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青率600壮士血战2000多日军7昼夜 生猛无比 壮烈殉国!
"
影片《捍卫者》,没有手撕鬼子,没有包子炸弹,没有子弹转弯,没有裤裆藏雷,堪称近年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一股清流。当人们习惯了用“小学课文”的思维去看抗日,习惯了没有智商的日本军人,习惯了一定打胜仗的固定模式,一场必输的战役的确会让观众有所顾忌。
然而影片《捍卫者》,却是一部让每位国人都该知道的电影,一部颠覆了人们对抗战的惯性思维的电影。电影《捍卫者》让人感受到了先烈们那种满怀家国情怀、英勇赴死的行为,所带来的直抵内心灵魂的震撼。它用最朴实的镜头,去还原那个年代以姚子青为代表的年轻人,所迸发出来的不可估量的力量。
——网评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以军舰、重型火炮、飞机等先进武器,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海陆空三军将华东围得水泄不通,但此时,上海、江浙一带的工业装备还未能成功转移,而牵制敌人保存国力,成为了抗争能否胜利的关键。
这使上海东大门的宝山县成了双方必争之地,在飞机、坦克、重型火炮等力量的加持下,日本鹰森孝联队两千多人向宝山县发起了进攻。宝山原守军第八营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危在旦夕。
8月31日,时任第三营营长的姚子青奉命率部600余人奔赴宝山换防,赶到时,第八营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拼死抵抗,营长战死,几乎全军覆没。
姚子青率部一进城就打退了日军。时任八营连长的李大成,指责姚子青他们来得太晚,双方一见面就杠上了,虽然表面上服从了命令,接受了整编,心理多少是对这个带着眼镜,略带书生气的上司有些不服。
第二天,姚子青和副营长“白面李逵”李仲贤,登上城墙观察布防。日军无论从装备还是兵力上都占尽优势,副营长感叹这或许是一个死局,但姚子青说这最多是一个残局,走对一步生,走错一步死。
作战会议上,面对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以及宝山县无险可据等劣势,姚子青制定了相应的作战策略。在城外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打通城内的街道和房屋,为后面打巷战做准备。
第一战,姚子青派出多路兵力包抄敌军,打的日军措手不及,杀了200多个日军,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在接下来的几天战斗中,双方战斗激烈,飞机、坦克、大炮依然没能占领宝山,双方损失惨重,日军关口函少佐在赤膊战中被杀。坚守到第五日,姚子青向前来视察的副旅长请求补充弹药和人员。
在补充了一个排之后,旅长命令侯团长带领预备营前往宝山火速支援姚子青。援军终于要来了,宝山全营官兵都充满了希望。可是世事难料,援军在来的路上被出身名门的鹰森孝打了埋伏,导致全军覆没。连率队前去迎接的副营长李仲贤也壮烈牺牲。
第六日,没有援军,姚子青只能率领剩下的兄弟孤军奋战。面对来势汹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日军,姚子青在阵地前做最后的战前动员,他问大家是从哪里来的,有浙江的,贵州的,四川的,广东的。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姚子青说,我们守卫的就是你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面对日军疯狂的轰炸,连长李大成抱起两捆手榴弹与敌军坦克同归于尽。
久攻不下的日军卑鄙的向姚子青的阵地发射了数枚硫磺弹,现场顿时一片火海,姚子青只得撤退到城内。
雨夜中,姚子青清点人数,仅剩24人。但姚子青率部依然在城内摆开阵势迎战日军,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他们利用街道,打通的房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日军每攻下一寸土地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最终姚子青寡不敌众,第三营全部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姚子青,广东平远县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营长。16岁考入黄埔六期。平时戴一副近视眼镜,像个文弱儒雅的书生,但打起仗来却是异常勇猛。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姚子青在武汉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子女,率部开赴淞沪战场。临行前,姚子青嘱别夫人:
"
"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
"
— END—
Hash:9424b345b712928b5f057680ab13e28d2023282f
声明:此文由 橙子览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