等回东京后,同盟会辽东支部的工作则由吴禄贞、蓝天蔚、张绍曾负责领导。之后,吴禄贞参加并参与组织领导了很多革命团体,有的直接推动武昌起义,有的则间接起了作用。

武昌起义爆发后,吴禄贞在石家庄和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以及山西起义军暗中联络,准备三路进攻北京

但就在此时,原第六镇第十二协统周符麟和卫队营长马步周等人刺杀了吴禄贞。到底谁主谋刺杀吴禄贞的呢?刺杀吴禄贞的说法总结为以下几种。

其一,清廷杀吴。原来当年清廷为了堤防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起用吴禄贞为第六镇统制。

不过,吴禄贞虽反袁,但他并非是为保全清廷,而认为袁是中国革命的一大障碍,须除。

武昌起义后,吴禄贞联合革命党,屯兵准备京师,让清廷措手不及,因此清皇室要派人暗杀吴禄贞。孔庚在《先烈吴禄贞石家庄殉难记》中记载:“昨天军谘府会议,议决:表面上放他山西巡抚,好使阎锡山和他火拼。一方面派人暗杀他。”刘仙洲也在《辛亥革命前后保定革命运动回忆录》中写道:“不幸于十一月六日被清廷贿买的周符麟和马惠田等所刺死。”

其二,袁世凯杀吴。当时的直隶总督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认为吴禄贞:“为项城(袁世凯)遣人暗杀”。

很多学者也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吴的计划是以燕晋联军和滦州的第二十镇军队一起进兵北京,以响应武昌起义,这对袁世凯统治的北方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袁派人以重金贿买吴禄贞所亲信的卫队长。

冯玉祥在《冯玉祥回忆录》中也记载:“吴禄贞亦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石家庄。”张国淦在《辛亥革命史料》中记载了当时的军咨府第二厅厅长冯耿光说:吴禄贞与载涛、良弼关系很好,他们曾多次密议铲除袁世凯的方法。

也就是说,当时清廷重兵南下攻打革命军,京师空虚,根本不敢暗杀手握重兵的吴禄贞。

其三,清廷和袁世凯联合杀吴。吴禄贞的参谋何遂认为:是清廷和袁世凯一起谋杀了吴禄贞。

何遂说,清廷曾派军咨府第三厅厅长陈其采去石家庄监视吴禄贞的行动。周符麟到石家庄召集一些军官密谋暗杀之事时,陈其采也参与其中,马步周即为被他们共同收买,前往暗杀吴禄贞的。段祺瑞长子段宏业事后还在何遂面前称赞马步周,说:“马步周是英雄,够朋友,他的行动省了不少不少的事。”

一句话,袁世凯伙同段祺瑞暗派周符麟,与清廷派出的陈其采到石家庄,谋杀了吴禄贞。要知道,吴禄贞的存在,不但对清廷是个严重威胁,而且对袁世凯也是个十分危险的障碍

吴禄贞的死,显示了北方革命党人同清政府、北洋派争夺军权失败了。

暗杀吴禄贞的凶手后来被抓住了,实际上要查清吴案也是不难的,可是为什么会成为历史悬案呢?

袁世凯自由行旅游攻略

  • 15道“垂涎欲滴”的河北风味美食!其中之一是“袁世凯最爱”(二)

    直隶海参:始创于1901年,是直隶总督袁世凯爱吃的菜品,为河北名菜。据考证,袁世凯于1901年到保定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中州会馆宴请直隶各级官员。会馆厨师根据袁世凯好吃海参的口味,烹饪了一道海参菜品,在烹制过程中,加入了保定府特有的涿州贡米。袁世凯品尝之后,感觉海参软糯、蛋皮酥脆、酸辣开胃、香气浓郁,非常高兴,便将做菜厨师调入直隶总督署衙,并将此菜命名为"直隶海参",得以流传。


    2022-04-21
    1756 39
  • 袁世凯故居是天津仅存的一幢德式风格小洋楼!现已改做首府酒楼

    袁世凯故居,建于1918年,北欧建筑风格。(本篇摄影/车吉心)海河东岸,德式小洋楼,是天津仅存的一幢十六至十八世纪德式风格的小洋楼。现已改做酒楼,名为:首府酒楼。袁世凯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

    2022-02-17
    516 92
  • 吴禄贞,袁世凯唯一惧怕的革命党人,殉难成谜

    1911年11月7日凌晨,石家庄火车站。燕晋联军大都督吴禄贞被人杀害。此案一直未解,是名副其实的“无头案”。吴禄贞,出生于湖北云梦,早年就参加兴中会和自立军起义。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和满洲贵族良弼是同学。在良弼的引荐下,吴禄贞顺利成为新军第六镇统制。明治维新的日本,在打败中国之后迅速发展,大大刺激了吴禄贞。他痛感须改革政治、倾覆清室,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于是,

    2022-02-11
    1944 78
  • 袁世凯遗迹探访札记

    作为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袁世凯留下了许多遗迹。近年来,随着学术环境的进一步宽松,有关袁世凯的评价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地方借着某些袁世凯的遗迹,新建起了纪念馆,以发展旅游业,这使得我们能寻访到的袁世凯的遗迹日渐增多。这里,笔者记录了自己走访过的五处有关袁世凯的纪念地的过程和感受。河南安阳袁世凯墓说起来,让我对袁世凯这个人物产生不同看法就是来自袁世凯的墓。那是十多年前到河南

    2022-02-07
    1067 28
  • 堪比皇陵的袁世凯陵墓——袁林历史照(组图)

    袁世凯墓——袁林位于安阳洹水北岸,内部雕梁画栋,极力模仿明清帝陵,处处显示其帝王情结。1916年6月袁世凯在北京去世后,建成的浩大茔宅占地近9.3万平方米。这座陵墓按照明、清皇陵的格局,以中国古典建筑规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既彰显“皇家”气派又区别于帝王陵寝,为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例。民国时期的墓园全景因袁墓选址在河南,时任河南巡按使的田文烈便全权负责督建。田文烈字焕亭,湖北汉

    2022-02-05
    660 40
  • 李恩义 | 你不知道的袁世凯坟茔

    在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中,袁世凯是以“窃国大盗”和“独夫民贼”的标签进入学生视野的。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他还逆历史潮流,恢复帝制,又做起了皇帝梦。毛泽东论起袁世凯这个人时说,他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帝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要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背后却告密荣禄,用出卖镇压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

    2022-02-05
    561 3
  • 恢宏的袁世凯墓地,堪比皇陵

    【正在修建的袁世凯墓地】袁世凯墓位于河南安阳,俗称“袁林”【袁世凯墓地的碑亭】袁世凯陵园于1916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西结合的陵园。【袁世凯墓地的牌楼】时任河南巡按使的田文烈全权负责督建,袁林共耗资75万银元。【供祭祀用的大殿】袁林形制仿明清帝陵,但墓冢则是西式建筑。所有青狮白象、石人石马,造型圆浑、简约不失精工。【袁林全景】袁林敞宏阔大,主要建筑分布在南

    2022-02-05
    1862 51
  • 袁世凯家族祖坟墓地白塔寺柏林考察记

    近日,笔者在项城袁氏家族后人袁玉明先生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白塔寺柏林。袁世凯家族祖坟墓地柏林位于商水县平店镇东南5公里,清水河与孙洼沟交汇处,有一座古白塔寺遗址也在这里,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白塔寺,笔者走访了商水县工商局退休干部袁希富老先生。袁老是商水县袁老乡人,今年80岁。出于对文物的珍爱,他退休后,自发地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就骑车十余里来到白塔寺守护袁氏柏林。袁老告诉笔者,相传,白塔

    2022-02-05
    1624 99
  • 袁世凯将其母亲葬了一块风水宝地,大师见状说了两个数字“八二”

    说起袁世凯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人们对袁世凯的母亲却知之甚少。据说,袁世凯的亲生母亲原本只是袁府上的一名丫鬟,虽然长相一般,但是,却有一手好厨艺,袁世凯的父亲特别喜欢吃她做的烙馍。后来的事情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这个丫鬟成了袁老爷的小妾,这才有了袁世凯。袁世凯从小就十分孝顺,母亲去世后,他亲自带兵护送母亲的棺木回了项城,并且准备把母亲葬入袁氏家族的祖坟。只是袁世凯没有想到,当时

    2022-01-21
    750 57
  • 袁世凯葬了母亲后,风水先生竟说了两个字“八二”,之后字字应验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袁世凯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军阀,他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充满了高潮和低谷。虽然,后来的袁世凯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是,小时候的袁世凯生活并不好。袁世凯的父亲十分富有,而他的母亲仅仅是家里的一个小丫鬟姓刘,这一点也使得他们母子两人在府上的地位低下,十分不受人待见。袁世凯的母亲刘氏本是被其父母卖到袁府上的佣人,一直是府里的小丫鬟,但是,恰好因为善于做

    2022-01-21
    246 13
  • 袁世凯墓按皇陵规格命名袁陵,引全国不满,改一字皆大欢喜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人物之一,他的是非功过,各方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是“爱国英雄”、“一代枭雄”,还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改革家”。袁世凯一生经历多彩且复杂,最终他不顾大势所趋,逆流而上悍然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声讨,更是在这激流中所黯然流逝。根据袁世凯的遗嘱:“扶柩回籍,葬我洹上”,北洋政府将其安葬在他的家乡,河南省安阳县的洹水北岸。袁世凯

    2022-01-19
    1183 17
  • 袁世凯墓地三大谜团,一个已经有了答案,另两个只能靠猜测

    1916年6月6日,57岁的袁世凯在北京病逝,遵其遗愿,北洋政府把他送往河南安阳安葬,并耗时两年为其建造墓地,花费了75万银元(50万来自北洋政府,25万是袁旧属捐款),墓地占地140余亩,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而且参照明清两代帝王规格,完工后取名“袁林”。那么问题来了,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死后为何要葬在安阳?袁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为何墓地不叫“袁陵”?再看下面一张照片,袁世凯墓地的

    2022-01-19
    51 94
  • 袁世凯陵墓的六大谜团

    袁林,全称“袁公林”,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北岸,是仿美国总统格兰德濒河庐墓形式修建而成。它沿用了明清皇陵的建筑格局,同时还采用了西洋的构筑手法,是我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袁世凯陵墓谜团之一:陵墓被盗过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袁世凯的陵墓曾雇专人看管。但后来因为时局动荡、匪盗出没,茔宅早已被洗劫一空。1952年11月,毛泽东视察至此,指示

    2022-01-19
    34 50
  • 袁世凯的诗文还不错,怎么连个秀才也没考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袁世凯袁世凯出身大官僚家庭,他的叔祖袁甲三也是中兴名臣,曾和曾国藩和李鸿章等有过鲜血凝成的战斗情谊;他的几位叔叔也非常有出息,读书读得好,做官也做得好,经常带袁世凯到任所见世面。据说开始的时候袁世凯也想考个功名出来,他家几代以来能人辈出,进士举人好些个。叔祖袁甲三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都是书生带兵平定叛乱而成为朝廷重臣的。这些人是袁世凯的楷模,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考取进士,然后像那些前辈一样

    2022-01-10
    639 98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