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 英雄烈士谱 | 英勇悍将——姚子青

  来源标题:英勇悍将——姚子青

姚子青,谱名若振,号中琪,1909年出生于广东平远县。1926年,姚子青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北伐大军,担任排长,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30年11月,姚子青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师步兵33旅暂编第1团第1营第3连上尉连长。

1937年,姚子青被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中校营长,驻防汉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姚子青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奉命驻守宝山县城。

1937年8月28日,日军利用飞机、军舰舰炮对宝山县城狂轰滥炸,随后日军步兵发起攻击,姚子青率部英勇还击。经过一个昼夜的激战,毙伤敌军200余人。

9月3日,日军会合小川沙登陆的大量军队,在飞机、战车的掩护下向西门外大街及西南城垣攻击,企图截断宝山守军与后方联络。姚子青识破了日军的阴谋,趁其立足未稳,下令迎头痛击。在战斗中,姚子青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还深入各战壕做思想鼓动,勉励全营官兵“团结战斗,坚守阵地,爱我中华,杀敌立功”,全营士气大振,斗志倍增。血战一昼夜,仅宝山城金家巷一地就击毙日军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9月5日,日军2000余人从长江东、南、北三面登陆,再次围攻宝山县城,姚子青临危不惧,率部死守城垣,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激战两昼夜,毙伤日军600余人。

至9月7日早晨,与敌血战了两昼夜的姚子青营官兵大部分阵亡。这时,宝山县城东南一角被日舰轰毁,日军蜂拥而入。姚子青率所剩官兵20余人与敌鏖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宝山县城陷落,年仅29岁的姚子青壮烈殉国。

宝山之战,除副营长李贻谟及二三名士兵于前两天身负重伤已送后方医院治疗外,全营官兵全部阵亡。

姚子青牺牲后,以其英勇杀敌事迹为题材创作的《姚子青大鼓词》《姚将军歌》,记载着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以姚子青营壮士为题材拍摄的《孤城喋血》《血溅宝山城》两部影片热播海内外。

《捍卫者》 | 一个平远人,六百个壮士,一座上海宝山城。姚子青将军的浴血电影,这里通通告诉你…… 姚子青

当有人问你,你知道姚子青吗?

作为一个平远人,我们将如何回答?

他,为保卫上海宝山,与全营600多名战士喋血战斗,到最后只剩下3个人;

他,英勇悲壮的事迹,震惊中外;

他,伟大壮烈的精神,更被誉为“民族人格之表现”,

他就是喋血宝山城的抗日英雄——姚子青

《捍卫者》先行概念预告片

电影《捍卫者》以抗战英雄平远人姚子青为原型,围绕重现历史的创作宗旨,用市场化商业片的演绎风格,讲述了1937年8月,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时国民革命军姚子青奉命坚守宝山城,率600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最终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全营官兵壮烈殉国的故事。

看点一: 敌众我寡的战役

看点二:激烈宏大的场面

电影中,阵地战、白刃战、夜战、巷战,每一场的战争场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以迥异的风格,呈现出了全然不同的震撼。

激战中,姚子青率部采取灵活战术出击、奇袭,动静结合,一次又一次打退日寇的进犯,展现了与日军斗智斗勇的战略战术和面对日军侵略国人的家国情怀。战争历时7昼夜,包括姚子青(时年29岁)在内的守军全营壮烈殉国,其志气之壮,死事之烈,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而日军也为这次入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动用陆、海、空力量,不仅伤亡甚众,更是耗费了十万美金的弹药。

面对无畏的中国守军,连日本人鹰森孝也被震惊:为何在兵力差距巨大,没有救援,乃至毫无任何希望的情况下,这支中国军队还会如此奋不顾身地捍卫到最后?

看点三:生离死别的温情

在接到了守卫宝山的重任时,姚子青丝毫没有犹豫,留下的答复是:“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看似云淡风轻的几个字,却凝聚着多么大的勇气和责任感?

随后,他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子女,并将他们送回广州,其中派人将6岁的养子姚鸿逵送回了家乡平远——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临行时,姚子青握着妻子的手,依依嘱别:“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

据悉,本地文史爱好者近日走进姚子青故居访问,姚子青的儿子、姚鸿逵老人精神奕奕地接待了他们,鸿逵伯说,在这张时光穿越的家庭温馨照片中,他的六岁原型小鸿逵、两旁站着年轻时的父亲姚子青和母亲林素珍。那场惨烈的战争,造成骨肉分离,让英雄身后的家庭遭受巨大的磨难,让人听了倍感伤情。

看点四:平远元素的植入

电影中,姚子青宝山城与全营战士作战前动员大声说出:“我是广东平远客家人!”

姚子青的传令兵魏明扬在残酷战斗的间隙中非常思念平远家乡,用平远客家话唱起童谣:“月光光,秀才郎……”

据电影出品人透露,《捍卫者》电影除了普通话版本,制片组还特地制作了客家话版,姚子青和他的传令兵配音将用平远口音的客家话。

看点五:精心严谨的创作

电影《捍卫者》从创作初期,就抱以严谨的的创作态度,遵循科学原则展现战争场面,力求在还原历史的前提下,真实再现姚子青及600壮士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形象,将以前仅存于教科书、战争纪念馆、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以电影这种具有丰富表现手法的形式带给最广大的观众。

为此,《捍卫者》的主创成员通过1年多的素材搜集整理、18稿剧本精打细磨、1年拍摄及后期制作,在力求真实感和纪实性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以无比的诚意力图打造国内战争题材电影的新标杆。

电影中,不仅再现鏖战七昼夜的惨烈战斗,更以现代科技影视手段生动的再现了“击溃攻城军”、“大战狮子林”、“巷战坦克”等重大战斗场面。

据悉,《捍卫者》将在9月22日登陆全国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

在此之前,在姚子青的家乡——

平远,还将举行点映仪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历史深处,英雄归来!

英雄不应被遗忘!

来源于平远发布

《捍卫者》的故事:姚子青与宝山保卫战 姚子青

  电影《捍卫者》于今天上映,它讲述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悲壮之役。根据《抗日战史》记载,1937年9月初,中国军队一个营奉命进驻宝山县城,为了保卫县城,与数倍来犯日军血战三昼夜,终因独力难支而全营殉国。

在这部影片中,“营长姚子青”着墨最多,为观众塑造了一名坚毅果敢且不畏生死的抗战英雄形象。笔者相信,但凡观赏这部电影的朋友必定会对他印象深刻。其实《捍卫者》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主角姚子青确有其人,且在大部分抗战著作、尤其是宝山抗战的著作中都对他有所提及。那么真实历史中的姚子青是怎样的呢?值此电影上映之际,笔者来为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二。

《捍卫者》中的姚子青

初任军官,两次遇险

姚子青,字中琪,1908年12月24日出生于广东平远县大柘区墩背乡的一户农民家庭。姚父名苍士,母黄氏,育有子女六人,姚子青是其中第五个孩子。姚家虽然贫穷,但是姚苍士却仍然想尽办法供三个儿子念书。因此姚子青得以接受启蒙教育,先后进入景清小学、平远中学就读。在学期间,他“成绩突出、操行优良”,并在进步青年的影响下开始寻求救国之路。经过再三考虑,姚子青立下了从军救国的志向。

姚子青

1926年10月,姚子青与数位志同道合的同乡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经过考试,姚子青成功被校方录取,并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入伍生教育。1927年10月,姚子青入伍期满,正式升入军校第六期,被编在步兵第3中队,习步科。经过一年半的刻苦学习,姚子青于1929年2月24日毕业。由于当时蒋介石南京另设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因此在黄埔岛原校址毕业的第六期学生被统称为第二总队毕业生,在南京军校毕业的则称为第一总队毕业生。

姚子青的第一个职务是第11师见习官,该师时任师长陈诚。当时北伐战争已经结束,全国军队都在缩编。第11师由福建地方军阀部队缩编而来,成师时又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部的三个团编入。此后这三个团逐渐渗入其余各团,终使这支原本属于地方杂牌军的部队成为了中央军嫡系部队,因此对于像姚子青这样刚从军校毕业的学生来说,第11师是一个绝好的去处。

在1930年4月爆发的中原大战中,时任第11师独立旅第1团第1营第3连中尉排长的姚子青为做表率,在进攻归德的战斗中勇往直前,不幸腿部中弹。姚子青强忍疼痛,仍然命令所属士兵继续冲锋,一直坚持到突破敌军防线才被部下送到野战医院治疗。当时负责诊治的医生在检查后草率地认为子弹已经击碎腿骨,如果不将小腿锯除将危及生命。姚子青此时神智清醒,他知道一旦小腿被锯,自己的戎马生涯也就划上了句号,以后将成为残废,生活也会成为问题,因此他拒绝了医生的意见,幸得另一位医生悉心诊治逐渐康复。伤愈后的姚子青返回部队,被提拔为第11师步兵第33旅暂编第1团第1营第3连上尉连长。

姚子青的连长任职令

1931年9月,已经升任第18军军长的陈诚为了吞并拨归他指挥的第52师,从第11师抽调了大量军官到该师任职。姚子青于此时被调升到第52师步兵第154旅第307团第3营第9连担任上尉连长。两年后的1933年11月,第52师奉命改编为第98师,姚子青也因此改任该师步兵第292旅第583团第3营第9连上尉连长。1934年2月升任第583团少校团附。

在此期间,日军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挑起战争,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有力抗击。姚子青对此非常振奋,他一方面期待自己的部队能投入淞沪战场,一方面加强所部训练,并激愤地对部属说:“以后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也要像这次一样把他们杀得胆寒,让他们再尝尝中国人的铁拳是什么滋味!”遗憾的是,第98师在此后数年中始终被投入不得人心的内战中,姚子青也在1935年与红军的一次战斗中腹部重伤,险些丧命。

终得所愿,宝山成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由此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同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此时已经是第98师步兵第292旅第583团第3营少校营长(1936年3月4日任命)的姚子青奉命率部开赴上海参战。对于这道命令,姚子青欢欣鼓舞,他终于能够真正行使起一名国防军人的职责,去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了。部队出发前,姚子青给汉阳家中的妻子书信一封,信中有言“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

姚子青的陆军步兵少校任官状(1935年6月12日任官)

宝山县城位于吴淞江口,地形突出,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门外为商业区,有公路直通海边,日军如要从海上登陆,宝山是必取之地。由于县城的城墙是用泥土堆砌而成,因此一旦遭到进攻,不仅攻方容易攀登,还很容易坍塌,加上城外护城河浅,也没有防御工事,要想守住此地几无可能。

根据第98师师长夏楚中下达的命令,姚子青率领的第583团第3营于8月30日进驻宝山县城,如日军进攻,需死守该地,有效掩护在罗店方向作战的主力。姚子青率部进驻后当即发现此城易攻难守,便致电第292旅旅长方靖,请求增援。与此同时,姚子青召开军事会议,命令所属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并要求全营官兵“团结战斗、坚守阵地,爱我中华,杀敌立功”。

方靖接到电报后立即派遣副旅长龚传文亲往宝山视察,并在得到确定回复后同意增派第583团第1营增援,同时授权姚子青全权指挥两个营。不想第1营前进途中遭到日军航空兵猛烈轰炸,部队因被轰散而无法抵达目的地。在此孤军情况下,日军的进攻开始了。

9月4日下午四时许,日军步兵第68联队在炮兵和航空兵轰炸的火力掩护下对宝山城西郊发起进攻,但在守军顽强抗击之下,没能取得进展,被迫停止进攻。日军的这次进攻虽然规模较小,但对于首次接战的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来说,却树立了信心。入夜后,姚子青一面命令所部继续加紧修筑工事,一方面勉励士兵要继续发扬白天战斗精神,死守待援。然而他们并不知道,9月5日这一天日军发起全线进攻,先后突破第6师、第11师和第98师主力的防线,并切断了宝山守军与主力的联系。

日军在9月5日中午将宝山县城团团包围,此时的日军除了一天前的步兵第68联队外,还增加了步兵第12联队、步兵第43联队和一个战车中队,炮兵实力亦增加到三个大队。面对如此重兵,第3营完全处于劣势。在此危急情况下,姚子青一面安抚士兵,一面于下午一时越过团部和旅部,直接向第98师师部致电,言“敌以兵舰三十余,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职决遵命死守”,以表明自己杀身成仁之志。

师长夏楚中接电后立即复电“宝山城关系全局,该营长应仰体委座意旨,战至一兵一卒亦须固守。吾辈成功成仁,本无二致,该营应以宝山为归宿地,建立不世之奇功。并应准备充分巷战,万一城池被陷,亦当与敌偕亡于城中也”。姚子青接电,明白援兵无望,且无突围可能,只能又接连致电两封,内言“职等……誓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职营官兵均抱与敌偕亡之决心,惟孤城无援,日久难支,恐人城俱亡,与大局无补,仍恳速援解围”。

9月6日上午,日军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猛攻宝山县城。姚子青虽然奋力督率所部顽强抵抗,但面对日军三个步兵联队的攻势艰苦万分。中午时分,南门被日军突破,紧接着西门又被日军突破,姚子青被迫率领预备队投入巷战。此时宝山守军与外围友军的联系完全被切断,为了能继续求得援兵,姚子青在下午指派数名士兵突围,结果只有第9连二等兵魏建巨成功脱险,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城内的巷战一直持续到7日凌晨,第3营官兵此时伤亡殆尽,姚子青在所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带着第7连连长任之及残余士兵退至东门作最后一搏,终在上午十时许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宝山县城亦在姚子青牺牲后不久沦陷。

姚子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了誓言,他和所部官兵为保卫宝山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蒋介石闻讯后致电第98师师长夏楚中,言“我官兵殉难之壮烈,尤其是宝山之一营,全部官兵与城共存亡,实开近世战争之创例。此种光荣哀劣,震惊中外,悲痛之余,聊以互慰……阵亡官长与士兵最惨烈者之姓名先行详报,以资表彰。顺颂戎耻!”

姚子青阵亡后,宝山县一度改名为子青县,全国各大报纸都报道姚营事迹,电影导演徐苏灵、蔡楚生还根据姚子青的事迹拍摄了《孤军喋血》、《血战宝山城》两部电影公映。姚子青的家乡亦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学校,如“子青女子小学”(现仁居卫生院)、“梅青中学”(以黄梅兴、姚子青两烈士各取一字命名),汉口市政府则一度将姚子青居所外的道路命名为姚子青路。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群众召开的“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上赞扬姚子青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宝山区为纪念姚子青所命名的子青路

关于宝山保卫战中的若干商榷

长久以来,对于宝山保卫战的介绍大多集中于姚子青一人。那么这次战斗中守军兵力如何?参战官兵都有谁?是否真的全营殉国?这些问题都无明确说明。笔者现通过所掌握的材料来试探一二。

首先是守军到底有多少人。通常说法是只有第98师步兵第292旅第583团第3营“六百官兵”。由于第3营进入宝山前没有参加过作战,因此可认为该营是满员状态进入宝山县城的。按调整师编制,全营满编为755人。考虑部队可能有缺员,行军中有掉队以及沿途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等因素,大致推测第3营兵力在700人左右,而非通常所说的“六百”。

不过宝山县城内的守军并非只有第3营。根据《抗日战史》和第75军战斗详报的说法,该军所属第6师在被日军突破防线时,“第17旅一部”也撤入到宝山县城内。由于日军紧随其后将县城包围,因此这部分第6师官兵应该也参加了宝山保卫战。至于这“一部”到底是多少人,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相关史料,只能留待日后继续发掘。

其次,各种著作在宝山保卫战的相关介绍人物中除了营长姚子青外,就只有被称作“该营独一生还之第九连二等兵魏建巨”,以及和姚子青一同阵亡的连长任之等数人,至于该营的其余军官和士兵姓名,则几乎不见提及。笔者通过十余年搜集整理,现将该营参战军官姓名职务呈列如下以供参考(惟个人能力有限,该名单或有错误,希知情人不吝赐教。名单中尚缺三位排长姓名):

第98师步兵第292旅第583团第3营

少校营长姚子青,上尉营附李贻谟(存活),中尉副官钱锡爵

第7连上尉连长任之,中尉连附王遵政,排长少尉常杰英、少尉钟汉英(存活)

第8连上尉连长任葆初,中尉连附雷金鉴,排长中尉杨绍洲、少尉杨镜秋(存活)

第9连上尉连长张云根,中尉连附康厚泽(存活),排长中尉李鸣洲、少尉黄鉴

第3连上尉连长傅梓春,中尉连附王海,排长少尉徐炳升、少尉关玉栋

其三,现行大部分著作对于第3营在宝山的结局多为“全营殉国”,当时国民政府的宣传和报纸报道也都持此说。那么第3营真如宣传所说全部牺牲了吗?笔者认为此说有待商榷。除了前文中所说二等兵魏建巨幸存外,在第3营的军官群体中就有四名军官幸存。这四位军官在此后的抗战中仍然在军队服务,至抗战胜利时,上尉营附李贻谟、中尉连附康厚泽升至上校团长,少尉排长钟汉英升至中校副团长,少尉排长杨镜秋升至少校营长。

此外,根据日军战报和相关日军军官的日记显示,9月7日宝山县城失守前,第3营有一部从西门突围,日军当时予以截击并将俘虏到的士兵予以屠杀。如突围之说属实,第3营应还有部分士兵成功突围而出。

军法从事:抗战期间处决27名将军,三分之一是黄埔学生

卫立煌与卢沟桥事变后的北平突袭战

姚子青自由行旅游攻略

  • 为了民族复兴 英雄烈士谱 | 英勇悍将——姚子青

    来源标题:英勇悍将——姚子青姚子青,谱名若振,号中琪,1909年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1926年,姚子青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北伐大军,担任排长,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30年11月,姚子青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师步兵33旅暂编第1团第1营第3连上尉连长。1937年,姚子青被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中校营长,驻防汉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2022-01-19
    968 65
  • 《捍卫者》 | 一个平远人,六百个壮士,一座上海宝山城。姚子青将军的浴血电影,这里通通告诉你……

    当有人问你,你知道姚子青吗?作为一个平远人,我们将如何回答?他,为保卫上海宝山,与全营600多名战士喋血战斗,到最后只剩下3个人;他,英勇悲壮的事迹,震惊中外;他,伟大壮烈的精神,更被誉为“民族人格之表现”,他就是喋血宝山城的抗日英雄——姚子青《捍卫者》先行概念预告片电影《捍卫者》以抗战英雄平远人姚子青为原型,围绕重现历史的创作宗旨,用市场化商业片的演绎

    2022-01-19
    1062 73
  • 《捍卫者》的故事:姚子青与宝山保卫战

    电影《捍卫者》于今天上映,它讲述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悲壮之役。根据《抗日战史》记载,1937年9月初,中国军队一个营奉命进驻宝山县城,为了保卫县城,与数倍来犯日军血战三昼夜,终因独力难支而全营殉国。在这部影片中,“营长姚子青”着墨最多,为观众塑造了一名坚毅果敢且不畏生死的抗战英雄形象。笔者相信,但凡观赏这部电影的朋友必定会对他印象深刻。其实《捍卫者》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主

    2022-01-15
    660 86
  • 英勇悍将——姚子青

    新华社广州10月27日电(记者李雄鹰)客家围龙屋,泥砖墙,杉桁瓦面,三合土地底,屋前月形池塘,水井一口在屋东……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大墩背有一祖屋,坐西北向东南。这就是姚子青烈士的祖居。姚子青,谱名若振,号中琪,1909年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姚子青幼年就读于本乡景清小学,后考入平远中学,读书期间,成绩突出,操行优良。1926年,姚子青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加入北伐大军,


    2022-01-15
    27 11
  • 姚子青率600壮士血战2000多日军7昼夜 生猛无比 壮烈殉国!

    "影片《捍卫者》,没有手撕鬼子,没有包子炸弹,没有子弹转弯,没有裤裆藏雷,堪称近年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一股清流。当人们习惯了用“小学课文”的思维去看抗日,习惯了没有智商的日本军人,习惯了一定打胜仗的固定模式,一场必输的战役的确会让观众有所顾忌。然而影片《捍卫者》,却是一部让每位国人都该知道的电影,一部颠覆了人们对抗战的惯性思维的电影。电影《捍卫者》让人感受到了先烈们那种满怀家国情怀

    2022-01-15
    505 27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